【备课精品】2015—2016山东省泰安市新城实验中学备课资料(教案+课件):1.3 运动的快慢(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课精品】2015—2016山东省泰安市新城实验中学备课资料(教案+课件):1.3 运动的快慢(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9-10 09:52:18

文档简介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教学重点
速度的计算。
教学难点
速度单位以及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引入新课
学校运动会上,短跑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着。
1.在比赛过程中,你是如何判断谁跑得快的?
2.运动员跑完全程后,裁判员是怎样计算成绩的?你与裁判员所用的方法一样吗?为什么?
3.小聪同学的100米跑成绩为17秒,小明同学的50米跑成绩为8米,要知道他俩谁跑得快,应该怎么办?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上述问题,以快慢的比较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比较运动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运动的物体,有的运动得快,有的运动得慢。怎样才能比较它们的快慢呢?
例如:两个人百米赛跑;高铁和飞机从北京到上海;小明和小聪骑自行车从学校回家等。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如,二人同时同地出发,走在前面的运动得快。
另一种是在物体运动相同路程的情况下,比较它们所花的时间,所花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快。如百米赛跑时,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得快。
在上面的描述中,运动的快慢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时间和路程。
2.速度
探究:在前面我们探讨了时间相同或路程相同的两种情况,如果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时,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在学生思考后,教师可进行明确: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时,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就必须引入速度。按照一定时间(比如1 s)内,通过路程的远近来判定物体运动的快慢。
(1)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速度的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3)速度的公式。
(4)速度的国际单位:m/s或 m?s-1,读作:米每秒,这种单位叫组合单位。在交通运输中速度的单位也常用千米每小时,符号是 km/h 或 km?h-1.这两个单位的关系是
1 m/s=3.6 km/h
3.指导学生观察图1.3-2,认识汽车的速度表。然后让学生阅读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
三、课堂小结
1.比较运动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2.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
(2)速度的定义。
(3)速度的公式。
(4)速度的国际单位。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做机械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情况相同吗?机械运动是怎样分类的?哪类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二、新课教学
1.匀速直线运动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1页中的“想想议议”,观察图1.3-3,思考下列问题:甲图中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有什么特点?乙图中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在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
甲图中的小汽车做直线运动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它的速度是不变的。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它是研究其他复杂运动的基础。
2.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若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如乙图中汽车的运动,这样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大多以平均速度概之。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指平均速度。
3.计算速度、路程、时间
例题 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米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记录,成绩是12.91s。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刘翔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s=110 m,所用的时间t =12.91s。
利用速度的公式,可以算出他的平均速度为
即刘翔的平均速度是8.52 m/s。
4.动手动脑学物理
教师让学生做教科书第2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必要时可进行指导。
三、课堂小结
复习本节内容。
1.匀速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
3.计算速度、路程、时间。
课件18张PPT。1.3 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
1.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 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教学重点
速度的计算。
教学难点
速度单位以及单位换算。 运动的物体,有的运动得快,有的运动得慢。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另一种是在物体运动相同路程的情况下,比较它们所花的时间,所花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快。速 度 观察赛跑的某一瞬间(下图),此时运动员所用的时间相同,如果要比较谁跑得快,就要看谁跑过的路程长,也就是谁跑在前面。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他们都跑过了相同的路程,那么所用时间最短的运动员跑得最快。可见,表示运动快慢必须考虑路程和时间两个因素。百米赛跑 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通常用字母 v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那么有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
速度的单位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或 m?s-1,这种单位叫组合单位。在交通运输中速度的单位也常用千米每小时,符号是 km/h 或 km?h-1。这两个单位的关系是
1 m/s = 3.6 km/h 一些交通工具中的速度表可以直接显示出速度。汽车速度表汽车速度表电动车上的速度里程表 物体做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想想议议
下图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甲图中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有什么特点?乙图中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甲图中的汽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运动的路线是直线。乙图中的汽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是运动的路线也是直线。 概念
甲图中的小汽车做直线运动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它的速度是不变的。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平直轨道上平稳行驶的列车有时可认为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概念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如乙图中汽车的运动,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如果只做粗略研究,也可以用 来描述运动快慢,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 例题 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 m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成绩是12.91s。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实例探究 解 刘翔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s=110m,所用的时间t =12.91s。 利用公式 可以算出他的平均速度为 即刘翔的平均速度是8.52 m/s。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