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教学目标
1.能用刻度尺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能用停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能根据公式v=计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2.能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3.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4.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
教学重点
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教学难点
记时,绘制表格。
教学准备
停表、刻度尺、实验用小车、金属片、斜面、木块等。
教学建议
本节是学生的第一次分组实验课。教师通过这节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用刻度尺和停表测出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而且要让学生知道平均速度的数值在不同的时间内或不同的路程段中大小会不同。讲平均速度时,必须强调是物体在哪一段时间内或哪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实验室的《使用规则》,让学生养成遵守实验室的要求,认真按照规则做好实验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想要测量一个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我们应该知道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工具?怎么做?
根据公式可知,如果我们测出了物体运动的路程s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就可以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我们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物体运动过程中走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今天我们就用停表和刻度尺来亲自动手测量平均速度。
二、新课教学
1.钟表
在物理实验中,我们一般用停表、光电计时器来计时。机械停表可以精确到0.1 s,而更高级的电子系统可以精确到0.001 s了,甚至1.0×10-6 s或更小。
观察停表,各指针在转动时,每个刻度代表多少分钟?多少秒?设想一下,测量你正常行走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量?只要测量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即可。
2.分组实验
(1)注意事项
本次实验是学生在操场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的,所以要提高效率,之前需要老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使学生了解实验过程,明确实验目的,正确操作仪器,注意实验纪律,上好本节课。
①明确实验内容和目的,知道自己的责任。
②严格按照教师安排的程序进行实验。
③实验中要严肃认真,操作仪器要准确,记录数据要实事求是。
④要认真遵守实验纪律,爱护仪器。
⑤安排好每组先后顺序,有条理地进行,避免争抢.动手能力强、细心、态度积极的学生和被动接受的学生组合成组,合理搭配。
(2)实验步骤:
①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很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 s1,把 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1=
t 1=
v1=
s2=
t 1=
v1=
②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③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 v1。
④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⑤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科学世界”,了解超声波测距的原理。参考教科书中的“扩展性实验”,利用位移传感器,通过计算机将小车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显示出来。
三、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测量了小车的平均速度,主要通过把路程和时间测量出来就可以计算了。如果我们要测量其他物体如火车、汽车……的平均速度,你会设计实验方案吗?其实是一样的,只要能够测量出路程和运动时间就可以利用公式了。
在实验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的合作与协调也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原因,只有好的实验方案配合默契的合作、客观的记录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实验结果。
四、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25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课件10张PPT。1.4 测量平均速度1. 能用刻度尺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能用停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能根据公式 v= 计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教学目标2. 能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
3. 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4.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
教学重点
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教学难点
记时,绘制表格。 从公式 可知,如果我们测出了物体运动的路程 s 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就可以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 实验装置如上图所示,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很小的坡度。
实验步骤如下。
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 s1,把 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 t1。
3.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 v1。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
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 ,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 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外一种办法即时测定、显现出来。如下图所示,A 为可在斜面上自由移动的小车,B 为固定在斜面一端的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B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不同时刻小车A与它的距离,这样计算机就可以算出运动的小车在不同位置时的速度。
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做下面的实验。
1. 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
2. 将位置传感器B 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实验者面对传感器B,前后行走,在计算机屏幕上观察行走速度的变化情况。扩展性实验超声波测距仪超声波测距原理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