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下第十单元 极地地区 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下第十单元 极地地区 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4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14 19:5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单元极地地区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极地考察能力是一个国家科研能力和综合国力的体现。迄今为止,我国已在南极地区陆续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作为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读下图,完成1~3题。
南极地区简图
1.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纬度位置最高的是( )
A.昆仑站 B.中山站 C.泰山站 D.长城站
2.科考队员在南极地区面临的恶劣气候条件是( )
A.炎热干燥 B.酷寒烈风 C.高寒缺氧 D.高温多雨
3.保护南极地区生态环境的正确做法是( )
A.随手乱扔垃圾 B.处理放射性废物
C.禁止乱捕滥杀 D.大力开发旅游业
2014年,我国南极泰山站正式投入使用,因其红色的碟形高架设计被称为“中国红灯笼”。2019年,泰山站二期雪下建筑顺利完工,雪下建筑采用集装箱模块组合形式,主体埋于深雪之下。下图为泰山站一期和二期建筑景观图。据此,完成4~5题。
4.泰山站二期雪下建筑的施工月份最可能是( )
A.12月~次年2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
5.与一期相比,二期雪下建筑( )
A.保温性强 B.外形美观 C.易于采光 D.视野开阔
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超过80%的地面被冰盖覆盖。岛上有人口数万,集中分布在西南沿海。读格陵兰岛简图,完成6~7题。
格陵兰岛简图
6.格陵兰岛最大的城市努克位于岛屿西南部,最可能的自然原因是( )
A.气候相对温暖 B.极光绚丽多彩
C.森林茂密葱郁 D.极昼现象显著
7.根据卫星数据分析,近20年格陵兰岛冰川融化速度惊人。为减缓冰川消融速度,应倡导( )
A.开发矿产资源 B.使用燃油汽车
C.绿色低碳生活 D.使用煤炭取暖
南极大陆的冰盖中部高,四周低,冰体向四周挤压流动,冰盖边缘往往伸出巨大的冰舌,冰舌断裂后入海形成冰山。近年来,南极科考发现冰山消融达到创纪录水平。下图是南极冰山景观图和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分布图,完成8~9题。
图1 南极冰山 图2 我国南极科考站的分布
8.从全球背景看,南极地区冰山消融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生物种类增多
C.淡水资源增加 D.海洋面积扩大
9.读图,下列科考站附近冰山消融最快的是( )
A.长城站 B.昆仑站 C.中山站 D.泰山站
阿拉斯加州是美国两个海外州之一,也是美国面积最大的州。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有关阿拉斯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安克雷奇位于太平洋沿岸 B.北回归线穿过,终年炎热
C.北临北冰洋,降水很丰富 D.西隔白令海峡与欧洲相望
11.在阿拉斯加当地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
2020年2月25日,南极科考队在某地发现雪地变成了血红色(“西瓜雪”),其原因是白雪下面的极地雪藻大量繁殖。下面为极地雪藻材料和照片。据此,完成12~13题。
(
极地雪藻
雪藻生长需要液态水,也就是融化的雪水。雪藻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吸收太阳热量,会加剧周边积雪融化,融雪又促进雪藻生长。
)
12.极地雪藻生长在( )
A.温差大、植被少的荒漠地区 B.海拔高、风力小的缺氧地区
C.气温高、物种多的雨林地区 D.纬度高、降水少的低温地区
13.引起极地雪藻大量繁殖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臭氧层破坏 B.土地荒漠化
C.水质恶化 D.全球变暖全球
全球“农业挪亚方舟”建造在斯瓦尔巴群岛冻土地带的岩石山洞中。那里不易受外界气温变化影响,即使在断电状态下也能使种子处于低温环境,适宜种子储藏。同时,该地也是我国黄河站所在地。2020年夏天,群岛出现有记录以来最高气温21.7 ℃。读图,完成14~15题。
14.斯瓦尔巴群岛成为全球“农业挪亚方舟”,其优势条件是( )
A.气候寒冷,种子不易萌发 B.临北冰洋,与亚欧大陆为邻
C.气候湿润,种子易于保存 D.交通闭塞,以航空运输为主
15.我国建立黄河站的主要目的是( )
A.研究企鹅、海豹的生活习性
B.围绕世界经济发展开展研究
C.了解北极环境变化对全球的影响
D.探讨2020年气温升高的具体原因
二、综合题。(共55分)
16.2020年8月27日,格陵兰岛东北部的史帕特冰川断裂掉落约110平方千米的冰体。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史帕特冰川位于_____________洲,纬度约为_____________,地处北极点的_____________方向。该冰川崩塌时,北极地区_____
_____________(昼夜长短情况),处于_____________(暖、寒)季。(10分)
(2)冰川的变化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请在下面框图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词语,完成对冰川面积变化原因及其影响的分析。(8分)
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_。
材料 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我国预计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3)结合材料,写出两条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具体措施。(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独特,自然资源丰富,是开展科学考察和探险的宝地。2019年,我国某探险家拖拽约180千克物资,以越野滑雪的方式成功抵达南极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南极地区简图
(1)昆仑站的纬度是___________,昆仑站位于南极圈以内,北半球冬至日时会出现___________现象,理论上可全天观测太阳。(4分)
(2)科学家在南极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依据大陆漂移说可推测:南极大陆曾经所处的纬度位置较___________,气温较____
___________,降水较多,植被覆盖率较___________。(6分)
(3)列举该探险家需携带的一种防护用品并说出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举该探险家可提前进行的两项体能运动项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极光只有在高纬度地区、没有光污染的清晰夜空才可能见到。阿拉斯加的费尔班克斯素有“北极光之都”的美称,一年之中有超过200天的极光现象。小明随家人来到这里,开启了“极地追光六日游”。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小明到阿拉斯加看极光,应选择的假期是____________(暑假、寒假)。他查阅地理资料,了解到费尔班克斯是北美洲最接近___
____________(特殊纬线)的大城市,该城市在图1中,大致位于
____________(A、B)地。(6分)
(2)小明以游记的形式记录了“极地追光”的旅行经历,但在其中有些错误表述,请从中挑出两处。(4分)
阿拉斯加是美国第49个州,也是美国本土以外唯一的州。费尔班克斯距离北极圈仅208千米,冬半年有极夜现象,极光绚丽,让人陶醉其中。我们到达的第一个晚上,就乘坐极光巴士前往北极光营地等待极光的出现。第二天,我们一路向北,到达“北极圈标志”处。途中,我们还游览了北美第五大河流——育空河。河水正处于冰封期,但我想它应该是自西向东流淌的。第三天,我们前往天然地热温泉——珍娜温泉度假村。导游介绍说阿拉斯加不仅有冰天雪地,也有许多火山和温泉。我想这是因为阿拉斯加位于板块的张裂边界,地壳运动活跃。
示例错误:也是美国本土以外唯一的州。
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在旅行中参观过真冰建造的冰雕博物馆(图4),住过极光小木屋(图5)。请任选其一,说出其建筑特色和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认为阿拉斯加州虽然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应当停止大规模的采矿项目。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并说明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A
2.B
3.C
4.A
5.A
6.A
7.C
8.A
9.A
10.A
11.B
12.D
13.D
14.A
15.C
二、16.(1)北美 80°N 正南 昼长夜短 暖
(2)①二氧化碳②变暖③上升④沿海
(3)植树造林,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加强政府监管,控制工厂二氧化碳排放;提倡低碳生活方式,绿色出行;节约用电,节约用纸,等等。
17.(1)80.5°S(南纬80.5°) 极昼
(2)低 高 高
(3)特制羽绒服。因为南极地区酷寒、烈风、多暴雪,带此防护物品是为了保暖、防风雪。
(防寒物品类、保湿护肤用品类、防紫外线物品类、护眼类等其中任意一种防护物品及其对应的理由,或其他合理答案)
(4)越野滑雪、长跑。
18.(1)寒假 北极圈 A
(2)冬半年有极夜现象
但我想它是自西向东流淌的
(3)冰雕博物馆:当地气候寒冷,冰雪广布,就地取材,利用冰雪建造房屋,利用冰雪雕饰物品。
极光小木屋:当地亚寒带针叶林广布,就地取材用木材建造房屋;当地降雪较多,屋顶坡度大,可以有效地避免降雪在屋顶积存。
(4)同意。阿拉斯加州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会破坏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