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3节《如何提高机械效率》同步练习.doc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3节《如何提高机械效率》同步练习.doc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9-09 10:5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3节如何提高机械效率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成不同的滑轮组如图所示,分别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到相同高度,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1.S2,图中左.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忽略绳重及摩擦)(  )
A.S1>S2,η1=η2 B.S1>S2,η1>η2
C.S1<S2,η1=η2 D.S1<S2,η1>η2
答案:C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
解析: 解答:(1)由于忽略绳重及摩擦,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1=2,n2=3,则两图所用拉力: ,又由于动滑轮相同,提升的物体重相同,所以F1>F2;(2)两图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相同的高度,则做的有用功W有相同,F1移动的距离s1=2h,F2移动的距离s2=3h,故s1<s2;(3)忽略绳重及摩擦,所做的额外功W额=G轮h,可得额外功W额相同,又W总=W有+W额,所以总功相同, ,故两图的机械效率η相同,即η1=η2.
故选C.
分析:忽略绳重及摩擦,使用滑轮组时的拉力 ,左图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右图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而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相同,据此判断拉力大小关系;两图分别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到相同高度,做的有用功相同;由题意可知,忽略绳重及摩擦,所做的额外功为提升动滑轮做的功,由W额=Gh可知额外功相同,又因为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所以总功相同,所以可以得出两图的机械效率相同.
2.如图,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1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m
B.做的有用功是800J
C.拉力F的功率是80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
答案:B
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功的计算 有用功和额外功 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A.由图知,此滑轮组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绳子自由端被拉下s=2h=2×1m=2m;故A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题意可知:G=800N;h=1m;F=500N;W有=Gh=800N×1m=800J;故B项正确,符合题意;
C.总功W总=Fs=500N×2m=1000J; 拉力F的功率;故C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故D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1)滑轮组由几段绳子承担物重,绳端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上升高度的几倍;
(2)克服重物的重力做功是有用功;拉力做的功是总功;
(3)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3.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G的物体,若拉力的大小为F,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A点的拉力为FA,则下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从图可知,由2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则S=2s物,
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则此时A处绳子的拉力与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物体和地面之间摩擦力为f,A处的拉力大小为FA=f.则 .
故选C.
分析:①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则此时A处绳子的拉力与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②本题中使用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拉力F所做的功为总功,克服物体摩擦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从图可知,由2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则S=2s物,可利用公式 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把重为200N的货物提到9m高的楼上,所用拉力为80N,则总功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是(  )
A.1400J 80% B.1800J 80%
C.1800J 83.3% D.2160J 83.3%
答案:D
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有用功W有用=Gh=200N×9m=1800J,动滑轮上有三段绳子,所以拉力移动的距离是物体升高高度的3倍,s=3h=3×9m=27m
总功W总=Fs=80N×27m=2160J.
机械效率 ,故ABC错误,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已知物体重和升高的高度,根据公式W=Gh可求有用功,已知拉力和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根据公式W=FS可求总功,根据公式可求机械效率.
5.下面提供了四则信息:①低温技术已有重大突破,随着低温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一定能制取到内能为零的物体;②某科研小组正在研制一种使光速大大降低的介质,不久的将来,能使光速降到40m/h左右,慢到跟乌龟爬行的速度相仿;③由于太阳的照射,海洋表面温度可达30℃左右,而在海洋100m~600m深的地方,水温约4℃,因此人们研制了一种抗腐蚀的热交换器,利用水温差发电,并取得了成功;④随着机械制造水平的提高,人们正在研制机械效率为100%的机械,并取得重大突破.
请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辨别,以上信息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知识点: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①温度越低,物体具有的内能越少,但不可能为零,此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②光速受介质种类的影响,有时能使光速降到40m/h左右,慢到跟乌龟爬行的速度相仿.此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③海洋不同深度存在温度差,在热交换器中,物质受热发生汽化,产生的蒸汽可以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此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④只要使用机械,不可避免地做额外功,所以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00%.故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①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少,但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
②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在不同透明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③物质在温度升高时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产生的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
④人们利用机械时,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所以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00%.
6.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高,所做的有用功越多
B.总功少的机械,效率越高
C.额外功少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D.总功一定时,有用功多的机械的效率高
答案:D
知识点: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A.使用机械时,机械效率高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大,但有用功不一定多,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机械效率高,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大,无法确定总功的多少,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机械效率高,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大,是由有用功和总功两个因素决定的,只是额外功少的机械,机械效率不一定高,此选项错误;
D.总功一定时,有用功多的机械,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大,机械效率高,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机械效率指使用机械时做的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解决此题不仅要知道机械效率的概念,而且要知道决定机械效率的是有用功和总功两个因素.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处于静止状态的铁块机械能保持不变
B.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C.小车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答案:AC
知识点:机械效率 力与运动的关系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解答:A.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速度为0,动能为0;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所以机械能不变,故A正确,符合题意;
B.功率越大,表示机械做功越快,单位时间内做的功越多,但机械效率不一定就高,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小车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C正确,符合题意;
D.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时受到阻力作用,越滚越慢,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分析:(1)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2)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反映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机械功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3)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4)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8.关于机械效率和功率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B.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1
C.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D.时间越长,功率越小
答案:B
知识点:机械效率 功率的概念.
解析:解答:A.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与做功快慢没有关系,故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使用任何机械都要做额外功,所以总功一定大于有用功,即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一定小于1,也就是机械效率小于1.故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根据 ,时间未确定,所以做功多.功率大的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根据,做功多少未确定,所以时间越长.功率越小的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使用机械时,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使用任何机械不可避免地做额外功,所以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知道功率计算公式中三者之间的关系.
9.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有用功做得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
B.地面上的桌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高压锅是利用增大锅内气体压强来提高液体沸点的
D.关闭发动机后,汽车由于惯性还会匀速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答案:C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惯性现象;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解答:A.有用功做的多,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不一定大,所以A错误,不符合题意;
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一对平衡力,题目中桌子没有说明是否在水平地面上,所以B错误,不符合题意;
C.高压锅可以增大锅内气压,使水的沸点升高,故可以更快的煮熟食物,所以C正确,符合题意;
D.关闭发动机后,汽车由于惯性还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但不是匀速运动,所以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1)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机械效率高说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大;
(2)一是严格的按照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进行辨别;二是根据状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再对物体受力分析进行辨别;
(3)掌握气压与沸点的关系: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4)汽车原来是运动的,关闭发动机后,汽车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仍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但一定不会是匀速运动.
10.不计摩擦和绳重,用图所示的甲.乙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提升不同数量的同种钩码,则它们的机械效率(  )
A.η甲>η乙 B.η甲<η乙 C.η甲=η乙 D.无法比较
答案:B
知识点: 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不计摩擦和绳重,因滑轮组(甲)和(乙)动滑轮重力相等,将不同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由W额=G动h可知,所做额外功相等;
又因甲组提升的钩码少,所做有用功小,由机械效率的公式:
可知:η甲<η乙.
故选:B.
分析:滑轮组(甲)和(乙)相同,将重物提升相同高度时,额外功相等,提升的物重越大,有用功越多,结合机械效率公式分析,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就越大.
11.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提升货物,动滑轮重为20牛顿,绳与动滑轮间的摩擦及绳子重不计.第一次把重为100牛顿的货物匀速提升,这个过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1;第二次把重为200牛顿的货物匀速提升,这个过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2.则(  )
A.η1<η2 B.η1>η2
C.η1=η2 D.η1和η2的关系无法确定
答案:A
知识点: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两次拉升重物,都是用同一个滑轮组,故额外功是相同的;但第一次是提升100N的重物,第二次是提升200N的重物,故第二次的有用功更多.所以第二次的机械效率比第一次机械效率大.
故选A.
分析: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而总功包括有用功和额外功.故要比较机械效率的变化,只需比较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变化.
12.如图,两个滑轮组由每个质量相同的滑轮组成.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高度(  )
A.用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B.若G1=G2,甲的机械效率高
C.若G1=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D.若G1=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
答案:B
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功的计算 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A.用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所做的额外功不变,有用功发生变化,所以有用功在总功中的比值发生变化,所以机械效率变,所以A错误,不符合题意.
B.C.若G1=G2,则甲乙所做的有用功相同,总功=有用功+额外功,所以乙做的总功大于甲做的总功,所以C错误,不符合题意;根据 可得,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B正确,符合题意.
D.甲滑轮组中有一个动滑轮,乙滑轮组中有两个动滑轮,所以若把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乙滑轮组做的额外功多,所以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搞清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之间的关系,并能比较出甲乙两图中所做额外功的大小关系.
13.某滑轮组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这个滑轮组把同一个物体匀速提高到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  )
A.总功减少,有用功不变 B.总功增加,有用功不变
C.总功和有用功都增加 D.总功和有用功都减少
答案:A
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由W=Gh可知: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滑轮组改进后提高机械效率,由 可知:改装后滑轮组做的总功减少,由W总=W有+W额,可知:改装后利用滑轮组做的额外功减少.
故A正确,符合题意;BCD错误.
故选A.
分析:用滑轮组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有用功相同;由题意可知改装后的机械效率高,根据机械效率的公式知道总功减小,而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而有用功没变,那减小的就是额外功,据此分析判断即可找到答案.
1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若每个滑轮的重和物体被提升的高度均相同且GA>GB,不计绳重及轮与轴之间的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个滑轮组对重物做的有用功相同
B.甲.乙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
C.滑轮组甲的机械效率一定大于丙的机械效率
D.滑轮组乙的机械效率可能等于丙的机械效率小于甲的机械效率
答案:CD
知识点: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A.甲.乙提升重物到相同高度,A较重,根据W有用=Gh可知,甲做的有用功较多,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甲.乙相比,额外功相同,甲的有用功较多,所以甲的机械效率较高,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甲.丙相比,有用功相同,丙的额外功较多,所以丙的机械效率较低,故C正确,符合题意;
D.由B分析知,乙的效率小于甲的效率;乙.丙相比,乙被提升物体的重力较小,动滑轮的重力较小,所以提升相同的高度,做的有用功较少,额外功也较少,二者机械效率可能相等,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D.
分析:(1)根据W=Gh比较有用功的大小;
(2)根据W额=G动h判断额外功的大小;
(3)根据有用功.额外功的关系判断机械效率的大小.
15.用四个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用它们提起相同的货物,不计绳重以及各种摩擦,则(  )
A.甲滑轮组较省力,它的机械效率也比较高
B.乙滑轮组较省力,它的机械效率也比较高
C.甲滑轮组较省力,两滑轮组机械效率相同
D.乙滑轮组较省力,两滑轮组机械效率相同
答案:C
知识点: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读图可知,乙滑轮组有两股绳子与动滑轮相连,甲滑轮线有三股绳子与动滑轮相连,因此,甲滑轮组较省力;由题意可知,两个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相同的.
分析产生额外功的因素可知,动滑轮相同.绳重和摩擦不计,因此,额外功也是相同的.所以它们所做的总功=有用功+额外功,也是相同的.进而得出,甲.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相同的,ABD错误,C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滑轮组省力情况的计算,主要看有几段绳子承担物重,或看有几段绳子连着动滑轮;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总功又包括有用功和额外功,这里我们可以分析产生额外功的原因有哪些,进而确定额外功是否相同,并分析机械效率的情况.
二.填空题
16.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大众化的一种交通工具,专业人员对某品牌电动自行车进行了测试,让电动自行车在平直的路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获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甲所示,牵引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匀速行驶时,电动机输入电压48V,输入电流5A,由图象可知,8~14s电动自行车受到的摩擦力为 N,匀速行驶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 %.
答案:30|75
知识点: 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1)由甲图象可知,电动自行车的运动特点是先加速.后匀速.由乙图象可知,在8~14s牵引力大小F=30N,因为在8~14s匀速运动,牵引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f=F=30N;
(2)由甲图象可知,电动自行车匀速行驶时速度v=6m/s,则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为
P有用=fv=30N×6m/s=180W;电动机输入总功率为P总=UI=48V×5A=240W,所以机械效率 .
故答案为:30;75.
分析:(1)观察速度-时间图象,电动自行车在0~8s速度越来越快,8~14s,速度不再变化;观察牵引力-时间图象,在8~14s牵引力大小不变,由于电动车匀速运动,牵引力等于摩擦力,求出摩擦力的大小;
(2)匀速行驶时,牵引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利用P=Fv=fv求电动自行车匀速行驶时克服摩擦力做功的有用功率,利用P=UI求出总功率,然后利用求出机械效率.
17.如图所示,工人用250N的力F将重为400N的物体lOs内匀速提升2m,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拉力的功率为 W.
答案:80%|100
知识点: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n=2,
∵h=2m,
∴s=2h=2×2m=4m;
当提升G=400N的重物时,
W有用=Gh=400N×2m=800J,
W总=Fs=250N×4m=10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拉力的功率: .
故答案为:80%;100.
分析:(1)由图中滑轮组的结构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重物上升h,则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h,知道物重G和升高的高度h,利用W有用=Gh求有用功;知道拉力大小和拉力端移动的距离,利用W总=Fs求总功,再根据机械效率的公式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根据求出拉力的功率.
18.如图所示,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物体重6N.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物体上升高度为10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答案:2.4|83.3%
知识点: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由图示弹簧测力计可知,其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4N;
由图示滑轮组可知,承重绳子的有效股数n=3,
滑轮组效率: ;
故答案为:2.4;83.3%.
分析:由图示弹簧测力计确定其分度值,读出其示数;由图示滑轮组确定承重绳子的股数,然后由功的计算公式与机械效率公式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9.如图所示,手用F1的力直接将物体B匀速提升h,F1做功为300J;若借助滑轮组把B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滑轮组机械效率是30%,则F2做功为 J.
答案:1000
知识点: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手用F1的力直接将物体B匀速提升h,F1做功为300J,即有用功:W有=300J,
滑轮组把B匀速提升相同高度,F2做功是总功,
由机械效率公式 ,可得
F2做功: .
故答案为:1000.
分析:直接将物体提起做的功是有用功,利用机械将物体提起做的功是总功.根据可计算出总功.
20.某同学利用斜面匀速提升重为500N的物体,已知沿斜面的拉力做的功为1000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0%,则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为 m.
答案:1.2
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由机械效率公式 ,可得提升物体的有用功:
由公式 可得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故答案为:1.2.
分析:由机械效率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有用功,再根据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问题的答案.
三.解答题
21.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2000N的物体,若工人匀速提升这个物体所用的拉力是800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若工人用800N的拉力在1min内将这个物体匀速提高了3m,他做功的功率有多大?
答案:由图知,承担物体绳子的股数n=4,s=4h,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2)s=4h=4×3m=12m,W总=Fs=800N×12m=9600J,1min=60s,
拉力的功率: .
知识点:机械效率的计算 功率的计算.
解析: 解答:由图知,承担物体绳子的股数n=4,s=4h,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2)s=4h=4×3m=12m,W总=Fs=800N×12m=9600J,1min=60s,
拉力的功率: .
故答案为:62.5%;160.
分析: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4,s=4h,
(1)知道拉力和物重大小,利用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利用W=Fs求总功,再利用功率公式求拉力做功功率.
22.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200N的物体,人对绳的拉力为125N,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答案::由图可知,s=2h,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知识点: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s=2h,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故答案为:80%
分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除以总功,有用功等于物体的重力乘以物体上升的高度,总功等于拉力乘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23.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5s内将重为300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0.2m,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125N.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有用功W有用=Gh=300N×0.2m=60J,总功W总=Fs=F×3h=125N×3×0.2m=75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拉力的功率.
答案:拉力的功率:
知识点: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1)有用功W有用=Gh=300N×0.2m=60J,总功W总=Fs=F×3h=125N×3×0.2m=75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答:(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2)拉力的功率: ;
答:(2)拉力的功率为15W.
分析:(1)已知s=3h,根据W有用=Gh求得有用功,根据W总=Fs求出拉力所做的功,根据,计算出机械效率;
(2)根据公式求出拉力的功率.
24.小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90kg的物体提升3m,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400N,不考虑绳重及摩擦(g=10N/kg).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由图可知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n=3,
物体重力G=mg=90kg×10N/kg=900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动滑轮的重力.
答案:不考虑绳重及摩擦, ,
G动=3F-G物=3×400N-900N=300N.
知识点: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n=3,
物体重力G=mg=90kg×10N/kg=900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2)不考虑绳重及摩擦, ,
G动=3F-G物=3×400N-900N=300N.
答:(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2)动滑轮的重力为300N.
分析:从滑轮组的结构图上看出,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n=3,s=3h.
(1)知道物重G和升高的高度h和拉力F大小,根据机械效率的公式求出机械效率;
(2)不计摩擦,知道物体重和拉力大小,利用求动滑轮重.
25.如图甲所示,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9N.
(1).若拉力大小为5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2).若不考虑绳重.绳子和滑轮之间的摩擦,只改变滑轮组绳子的绕法(如图乙所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若只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組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答案:60%|不变|增大
知识点: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解析:解答:(1)若拉力大小为F=5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若不考虑绳重.绳子和滑轮之间的摩擦,动滑轮一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的绕法无关,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
故答案为:匀速直线;60%;不变;增大.
分析:(1)一定要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只有在匀速直线拉动时,拉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能准确测出拉力的大小;
利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计算公式求出机械效率.
(2)若不考虑绳重.绳子和滑轮之间的摩擦,轮组的机械效率,可看出动滑轮一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的绕法无关,物体G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4 页 (共 2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