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8.练习十六(一) 主备人
1.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等。) 练习十六第一课时共安排了11道练习题,主要意图是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1题底题和第9题是口算练习,其中第9题教材改变了练习题的呈现方式,体现了练习形式的多样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第5题和第8题上下两题对比的形式出现,提高学生正确进行口算的能力;第3、4、7是运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六题是改错练习,呈现了学生计算中常见的错误,巩固计算方法;第10题是学生熟悉的形式,让学生独立计算和比较大小,在巩固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情分析(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发展路径等。) 本节练习课,是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巩固练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3.目标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目标要站在学生角度制订,应用行为动词,如描述目标的了解、理解、掌握、应用;描述过程的经历、体验、探索等。要求具体、可操作。) (1).通过练习,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熟练而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 难点:熟练而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提高口算速度。
5.学习活动设计(分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模型建构、课堂检测、总结反馈几个步骤。其中课堂检测部分要作为一个重点,精心设计习题,穿插在各个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教学环节中呈现的学习情境、提出驱动性问题、学习任务类型等) 师:这个星期我们学习了减法,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我们学的减法都分为几类?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减法的分类已经比较清晰了,那口算的方法你都掌握了吗?今天这节课老师就来考考你们,敢接受我的考验吗? 师:好!那我们马上开始闯关!学生活动(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与教的环节对应) 生:一共分为3类,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整十数。 生自信的回答:敢!随堂检测 1、口算 35-2= 36-8= 35-30= 师:指名口算,说一说几个算式的区别。 师: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在计算退位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简要说明教学环节、学习活动等,组织与实施意图,说明活动对目标达成和学生发展的意义,说明如何在活动中达成目标,关注课堂互动的层次与深度) 通过口算,复习上节课学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整十数,让孩子注意: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当十,此为本节课的练习做铺垫。 环节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教师活动 出示课本71页练习十六第1题。 师:第一关:抢答.如果你算出了答案就马上站起来大声地说出答案。(师同步用课件出示答案) 师:真不错,算得很快!下面我们来观察这些题目是属于哪一类减法? 师:那老师随便选择一道题请你来说一说是怎样算的?48-6= 师:真不错!同学们不仅算得快,而且还能说出是怎样算的!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关。1分钟挑战 2.出示课本71页练习十六的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师利用电子白板的倒计时功能在幕布上显示1分钟倒计时时间) 师:请生分组汇报结果, 其余学生判断。 师:现在请孩子们观察屏幕上的题,除了有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外,还有哪类减法? 师:老师随便选择一道题,请你来说一说是怎样算的?72—50= 师:真棒!看来同学们掌握的不错,下面我们进入第三关。 3.出示第3题,问:从图中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 师:是的,一共摘了68箱,还剩下5箱。问题是运走了多少箱?这道题怎样解答呢?请小朋友打开课本第71页第3题把你的答案写到课本上。(此处练习1分钟)。 师:相信小朋友都做完了,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道题的呀 师:他的解答正确吗?68箱里去掉剩下的5箱用减法对了,68-5,先算8-5等于3,再算60+3=63箱对了。别忘了口答:运走了63箱。 师:孩子们的减法知识学得可真棒!恰巧今天啦也是数学书上的同学们的家长开放日,可他们遇到了数学问题,想请我们去帮帮忙,愿意去帮助他们吗?进入第四关 4课本出示练习十六第4题。 来看看他们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师用白板笔勾出数学问题,追问:数学问题中哪个词语很重要? 师:用白板笔圈出重要的词语。追问:还缺是求总体还是部分? 师:求部分应该用什么法计算? 师:该怎样列算式计算呢? 师:等于多少呢? 师:一起口答 5.出示课本练习十六第7题。 . 师:看到你们顺利帮这位同学解决了她遇到的问题,还有两位同学也想请你们来帮他们解决一下问题,愿意帮忙吗?进入第五关 师:那我们先来找一找数学信息?师:我们再来看看他们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师用白板笔勾出数学问题,追问:数学问题中哪个词语很重要? 师:用白板笔圈出重要的词语。追问:还剩是求总体还是部分? 师:求哪一部分 师:求部分应该用什么法计算? 师:该怎样列算式计算呢 师:等于多少呢? 师:一起口答 师:你们真了不起,很轻松很准确地帮数学书上的同学解决了他们遇到的数学问题,下面开始第六关 6.课件出示练习十六第5题,让学生开火车的形式完成(生说出一个答案课件立即出示答案,随时纠正。) 7.出示课本第72页练习十六的第6题。判断算法是否正确,不对的改正。开始第七关。 师: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写书上。 生:抢答 生: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生:先算8-6=2,再算40+2=42. 生:独立完成。 生:汇报。 生:还有两位数减整十数 生:先算70-50=20,再算20+2=22 生:指名答:一共摘了68箱香蕉,运走了之后,还剩下5箱 生:打开课本把算式写书上 生:从一共摘的68箱里去掉剩下的5箱,就是运走的。我用减法来计算,68-5=63(箱) 生齐答:愿意 预设: 生:还缺多少把椅子? 生:还缺 生:求部分 生:减法 生:48-30= 指名答:18。单位是“把”。 生:答:还缺18把椅子。 预设: 生:愿意 生:湖边有22只船,划走了7只.. 生:还剩多少只? 生:还剩 生:求部分 生;剩下的部分 生:减法 生:22-7= 指名答:15。单位是“只”. 生:答:还剩15只。 生:开火车的形式依次快速说出得数 生:独立判断后集体纠正 设计意图: 本次练习课,选择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的练习,既起到巩固作用,也为后续的计算学习奠定基础。学生通过闯关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针对计算的关键步骤进行专项练习,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计算的关键是第一步先算什么。第1题和第2题帮助学生巩固计算方法,第3题、第4题和第7题是解决问题,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减法意义的认识,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第5题通过对比发现规律,第6题改错练习,呈现了学生计算中常见的错误,巩固计算方法。孩子们每闯关成功,很有成就感,也很兴奋,学学习效率大大提高。随堂检测: 1..课件出示练习十六第8题,让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汇报。 2.课件出示练习十六第9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 本练习题中,第1题以上下两题对比的形式,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整十数的口算练习,巩固“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方法。第 2 题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练习,改变了练习题的呈现方式,体现了练习形式的多样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环节三:拓展练习 1.套圈比赛,每人套30个圈。 (1 )小明套中了几个圈? (2) 小丽套中了几个圈? (3) 谁套中的圈多? (4)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环节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主发言,畅谈本节的收获。
板书设计(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可以是文字、图表、思维导图等不同形式。) 练习十六(一)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注意: 相同数位相减,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借一当十。
教学反思与改进(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改进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