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第1节《最快的信使》同步练习.doc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第1节《最快的信使》同步练习.doc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5.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9-09 11:0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录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9章第1节最快的信使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纤通信传输的信息量很大,主要用于无线电广播
B.移动电话的声音信息是靠电磁波传递的
C.中央电视台与荆州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在同一区域传播速度不同
D.我国建立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的
答案:B
知识点: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A、光纤通信是以光通信,需要用到光导纤维,故不是无线传播,A错.
B、移动电话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B正确;
C、电磁波的波速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中央电视台与荆州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在同一区域传播速度相同,故C错误;
D、我国建立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定位的,故D错.
故选B.
分析:(1)现代通信主要应用电磁波,由电磁波的性质可判断本题.
(2)电磁波的波速是一定值,其波长和频率成反比.
2.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现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通信救援、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卫星导航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  )
A.光导纤维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电磁波
答案:D
知识点: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卫星导航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电磁波来传播信息的,超声波、次声波在太空中是不能传播的,而光导纤维是有线的,在太空中不可能架设导线.
故选D.
分析:使用卫星导航系统的都是卫星通信.所谓的卫星通信就是利用卫星作为微波通信的中继站.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电磁波频率越高波长越长
B.手机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C.人能够听到20Hz﹣20000Hz的声音
D.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答案:C
知识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A、电磁波的波速是一定值,c=3×108m/s,根据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波速=波长×频率,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故错误;
B、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错误;
C、正常人的耳朵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故正确;
D、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声源处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及人耳处减弱。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错误.
故选C.
分析:(1)电磁波的波速是一定值,c=3×108m/s,根据c=λf可判断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2)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3)人耳朵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4)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4.下列关于信息的传递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声波和电磁波传递信息需要介质
B.电磁波的波长越长,其频率越高
C.卫星中继站是转播声波
D.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答案:D
知识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电磁波的利用.
解析:解答:A、声波传播信息需要介质,电磁波传递信息不需要介质,A选项错误;
B、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波速=波长×频率,波长与频率成反比,波长越长,频率就越低,故B错误;
C、卫星中继站是转播载有信息的电磁波,故C错误;
D、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分析:(1)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
(2)由公式c=λf可知,电磁波的波速一定,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互成反比例关系.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波长越长的电磁波,其波速越大
B.电磁波、声波的传播都是需要介质的
C.摩擦起电现象,表明原子核可以再分
D.超导体可以应用于输电线,以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
答案:D
知识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超导体在磁悬浮列车、超导输电的应用 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A、据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波速=波长×频率,频率越高,波长越短,但波速是不变的,故A错误;
B、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B 错误;
C、摩擦起电现象说明了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组成的,故C错误;
D、据焦耳定律可知,超导体的电阻为0,所以在超导体上不会产生热量,电能不会损失的,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据C=λf进行分析即可判断;
(2)核裂变和核聚变都能释放能量,但是又有区别,对于核裂变是可控的,如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就是通过核裂变提供能量的,对于核聚变过程不可控,如氢弹爆炸就是利用核聚变释放能量;
(3)摩擦起电过程是得到和失去电子的过程,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4)据焦耳定律分析判断即可解决.
6.在真空中传播的电磁波具有相同的(  )
A.波长 B.波速 C.频率 D.周期
答案:B
知识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各种不同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都是3×108m/s,根据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波速=波长×频率,可知波速一定,它们的波长与频率成反比,即波越长,频率越小;不同频率的电磁波振动的周期是不相同的,所以选项A、C、D都不正确,只有选项B正确;
故选B.
分析:电磁波的波速是一定的,波长与频率成反比,所以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式是:c=fλ.
7.在今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习主席的重要讲话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迅速传遍了神州大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传输信号的是电磁波,习主席讲话的音调越高,波速就越快
B.从收音机能听到习主席的讲话,说明声波也属于电磁波
C.为减少电磁污染,可以采用超声波通过卫星进行现场直播
D.话筒的作用是将声音信号转化成变化的电信号
答案:D
知识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动圈式话筒的构造和原理 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A、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一定的,音调的高低是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故该选项错误;
B、从收音机中能听到习主席的讲话是通过电磁波传来的,声波不属于电磁波,故该选项错误;
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超声波不能通过卫星传播,故该选项错误;
D、话筒的作用是将声音信号转化成变化的电信号,故该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1)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一定的;
(2)移动通信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4)人对着话筒说话时,引起线圈在磁场内振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8.无线电波和光波传播的主要区别在于无线电波(  )
A.不能反射 B.不能通过真空
C.传播速度低于光速 D.具有较长的波长
答案:D
知识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光波、无线电波都是电磁波,都能反射,都能在真空中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一样,是3×108m/s.故ABC不符合题意.
根据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波速=波长×频率,频率越高,波长越短,从电磁波谱图中可看出光波频率比无线电波的频率高,所以光波的波长小于无线电波波长,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无线电波和光波都属于电磁波,具备电磁波的特点,但无线电波的波长较长,频率较小.
9.下列关于信息的传递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声波和电磁波传递信息时都需要介质
B.手机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C.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工作的
D.红外线也属于电磁波
答案:D
知识点:电磁波的传播 电磁波.
解析:解答: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手机属于移动电话,它既是电磁波发射台也是电磁波接受台,所以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B错误;
C、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而不是紫外线,故C错误;
D、紫外线、红外线、微波等都属于电磁波,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3)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4)解答本题应掌握:核能是指利用原子核的裂变或聚变过程中由于能量损耗而释放出能量的现象.
10. 2014年5月7日,南京某公司在探伤作业中意外丢失黄豆大小的放射源铱﹣192,三天后被追回,铱﹣192发出的物质能穿透三十多毫米厚的钢板,这一性质可用于金属内部探伤,结合图示可推知,铱﹣192发出的用于金属内部探伤最有可能的是(  )
A.可见光 B.α射线 C.β射线 D.γ射线
答案:D
知识点: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γ射线特性是穿透力强,可以造成外照射,工业部门主要应用放射源放出的贯穿本领极强的γ射线来进行探伤作业.
故选D.
分析:γ射线不带电,贯穿本领强大.
11.近一年来在我们的生活中,4G手机通信业务已经逐渐推广,使用4G手机不仅通话信号好,还要在无线网络上网时效果更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和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102km/s
B.电磁波和声波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输信息
D.电磁波能传递能量,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答案:C
知识点:电磁波的传播;移动通信.
解析:解答:A、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108m/s,合3×105km/s,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电磁波是由振荡电流产生的,而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输信息,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电磁波和声波都能传递能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分析:(1)方向迅速变化的电流称为振荡电流,在它周围产生电磁波,且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和光速相等,都是3×108m/s.
(2)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12.下列电器不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
A.手机 B. B超 C.电视机遥控器 D.微波炉
答案:B
知识点:电磁波的产生.
解析:解答:A、手机利用发射和接收电磁波而实现信息交流的,故不符合题意;
B、B超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故符合题意;
C、电视机遥控器是通过红外线传递信息的,红外线也是电磁波,故不符合题意;
D、微波炉利用微波加热食物,微波也是电磁波,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对于可见光、不可见光等都是电磁波,且电磁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无线电广播、电视、手机都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微波炉利用微波加热食物等.
13.平板电脑(iPad),它有WIFI无线上网、3G通信、蓝牙三种网络通信技术,这三种技术都是利用(  )
A.超声波 B.紫外线 C.可见光 D.电磁波
答案:D
知识点: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WIFI无线上网、3G通信、4G通信、蓝牙等几种网络通信技术都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故选D.
分析:现代通信,如无线上网、3G通信、4G通信、蓝牙等几种网络通信技术、手机通信等都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14.如图所示为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一号系统”示意图,该系统已具有国内全天候导航、定位及通讯服务等功能.该系统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  )
A.次声波 B.超声波 C.电磁波 D.光导纤维
答案:C
知识点: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声波传播需要介质,声波中的超声波和次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无法给地面传递信息;在太空中不可能架设光导纤维,用光导纤维将卫星与地球连接起来不切实际;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在真空中传播,因此北斗一号系统向地面传递信息利用电磁波是最实际的.
故选C.
分析:本题可以通过分析各选项的传播特点来找到答案.
15. “4G”手机已进入千家万户,手机通信利用了(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微波 D.超声波
答案:C
知识点: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手机通信利用了电磁波为载体传播信息,而红外线在生活中主要用在遥控器、红外线遥感上,紫外线在生活中常用来消毒、防伪识别上;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故选C.
分析: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手机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二.填空题
16.登陆月球表面的月球车携带有红外线成像光谱仪、激光点阵器等多套科学探测仪器,探测得到的图象是通过  (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传播到地球的.“激光橡皮”在激光的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在这个过程中,碳粉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答案:电磁波;升华.
知识点:电磁波的传播;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月球上没有空气,而真空不能传声,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科学探测得到的图象和数据是通过电磁波传递到地球的;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变为高温碳蒸气,即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也就是发生了升华现象.
故答案为:电磁波;升华。
分析:(1)声音不能再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三种状态间可以相互转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17.电磁波家族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它们的   相同(选填“频率”、“波长”或“波速”),它们都   在真空中传播,电台发射的某种电磁波波长为3m,其频率是   Hz.
答案:波速;能;108
知识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电磁波家族中有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根据波长分可以分为长波、短波、中短波、微波,无论怎样分类,它们的波速相同,它们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电磁波的波速是3×108m/s,根据c=λf得:;
故答案为:波速;能;108.
分析:(1)所有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的传播,且传播速度都相同,都是3×108m/s.
(2)根据c=λf,已知波速和波长,就可以算出其频率.
18.雷达是现代战争重要的军事装备如图,它是利用  波的反射来探测物体位置的.若雷达向飞机发射的微波从发出到接收到返回信号所用时间为40μs(1μs=10﹣6s),则此时飞机与雷达的距离为  m.
答案:微;6×103
知识点: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雷达是现代战争重要的军事装备如图,它是利用电磁波的反射来确定物体所在位置的;
微波从发出到接收到返回信号所用时间为t=40μs=40×10﹣6s=4×10﹣5s,
那么雷达发出的微波到飞机的时间为t′=×4×10﹣5s=2×10﹣5s,由于微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为v=3.0×108m/s,
此时飞机与雷达的距离为s=vt=3.0×108m/s×2×10﹣5s=6×103m,
故答案为:微;6×103.
分析:先算出雷达发出的微波到飞机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就可求出此时飞机与雷达的距离.
19. Wifi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常见的连接方式是通过一个无线路由器来实现.无线路由器是通过  波向四周有效范围内的终端传递信息,其传播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光速.
答案:微;等于
知识点: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WiFi利用了电磁波家族中的微波技术进行信息传输,因为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故答案为:微;等于.
分析: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WiFi在2.4Ghz频段工作,属于微波,其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20.太空探测和新能源利用都是现代科技研究的重要领域地面指挥中心是利用  向“嫦娥二号”传递信息的地面工作人员发出指令后,经过1.2s到达“嫦娥二号”,则因此“嫦娥二号”距地球的距离为  m.
答案:电磁波;3.6×108
知识点: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虽然电磁波、声波都能够传递信息,因为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地面对卫星发出的撞月指令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
电磁波的速度V=3×108m/s,传播时间t=1.2s,故S=ct=3×108m/s×1.2s=3.6×108 m.
故答案为:电磁波; 3.6×108.
分析:(1)由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故当代的航天、航空领域的通信都是通过电磁波实现的,故地面发出的指令通过电磁波传递给卫星.
(2)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故知道电磁波的传播时间,利用公式S=vt即可计算距离.
三.解答题
21. Wi﹣Fi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是当今使用最广的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随着其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泛,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无线上网时,个人电脑、手持设备(手机)等终端之间是通过高频无线电波来传递信息的.无线电波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答案:属于|3×108
知识点: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无线上网时,路由器利用电磁波向四周有效范围内的终端传递信息,无线电波属于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为3×108m/s;
故答案为:属于;3×108m/s;
分析: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其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即为3×108 m/s.
22.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维吾尔语节目的发射频率是92.3MHz,它的波长是多少?
答案:3.25m
知识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波速=波长×频率即c=λf,
∴它的波长:
答:它的波长是3.25m.
分析:电磁波的波速是一定值c=3×108m/s,根据c=λf求出波长.
23.如图是一台收音机的刻度板,表明它能接受电磁波的频率范围.广播电台靠迅速变化的电流而发射电磁波.当广播电台发射图中最高频率的电磁波时,线路中的电流方向每秒中变化多少次?
答案:2.16×108
知识点: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电磁波的频率为f=108MHz=1.08×108Hz,我国使用的是正弦式交流电,在一个周期之内电流方向变化两次,故线路中的电流方向每秒中变化2.16×108次.
分析:交流电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需要的时间叫周期,单位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频率.
24.如图,2013年12月14日,我国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
(1)科技人员是通过  向(“嫦娥三号”)探测器发送指令的.
(2)月球车“玉兔”的质量为140kg,它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3)斜面大约高1m,月球车“玉兔”的质量为140kg,从探测器上滑下用时大约10s,那么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对“玉兔”做功的功率为多少?(g=10N/kg,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为地球的)
答案:电磁波|233.33N|23.333W
知识点:电磁波的传播 重力的计算 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1)嫦娥三号探测器“玉兔”成功着陆月球,并对月球表面进行科学探测试验,它所获得的科学数据与信息是通过电磁波传播到地球接收站的;
(2)月球车在水平月面上时受到的重力:
(3)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对“玉兔”做功的功率
故答案为:(1)电磁波;
(2)233.33N;
(3)23.333W
分析:(1)电磁波能传递信息,传递信息时不需要介质;
(2)重力的计算由公式可以直接计算,但注意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3)根据W=Gh求出玉兔号克服重力做的功,再由算出功率.
25.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将手机放在广口瓶中,并用抽气机将其中的气体不断地向外抽.打电话呼叫瓶中的手机,这时手机  (选填“能”或“不能”)收到呼叫信号.乙图是A、B两种不同电磁波的传播图象,二者不同的是  、  (选填“波速”、“波长”或“频率”).
答案:能;波长;频率
知识点:电磁波的传播.
解析:解答:(1)因为电磁波能在真空中能传播.故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的空气,打电话呼叫罩内的手机,手机也能收到呼叫信号;
(2)甲乙都是电磁波,电磁波速是相等的.由图知,甲的波长大,乙的波长小,
根据波速=波长×频率,电磁波速不变,甲的波长大,甲的频率小.
故答案为:能;波长;频率.
分析:(1)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能在真空中能传播;
(2)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是恒定不变的.波速=波长×频率.
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是波长,先判断甲乙的波长,再判断电磁波的频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4 页 (共 1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