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单元复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单元复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14 18:2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单元复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B.
C.Zn+CuSO4 = ZnSO4+Cu D.SO2+2NaOH=Na2SO3+H2O
2.铜能被加工成超薄铜箔,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  )
A.延展性 B.导热性
C.导电性 D.抗腐蚀性
3.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各地,市民外出需佩戴口罩以防万一。以下为生产口罩的部分材料,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过滤纸 B.塑料呼吸阀 C.无纺布 D.铝制鼻条
4.下列关于铁的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  )
A.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
B.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C.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D.炼铁高炉内一氧化碳夺取氧化铁中的氧而生成了铁
5.哈尔滨地铁2号线首车早已亮相,搭载多项功能。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  )
A.地铁车厢是铁合金制成的,喷漆主要是为了防锈、美观
B.车体内用到的不锈钢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主要成分是铁、锰、碳
C.地铁轨道所用的是锰钢,属于金属材料
D.地铁车辆的内外色彩搭配上,与冰城的城市环境相融合
6.下列金属中,熔点最高的是(  )
A.汞 B.钨 C.银 D.铁
7.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结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可能有氯化锌和氯化亚铁
B.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和氯化锌,可能有氯化铜
C.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铁,可能有锌
D.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
8.H2、CO、C都可以用来在高温下冶炼金属,主要原因是(  )
A.它们在燃烧时都能放出大量的热 B.它们都具有还原性
C.它们都是非金属单质 D.它们都具有可燃性
9.铁、铜、铝这三种金属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因而铝在自然界中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B.黄铜的硬度比铜的硬度大,其抗腐蚀性也比铜好很多
C.生活中常把铝块制成铝箔,这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
D.炒菜用的铁锅应在干燥的地方存放
10.下列金属单质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的是(  )
A.Cu B.Zn C.Mg D.Fe
11.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编号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 气体是否与水发生反应 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探究生锈条件 探究 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铁是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活泼性较强,铁元素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
我国在春秋时期就开始了铁的冶炼,汉代出现了最早的炼铁高炉。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修筑洪泽湖大堤,所展现出的勤政爱民、甘于奉献是其一生赤子情怀的缩影。林则徐用生铁铸成铁锅(如图1),放在条石的齿槽之间,再浇上由糯米汁与熟石灰搅拌而成的砂浆,使得条石与条石牢牢地黏合在一起,不留丝毫缝隙,做到了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他还在每一块铁锔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以表示对其修筑的工程终身负责。如今一百九十多年过去了,洪泽湖大堤依然固若金汤。
(1)人体缺乏铁元素,会影响健康,易得____(填序号)。
A.佝偻病 B.贫血症 C.甲状腺疾病
(2)工业上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Fe2O3)冶炼生铁,Fe2O3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利用铁锔和砂浆将条石与条石牢牢黏合在一起,使大堤固若金汤。
①说明铸造铁锔的生铁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②砂浆中的熟石灰与空气接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从条石中取出的铁锔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表面因生锈而腐蚀。导致铁腐蚀的因素有多种,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此开展以下探究:取四份质量均为0.15g的生铁粉末,分别放入如图2所示装置中进行四次实验。内容记录如下表所示:
序号 实验操作 3分钟时氧气的含量
Ⅰ / 21%
Ⅱ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2mL蒸馏水,关闭活塞 15%
Ⅲ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2mL食盐水,关闭活塞 8%
Ⅳ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2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关闭活塞 13%
①由实验Ⅱ、Ⅲ可知,加速铁生锈的物质是   。
②能说明铁生锈需要水的证据是   。
③实验Ⅳ中氧气含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13.金属材料具有诸多优点,用途广泛.
(1)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但是它不是最先广泛使用的金属,其原因是    .
(2)通常情况下,一种金属的合金的熔点比这种纯金属的熔点    .
(3)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铁、铬、镍,由于其具有良好的    性,不锈钢被广泛用于制造医疗器械、反应釜、    等.
14.下图为实验室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硬质玻璃管里的现象为   ,产物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尾气需要用酒精灯点燃的原因    。
15.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
A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B 探究燃烧的条件
C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1)A中能否用木炭代替红磷,为什么?   
(2)B中得出燃烧需要氧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3)C中试管③进行的实验内容是什么?   
16.科技史专家认为,化学最早起源于古代中国,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典籍为此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1)《梦溪笔谈》中对指南针有详细记载:“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磁石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
(2)《天工开物》中记载,“炒钢”是将熔化的生铁导入敞口容器中并不断搅拌的过程,其目的是   。
(3)《周易参同契》中最早系统地记载了炼丹术。炼丹时用到的“黄丹”(用Pb3O4表示)与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   。
(4)《韩非子·内储说上》中提到,早期采金技术均是“沙里淘金”,说明金在自然界中有   (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5)《本草纲目》中记载,莲具有药用和食用价值。莲叶中富含维生素C,人体中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起   。
(6)《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气水出,风寒尽岀。”拔罐法通常利用燃烧酒精等方式排岀罐内空气,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兴趣小组同学为确定某炼铁厂炼出铁合金的品质,取铁合金样品23g,加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计算结果保留到0.1%)。求:
(1)该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   ;
(2)兴趣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确定该铁合金属于生铁,原因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A、 ,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生成一种化合物,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 ,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C、Zn+CuSO4=ZnSO4+Cu,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符合题意;
D、SO2+2NaOH=Na2SO3+H2O,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分析。
2.【答案】A
【解析】【解答】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分析解答
3.【答案】D
【解析】【解答】A. 过滤纸,不是纯金属或合金,不属于金属材料,故不符合题意。
B. 塑料呼吸阀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不符合题意。
C. 无纺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属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不符合题意。
D. 铝制鼻条是用铝合金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纯金属、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4.【答案】A
【解析】【解答】A、由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所以铁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因此不能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
B、铁生锈的条件是水与氧气并存,潮湿的空气中既含有水又含有氧气,所以铁钉易生锈;
C、由于铁的活动性在氢前,所以铁和稀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D、由炼铁的原理可知炼铁高炉中会发生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其反应原理是一氧化碳夺去了氧化铁中的氧生成了铁和二氧化碳;
故选A.
【分析】A、依据铁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分析判断;
B、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和稀盐酸反应的产物分析判断;
D、依据炼铁的原理分析判断;此题是对铁的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铁的化学性质生锈以及冶炼的相关知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5.【答案】B
【解析】【解答】A、地铁车厢是铁合金制成的,喷漆主要是为了防锈、美观。A答案正确;
B、车体内用到的不锈钢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主要成分是铁、铬、镍。B答案不正确;
C、地铁轨道所用的是锰钢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C答案正确;
D、地铁车辆的内外色彩搭配上,与冰城的城市环境相融合。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喷漆既能隔绝氧气又能隔绝水分析;
B、根据不锈钢的成分分析;
C、根据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分析;
D、根据色彩搭配分析。
6.【答案】B
【解析】【解答】A. 汞俗称水银,是通常情况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单质,是所有金属中熔点最低的,故不符合题意;
B. 钨是熔点较高的金属,大概在3400℃,故符合题意;
C. 银的熔点为962℃,故不符合题意;
D. 铁的熔点大概为1535℃,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钨是熔点较高的金属,进行分析。
7.【答案】D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锌>铁>铜,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不会置换出氯化镁中的镁,锌先置换氯化铜中的铜,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再置换出氯化亚铁中的铁;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结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说明了溶液中不存在氯化铜,所以:
A、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氯化锌,可能有氯化亚铁,故A错误;
B、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和氯化锌,一定没能有氯化铜,故B错误;
C、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故C错误;
D、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锌>铁>铜,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不会置换出氯化镁中的镁,锌先置换氯化铜中的铜,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再置换出氯化亚铁中的铁;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结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说明了溶液中不存在氯化铜,据此行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8.【答案】B
【解析】【解答】解:H2、CO、C都可以用来在高温下冶炼金属是因为这三种物质都有还原性,都能还原出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
故选B
【分析】冶炼金属的原理是利用物质的还原性将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还原出来.
9.【答案】A
【解析】【解答】
A、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故铝在自然界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符合题意;
B、黄铜是铜的合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耐腐性,不符合题意;
C、生活中常把铝块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不符合题意;
D、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故炒菜用的铁锅应在干燥的地方存放,防止铁锅锈蚀,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铝性质活泼、有良好的延展性,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性能优,铁生锈的条件来分析。
10.【答案】A
【解析】【解答】解:A、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A正确;
B、锌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故B错误;
C、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故C错误;
D、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进行分析.
11.【答案】A
【解析】【解答】A、过程中没有设计二氧化碳能否使干燥石蕊变红色的实验,因此该选项对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A符合题意
B、实验过程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加,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B不符合题意
C、实验过程中,两边试管中的铁钉无明显现象,说明铁只和水或氧气接触不能生锈,中间试管中的铁钉生锈,说明铁和水、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C不符合题意
D、实验过程中,加入二氧化锰的试管产生气泡快且多,说明二氧化锰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对比实验的要求分析
B、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使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结合控制变量的方法分析
C、根据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接触生锈分析
D、根据二氧化锰能催化过氧化氢分析
12.【答案】(1)B
(2)
(3)硬度大;
(4)食盐水;实验Ⅰ不加水,氧气含量不减少,实验Ⅱ加水后,氧气含量减少;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气体体积增加,氧气含量下降。
【解析】【解答】(1)人体缺乏铁元素,会影响健康,易得贫血病,
故答案为:B。
(2)工业上用赤铁矿石冶炼生铁,Fe2O3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铸造铁锔的生铁具有的物理性质是硬度大;熟石灰与空气接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铁生锈为铁与氧气水接触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铁,反应过程中氧气含量减少。
Ⅰ实验,滴加2mL蒸馏水,3分钟时氧气的含量为15%;Ⅱ实验,滴加2mL食盐水,3分钟时氧气的含量为8%;可知,加食盐水比加蒸馏水氧气减少量更多,因此加速铁生锈的物质食盐水。
Ⅰ实验,未加水,3分钟时氧气的含量为21%;Ⅱ实验,滴加蒸馏水,3分钟时氧气的含量为15%;因此对比实验Ⅰ、Ⅱ可知,铁生锈需要水。
实验Ⅳ中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气体体积增加,氧气含量下降。
【分析】(1)人体缺乏铁元素,易得贫血病。
(2)工氧化铁与CO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3)根据生铁的选择分析;
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4)根据铁生锈的条件,结合表格中数据,控制变量法分析。
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13.【答案】铝;铝元素较活泼(或“金属活动性强”),冶炼难度大;低;耐腐蚀;炊具
【解析】【解答】(1)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铝;但是它不是最先广泛使用的金属,其原因是铝元素较活泼(或“金属活动性强”),冶炼难度大;故答案为:铝;铝元素较活泼(或“金属活动性强”),冶炼难度大;
(2)通常情况下,一种金属的合金的熔点比这种纯金属的熔点低;故答案为:低;
(3)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铁、铬、镍,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不锈钢被广泛用于制造医疗器械、反应釜、炊具等.故答案为:耐腐蚀;炊具.
【分析】(1)根据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铝以及铝的性质进行解答;
(2)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解答;
(3)根据不锈钢的性质以及用途进行解答.
14.【答案】(1)3CO+ Fe2O3 2Fe + 3CO2;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CO2 +Ca(OH)2 =CaCO3↓+ H2O
(2)一氧化碳有毒性,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无毒的二氧化碳
【解析】【解答】(1)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CO+ Fe2O3 2Fe + 3CO2;硬质玻璃管里的现象为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产物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在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O2 +Ca(OH)2 =CaCO3↓+ H2O;
(2)尾气需要用酒精灯点燃的原因一氧化碳有毒性,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无毒的二氧化碳。
【分析】(1)根据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在成碳酸钙和水,写出化学方程式。
(2)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
15.【答案】(1)不能,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压强不变
(2)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接触空气的白磷燃烧
(3)将铁钉放在干燥的空气中
【解析】【解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装置内压强不发生变化;
(2)B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没有燃烧,对比可得出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3)C实验中:①中铁钉只与水接触,不生锈;②中铁钉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生锈;故③中铁钉应只与氧气接触,可以将铁钉放在干燥的空气中。
【分析】A.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气密性好;②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③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④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
B.燃烧的条件:①有可燃物,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铁和氧气、水同时接触时生锈。
16.【答案】(1)Fe3O4
(2)降低生铁中的含碳量
(3)PbO2
(4)单质
(5)坏血病
(6)
【解析】【解答】(1)磁石成分为四氧化三铁,化学式为 Fe3O4 ;
(2) 将熔化的生铁导入敞口容器中并不断搅拌的过程,生铁中过量的碳会转化成气体除去, 降低生铁中的含碳量 ,从而炼制成钢;
(3)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各原子种类及个数为:铅3、氧16、氢4、氮4,反应后为:铅2、氧14、氢4、氮4,则X中含有1个铅原子2个氧原子,化学式为 PbO2 ;
(4) 早期采金技术均是“沙里淘金”,说明金在自然界中有单质形式存在;
(5) 人体中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起坏血病 ;
(6) 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
【分析】(1)根据磁石成分为四氧化三铁分析;
(2)根据除去生铁中过量的碳即可炼制成钢分析;
(3)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4)根据金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5)根据维生素C与人体健康关系分析;
(6)根据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17.【答案】(1)97.4%
(2)铁合金中的含碳量=1-97.4%=2.6%>2%,所以是生铁
【解析】【解答】(1)解:设铁合金中铁的质量为x。
x=22.4g
铁的质量分数=
答:该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97.4%。
(2)生铁含碳量在2%~4.3%,钢的含碳量在0.03%~2%。该合金中的含碳量=1-97.4%=2.6%>2%,所以是生铁。
【分析】根据反应的盐酸(盐酸中溶质)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铁的质量及质量分数,从而计算铁合金中碳的质量分数,对比生铁中含碳量判断是否为生铁分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