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第2课时)
一、物质组成的奥妙
1、物质的构成:(看课本P6-7图片)
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 (包括离子)
水是由________构成,每个水分子由一个________和两个_________构成。
●写出下列符号:
氢原子 氧原子 水分子 氧分子 氢分子
2、物质的组成: 物质是由各种基本成分(元素)组成的
元素: 。
水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
●原子和分子是微观概念,元素是宏观概念。
思考:为什么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很少,而物质的种类却非常多?
3、物质的种类是由 和 决定的。
记元素周期表中1—20号元素的名称、符号、序数
二、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在_______、_______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 、 、 及其_______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自主检测】
1、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如_______、_______等)构成的,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
2、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每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分子都是由两个________和一个________构成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氢气是由大量的氢分子构成的,每个氢分子是由两个_______构成,化学符号是__ _ __;氧气是由大量的氧分子构成的,每个氧分子是由两个_______构成,化学符号是___
3、宏观物质都是由各种各样的______按照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同的方式结合而成的,每一类_______都是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成分,称为一种_______。如水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氢气由_______组成;氧气由_______组成。
4、分子由______构成;元素是一类_______的总称。原子和分子是微观概念,元素是宏观概念。
5、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中不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A.燃起篝火,烘烤食物 B.太阳能热水器烧
C.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D.煤燃烧发电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是由许许多多微小的粒子构成的,水是由大量水分子构成的
B、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能拍摄到铁原子,说明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C、现代的科学技术已经实现对分子、原子的移动和排列
D、有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有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7.下列微观图形表示氢分子的是( )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A. B. C. D.
8、填写下列表格
原子序数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原子序数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参考答案
一、物质组成的奥妙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分子 、 原子 (包括离子)
水是由___水分子__构成,每个水分子由一个_氧原子__和两个__氢原子_构成。
●写出下列符号:
氢原子 H 氧原子 O 水分子 H2O 氧分子 O2 氢分子 H2
物质的组成:
元素: 同类原子的总称 。
水是由__氢元素_和___氧元素_组成的。
3、物质的种类是由 组成 和 结构 决定的。
二、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在___分子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原子__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 组成 、 结构 、 性质 及其_变化规律(或 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自主检测】
1、分子、原子,元素。
2、氢原子和氧原子,H2O_;氢原子, H2;氧原子,O2
3、原子,原子,元素_。氢元素和氧元素;氢元素;氧元素。
4、原子;原子。
5、B
6、D
7.、A
8、填写下列表格
原子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元素符号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元素名称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原子序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元素符号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元素名称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钾 钙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第1课时)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阅读课本第一个知识点的有关内容,了解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物质的变化
下列变化中哪些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哪些有新的物质生成?
A. 玻璃破碎 B.冰块融化 C.铁丝弯曲 D. 木材加工成桌子E.气球爆炸 F.酒精挥发
G.木炭燃烧 H.光合作用 I.呼吸作用 J. 食物腐烂 K. 铁丝生锈 L.蜡烛燃烧
物理变化:没有_________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__________生成的变化,也叫 或者
●二者的本质区别是:
化学变化是有___________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在_______、_______上的变化。
练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
吃食物时,先嚼碎食物,然后再消化食物
点燃一支蜡烛,蜡烛先融化,再燃烧
将铁矿石粉碎,再将铁矿石冶炼成金属铁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化学变化
●如何观察变化:a:变化前观察:有几种物质反应,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b:变化时观察:反应条件(加热,点燃等),反应现象(发光、放
热、变色、生成沉淀、气体)
C.变化后观察:有几种物质生成,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实验探究》
实验 现象
(1)点燃镁条 发出 光,放出 生成 固体
(2)向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成 色
(3)将锌粒加入稀盐酸中 产生
(4)向少量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生成
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的现象有
★描述化学变化时的注意事项:
① “雾”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烟”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不能说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研究化学变化的目的
化学变化中除了 一定改变外,通常还伴随着 的变化。
研究化学变化的目的:
【自主检测】
1、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的过程常常伴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就是化学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有__________生成,而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在_________和________方面发生了变化。
4、化学变化不但生成__________而且还会伴随着________的变化。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是( )
A.研发氢能源 B.合成新材料 C.编写电脑程序 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
6.使用材料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物品是由纯天然材料制成的是( )
A.高级轿车 B.签字笔 C.大理石 D.不锈钢餐具
7、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湿衣服晾干 B.食品腐烂变质 C.自行车生锈 D.高粱酿酒
8、能够说明镁条在空气中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 )
A.发出耀眼的强光 B.生成白色固体 C.镁条迅速变短 D.放出大量的热
9、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 铁杵成针 B.死灰复燃 C. 木已成舟 D. 积土成山
10、能用物理变化解释的现象是( )
A.水壶烧水出现水垢 B.牛奶变酸
C.寒冷冬季室内窗户玻璃出现水雾 D.铁钉生锈
11、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铁丝编成铁网 B. 冰块制成冰雕 C. 石油制成布料 D. 木板制成桌椅
12、下列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服晾干 B.冰雪融化 C.干冰升华 D.菜刀生锈
13、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瓷碗破碎 B、干冰升华 C、木柴燃烧 D、酒精挥发
1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 B.食物变质
C.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 D.用富含淀粉的甘薯酿酒
15、蜡烛燃烧与石蜡熔化最本质的区别是( )
A.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 B.一个由固体变成气体,一个由固体变成液体
C.一个是放热,一个是吸热 D.一个有新物质生成,一个无新物质生成
16、汽油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伴随着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最能说明汽油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A.产生火焰
B. 将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倒过来,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C.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壁上出现小水滴 D. 放出大量的热
参考答案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天然材料: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材料
人造材料:人为地经化学变化制取的材料,也叫合成材料。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或者反应
●二者的本质区别是:
化学变化是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在形状、状态上的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是: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的结果不一定引起化学变化。
《实验探究》
实验 现象
(1)点燃镁条 发出耀眼强光,放出 大量的热 生成 白色固体
(2)向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成 红 色
(3)将锌粒加入稀盐酸中 产生 气泡
(4)向少量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生成 蓝色絮状沉淀
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的现象有 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或产生沉淀
★描述化学变化时的注意事项:
① “雾”指_液滴弥漫的现象__② “烟”指 ____固体颗粒弥漫的现象
③ 不能说出__生成物的名称
三、研究化学变化的目的
化学变化中除了 物质的种类 一定改变外,通常还伴随着 能量 的变化。
研究化学变化的目的: 获得有用的物质和能量
【自主检测】
1、有新的物质生成,无新的物质生成。
2、有新的物质生成,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或产生沉淀。
3、新的物质,形状和状态。
4、新的物质 能量。
5、 C
6. C
7、 A
8、 B
9、 B
10、C
11、C
12、D
13、 C
14、A
15、 D
16、B
天然材料: 如:棉、木材
人造材料: 如:塑料、合成橡胶
材料
1、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