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湘教版地理 八下6.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 环境基础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湘教版地理 八下6.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 环境基础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14 15:40:11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湘教版地理 八下6.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 环境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2024八上·景县期末)下列关于我国东北地区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A.属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
B.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阴山、秦岭等
C.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黄土高原
D.耕地少,且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A、东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属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A正确;
B、阴山位于内蒙古高原,秦岭位于南北方分界线,B错误;
C、东北地区主要地形为东北平原,C错误;
D、东北平原为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耕地多,资源充足,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 我国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东北部的西北侧是大兴安岭。
(2023·铁东模拟)图为“东北三省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甲所在地区是我国著名的(  )
A.松嫩平原 B.三江平原 C.辽河平原 D.江汉平原
3.本区域被三山环绕,其中三山依次是(  )
A.①长白山②大兴安岭③小兴安岭
B.①长白山②小兴安岭③大兴安岭
C.①大兴安岭②小兴安岭③长白山
D.①大兴安岭②长白山③小兴安岭
【答案】2.B
3.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图中甲地区为三江平原。 三江平原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由于长期的构造下陷和三江的泥沙堆积,所形成的低洼平坦的平原。
故答案为:B。
3.①山脉为长白山脉,②山脉为小兴安岭,③山脉为大兴安岭。
故答案为:B。
4.(2024八上·德惠期末)下列描述属于东北三省的是(  )
①白山黑水 ②林海雪原 ③鱼米之 乡④山环水绕 ⑤沃野千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三省的特点是白山黑水,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纬度高,有着林海雪原的景观;鱼米之乡是长江三角洲的称号;
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④⑤,故答案为:D。
【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5.(2023八上·红塔月考)地表以肥沃黑土而著称的平原是(  )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平原分布有肥沃的黑土,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东北平原以肥沃黑土而著称。
6.(2023·莱芜模拟)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是(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水网密布,湖泊星罗
C.山高水深,地表崎岖 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A、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为有名的黑土地,故A正确;
B、水网密布,湖泊星罗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自然特征,故B错误;
C、山高水深,地表崎岖是云贵高原自然特征,故C错误;
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中部是东北平原,西部是大兴安岭,北部为小兴安岭。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干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7.(2023·阿荣旗模拟)图中甲所示的地形区是(  )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东北平原
【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甲所示的地形区大约位于40°N~52°N之间,西南方向可以看到北京,应是我国的东北平原。故D正确,ABC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东北平原位于中国东北部,其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所包围。东北平原地跨黑、吉、辽和内蒙古四个省区,地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北起嫩江中游,南至辽东湾,南北长约1 000千米,东西宽约400千米,面积达35万平方千米,为中蒙俄经济走廊主要通道之一,所处东北地区与日韩同处东北亚经济圈。
(2023七下·东城期末)吉林省是我国的商品粮大省,盛产玉米。2020年7月,习近平考察吉林省时强调:“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下图为吉林省地形与农业区划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资料中的“大熊猫”是指(  )
A.红土地 B.黄土地 C.紫色土 D.黑土地
9.吉林省(  )
A.林地多分布在西北部 B.河流众多,结冰期短
C.玉米种植面积较广 D.地势东南低,西北高
10.吉林省成为我国商品粮大省的主要原因是(  )
①全年多雨,水源充足 ②平原较广,土壤肥沃
③地处低纬,热量丰富 ④地广人稀,商品率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吉林省西部平原农牧地带(Ⅳ)出现农牧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河流 B.降水、土壤 C.地形、降水 D.河流、土壤
【答案】8.D
9.C
10.C
11.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点评】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8.由图可知,东北地区的土地为肥沃的黑土地。故答案为:D。
9.吉林省的林地主要分布在中东部,A错误;
东北地区纬度高,河流结冰期长,B错误;
小麦、玉米在东北地区种植面积广,C正确;
吉林省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D错误;
故答案为:C。
10.吉林省为黑土地,土壤肥沃,地广人稀,对粮食需求量小,因此粮食商品率高。故答案为:C。
11.该地区的西部平原农牧地带在长期的耕种下,形成了农业“西牧东耕”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东部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故答案为:C。
12.(2023八下·赵县月考)一部《闯关东》红遍大江南北,随之而来的是闯关东精神——无畏、包容、开放、创新、进取、拼搏。哈尔滨这座包容、开放的城市,成为当年闯关东人“闯”的主要地方之一,接纳了闯关东的人,更接纳了这种精神。“关东”是指(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北方地区 D.西北地区
【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东北地区有关东、关外之别称,这里的“关”是指山海关,要到东北,必经之地就是山海关,有“天下第一关”之称,故答案为:A。
【点评】关东,俗称东北,位于山海关以东以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三市一盟。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风土人情,深厚的文化内涵。
13.(2023八下·涡阳月考)下列有关东北三省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河北省②东北三省的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③东北平原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粮食生产基地④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①错误;东北三省大部分位于中温带,小部分位于寒温带,热量成为农业发展限制性因素。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②正确;东北平原地广人稀,适宜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粮食生产基地,③正确;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适宜重工业发展,④正确。故②③④正确,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1)东北三省是指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该地区凭借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良好的工业基础,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现已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为主导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2)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 但是20世纪90年代后,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主要原因是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为此国家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
14.(2023八下·正定期中)被称为“黑土地”的区域是(  )
A.东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
【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平原主要为黑土地,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故答案为:A。
【点评】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15.(2022八下·惠来竞赛)东北地区的中学生寒假时间很长,主要原因是(  )
A.这里冬季寒冷漫长
B.寒假时间长是为了充分休息,有利于健康
C.学生喜欢放长假
D.当地政府制定的,为了让学生好好过年
【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纬度高,冬季气温低,持续时间长,所以寒假的时间比较长;
故答案为:A。
【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16.(2022八下·仁怀月考)东北地区主要耕地类型(  )
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草地
【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大部分位于半湿润地区,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平原广阔,黑土肥沃,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以林地为主。根据题意选B。
点评】我国农业分布现状:东部季风区里的南方以水田为主,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田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类作物-甘蔗;北方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类作物-甜菜,其中华北是最大棉花产区,东北有商品谷物农业;西部非季风区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青藏高寒区以游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形成东耕西牧的格局主要是因为降水多少问题。
17.(2021·抚顺)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分布在(  )
A.三江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辽河平原
【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三江平原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在亚洲湿地名录中列为全球性重要湿地,项目区分布在乌苏里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的七星河、兴凯湖等6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鹤岗、萝北、虎林等13个市县。故答案为:A。
【点评】三江平原,即东北平原的东北部分,“三江”指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三条大江冲积形成了这块平整的沃土。三江平原水资源丰富,其西南部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人均耕地面积大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在低山丘陵地带还分布有252万公顷的针阔混交林,被誉为昔日“北大荒”、今日“北大仓”。
18.(2021·东营)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众多,含沙量大 B.长冬无夏,寒潮多发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耕地广阔,农业发达
【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有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等众多河流,分布着茂密的森林和草原,有较厚的枯枝落叶层,加之气候冷湿,结冰期较长,河流含沙量都很小,故A错误;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北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故B错误;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故C错误;东北地区耕地广阔,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故D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三面环山,呈马蹄形结构。东部为长白山,北部有小兴安岭,西部为大兴安岭,内部则是广阔的东北平原。
(2)东北地区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热量是发展农业最大限制性因素,只能满足一年一熟的需求。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高粱、大豆、甜菜等。
(2021·贺州)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与珠三角地区相比,该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最大优势是(  )
A.科技发达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20.图中A城市最主要的工业部门是(  )
A.石油工业 B.钢铁工业 C.电力工业 D.棉纺织工业
21.下列属于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丘陵、盆地 B.平原、山地 C.高原、山地 D.平原、盆地
【答案】19.D
20.A
21.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点评】(1)东北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独特的发展历程,使东北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丰富的矿产资源。
(2)东北地区是我国矿产资源重要集中分布区,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相继发现和探明了以大庆油田、鞍山-本溪铁矿、海城菱镁矿、宽甸硼矿等为代表的一批矿产资源基地。矿业已经成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3)东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19.据图可知,东北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而珠三角地区,矿产资源贫乏,因此矿产资源是东北发展重工业的最大优势,D正确。科技、交通、劳动力等方面,不是东北发展重工业的最大优势,A、B、C错误。故答案为:D。
20.图中显示,A城市附近石油资源丰富,因此可推测其最主要的工业部门是石油工业,A正确。根据图示,没有明显的信息显示A城市有发展钢铁工业、电力工业、棉纺织工业的优越条件,B、C、D错误。故答案为:A。
21.东北地区中部为东北平原,平原三面环山,西为大兴安岭,北为小兴安岭,东为长白山,因此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山地,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22.(2021·五华模拟)近年来,冬季我国很多南方人前往下图区域旅游,主要原因是该区域冬季(  )
A.草场广,可感受草原风情 B.海拔高,可观赏蔚蓝天空
C.气温高,可享受灿烂阳光 D.气温低,可体验冰雪乐趣
【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由图可得,此地区为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气候寒冷,冰雪广布,所以D符合题意。东北地区以平原为主,种植业发达,所以A错误;东北地区以平原为主,海拔低,所以B错误;东北地区冬季气温低,所以C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2021八下·巨野期中)读“东北部分城市降雪初日期、降雪终日期和最大积雪厚度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3.造成图中四城市雪期(从当年降雪初日期到次年降雪终日期的天数)长短和最终厚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24.对东北三省山河大势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水网密布,湖泊众多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答案】23.A
24.A
【知识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1)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此外人类活动也会影响气候变化,如“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雨岛效应”等。
(2)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
23.纬度位置越高气温越低,降雪天数越长、积雪越厚,漠河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冬季寒冷,降雪天数、积雪厚度都较大,故A符合题意。
24.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点是“山环水绕、平原居中”.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故A符合题意。
25.(2021八下·黄骅期中)下列有关东北三省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B.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三个温度带
C.东北地区冬季寒冷短暂,夏季温暖漫长
D.东北地区降水多集中在秋季
【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A错误。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温度差异明显,B正确。东北地区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C错误。东北地区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纬度高,冬季十分寒冷,雨热同期,作物生长期长,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6.(2020·新疆)东北三省是指(  )
A.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
B.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
C.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D.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
【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的东北三省是指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不属于东北三省,C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三省是指我国东北地区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是我国对东北亚地区开放的窗口,毗邻的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在资源、市场、资本、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方面各有所长。东北毗邻华北,有京、津等大都市支持。
27.(2020九上·隆化开学考)下列有关东北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主要包括黑吉辽三省
B.东北被称为“白山黑水”
C.气候湿热,作物生长期长
D.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重工业基地
【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主要包括黑吉辽三省,A正确。东北被称为“白山黑水”,具有山环水绕的地理格局,B正确。东北地区气候寒冷,作物生长期长,C错误。东北地区有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D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1 / 12023~2024学年度湘教版地理 八下6.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 环境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2024八上·景县期末)下列关于我国东北地区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A.属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
B.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阴山、秦岭等
C.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黄土高原
D.耕地少,且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2023·铁东模拟)图为“东北三省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甲所在地区是我国著名的(  )
A.松嫩平原 B.三江平原 C.辽河平原 D.江汉平原
3.本区域被三山环绕,其中三山依次是(  )
A.①长白山②大兴安岭③小兴安岭
B.①长白山②小兴安岭③大兴安岭
C.①大兴安岭②小兴安岭③长白山
D.①大兴安岭②长白山③小兴安岭
4.(2024八上·德惠期末)下列描述属于东北三省的是(  )
①白山黑水 ②林海雪原 ③鱼米之 乡④山环水绕 ⑤沃野千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5.(2023八上·红塔月考)地表以肥沃黑土而著称的平原是(  )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6.(2023·莱芜模拟)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是(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水网密布,湖泊星罗
C.山高水深,地表崎岖 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7.(2023·阿荣旗模拟)图中甲所示的地形区是(  )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东北平原
(2023七下·东城期末)吉林省是我国的商品粮大省,盛产玉米。2020年7月,习近平考察吉林省时强调:“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下图为吉林省地形与农业区划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资料中的“大熊猫”是指(  )
A.红土地 B.黄土地 C.紫色土 D.黑土地
9.吉林省(  )
A.林地多分布在西北部 B.河流众多,结冰期短
C.玉米种植面积较广 D.地势东南低,西北高
10.吉林省成为我国商品粮大省的主要原因是(  )
①全年多雨,水源充足 ②平原较广,土壤肥沃
③地处低纬,热量丰富 ④地广人稀,商品率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吉林省西部平原农牧地带(Ⅳ)出现农牧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河流 B.降水、土壤 C.地形、降水 D.河流、土壤
12.(2023八下·赵县月考)一部《闯关东》红遍大江南北,随之而来的是闯关东精神——无畏、包容、开放、创新、进取、拼搏。哈尔滨这座包容、开放的城市,成为当年闯关东人“闯”的主要地方之一,接纳了闯关东的人,更接纳了这种精神。“关东”是指(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北方地区 D.西北地区
13.(2023八下·涡阳月考)下列有关东北三省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河北省②东北三省的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③东北平原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粮食生产基地④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2023八下·正定期中)被称为“黑土地”的区域是(  )
A.东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
15.(2022八下·惠来竞赛)东北地区的中学生寒假时间很长,主要原因是(  )
A.这里冬季寒冷漫长
B.寒假时间长是为了充分休息,有利于健康
C.学生喜欢放长假
D.当地政府制定的,为了让学生好好过年
16.(2022八下·仁怀月考)东北地区主要耕地类型(  )
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草地
17.(2021·抚顺)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分布在(  )
A.三江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辽河平原
18.(2021·东营)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众多,含沙量大 B.长冬无夏,寒潮多发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耕地广阔,农业发达
(2021·贺州)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与珠三角地区相比,该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最大优势是(  )
A.科技发达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20.图中A城市最主要的工业部门是(  )
A.石油工业 B.钢铁工业 C.电力工业 D.棉纺织工业
21.下列属于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丘陵、盆地 B.平原、山地 C.高原、山地 D.平原、盆地
22.(2021·五华模拟)近年来,冬季我国很多南方人前往下图区域旅游,主要原因是该区域冬季(  )
A.草场广,可感受草原风情 B.海拔高,可观赏蔚蓝天空
C.气温高,可享受灿烂阳光 D.气温低,可体验冰雪乐趣
(2021八下·巨野期中)读“东北部分城市降雪初日期、降雪终日期和最大积雪厚度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3.造成图中四城市雪期(从当年降雪初日期到次年降雪终日期的天数)长短和最终厚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24.对东北三省山河大势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水网密布,湖泊众多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25.(2021八下·黄骅期中)下列有关东北三省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B.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三个温度带
C.东北地区冬季寒冷短暂,夏季温暖漫长
D.东北地区降水多集中在秋季
26.(2020·新疆)东北三省是指(  )
A.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
B.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
C.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D.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
27.(2020九上·隆化开学考)下列有关东北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主要包括黑吉辽三省
B.东北被称为“白山黑水”
C.气候湿热,作物生长期长
D.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重工业基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A、东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属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A正确;
B、阴山位于内蒙古高原,秦岭位于南北方分界线,B错误;
C、东北地区主要地形为东北平原,C错误;
D、东北平原为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耕地多,资源充足,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 我国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东北部的西北侧是大兴安岭。
【答案】2.B
3.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图中甲地区为三江平原。 三江平原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由于长期的构造下陷和三江的泥沙堆积,所形成的低洼平坦的平原。
故答案为:B。
3.①山脉为长白山脉,②山脉为小兴安岭,③山脉为大兴安岭。
故答案为:B。
4.【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三省的特点是白山黑水,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纬度高,有着林海雪原的景观;鱼米之乡是长江三角洲的称号;
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④⑤,故答案为:D。
【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5.【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平原分布有肥沃的黑土,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东北平原以肥沃黑土而著称。
6.【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A、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为有名的黑土地,故A正确;
B、水网密布,湖泊星罗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自然特征,故B错误;
C、山高水深,地表崎岖是云贵高原自然特征,故C错误;
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中部是东北平原,西部是大兴安岭,北部为小兴安岭。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干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7.【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甲所示的地形区大约位于40°N~52°N之间,西南方向可以看到北京,应是我国的东北平原。故D正确,ABC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东北平原位于中国东北部,其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所包围。东北平原地跨黑、吉、辽和内蒙古四个省区,地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北起嫩江中游,南至辽东湾,南北长约1 000千米,东西宽约400千米,面积达35万平方千米,为中蒙俄经济走廊主要通道之一,所处东北地区与日韩同处东北亚经济圈。
【答案】8.D
9.C
10.C
11.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点评】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8.由图可知,东北地区的土地为肥沃的黑土地。故答案为:D。
9.吉林省的林地主要分布在中东部,A错误;
东北地区纬度高,河流结冰期长,B错误;
小麦、玉米在东北地区种植面积广,C正确;
吉林省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D错误;
故答案为:C。
10.吉林省为黑土地,土壤肥沃,地广人稀,对粮食需求量小,因此粮食商品率高。故答案为:C。
11.该地区的西部平原农牧地带在长期的耕种下,形成了农业“西牧东耕”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东部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故答案为:C。
12.【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东北地区有关东、关外之别称,这里的“关”是指山海关,要到东北,必经之地就是山海关,有“天下第一关”之称,故答案为:A。
【点评】关东,俗称东北,位于山海关以东以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三市一盟。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风土人情,深厚的文化内涵。
13.【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①错误;东北三省大部分位于中温带,小部分位于寒温带,热量成为农业发展限制性因素。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②正确;东北平原地广人稀,适宜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粮食生产基地,③正确;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适宜重工业发展,④正确。故②③④正确,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1)东北三省是指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该地区凭借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良好的工业基础,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现已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为主导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2)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 但是20世纪90年代后,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主要原因是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为此国家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
14.【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平原主要为黑土地,土壤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故答案为:A。
【点评】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15.【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纬度高,冬季气温低,持续时间长,所以寒假的时间比较长;
故答案为:A。
【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16.【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大部分位于半湿润地区,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平原广阔,黑土肥沃,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以林地为主。根据题意选B。
点评】我国农业分布现状:东部季风区里的南方以水田为主,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田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类作物-甘蔗;北方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类作物-甜菜,其中华北是最大棉花产区,东北有商品谷物农业;西部非季风区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青藏高寒区以游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形成东耕西牧的格局主要是因为降水多少问题。
17.【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三江平原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在亚洲湿地名录中列为全球性重要湿地,项目区分布在乌苏里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的七星河、兴凯湖等6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鹤岗、萝北、虎林等13个市县。故答案为:A。
【点评】三江平原,即东北平原的东北部分,“三江”指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三条大江冲积形成了这块平整的沃土。三江平原水资源丰富,其西南部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人均耕地面积大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在低山丘陵地带还分布有252万公顷的针阔混交林,被誉为昔日“北大荒”、今日“北大仓”。
18.【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有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等众多河流,分布着茂密的森林和草原,有较厚的枯枝落叶层,加之气候冷湿,结冰期较长,河流含沙量都很小,故A错误;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北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故B错误;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故C错误;东北地区耕地广阔,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故D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三面环山,呈马蹄形结构。东部为长白山,北部有小兴安岭,西部为大兴安岭,内部则是广阔的东北平原。
(2)东北地区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热量是发展农业最大限制性因素,只能满足一年一熟的需求。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高粱、大豆、甜菜等。
【答案】19.D
20.A
21.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点评】(1)东北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独特的发展历程,使东北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丰富的矿产资源。
(2)东北地区是我国矿产资源重要集中分布区,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相继发现和探明了以大庆油田、鞍山-本溪铁矿、海城菱镁矿、宽甸硼矿等为代表的一批矿产资源基地。矿业已经成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3)东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19.据图可知,东北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而珠三角地区,矿产资源贫乏,因此矿产资源是东北发展重工业的最大优势,D正确。科技、交通、劳动力等方面,不是东北发展重工业的最大优势,A、B、C错误。故答案为:D。
20.图中显示,A城市附近石油资源丰富,因此可推测其最主要的工业部门是石油工业,A正确。根据图示,没有明显的信息显示A城市有发展钢铁工业、电力工业、棉纺织工业的优越条件,B、C、D错误。故答案为:A。
21.东北地区中部为东北平原,平原三面环山,西为大兴安岭,北为小兴安岭,东为长白山,因此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山地,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22.【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由图可得,此地区为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气候寒冷,冰雪广布,所以D符合题意。东北地区以平原为主,种植业发达,所以A错误;东北地区以平原为主,海拔低,所以B错误;东北地区冬季气温低,所以C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答案】23.A
24.A
【知识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1)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此外人类活动也会影响气候变化,如“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雨岛效应”等。
(2)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
23.纬度位置越高气温越低,降雪天数越长、积雪越厚,漠河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冬季寒冷,降雪天数、积雪厚度都较大,故A符合题意。
24.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点是“山环水绕、平原居中”.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故A符合题意。
25.【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A错误。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温度差异明显,B正确。东北地区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C错误。东北地区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纬度高,冬季十分寒冷,雨热同期,作物生长期长,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6.【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的东北三省是指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不属于东北三省,C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三省是指我国东北地区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是我国对东北亚地区开放的窗口,毗邻的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在资源、市场、资本、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方面各有所长。东北毗邻华北,有京、津等大都市支持。
27.【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主要包括黑吉辽三省,A正确。东北被称为“白山黑水”,具有山环水绕的地理格局,B正确。东北地区气候寒冷,作物生长期长,C错误。东北地区有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D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