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语文 五年级 下册
8 红楼春趣
导入
《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的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黛玉很小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把她送到荣国府,与外祖母贾母一起生活。 宝玉是黛玉二舅父的儿子,也是贾母的宝贝孙子。课文《红楼春趣》讲述的就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本文选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十回,题目为后人所加。
《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既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又通过对这些爱情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描绘,昭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风貌。可以说,《红楼梦》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曹雪芹(约1715—约1763),我国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汉人。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人,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包衣”系满语音译,意思是家奴),是为旗人。中国长篇名著《红楼梦》的作者。
作者简介
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初读课文
我会读
忌讳:避忌;顾忌。
晦气:不吉利;倒霉。
精致:精巧细致;细密。
飘飘飖飖:在文中指风筝在风中随风飘动好看的样子。
词语解释
宝玉:贾政和王夫人之子,贾母的孙子。
林黛玉:贾母的外孙女,宝玉的表妹。聪慧无比,琴棋书画样样俱佳,幼年丧母,体弱多病,身世可怜。
宝钗:薛姨母之女,宝玉的表姐。
宝琴:宝钗的堂妹。
探春:贾政与赵姨娘之女,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
紫娟:黛玉的丫环。
晴雯:宝玉的丫环。
课文人物简介:
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事情发展的顺序
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事情发展的顺序
起因:大家听到声响,原来是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
经过:大家都拿出各式各样的风筝放了起来。
结果:风筝断线飞走,大家也都回去了。
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1~2):主要叙述众人看到了挂在树上的风筝,黛玉等人决定拿出风筝放晦气。
第二部分(3~5):主要叙述了贾宝玉和众姐妹、丫头们放风筝的欢乐场景。
本文主要讲了黛玉、宝玉等人在大观园放风筝的故事。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讲众人被飘来的风筝吸引,决定自己也来放风筝;接着讲众人各自取出风筝放起来,唯独宝玉的美人风筝放不起来;最后讲众人剪断线放晦气,风筝飞得无影无踪。
小结:
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如下问题。
再读课文,理解细节。
2.“丫鬟们出去瞧时,帘外丫头子们回道:‘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丫鬟的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从对众人的神态变化的描写中感受到众人的注意力集中。
1.你从“众人吓了一跳”感受到什么
借用人物语言引出风筝,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故事。
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如下问题。
再读课文,理解细节。
3.你从“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放的,断了线。咱们拿下他来。’”中了解到什么
挂在树梢上的风筝很漂亮。
4.探春道:“紫鹃也太小器,你们一般有的,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 ”黛玉笑道:“可是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
再读课文,理解细节。
(2)你从黛玉的话中感受到什么
了解到放风筝放晦气是一种风俗。
(1)你从探春的话中了解到什么
黛玉寄人篱下,多愁善感,所以提出放风筝放晦气。
5.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商儿七手人八脚,那忙着拿出来,也有美人儿的,也有沙雁儿的。丫头们撒高墩,拥剪子股儿,一面拔起籰子来。
再读课文,理解细节。
从小丫头们的心理活动描写“巴不得”和动作描写“七手八脚”中感受到她们的快乐和活泼。
默读课文第二部分, 思考如下问题。
再读课文,理解细节。
你从放风筝的过程中了解到什么 感受到什么
从对人物的动作描写中感受到众人虽然忙乱,但都很快乐。
文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分析人物形象
文中宝玉留给我的印象最深,我认为他是一个天真、顽皮、率直的人。我是从文中第4自然段“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了,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中感受到的。宝玉喜欢美人,关爱女性。
文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分析人物形象
文中黛玉留给我的印象最深,我认为她是一个生活细致的人。 我是从文中第5自然段“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关子一松, 只听“豁喇喇”一阵响, 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中感受到的。黛玉生活细致,留心观察
结构梳理
本文主要讲了《红楼梦》中,宝玉与黛玉、探春、宝钗等姑娘们一起放风筝的事情,表现出 。
主题概括
贾府当时繁荣昌盛,宝玉的无忧无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