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宁津县张大庄乡王庄小学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月考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宁津县张大庄乡王庄小学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月考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14 18:00:31

文档简介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宁津县张大庄乡王庄小学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月考试题
1.(2023六上·宁津月考)小科用了三个不同的放大镜在同一距离观察报纸上的字(如下图) ,其中镜片凸度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2.(2023六上·宁津月考)小明回想起在学校做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过程中给标本染色是为了(  )
A.美观 B.方便观察 C.消毒杀菌
3.(2023六上·宁津月考)下列地球模型适合解释地球自转的是(  )
A. B. C.
4.(2023六上·宁津月考)下列节日中,西安市内同一地点同一物体正午时分影子最长的一天是(  )
A.劳动节 B.儿童节 C.元旦
5.(2023六上·宁津月考)以下工具中,能较容易取出完整核桃仁的是(  )
A.核桃夹 B.砖块 C.铁锤
6.(2023六上·宁津月考)关于工具和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任务只能用一种技术
B.工具和技术都是可以改进的
C.手机是比温度计更好的工具.
7.(2023六上·宁津月考)下列物体中,利用了斜面省力原理的是(  )
A.订书机 B.汽车方向盘 C.斧头
8.(2023六上·宁津月考)用螺丝刀撬油漆桶的盖子时,应用的工作原理是(  )
A.轮轴 B.斜面 C.杠杆
9.(2023六上·宁津月考)很早以前,人类就学会了用一些自然材料来制作工具,这些自然材料包括(  )
①石头 ②兽骨 ③铁块 ④木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10.(2023六上·宁津月考)如图所示的车轮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发展形成的____的车轮。(  )
A.有轮胎 B.有辐条 C.无辐条
11.(2023六上·宁津月考)下列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利用了轮轴原理的是(  )
A.用扳手拧螺母 B.用镊子夹取物体 C.用刀切菜
12.(2023六上·宁津月考)不同的剪刀有不同的功能,下列剪刀中最适合裁剪布料的是(  )
A.
B.
C.
13.(2023六上·宁津月考)在使用普通剪刀剪硬纸片时,为了更省力;我们通常将硬纸片放在图中____位置。(  )
A.① B.② C.③
14.(2023六上·宁津月考)若想制作印章“明”,应在刻板上画(  )。
A. B. C.
15.(2023六上·宁津月考)比较书本和电脑我们发现,书本提供信息的主要形式是(  )
A.图文 B.声音 C.视频
16.(2023六上·宁津月考)小科想把制作独轮车模型的过程与同学分享,运用 的形式记录最直观。(  )
A.写作文 B.拍视频 C.画图画
17.(2023六上·宁津月考)在观察水中微小生物的实验中,经常会看到形似“草鞋"的生物,它是   它属于    (填“单"或“多”)细胞生物。
18.(2023六上·宁津月考)地球上的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   (填“自转"或“公转" )形成的。
19.(2023六上·宁津月考)不同的工具有    ( 填“相同"或"不同")的使用技术。
20.(2023六上·宁津月考)在“模拟水渠引水”的实验中,上面的塑料槽应该搭在下面塑料槽的   (填"上面"或“下面")。
21.(2023六上·宁津月考)如图是小刘叔叔钓鱼的图示,小刘叔叔提起鱼时,钓鱼竿相当于杠杆,此时它是   (填"省力"或“费力")杠杆。提起鱼时,若他的右手不动,则他的左手应向   (填“上提"或“下压”)。
22.(2023六上·宁津月考)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锋利的刀刃利用了   的原理,刀刃和把手之间的转轴转动可以看作是   。
23.(2023六上·宁津月考)模拟活字印刷的四个主要步骤是:   、刷墨、   、晾制。
24.(2023六上·宁津月考)生活中常见的水龙头属于轮轴,下图中箭头所指的是轮轴的   。
25.(2023六上·宁津月考)微生物可以帮助人们处理有机垃圾和污水。(  )
26.(2023六上·宁津月考)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边,所以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
27.(2023六上·宁津月考)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就越费力。(  )
28.(2023六上·宁津月考)木棍在任何场所使用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杠杆。(  )
29.(2023六上·宁津月考)随着车轮的改进和发展,它的基本结构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
30.(2023六上·宁津月考)人们可通过将金属熔化拉伸弯曲、成形和再成形的过程制成铁制剪刀。(  )
31.(2023六上·宁津月考)抄写一本100页的书比印刷一本100页的书所需的时间短。(  )
32.(2023六上·宁津月考)书籍是人类信息交流和传播的一种工具。(  )
33.(2023六上·宁津月考)请将下列工具与其所对应的分类进行连线。
手机 螺丝刀 自行车
通信工具 交通工具 机械工具
34.(2023六上·宁津月考)小科想知道骑自行车沿甲、乙两条山路到达山顶,哪条路更省力,于是小科进行了一个探究实验。小科将一个重力为5牛的小木块分别放在3个坡度不一样的斜面上拉(如下图所示)。
实验完成后,他获得如下数据,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斜面 ① ② ③
拉力/牛 4.1 2.6 1.7
(1)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沿不同斜面拉重物所需要的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竖直提升重物需要的力。
(2)斜面①中    ( 填“a"或“b" )可以表示斜面的坡度。比较①、②、③这三个斜面,可以进一步得出:斜面的坡度越小,需要的拉力越   。
(3)根据(2)中的实验结论,推断两条山路中沿   (填“甲"或“乙")到达山顶更省力。
35.(2023六上·宁津月考)六(1)班的同学在研究杠杆时,将一个方木块置于木板下,然后用小石块将大石块从A撬到B,以下为他们的实验记录表。请回答下列同题:
目标任务 撬动次数 撬动时杠杆装置的情况 石块移动的距离(用格数标记)
第1次 4
第⒉次 3
第3次 0
(1)这个杠杆装置中,小石块所在的位置是   (填“支点"“用力点"或“阻力点”)。
(2)三次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____(填字母)。
A.阻力点的位置 B.大石块移动的距离 C.支点的位置
(3)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用力点和阻力点的位置不变时,支点越    (填"远离"或“靠近")阻力点,越容易将石块撬动。
36.(2023六上·宁津月考)趣味运动会上,我们用平板和手推车运输一箱水,以下是比赛记录表。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目标 工具 评价指标
是否完成任务 成本 耗时 用力情况
运输一箱水 平板 是 15元 2分10秒 手很酸,费力
手推车 是 50元 1分05秒 比较省力
(1)从“耗时”指标评价,   (填“平板”或“手推车”)的使用效果更好。
(2)综合上述指标,评价平板的优点或缺点(各写出1点即可)。
优点:   。
缺点:   。
(3)在测试过程中,请写出1点还可以增加的评价指标: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中央凸度有关,中央凸度越大,其放大物体图像的倍数就越大。放大镜③的放大倍数最大,所以镜片凸度最大。
2.【答案】B
【知识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所以做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过程中给标本染色是为了方便观察。
3.【答案】A
【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
【解析】【分析】模型能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内部构造,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了解和探索客观世界的最有力、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A模型适合解释地球自转;B是地球内部结构模型;C是地球海陆模型。
4.【答案】C
【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正午物体的影子在一年中最长;题干中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一月一日元旦三个选项,元旦最接近冬至日,是西安市内同一地点同一物体正午时分影子最长的一天。
5.【答案】A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能较容易取出完整核桃仁的是核桃夹。
6.【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同一人物可以使用不同的技术;工具和技术都是在不断改进的,越来越方便;手机和温度计的作用是不同的,不能说手机比温度计更好。
7.【答案】C
【知识点】斜面
【解析】【分析】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叫做机械。像杠杆、轮轴、斜面等装置结构简单,既能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又能提高工作效率,被称为简单机械。常用的简单机械种类有杠杆、滑轮、轮轴、齿轮、斜面等。订书机利用了杠杆原理;汽车方向盘利用了轮轴原理;斧头利用了斜面原理。
8.【答案】C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像这种用来撬动重物的装置叫作杠杆,它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用螺丝刀撬油漆桶的盖子时,应用的工作原理是杠杆。
9.【答案】B
【知识点】天然材料、人造材料
【解析】【分析】生活中的材料按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分成两类,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材料是天然材料,天然材料经过加工制成的材料是人造材料。石头、兽骨、木头属于天然材料;铁块属于人造材料。
10.【答案】A
【知识点】小车的特征
【解析】【分析】车轮的发明并非偶然一次的成果,而是人类长期生产劳动的结晶。在古代,人们逐渐发现在木板下放置滚木,以滚动代替滑动,进而得以搬运更重的货物。受滚木的启发,古人发明了最早的无辐条的车轮。其后的改进是把实心的无辐条车轮局部掏空,形成有辐条的车轮。从实心的无辐条到有轮辐条的车轮,再到有轮胎的充气轮胎。车轮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逐渐发展形成的有轮胎的车轮,始终向着更加平稳、安全、舒适的方向不断前进。
11.【答案】A
【知识点】轮轴
【解析】【分析】像螺丝刀、方向盘这样,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轮轴。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用扳手拧螺母利用了轮轴原理;用镊子夹取物体利用了杠杆原理;用刀切菜利用了斜面原理。
12.【答案】B
【知识点】剪刀
【解析】【分析】剪刀是我们常用的工具,不同的剪刀构造不同,其作用也是不同的,剪刀的外形决定了它们的用途。A是手术剪;B最适合裁剪布料;C是理发剪。
13.【答案】C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剪刀是一种由斜面和杠杆组成的组合工具,使用如图所示剪刀载剪物品时,发现放在B位置剪非常费力,如若想要更省力一些,根据杠杆工作原理,动力臂越长,阻力臂越短,越省力,则可以将物品放在③位置裁剪。
14.【答案】A
【知识点】印刷术
【解析】【分析】 印章上的字和我们看到的真实的字是左右颠倒,上下不变的,因此只需要选择左右颠倒的字就可以。
15.【答案】A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信息传递是通过文字、语言、电码、图象、色彩、光、气味等传播渠道进行的。比较书本和电脑我们发现,书本提供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图文;视频提供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声音和图画。
16.【答案】B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方便,不同信息的传递方式与效果各不相同。文字信息和视频信息相比,传播效果各有优劣;文字信息能够让人一目了然,不费事;视频信息比较生动直观,但是比较费时间。所以小科想把制作独轮车模型的过程与同学分享,运用拍视频的形式记录最直观。
17.【答案】草履虫;单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草履虫生活在不流动的淡水中,外形像一只草鞋,身体的表面有许多能摆动的纤毛。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它只有一个细胞,但是这一个细胞却能完成消化、呼吸、排泄、繁殖等所有的生命活动。
18.【答案】公转
【知识点】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有关,地球公转时,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使得太阳对地球的照射角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温度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便形成了四季。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半球时,北半球上就是夏季;同时太阳光斜射在南半球,南半球上就是冬季。
19.【答案】不同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工具常常是一些物品,有的是任务中用到的物体,不同工具优劣不同;技术常常是一些方法,同一任务中可以用到多种技术。工具是为劳动而生,使工作更轻松、方便、省力;技术能使工具不断更新、进步,方便人们生活。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术。
20.【答案】上面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为了节水,使用斜面可以让水顺利流下,当我们当上面槽搭在下面槽上面时,可以使水顺利流下,损耗最小。
21.【答案】费力;上提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点,分别是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图中的钓鱼竿上阻力点(鱼杆末端)到支点的距离大于动力点(手部)到支点的距离,它属于费力杠杆。提起鱼时,若他的右手不动,则他的左手应向上提。
22.【答案】斜面;杠杆
【知识点】剪刀
【解析】【分析】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斜面和杠杆的结构特点。锋利的刀刃和锥形的刀尖是斜面,刀刃和把手绕着中间的转轴转动,可以看作杠杆。剪刀是我们常用的工具,不同的剪刀构造不同,其作用也是不同的,剪刀的外形决定了它们的用途。
23.【答案】检字;拓印
【知识点】印刷术
【解析】【分析】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活字印刷术制版灵活方便,效率高。它的字模具有反复使用、保存方便、占用空间小等特征。活字印刷术包括检字、刷墨、拓印、晾制四个步骤。
24.【答案】轮
【知识点】轮轴
【解析】【分析】像螺丝刀、汽车方向盘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轮转动时轴也跟着转动的装置叫作轮轴。生活中常见的水龙头属于轮轴,下图中箭头所指的是轮轴的轮。
25.【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是有利有弊的,它们能使人类和动植物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如麻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患流行性感冒是由于感染了流行性感冒病毒等。同时微生物对人类也有有益的一面,比如微生物可以帮助人们处理有机垃圾和污水。
26.【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经度数越大,日出时间越早,西经度数越小,日出时间越早,越是东边的时区,越先迎来黎明。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边,所以北京先迎来黎明。
27.【答案】错误
【知识点】斜面
【解析】【分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高度相同的时候,斜面越长越省力。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相当于斜面越长,所以旋进木头时就越省力。
28.【答案】错误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像这种用来撬动重物的装置叫作杠杆,它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木棍在撬东西的时候可以看作是杠杆;在轱辘模型中,将木棍插入瓶子中,这时的木棍可以看作轮轴中的轮。
29.【答案】错误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车轮的发明并非偶然一次的成果,而是人类长期生产劳动的结晶。在古代,人们逐渐发现在木板下放置滚木,以滚动代替滑动,进而得以搬运更重的货物。受滚木的启发,古人发明了最早的无辐条的车轮。其后的改进是把实心的无辐条车轮局部掏空,形成有辐条的车轮。从实心的无辐条到有轮辐条的车轮,再到有轮胎的充气轮胎。随着车轮的改进和发展,它的基本结构并没有变。
30.【答案】正确
【知识点】剪刀
【解析】【分析】工具有很多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工具作用不一样,工具的发明和利用使人类能够做许多其它动物不能做的事情。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利用金属材料制作工具成为可能。大多数金属不仅坚硬耐用,而且他们的可塑性强。人们可以将金属融化、拉伸、弯曲、成型、再成型,能制造出各种复杂精密的工具,比如人们可通过将金属熔化拉伸弯曲、成形和再成形的过程制成铁制剪刀。
31.【答案】错误
【知识点】印刷术
【解析】【分析】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活字印刷术制版灵活方便,效率高。它的字模具有反复使用、保存方便、占用空间小等特征。印刷一本100页的书比抄写一本100页的书的时间要短。
32.【答案】正确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信息传递是通过文字、语言、电码、图象、色彩、光、气味等传播渠道进行的。书籍是人类信息交流和传播的一种工具;除此之外,还有视频、声音等工具可以用来信息交流和传播。
33.【答案】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比如手机是通信工具,螺丝刀属于机械工具;自行车属于交通工具。
34.【答案】(1)小于
(2)b;小
(3)乙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知道将一个重5牛的小木块分别放在3个坡度不一样的斜面上拉,拉力分别是4.1N、2.6N、1.7N,使用斜面比直接提起重物用的力小,由此得出的结论:沿不同斜面拉重物所需要的力小于竖直提升重物需要的力。
(2)斜面①中b可以表示斜面的坡度;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3)斜面是一种简单的省力机械,图中甲、乙两条山路中,图中甲的坡度大,乙是曲折的盘山路,虽然路程较长,但是坡度较小,因此沿乙山路到达山顶更省力。
35.【答案】(1)用力点
(2)C
(3)靠近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1)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题干中的这个杠杆装置中,大石块所在的位置是阻力点;小石块所在的位置是用力点;方木块所在的位置是支点。
(2)方木块所在的位置是支点,所以三次实验改变的条件是支点的位置。
(3)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用力点和阻力点的位置不变时,支点越靠近阻力点,在用力点上用力越省力。
36.【答案】(1)手推车
(2)成本低;耗时长,比较费力
(3)一次运输量或运输次数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1)根据记录表中的记录数据可以看出,从“耗时”指标评价,手推车的使用效果更好。
(2)综合上述指标,平板和手推车两种工具相比,平板运输的优点是成本低,缺点是耗时长,比较费力;手推车的优点是用时短,比较省力,缺点是成本高。
(3)在测试过程中,还可以增加平板和手推车两种工具的评价指标,如一次运输量或运输次数。
1 / 1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宁津县张大庄乡王庄小学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月考试题
1.(2023六上·宁津月考)小科用了三个不同的放大镜在同一距离观察报纸上的字(如下图) ,其中镜片凸度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答案】C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中央凸度有关,中央凸度越大,其放大物体图像的倍数就越大。放大镜③的放大倍数最大,所以镜片凸度最大。
2.(2023六上·宁津月考)小明回想起在学校做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过程中给标本染色是为了(  )
A.美观 B.方便观察 C.消毒杀菌
【答案】B
【知识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所以做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过程中给标本染色是为了方便观察。
3.(2023六上·宁津月考)下列地球模型适合解释地球自转的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
【解析】【分析】模型能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内部构造,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了解和探索客观世界的最有力、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A模型适合解释地球自转;B是地球内部结构模型;C是地球海陆模型。
4.(2023六上·宁津月考)下列节日中,西安市内同一地点同一物体正午时分影子最长的一天是(  )
A.劳动节 B.儿童节 C.元旦
【答案】C
【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正午物体的影子在一年中最长;题干中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一月一日元旦三个选项,元旦最接近冬至日,是西安市内同一地点同一物体正午时分影子最长的一天。
5.(2023六上·宁津月考)以下工具中,能较容易取出完整核桃仁的是(  )
A.核桃夹 B.砖块 C.铁锤
【答案】A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能较容易取出完整核桃仁的是核桃夹。
6.(2023六上·宁津月考)关于工具和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任务只能用一种技术
B.工具和技术都是可以改进的
C.手机是比温度计更好的工具.
【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同一人物可以使用不同的技术;工具和技术都是在不断改进的,越来越方便;手机和温度计的作用是不同的,不能说手机比温度计更好。
7.(2023六上·宁津月考)下列物体中,利用了斜面省力原理的是(  )
A.订书机 B.汽车方向盘 C.斧头
【答案】C
【知识点】斜面
【解析】【分析】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叫做机械。像杠杆、轮轴、斜面等装置结构简单,既能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又能提高工作效率,被称为简单机械。常用的简单机械种类有杠杆、滑轮、轮轴、齿轮、斜面等。订书机利用了杠杆原理;汽车方向盘利用了轮轴原理;斧头利用了斜面原理。
8.(2023六上·宁津月考)用螺丝刀撬油漆桶的盖子时,应用的工作原理是(  )
A.轮轴 B.斜面 C.杠杆
【答案】C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像这种用来撬动重物的装置叫作杠杆,它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用螺丝刀撬油漆桶的盖子时,应用的工作原理是杠杆。
9.(2023六上·宁津月考)很早以前,人类就学会了用一些自然材料来制作工具,这些自然材料包括(  )
①石头 ②兽骨 ③铁块 ④木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天然材料、人造材料
【解析】【分析】生活中的材料按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分成两类,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材料是天然材料,天然材料经过加工制成的材料是人造材料。石头、兽骨、木头属于天然材料;铁块属于人造材料。
10.(2023六上·宁津月考)如图所示的车轮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发展形成的____的车轮。(  )
A.有轮胎 B.有辐条 C.无辐条
【答案】A
【知识点】小车的特征
【解析】【分析】车轮的发明并非偶然一次的成果,而是人类长期生产劳动的结晶。在古代,人们逐渐发现在木板下放置滚木,以滚动代替滑动,进而得以搬运更重的货物。受滚木的启发,古人发明了最早的无辐条的车轮。其后的改进是把实心的无辐条车轮局部掏空,形成有辐条的车轮。从实心的无辐条到有轮辐条的车轮,再到有轮胎的充气轮胎。车轮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逐渐发展形成的有轮胎的车轮,始终向着更加平稳、安全、舒适的方向不断前进。
11.(2023六上·宁津月考)下列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利用了轮轴原理的是(  )
A.用扳手拧螺母 B.用镊子夹取物体 C.用刀切菜
【答案】A
【知识点】轮轴
【解析】【分析】像螺丝刀、方向盘这样,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轮轴。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用扳手拧螺母利用了轮轴原理;用镊子夹取物体利用了杠杆原理;用刀切菜利用了斜面原理。
12.(2023六上·宁津月考)不同的剪刀有不同的功能,下列剪刀中最适合裁剪布料的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剪刀
【解析】【分析】剪刀是我们常用的工具,不同的剪刀构造不同,其作用也是不同的,剪刀的外形决定了它们的用途。A是手术剪;B最适合裁剪布料;C是理发剪。
13.(2023六上·宁津月考)在使用普通剪刀剪硬纸片时,为了更省力;我们通常将硬纸片放在图中____位置。(  )
A.① B.② C.③
【答案】C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剪刀是一种由斜面和杠杆组成的组合工具,使用如图所示剪刀载剪物品时,发现放在B位置剪非常费力,如若想要更省力一些,根据杠杆工作原理,动力臂越长,阻力臂越短,越省力,则可以将物品放在③位置裁剪。
14.(2023六上·宁津月考)若想制作印章“明”,应在刻板上画(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印刷术
【解析】【分析】 印章上的字和我们看到的真实的字是左右颠倒,上下不变的,因此只需要选择左右颠倒的字就可以。
15.(2023六上·宁津月考)比较书本和电脑我们发现,书本提供信息的主要形式是(  )
A.图文 B.声音 C.视频
【答案】A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信息传递是通过文字、语言、电码、图象、色彩、光、气味等传播渠道进行的。比较书本和电脑我们发现,书本提供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图文;视频提供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声音和图画。
16.(2023六上·宁津月考)小科想把制作独轮车模型的过程与同学分享,运用 的形式记录最直观。(  )
A.写作文 B.拍视频 C.画图画
【答案】B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方便,不同信息的传递方式与效果各不相同。文字信息和视频信息相比,传播效果各有优劣;文字信息能够让人一目了然,不费事;视频信息比较生动直观,但是比较费时间。所以小科想把制作独轮车模型的过程与同学分享,运用拍视频的形式记录最直观。
17.(2023六上·宁津月考)在观察水中微小生物的实验中,经常会看到形似“草鞋"的生物,它是   它属于    (填“单"或“多”)细胞生物。
【答案】草履虫;单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草履虫生活在不流动的淡水中,外形像一只草鞋,身体的表面有许多能摆动的纤毛。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它只有一个细胞,但是这一个细胞却能完成消化、呼吸、排泄、繁殖等所有的生命活动。
18.(2023六上·宁津月考)地球上的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   (填“自转"或“公转" )形成的。
【答案】公转
【知识点】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有关,地球公转时,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使得太阳对地球的照射角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温度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便形成了四季。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半球时,北半球上就是夏季;同时太阳光斜射在南半球,南半球上就是冬季。
19.(2023六上·宁津月考)不同的工具有    ( 填“相同"或"不同")的使用技术。
【答案】不同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工具常常是一些物品,有的是任务中用到的物体,不同工具优劣不同;技术常常是一些方法,同一任务中可以用到多种技术。工具是为劳动而生,使工作更轻松、方便、省力;技术能使工具不断更新、进步,方便人们生活。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术。
20.(2023六上·宁津月考)在“模拟水渠引水”的实验中,上面的塑料槽应该搭在下面塑料槽的   (填"上面"或“下面")。
【答案】上面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为了节水,使用斜面可以让水顺利流下,当我们当上面槽搭在下面槽上面时,可以使水顺利流下,损耗最小。
21.(2023六上·宁津月考)如图是小刘叔叔钓鱼的图示,小刘叔叔提起鱼时,钓鱼竿相当于杠杆,此时它是   (填"省力"或“费力")杠杆。提起鱼时,若他的右手不动,则他的左手应向   (填“上提"或“下压”)。
【答案】费力;上提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点,分别是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图中的钓鱼竿上阻力点(鱼杆末端)到支点的距离大于动力点(手部)到支点的距离,它属于费力杠杆。提起鱼时,若他的右手不动,则他的左手应向上提。
22.(2023六上·宁津月考)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锋利的刀刃利用了   的原理,刀刃和把手之间的转轴转动可以看作是   。
【答案】斜面;杠杆
【知识点】剪刀
【解析】【分析】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斜面和杠杆的结构特点。锋利的刀刃和锥形的刀尖是斜面,刀刃和把手绕着中间的转轴转动,可以看作杠杆。剪刀是我们常用的工具,不同的剪刀构造不同,其作用也是不同的,剪刀的外形决定了它们的用途。
23.(2023六上·宁津月考)模拟活字印刷的四个主要步骤是:   、刷墨、   、晾制。
【答案】检字;拓印
【知识点】印刷术
【解析】【分析】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活字印刷术制版灵活方便,效率高。它的字模具有反复使用、保存方便、占用空间小等特征。活字印刷术包括检字、刷墨、拓印、晾制四个步骤。
24.(2023六上·宁津月考)生活中常见的水龙头属于轮轴,下图中箭头所指的是轮轴的   。
【答案】轮
【知识点】轮轴
【解析】【分析】像螺丝刀、汽车方向盘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轮转动时轴也跟着转动的装置叫作轮轴。生活中常见的水龙头属于轮轴,下图中箭头所指的是轮轴的轮。
25.(2023六上·宁津月考)微生物可以帮助人们处理有机垃圾和污水。(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是有利有弊的,它们能使人类和动植物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如麻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患流行性感冒是由于感染了流行性感冒病毒等。同时微生物对人类也有有益的一面,比如微生物可以帮助人们处理有机垃圾和污水。
26.(2023六上·宁津月考)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边,所以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经度数越大,日出时间越早,西经度数越小,日出时间越早,越是东边的时区,越先迎来黎明。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边,所以北京先迎来黎明。
27.(2023六上·宁津月考)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就越费力。(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斜面
【解析】【分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高度相同的时候,斜面越长越省力。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相当于斜面越长,所以旋进木头时就越省力。
28.(2023六上·宁津月考)木棍在任何场所使用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杠杆。(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像这种用来撬动重物的装置叫作杠杆,它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木棍在撬东西的时候可以看作是杠杆;在轱辘模型中,将木棍插入瓶子中,这时的木棍可以看作轮轴中的轮。
29.(2023六上·宁津月考)随着车轮的改进和发展,它的基本结构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车轮的发明并非偶然一次的成果,而是人类长期生产劳动的结晶。在古代,人们逐渐发现在木板下放置滚木,以滚动代替滑动,进而得以搬运更重的货物。受滚木的启发,古人发明了最早的无辐条的车轮。其后的改进是把实心的无辐条车轮局部掏空,形成有辐条的车轮。从实心的无辐条到有轮辐条的车轮,再到有轮胎的充气轮胎。随着车轮的改进和发展,它的基本结构并没有变。
30.(2023六上·宁津月考)人们可通过将金属熔化拉伸弯曲、成形和再成形的过程制成铁制剪刀。(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剪刀
【解析】【分析】工具有很多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工具作用不一样,工具的发明和利用使人类能够做许多其它动物不能做的事情。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利用金属材料制作工具成为可能。大多数金属不仅坚硬耐用,而且他们的可塑性强。人们可以将金属融化、拉伸、弯曲、成型、再成型,能制造出各种复杂精密的工具,比如人们可通过将金属熔化拉伸弯曲、成形和再成形的过程制成铁制剪刀。
31.(2023六上·宁津月考)抄写一本100页的书比印刷一本100页的书所需的时间短。(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印刷术
【解析】【分析】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活字印刷术制版灵活方便,效率高。它的字模具有反复使用、保存方便、占用空间小等特征。印刷一本100页的书比抄写一本100页的书的时间要短。
32.(2023六上·宁津月考)书籍是人类信息交流和传播的一种工具。(  )
【答案】正确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信息传递是通过文字、语言、电码、图象、色彩、光、气味等传播渠道进行的。书籍是人类信息交流和传播的一种工具;除此之外,还有视频、声音等工具可以用来信息交流和传播。
33.(2023六上·宁津月考)请将下列工具与其所对应的分类进行连线。
手机 螺丝刀 自行车
通信工具 交通工具 机械工具
【答案】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比如手机是通信工具,螺丝刀属于机械工具;自行车属于交通工具。
34.(2023六上·宁津月考)小科想知道骑自行车沿甲、乙两条山路到达山顶,哪条路更省力,于是小科进行了一个探究实验。小科将一个重力为5牛的小木块分别放在3个坡度不一样的斜面上拉(如下图所示)。
实验完成后,他获得如下数据,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斜面 ① ② ③
拉力/牛 4.1 2.6 1.7
(1)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沿不同斜面拉重物所需要的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竖直提升重物需要的力。
(2)斜面①中    ( 填“a"或“b" )可以表示斜面的坡度。比较①、②、③这三个斜面,可以进一步得出:斜面的坡度越小,需要的拉力越   。
(3)根据(2)中的实验结论,推断两条山路中沿   (填“甲"或“乙")到达山顶更省力。
【答案】(1)小于
(2)b;小
(3)乙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知道将一个重5牛的小木块分别放在3个坡度不一样的斜面上拉,拉力分别是4.1N、2.6N、1.7N,使用斜面比直接提起重物用的力小,由此得出的结论:沿不同斜面拉重物所需要的力小于竖直提升重物需要的力。
(2)斜面①中b可以表示斜面的坡度;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3)斜面是一种简单的省力机械,图中甲、乙两条山路中,图中甲的坡度大,乙是曲折的盘山路,虽然路程较长,但是坡度较小,因此沿乙山路到达山顶更省力。
35.(2023六上·宁津月考)六(1)班的同学在研究杠杆时,将一个方木块置于木板下,然后用小石块将大石块从A撬到B,以下为他们的实验记录表。请回答下列同题:
目标任务 撬动次数 撬动时杠杆装置的情况 石块移动的距离(用格数标记)
第1次 4
第⒉次 3
第3次 0
(1)这个杠杆装置中,小石块所在的位置是   (填“支点"“用力点"或“阻力点”)。
(2)三次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____(填字母)。
A.阻力点的位置 B.大石块移动的距离 C.支点的位置
(3)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用力点和阻力点的位置不变时,支点越    (填"远离"或“靠近")阻力点,越容易将石块撬动。
【答案】(1)用力点
(2)C
(3)靠近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1)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题干中的这个杠杆装置中,大石块所在的位置是阻力点;小石块所在的位置是用力点;方木块所在的位置是支点。
(2)方木块所在的位置是支点,所以三次实验改变的条件是支点的位置。
(3)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用力点和阻力点的位置不变时,支点越靠近阻力点,在用力点上用力越省力。
36.(2023六上·宁津月考)趣味运动会上,我们用平板和手推车运输一箱水,以下是比赛记录表。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目标 工具 评价指标
是否完成任务 成本 耗时 用力情况
运输一箱水 平板 是 15元 2分10秒 手很酸,费力
手推车 是 50元 1分05秒 比较省力
(1)从“耗时”指标评价,   (填“平板”或“手推车”)的使用效果更好。
(2)综合上述指标,评价平板的优点或缺点(各写出1点即可)。
优点:   。
缺点:   。
(3)在测试过程中,请写出1点还可以增加的评价指标:   。
【答案】(1)手推车
(2)成本低;耗时长,比较费力
(3)一次运输量或运输次数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1)根据记录表中的记录数据可以看出,从“耗时”指标评价,手推车的使用效果更好。
(2)综合上述指标,平板和手推车两种工具相比,平板运输的优点是成本低,缺点是耗时长,比较费力;手推车的优点是用时短,比较省力,缺点是成本高。
(3)在测试过程中,还可以增加平板和手推车两种工具的评价指标,如一次运输量或运输次数。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