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宁夏北方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宁夏北方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14 18:01:11

文档简介

宁夏北方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2024高一上·期末)2023年9月27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遥感三十三号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高度约700千米预定轨道。该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产品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轨道运行的“遥感三十三号04星”(  )
A.绕月球运行 B.成为新的天体
C.不受天体引力 D.结构特征与月球相同
2.在轨道运行的“遥感三十三号04星”不属于的天体系统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答案】1.B
2.D
【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
【解析】【点评】判断天体的三个条件:1.是不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2.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3.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中。
1.根据材料可得,遥感三十三号04星围绕地球运行;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为天体;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遥感三十三号04星为人造天体与月球不同。
故答案为:B。
2.在轨道运行的“遥感三十三号04星”为地球的卫星,属于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河外星系不包括地月系。
故答案为:D。
(2024高一上·期末)左图是“南京9月5日和9月6日天气预报图”,右图是“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与9月5日相比,南京9月6日(  )
A.白天温度较低 B.温差较小
C.光照较强 D.风力较强
4.南京在9月5日(  )
A.①较弱 B.②较弱 C.③较强 D.⑤较强
【答案】3.C
4.D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点评】影响昼夜温差的主要因素有天气状况和地面性质等。晴朗天气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夜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多云天气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高,夜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不太低,昼夜温差小。陆地热容量小,升温快、降温快,昼夜温差相较大;海洋热容量大,升温慢、降温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
3.A.读图可知,与9月5日相比,南京9月6日的最高温更高,因此白天温度更高,A错误;
B.9月6日南京的温差达14℃,而9月5日的温差为6℃,所以9月6日的温差更大,B错误;
C.与9月5日相比,9月6日南京为晴天,云层少,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较弱,因此光照更强,C正确;
D.图中信息表明,两日风向有所变化,但无风力大小信息,因此风力强弱无法判断,D错误。
故答案为:C。
4.读图可知,右图中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③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⑤为大气逆辐射。左图显示,9月5日南京白天多云,夜间中雨。天气变化较大,但对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没有影响,A错误;白天多云,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②)较强,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较弱,BC错误;白天多云,夜间中雨,云层较厚,大气逆辐射(⑤)较强,D正确。故选D。
故答案为:D。
(2024高一上·期末)图为某地等压线图,图中实线圆圈及弧线代表等压线,四个箭头表示甲地风向及受力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5.四个箭头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是(  )
A.a B.b C.c D.d
6.关于图示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中甲地在北半球
②图中乙处气压较周围气压相对较低
③图中四个箭头示意高空的风及受力状况
④形成风的根本原因是地表冷热不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5.A
6.D
【知识点】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5.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垂直于等压线,应为水平气压梯度力。b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差约30°,由高压指向低压,为风向。c垂直于风向,应为地转偏向力。d与风向相反,应为摩擦力。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6.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为水平气压梯度力。b为风向,图中风向左偏,应该是南半球,A错误;a垂直于等压线,应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因此图中乙处气压较周围气压相对较低,②正确;图中风向与等压线斜交,为近地面的风及受力状况,③错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本原因是地表冷热不均,④正确。
故答案为:D。
(2024高一上·期末)“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圜道也。”(选自《吕氏春秋·圜道篇》)。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7.《圜道篇》中提出“上不竭,下不满”,是因为自然界中的水(  )
A.联系起四大圈层 B.周期性不断更新
C.塑造着地表形态 D.导致了季节转换
8.该段文字所描绘的“圜道” (  )
①基本适用于我国季风气候区②主要发生在我国冬半年
③属于海陆间循环④属于陆地内循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7.B
8.A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
【解析】【点评】水循环是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其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和重力能。其类型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分地表和地下径流)等。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②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③更新陆地水资源。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
7.根据材料,图示显示的是海陆间水循环,“云气西行”为水汽输送环节;“水泉东流”为地表径流环节;“上不竭,下不满“直译为上面的水不会枯竭,地下的水也不会满溢流出,这体现了自然界中的水在海洋、陆地、大气之间不断循环往复运动的,这体现水循环能够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促进陆地淡水不断更新,因此B正确;A、C选项虽然也是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但材料中未体现,不符合题意,可以排除;地球上的季节变换与水循环无关,而是由于黄赤交角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从而形成了地球上的四季,因此D错误。
故答案为:B。
8.图中文字体现了水在自然界中是循环运动的朴素思想。读图可知,图示显示的是海陆间水循环。我国季风气候区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东面临近广阔的太平洋,处在海陆间水循环地区,因此①③正确;我国冬半年盛行西北季风,是从陆地吹户海洋的,寒冷干燥的,不会云气西行,因此②错误;图示亚环节地表径流最终注入海洋,不属于陆地内循环,因此④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高一上·期末)下图为长江口夏季盐度分布图。花岙盐场是浙江省仅存的一座海盐手工晒盐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长江口盐度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降水量 B.纬度位置 C.入海径流 D.海陆轮廓
10.推测花岙盐场晒盐旺季时的气象条件(  )
①气温较高②湿度较大③风力较小④降水较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每年中秋节前后的钱塘江大潮蔚为壮观,其成因主要有(  )
①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叠加 ②台风活动频繁 ③钱塘江水量丰富
④盛行东南风 ⑤太阳辐射剧烈 ⑥喇叭形湾口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④⑤⑥ D.②③⑤⑥
【答案】9.C
10.B
11.B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点评】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1、在外海或大洋,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等;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的影响;2、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纬度、河流、海域轮廊、洋流等的影响;3、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蒸发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比较低。
9.长江口附近的海水盐度较低,即长江口附近的盐度比同纬度其他海区盐度低,主要原因是长江河水的汇入稀释了长江口附近海域的盐度,故长江口附近海区的盐度大小主要受长江径流(入海径流)的影响,C正确;降水量、纬度位置、海陆轮廓和盐度关系不大,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0.根据所学知识,晒盐旺季要蒸发旺盛的季节,即要选在天气晴朗、气温较高、降水较少的天气,①④正确;湿度较大、风力较小的季节蒸发较慢,不利于晒盐,②③错误。
故答案为:B。
11.根据所学知识,钱塘江大潮成因有: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①正确;中秋节前后,钱塘江水量丰富,河流深度大,顶托作用明显,③正确;沿海一带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④正确;此外,大潮与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⑥正确;台风活动频繁不利于进行观潮,太阳辐射与钱塘江大潮关系不大,②⑤错误。
故答案为:B。
(2023高一上·柳州月考)下图为某区域河流和水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弯曲状湖形成的过程是(  )
①河流侧向自由发展形成河曲
②河曲最弯曲处的河岸被河流截弯取直
③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
④河曲受到流水作用,不断发展,变得愈来愈弯,形成“Ω”形曲流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④① D.②①④③
13.图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最可能是(  )
A.平原 B.山地 C.丘陵 D.陡崖
【答案】12.B
13.A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点评】河流堆积地貌多发生在地形平坦、河流流速减缓的地区。河流出山口形成冲积扇,河流下游形成曲流、沙洲,河流出海口形成三角洲。
12.图中弯曲湖泊是牛轭湖的形成过程,平原地区河流河岸受限制较少,可以侧面自由发展,当河床弯曲加大时,河流的上下河段越来越接近,曲流成Ω形曲流,出现狭窄的曲流颈。当洪水期,曲流颈被冲开,河流不经过曲流而直接进入下河段,裁弯取直后,弯曲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故正确排序为B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B
13.平原地区蜿蜒曲折,河岸受限制较少,多形成曲流以及牛轭湖。故图示地形多出现在平原地区,A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
(2024高一上·期末)在澳大利亚南部海岸,有一处被称作“十二门徒石”的神奇崖壁,其中漂亮的鸡形礁石最为著名,如今鸡形礁石已坍塌。完成下面小题。
14.“鸡形礁石”所属的地貌名称是(  )
A.海蚀崖 B.海蚀柱 C.海蚀平台 D.海蚀拱桥
15.促使“鸡形礁石”坍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海浪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答案】14.B
15.A
【知识点】地貌的观察;海岸地貌
【解析】【点评】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1)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2)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3)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4)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14.“鸡形礁石”是基岩海岸的一部分,之后受海浪侵蚀 、崩坍而形成的与岸分离的岩柱,“鸡形礁石”所属的地貌名称是海蚀柱,B正确。海蚀崖基岩海岸受海蚀及重力崩落作用,常沿断层节理或层理面形成的陡壁悬崖;海蚀平台是海蚀崖形成后,继续受海蚀作用不断后退,结果在海蚀崖前出现平台状地形;海蚀拱桥常见角处,其两侧受波浪的强烈冲中蚀,形成海蚀洞,波浪继续作用,使两侧方向相反的海蚀洞被蚀穿而相互贯通,形似拱桥。
故答案为:B。
15.该地地处沿海地区,受海浪侵蚀作用,海蚀不断崩塌至消失,A正确。与风力侵蚀、流水侵蚀以及冰川侵蚀等无关。
故答案为:A。
(2024高一上·期末)湖南省龙山县境内万山耸立,山中有多处洞穴。其中的一处山洞被当地人称为“风洞”。即使在洞外几乎无风的情况下,洞口的风依然强劲。下图示意“风洞”剖面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风洞”所属地貌类型为(  )
A.流水地貌 B.风成地面 C.喀斯特地貌 D.冰川地貌
17.与“风洞”洞口处风力强劲形成原理不同的是(  )
A.海陆风 B.山谷风 C.城市风 D.焚风
【答案】16.C
17.D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
【解析】【点评】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地表有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地下有溶洞与地下河,暗湖。
16.读图可知,该山地的岩石类型为可溶性石灰岩,所以该洞穴属于喀斯特地貌,不属于流水地貌、风成地貌、冰川地貌。
故答案为:C。
17.“风洞”内外空气的运动遵循热力环流的原理,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都属于局地热力环流;焚风是沿山地背风坡下沉增温的气流,与热力环流无关。
故答案为:D。
(2024高一上·期末)读图“我国某地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南地区
19.该地貌景观的形成,主要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海岸堆积
20.该地区典型植被的主要特征是(  )
A.枝叶繁茂 B.根系发达 C.有气生根 D.常见茎花
【答案】18.A
19.C
20.B
【知识点】风沙地貌
【解析】【点评】干旱地区的植被,具有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一般根系发达,叶片较厚、有蜡质或退化成针刺状,植物的茎干粗壮,植株低矮,多呈簇状匍匐在地面。
18.由图可知,图示地区地表植被稀少,且多沙丘地貌,应位于我国气候干旱的西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南地区,水分条件好,地表植被丰富,不符合图示地貌景观。
故答案为:A。
19.沙丘是风力携带风化侵蚀后的沙粒随着风速减弱沉积形成的,属于风力沉积(堆积)地貌;图示地区气候干旱,流水作用弱;图示地区不在海岸边,没有海岸堆积作用。
故答案为:C。
20.枝叶繁茂是水热条件较好的湿润地区植被的特点,荒漠地区植被不具有枝叶繁茂的特点;干旱地区的植被为适应干旱、贫瘠、强风环境,根系发达;气生根和茎花现象是热带植被的特点,荒漠地区植被没有气生根和茎花。
故答案为:B。
(2024高一上·期末)下图为森林中的成层现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自地面到顶部依次可见(  )
A.乔木、灌木、草本 B.草本、灌木、乔木
C.灌木、草本、乔木 D.乔木、草本、灌木
22.森林中形成明显垂直分层结构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光照 C.水分 D.土壤
【答案】21.B
22.B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点评】群落的结构: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如森林群落中,最上层是由高大的树种构成乔木层,之下有灌木层、草本层,以及由苔藓与地衣构成的地被层,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对于植被来讲,阳光对植被的生理和分布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决定植被分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照强度;水平结构: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分布。生物循环使营养元素不断的在土壤表层富集,有机质层(枯枝落叶层和部分分解的有机碎屑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土壤中的腐殖质。
21.结合图片可以看出,自地面到顶部依次可见应是草本层、灌木层和乔木。
故答案为:B。
22.根据已学知识,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被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图中从森林顶端至地面,光照越来越弱,适应不同光照强度的植物,占据不同的垂直空间,在森林中形成若干层。所以森林中形成了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影响这种结构的主导因素是光照。
故答案为:B。
(2024高一上·期末)黑土地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和最具生产潜力的土壤,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随着人们的大力开发,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土层逐渐变薄,肥力急剧下降。图为土壤与各形成因素的关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图中(  )
A.①为成土母质 B.①为人类活动
C.②为地形地貌 D.③为土壤质地
24.黑土肥力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温低,有机质分解速度慢 ②降水多,淋溶作用强
③地势起伏大,有机质积累多 ④植被多,枯枝落叶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针对东北黑土问题,有效的治理措施是(  )
A.增施生石灰 B.增加灌溉频次
C.实施秸秆还田 D.大量使用化肥
【答案】23.A
24.B
25.C
【知识点】认识土壤;土壤的功能与养护
【解析】【点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是判断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有机质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枯枝落叶,有机质的支出主要是微生物的分解、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外力导致的流失等。
23.①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成士母质;②是土壤中有机质的制造者和分解者,是生物;③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是气候。
故答案为:A。
24.黑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有机质分解速度慢,肥力高,正确;东北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较为丰富,但由于地势低平,地表积水,淋溶作用较弱,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土壤肥力较高,②错误;东北地区地形起伏较小,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③错误;东北地区植被多,枯枝落叶多,进入土壤的有机质较多,使黑土肥力高,④正确。
故答案为:B。
25.增施生石灰可减弱土壤的酸性,东北黑土的问题是肥力降低,而不是酸性较强;东北地区夏季降水较丰富增加灌溉频次,易导致水土流失,肥力进一步下降;实施秸秆还田可减少风力和流水对土壤的侵蚀,同时秸秆腐烂分解后可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解决东北地区肥力下降的问题;大量使用化肥易造成土壤板结。
故答案为:C。
(2024高一上·期末)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重庆市民收到的手机地震预警信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图中66秒为倒计时时间,不同地区收到该信息时所显示的倒计时时间不同,若时间越短,通常说明(  )
A.当地距离震中越近 B.当地地震灾害频发
C.本次地震震级越大 D.地震波的速度越快
27.影响本次地震烈度的主要因素有(  )
①震源深度 ②地震震级 ③地震波速度 ④建筑物坚固程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预警信息中还给出了必要的避震措施,最可能出现在其中的是(  )
A.请远离悬挂物,不乘电梯 B.请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撤离
C.请向地势较高的地方逃生 D.请立刻前往应急避难场所
【答案】26.A
27.B
28.A
【知识点】地震;地震的防避
【解析】【点评】一个地区的烈度,不仅与这次地震的释放能量(即震级)、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有关,还与地震波传播途径中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建筑物的特性有关。
26.图中66秒为地震横波将到达的倒计时时间,收到该信息时所显示的倒计时时间越短,说明当地距离震中越近。
故答案为:A。
27.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对地表的破坏程度,震源越浅烈度越大,震级越大烈度越大,烈度与建筑物的牢固程度等也有关,①②④正确;地震波速度的大小对烈度没有直接影响,③错误。
故答案为:B。
28.在地震发生时,会有震动导致建筑物内的悬挂物品可能掉落,因此远离悬挂物可以减少受伤风险。同时,电梯在地震时可能会停止运行,造成被困危险,因此建议不乘坐电梯,选择安全的方式下楼。
故答案为:A。
(2024高一上·期末)第5号台风“杜苏芮”于2023年7月28日9时55分在福建沿海登陆。受此影响,河北省7月29日至8月1日自南向北出现明显的强降雨过程。下图是杜苏芮台风登陆福建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台风灾害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直接(  )
A.统计受灾人数 B.监测台风移动路径
C.分析台风成因 D.分析台风灾后损失
30.7月29日,在邯郸旅游的丹霞同学接到灾害通报后,用手机APP规划了回石家庄的自驾线路,线路规划主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数字地球 B.GIS C.GNSS D.RS
【答案】29.B
30.B
【知识点】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点评】遥感技术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主要是监测功能: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对地理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并提供对人类实践有用的信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功能是导航和定位。
29.遥感主要用于获取地理信息,因此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直接监测台风移动路径;而统计受灾人数、分析台风成因、分析台风灾后损失则需要用GIS。
故答案为:B。
30.数字地球主要是对数据信息的呈现与模拟,不能进行线路规划;GIS主要用于处理、分析地理信息,可以进行线路规划;GNS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不能进行线路规划;遥感主要用于获取地理信息,不能进行线路规划。
故答案为:B。
二、综合题(共40分)
31.(2024高一上·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某校地理研究性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理想状态),具体步骤如下:
①将一盆黄沙和一盆茂密的草皮分别放入长方形透明玻璃缸的两端;
②用保鲜膜把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
③将玻璃缸放置在室外太阳底下;
④十几分钟后,将一束香点燃,燃烧部分倒插入玻璃缸内。
(1)请在图中的直线上用箭头“→”绘出缸内烟雾的飘动方向。
(2)由该实验总结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同一水平面   差→空气   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   差→大气   运动→热力环流。
(3)热力环流形成后,图中缸内A、B、C、D四处气压值最大的是   ,气压值最小的是   。
(4)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下图示意不同时间海陆间环流形势,其中能正确代表海风的是其中的   图。夏季,海风对滨海地区气候可以起到   作用。
【答案】(1)
(2)气温差(冷热不均);垂直运动;气压差;水平
(3)B;C
(4)甲;降温增湿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分析】(1)受太阳辐射影响,玻璃缸内温度上升,但是由于下垫面不同,黄沙受热快,温度更高,草皮受热慢,温度较低;导致黄沙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而草皮处空气收缩下沉;黄沙处近地面形成低压,高处形成高压,而草皮处近地面形成高压,高处形成低压;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因此近地面烟雾由草皮流向黄沙,高处烟雾由黄沙流向草皮,形成顺时针方向的热力环流。
(2)由该实验总结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同一水平面冷热不均,受热多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而受热少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即形成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出现差异,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
(3)近地面草皮处为高压,黄沙处为低压,因此B>A;高处草皮处为低压,黄沙高处为高压,因此D>C。随着海拔升高,气压会降低,因此A>D,B>C。综合以上分析可知,缸内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是BADC,气压值最大的是B,气压值最小的是C。
(4)根据所学可知,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白天陆地升温更快,海洋升温较慢,陆地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近地面形成高压,因此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晚上陆地降温更快,海洋降温较慢,陆地近地面形成高压,海洋近地面形成低压,因此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因此海风出现在白天,且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图中能正确代表海风的是其中的甲图。夏季,海洋升温慢,所以海洋气温比陆地低,因此海风对滨海地区气候不仅可以增湿,还可以降温。
【点评】热力环流指的是大气和海洋中的热量转移和热量平衡过程,其在地球气候系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节气候:热力环流是地球气候系统中热量分布的一种动态平衡调节机制。通过热力环流,热量在全球范围内得以传递和平衡,影响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2. 形成风系统:热力环流影响着大气中的气流运动,形成了各种风系统,如季风、地转风等。这些风系统对大气环流和天气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3. 调节海洋循环:热力环流也参与调节海洋中的热量分布和海洋循环,影响着海洋温度、盐度和海流的形成和变化,对全球气候和海洋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4. 形成气候带:热力环流导致了地球表面的气候带分布,例如赤道附近辐射强烈、温暖,而极地地区则寒冷,这种气候带的分布直接影响着地球上的生物分布和生态系统结构。
32.(2024高一上·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截至2021年底,“母亲水窖”项目在以西部为主的30个省(区、市)修建集雨水窖13.99万口,在1045所学校实施“校园安全饮水”项目,受益人口共计约330万人。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和集雨水窖示意图。
(1)“母亲水窖”工程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和   (填写水循环环节名称),“母亲水窖”工程反映了我过降水的    分布不均。
(2)图中①③⑤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①   ③   ⑤   
(3)结合上图,在下表中填写相关措施对应水循环环节的编号及作用。
措施 编号 作用
铺透水砖    
增加植被    
(4)台风能加强   环节(填图中数字),给陆地带来强降水;图中水循环环节对沿海地区盐度影响较明显的有   、   。(填写水循环环节名称)
(5)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主要在于____。(多项选择题)
A.不断塑造着地球表面形态 B.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C.加剧全球热量收支不平衡 D.源源不断向海洋输送物质
【答案】(1)下渗;地表径流;时间
(2)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
(3)⑤,增加下渗
③④⑤⑥ ,削减地表径流、保持水土、增加下渗、涵养水源、增加空气湿度(对应即可)
(4)①;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任意两个即可)
(5)A;B;D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降水通过管道流至沉淀池,并通过地下管道输送至水客,导致下渗及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减少,故其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下渗(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水窖说明我国降水时间分配不均匀。
(2)由图可知,①是海洋上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是水汽输送,②是降水,③是地表径流,⑤是下渗。
(3)铺设透水砖能增加下渗,对应⑤;增加植被有利于 削减地表径流、保持水土、增加下渗、涵养水源、增加空气湿度,对应③④⑤⑥。
(4)台风能够加强水汽输送,对应①;水循环对沿海盐度影响较明显的是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蒸发等。
(5)正确答案是 A、B、D:A:水循环不断塑造着地球表面的形态。水循环包括了水的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流等过程,这些过程在长期演化中对地表地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如河流侵蚀造山、溪流刻蚀峡谷等。B:水循环维持着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地球上的水循环使得水资源不仅在地表循环,也在大气层和地下循环,保持全球水量的相对稳定,维持着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转。D:水循环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物质。通过降水和河流径流等方式,水循环将陆地上的物质和养分输送到海洋中,这些物质的输送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点评】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不断在水体、大气和陆地之间进行循环和转化的过程,水体受热蒸发成水蒸气,大气中蒸气含量增加。水蒸气在大气中冷却凝结成云或雾。云中的水滴和冰晶聚集并增大,形成雨、雪、霰等降水形式,回到地表。经过降水,部分水流入地表,形成河流、湖泊等,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部分水渗入土壤到达含水层,形成地下水,随后循环流动,并最终流向海洋。植物通过根吸取地下水分,经过植物体内的蒸腾作用释放到大气中。水循环过程中水分在水体、大气和陆地之间不断输送和转移,保持着水资源的均衡和循环。以上这些环节组成了水循环的主要过程,不断地维持着地球上水资源的平衡和循环。
33.(2024高一上·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湿润地区的沙漠往往称作“天漠”,也有“飞来的沙漠”之称,丹娘沙丘是其中之一。丹娘沙丘位于西藏米林县,图1为丹娘沙丘所在地及周边等高线图,该地区4~9月份降雨丰富,占全年八九成,10~次年3月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河谷阶地和沙洲上植被稀少。人们生产活动以放牧、种植和林业为主,生活能源来自薪柴。
(1)丹娘沙丘所在的河段位于图2中甲、乙、丙中的   河段,主要表现为流水的   作用,通常形成的地貌是   。
(2)图2中乙河段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是   (A岸/B岸),适合聚落建设的是   (A岸/B岸)。
(3)丙处往往形成   地貌,请简要描述其形成过程。   
(4)丹娘沙丘的沙源主要来源于   和   ,该地风沙活动频繁的季节是   季。丹娘沙丘所在河谷段的主导风向为   。
(5)图1中公路常遭受的地质灾害类型有   和   ,并从植被角度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答案】(1)甲;下蚀(侵蚀);V形河谷
(2)B岸;B岸
(3)三角洲;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4)沙洲;河漫滩(阶地);冬春季节;东南风
(5)滑坡、泥石流。保护和恢复公路两侧的植被,发挥植被保持水土的作用,降低雨季降水对山坡土石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在丹娘沙丘边缘种植植被,阻止沙丘进一步扩大;在河漫滩和沙洲种植喜湿植被,当旱季来临时减少沙源等。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丹娘沙丘所在的河谷为“V"字型河谷,为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主要的侵蚀作用为下蚀作用,该河谷两壁陡峭,谷底几乎全被河床占据,谷地狭窄,深度通常大于宽度。所以位于甲河段。
(2)该区域位于北半球,A处是侵蚀岸,B岸是堆积岸,堆积岸适合建设聚落。
(3)丙处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 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4)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丹娘沙丘的沙源主要来源于人类破坏植被导致区域水土流失,泥沙汇入河谷。河道泥沙淤积,形成沙洲和河漫滩。冬春季节,河流水位低,沙子裸露,风沙活动频繁。该区域位于河谷段的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5)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地质灾害主要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该地经常遭受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泥石流和土壤沙漠化等。这些灾害可以利用生物措施进行防治,在公路两侧的山地保护和恢复植被,发挥植被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降低雨季是降水对山坡土石的冲刷力度,减少水土流失;在丹娘沙丘边缘种植植被,阻止沙丘进一步扩大;在河漫滩和沙洲种植喜湿植被,当早季来临时减少沙源等。
【点评】风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表形态的主要“雕刻师”,风力作用可让地面受到破坏,形成各种风蚀地貌;风中挟带的沙粒在地面沉积,形成各种风积地貌。
1 / 1宁夏北方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2024高一上·期末)2023年9月27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遥感三十三号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高度约700千米预定轨道。该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产品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轨道运行的“遥感三十三号04星”(  )
A.绕月球运行 B.成为新的天体
C.不受天体引力 D.结构特征与月球相同
2.在轨道运行的“遥感三十三号04星”不属于的天体系统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024高一上·期末)左图是“南京9月5日和9月6日天气预报图”,右图是“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与9月5日相比,南京9月6日(  )
A.白天温度较低 B.温差较小
C.光照较强 D.风力较强
4.南京在9月5日(  )
A.①较弱 B.②较弱 C.③较强 D.⑤较强
(2024高一上·期末)图为某地等压线图,图中实线圆圈及弧线代表等压线,四个箭头表示甲地风向及受力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5.四个箭头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是(  )
A.a B.b C.c D.d
6.关于图示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中甲地在北半球
②图中乙处气压较周围气压相对较低
③图中四个箭头示意高空的风及受力状况
④形成风的根本原因是地表冷热不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4高一上·期末)“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圜道也。”(选自《吕氏春秋·圜道篇》)。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7.《圜道篇》中提出“上不竭,下不满”,是因为自然界中的水(  )
A.联系起四大圈层 B.周期性不断更新
C.塑造着地表形态 D.导致了季节转换
8.该段文字所描绘的“圜道” (  )
①基本适用于我国季风气候区②主要发生在我国冬半年
③属于海陆间循环④属于陆地内循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4高一上·期末)下图为长江口夏季盐度分布图。花岙盐场是浙江省仅存的一座海盐手工晒盐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长江口盐度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降水量 B.纬度位置 C.入海径流 D.海陆轮廓
10.推测花岙盐场晒盐旺季时的气象条件(  )
①气温较高②湿度较大③风力较小④降水较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每年中秋节前后的钱塘江大潮蔚为壮观,其成因主要有(  )
①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叠加 ②台风活动频繁 ③钱塘江水量丰富
④盛行东南风 ⑤太阳辐射剧烈 ⑥喇叭形湾口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④⑤⑥ D.②③⑤⑥
(2023高一上·柳州月考)下图为某区域河流和水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弯曲状湖形成的过程是(  )
①河流侧向自由发展形成河曲
②河曲最弯曲处的河岸被河流截弯取直
③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
④河曲受到流水作用,不断发展,变得愈来愈弯,形成“Ω”形曲流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④① D.②①④③
13.图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最可能是(  )
A.平原 B.山地 C.丘陵 D.陡崖
(2024高一上·期末)在澳大利亚南部海岸,有一处被称作“十二门徒石”的神奇崖壁,其中漂亮的鸡形礁石最为著名,如今鸡形礁石已坍塌。完成下面小题。
14.“鸡形礁石”所属的地貌名称是(  )
A.海蚀崖 B.海蚀柱 C.海蚀平台 D.海蚀拱桥
15.促使“鸡形礁石”坍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海浪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2024高一上·期末)湖南省龙山县境内万山耸立,山中有多处洞穴。其中的一处山洞被当地人称为“风洞”。即使在洞外几乎无风的情况下,洞口的风依然强劲。下图示意“风洞”剖面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风洞”所属地貌类型为(  )
A.流水地貌 B.风成地面 C.喀斯特地貌 D.冰川地貌
17.与“风洞”洞口处风力强劲形成原理不同的是(  )
A.海陆风 B.山谷风 C.城市风 D.焚风
(2024高一上·期末)读图“我国某地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南地区
19.该地貌景观的形成,主要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海岸堆积
20.该地区典型植被的主要特征是(  )
A.枝叶繁茂 B.根系发达 C.有气生根 D.常见茎花
(2024高一上·期末)下图为森林中的成层现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自地面到顶部依次可见(  )
A.乔木、灌木、草本 B.草本、灌木、乔木
C.灌木、草本、乔木 D.乔木、草本、灌木
22.森林中形成明显垂直分层结构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光照 C.水分 D.土壤
(2024高一上·期末)黑土地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和最具生产潜力的土壤,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随着人们的大力开发,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土层逐渐变薄,肥力急剧下降。图为土壤与各形成因素的关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图中(  )
A.①为成土母质 B.①为人类活动
C.②为地形地貌 D.③为土壤质地
24.黑土肥力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温低,有机质分解速度慢 ②降水多,淋溶作用强
③地势起伏大,有机质积累多 ④植被多,枯枝落叶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针对东北黑土问题,有效的治理措施是(  )
A.增施生石灰 B.增加灌溉频次
C.实施秸秆还田 D.大量使用化肥
(2024高一上·期末)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重庆市民收到的手机地震预警信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图中66秒为倒计时时间,不同地区收到该信息时所显示的倒计时时间不同,若时间越短,通常说明(  )
A.当地距离震中越近 B.当地地震灾害频发
C.本次地震震级越大 D.地震波的速度越快
27.影响本次地震烈度的主要因素有(  )
①震源深度 ②地震震级 ③地震波速度 ④建筑物坚固程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预警信息中还给出了必要的避震措施,最可能出现在其中的是(  )
A.请远离悬挂物,不乘电梯 B.请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撤离
C.请向地势较高的地方逃生 D.请立刻前往应急避难场所
(2024高一上·期末)第5号台风“杜苏芮”于2023年7月28日9时55分在福建沿海登陆。受此影响,河北省7月29日至8月1日自南向北出现明显的强降雨过程。下图是杜苏芮台风登陆福建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台风灾害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直接(  )
A.统计受灾人数 B.监测台风移动路径
C.分析台风成因 D.分析台风灾后损失
30.7月29日,在邯郸旅游的丹霞同学接到灾害通报后,用手机APP规划了回石家庄的自驾线路,线路规划主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数字地球 B.GIS C.GNSS D.RS
二、综合题(共40分)
31.(2024高一上·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某校地理研究性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理想状态),具体步骤如下:
①将一盆黄沙和一盆茂密的草皮分别放入长方形透明玻璃缸的两端;
②用保鲜膜把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
③将玻璃缸放置在室外太阳底下;
④十几分钟后,将一束香点燃,燃烧部分倒插入玻璃缸内。
(1)请在图中的直线上用箭头“→”绘出缸内烟雾的飘动方向。
(2)由该实验总结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同一水平面   差→空气   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   差→大气   运动→热力环流。
(3)热力环流形成后,图中缸内A、B、C、D四处气压值最大的是   ,气压值最小的是   。
(4)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下图示意不同时间海陆间环流形势,其中能正确代表海风的是其中的   图。夏季,海风对滨海地区气候可以起到   作用。
32.(2024高一上·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截至2021年底,“母亲水窖”项目在以西部为主的30个省(区、市)修建集雨水窖13.99万口,在1045所学校实施“校园安全饮水”项目,受益人口共计约330万人。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和集雨水窖示意图。
(1)“母亲水窖”工程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和   (填写水循环环节名称),“母亲水窖”工程反映了我过降水的    分布不均。
(2)图中①③⑤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①   ③   ⑤   
(3)结合上图,在下表中填写相关措施对应水循环环节的编号及作用。
措施 编号 作用
铺透水砖    
增加植被    
(4)台风能加强   环节(填图中数字),给陆地带来强降水;图中水循环环节对沿海地区盐度影响较明显的有   、   。(填写水循环环节名称)
(5)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主要在于____。(多项选择题)
A.不断塑造着地球表面形态 B.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C.加剧全球热量收支不平衡 D.源源不断向海洋输送物质
33.(2024高一上·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湿润地区的沙漠往往称作“天漠”,也有“飞来的沙漠”之称,丹娘沙丘是其中之一。丹娘沙丘位于西藏米林县,图1为丹娘沙丘所在地及周边等高线图,该地区4~9月份降雨丰富,占全年八九成,10~次年3月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河谷阶地和沙洲上植被稀少。人们生产活动以放牧、种植和林业为主,生活能源来自薪柴。
(1)丹娘沙丘所在的河段位于图2中甲、乙、丙中的   河段,主要表现为流水的   作用,通常形成的地貌是   。
(2)图2中乙河段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是   (A岸/B岸),适合聚落建设的是   (A岸/B岸)。
(3)丙处往往形成   地貌,请简要描述其形成过程。   
(4)丹娘沙丘的沙源主要来源于   和   ,该地风沙活动频繁的季节是   季。丹娘沙丘所在河谷段的主导风向为   。
(5)图1中公路常遭受的地质灾害类型有   和   ,并从植被角度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D
【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
【解析】【点评】判断天体的三个条件:1.是不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2.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3.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中。
1.根据材料可得,遥感三十三号04星围绕地球运行;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为天体;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遥感三十三号04星为人造天体与月球不同。
故答案为:B。
2.在轨道运行的“遥感三十三号04星”为地球的卫星,属于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河外星系不包括地月系。
故答案为:D。
【答案】3.C
4.D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点评】影响昼夜温差的主要因素有天气状况和地面性质等。晴朗天气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夜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多云天气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高,夜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不太低,昼夜温差小。陆地热容量小,升温快、降温快,昼夜温差相较大;海洋热容量大,升温慢、降温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
3.A.读图可知,与9月5日相比,南京9月6日的最高温更高,因此白天温度更高,A错误;
B.9月6日南京的温差达14℃,而9月5日的温差为6℃,所以9月6日的温差更大,B错误;
C.与9月5日相比,9月6日南京为晴天,云层少,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较弱,因此光照更强,C正确;
D.图中信息表明,两日风向有所变化,但无风力大小信息,因此风力强弱无法判断,D错误。
故答案为:C。
4.读图可知,右图中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③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⑤为大气逆辐射。左图显示,9月5日南京白天多云,夜间中雨。天气变化较大,但对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没有影响,A错误;白天多云,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②)较强,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较弱,BC错误;白天多云,夜间中雨,云层较厚,大气逆辐射(⑤)较强,D正确。故选D。
故答案为:D。
【答案】5.A
6.D
【知识点】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5.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垂直于等压线,应为水平气压梯度力。b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差约30°,由高压指向低压,为风向。c垂直于风向,应为地转偏向力。d与风向相反,应为摩擦力。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6.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为水平气压梯度力。b为风向,图中风向左偏,应该是南半球,A错误;a垂直于等压线,应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因此图中乙处气压较周围气压相对较低,②正确;图中风向与等压线斜交,为近地面的风及受力状况,③错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本原因是地表冷热不均,④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7.B
8.A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
【解析】【点评】水循环是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其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和重力能。其类型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分地表和地下径流)等。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②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③更新陆地水资源。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
7.根据材料,图示显示的是海陆间水循环,“云气西行”为水汽输送环节;“水泉东流”为地表径流环节;“上不竭,下不满“直译为上面的水不会枯竭,地下的水也不会满溢流出,这体现了自然界中的水在海洋、陆地、大气之间不断循环往复运动的,这体现水循环能够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促进陆地淡水不断更新,因此B正确;A、C选项虽然也是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但材料中未体现,不符合题意,可以排除;地球上的季节变换与水循环无关,而是由于黄赤交角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从而形成了地球上的四季,因此D错误。
故答案为:B。
8.图中文字体现了水在自然界中是循环运动的朴素思想。读图可知,图示显示的是海陆间水循环。我国季风气候区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东面临近广阔的太平洋,处在海陆间水循环地区,因此①③正确;我国冬半年盛行西北季风,是从陆地吹户海洋的,寒冷干燥的,不会云气西行,因此②错误;图示亚环节地表径流最终注入海洋,不属于陆地内循环,因此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9.C
10.B
11.B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点评】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1、在外海或大洋,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等;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的影响;2、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纬度、河流、海域轮廊、洋流等的影响;3、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蒸发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比较低。
9.长江口附近的海水盐度较低,即长江口附近的盐度比同纬度其他海区盐度低,主要原因是长江河水的汇入稀释了长江口附近海域的盐度,故长江口附近海区的盐度大小主要受长江径流(入海径流)的影响,C正确;降水量、纬度位置、海陆轮廓和盐度关系不大,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0.根据所学知识,晒盐旺季要蒸发旺盛的季节,即要选在天气晴朗、气温较高、降水较少的天气,①④正确;湿度较大、风力较小的季节蒸发较慢,不利于晒盐,②③错误。
故答案为:B。
11.根据所学知识,钱塘江大潮成因有: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①正确;中秋节前后,钱塘江水量丰富,河流深度大,顶托作用明显,③正确;沿海一带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④正确;此外,大潮与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⑥正确;台风活动频繁不利于进行观潮,太阳辐射与钱塘江大潮关系不大,②⑤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12.B
13.A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点评】河流堆积地貌多发生在地形平坦、河流流速减缓的地区。河流出山口形成冲积扇,河流下游形成曲流、沙洲,河流出海口形成三角洲。
12.图中弯曲湖泊是牛轭湖的形成过程,平原地区河流河岸受限制较少,可以侧面自由发展,当河床弯曲加大时,河流的上下河段越来越接近,曲流成Ω形曲流,出现狭窄的曲流颈。当洪水期,曲流颈被冲开,河流不经过曲流而直接进入下河段,裁弯取直后,弯曲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故正确排序为B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B
13.平原地区蜿蜒曲折,河岸受限制较少,多形成曲流以及牛轭湖。故图示地形多出现在平原地区,A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
【答案】14.B
15.A
【知识点】地貌的观察;海岸地貌
【解析】【点评】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1)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2)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3)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4)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14.“鸡形礁石”是基岩海岸的一部分,之后受海浪侵蚀 、崩坍而形成的与岸分离的岩柱,“鸡形礁石”所属的地貌名称是海蚀柱,B正确。海蚀崖基岩海岸受海蚀及重力崩落作用,常沿断层节理或层理面形成的陡壁悬崖;海蚀平台是海蚀崖形成后,继续受海蚀作用不断后退,结果在海蚀崖前出现平台状地形;海蚀拱桥常见角处,其两侧受波浪的强烈冲中蚀,形成海蚀洞,波浪继续作用,使两侧方向相反的海蚀洞被蚀穿而相互贯通,形似拱桥。
故答案为:B。
15.该地地处沿海地区,受海浪侵蚀作用,海蚀不断崩塌至消失,A正确。与风力侵蚀、流水侵蚀以及冰川侵蚀等无关。
故答案为:A。
【答案】16.C
17.D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
【解析】【点评】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地表有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地下有溶洞与地下河,暗湖。
16.读图可知,该山地的岩石类型为可溶性石灰岩,所以该洞穴属于喀斯特地貌,不属于流水地貌、风成地貌、冰川地貌。
故答案为:C。
17.“风洞”内外空气的运动遵循热力环流的原理,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都属于局地热力环流;焚风是沿山地背风坡下沉增温的气流,与热力环流无关。
故答案为:D。
【答案】18.A
19.C
20.B
【知识点】风沙地貌
【解析】【点评】干旱地区的植被,具有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一般根系发达,叶片较厚、有蜡质或退化成针刺状,植物的茎干粗壮,植株低矮,多呈簇状匍匐在地面。
18.由图可知,图示地区地表植被稀少,且多沙丘地貌,应位于我国气候干旱的西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南地区,水分条件好,地表植被丰富,不符合图示地貌景观。
故答案为:A。
19.沙丘是风力携带风化侵蚀后的沙粒随着风速减弱沉积形成的,属于风力沉积(堆积)地貌;图示地区气候干旱,流水作用弱;图示地区不在海岸边,没有海岸堆积作用。
故答案为:C。
20.枝叶繁茂是水热条件较好的湿润地区植被的特点,荒漠地区植被不具有枝叶繁茂的特点;干旱地区的植被为适应干旱、贫瘠、强风环境,根系发达;气生根和茎花现象是热带植被的特点,荒漠地区植被没有气生根和茎花。
故答案为:B。
【答案】21.B
22.B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点评】群落的结构: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如森林群落中,最上层是由高大的树种构成乔木层,之下有灌木层、草本层,以及由苔藓与地衣构成的地被层,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对于植被来讲,阳光对植被的生理和分布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决定植被分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照强度;水平结构: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分布。生物循环使营养元素不断的在土壤表层富集,有机质层(枯枝落叶层和部分分解的有机碎屑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土壤中的腐殖质。
21.结合图片可以看出,自地面到顶部依次可见应是草本层、灌木层和乔木。
故答案为:B。
22.根据已学知识,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被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图中从森林顶端至地面,光照越来越弱,适应不同光照强度的植物,占据不同的垂直空间,在森林中形成若干层。所以森林中形成了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影响这种结构的主导因素是光照。
故答案为:B。
【答案】23.A
24.B
25.C
【知识点】认识土壤;土壤的功能与养护
【解析】【点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是判断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有机质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枯枝落叶,有机质的支出主要是微生物的分解、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外力导致的流失等。
23.①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成士母质;②是土壤中有机质的制造者和分解者,是生物;③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是气候。
故答案为:A。
24.黑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有机质分解速度慢,肥力高,正确;东北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较为丰富,但由于地势低平,地表积水,淋溶作用较弱,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土壤肥力较高,②错误;东北地区地形起伏较小,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③错误;东北地区植被多,枯枝落叶多,进入土壤的有机质较多,使黑土肥力高,④正确。
故答案为:B。
25.增施生石灰可减弱土壤的酸性,东北黑土的问题是肥力降低,而不是酸性较强;东北地区夏季降水较丰富增加灌溉频次,易导致水土流失,肥力进一步下降;实施秸秆还田可减少风力和流水对土壤的侵蚀,同时秸秆腐烂分解后可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解决东北地区肥力下降的问题;大量使用化肥易造成土壤板结。
故答案为:C。
【答案】26.A
27.B
28.A
【知识点】地震;地震的防避
【解析】【点评】一个地区的烈度,不仅与这次地震的释放能量(即震级)、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有关,还与地震波传播途径中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建筑物的特性有关。
26.图中66秒为地震横波将到达的倒计时时间,收到该信息时所显示的倒计时时间越短,说明当地距离震中越近。
故答案为:A。
27.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对地表的破坏程度,震源越浅烈度越大,震级越大烈度越大,烈度与建筑物的牢固程度等也有关,①②④正确;地震波速度的大小对烈度没有直接影响,③错误。
故答案为:B。
28.在地震发生时,会有震动导致建筑物内的悬挂物品可能掉落,因此远离悬挂物可以减少受伤风险。同时,电梯在地震时可能会停止运行,造成被困危险,因此建议不乘坐电梯,选择安全的方式下楼。
故答案为:A。
【答案】29.B
30.B
【知识点】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
【解析】【点评】遥感技术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主要是监测功能: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对地理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并提供对人类实践有用的信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功能是导航和定位。
29.遥感主要用于获取地理信息,因此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直接监测台风移动路径;而统计受灾人数、分析台风成因、分析台风灾后损失则需要用GIS。
故答案为:B。
30.数字地球主要是对数据信息的呈现与模拟,不能进行线路规划;GIS主要用于处理、分析地理信息,可以进行线路规划;GNS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不能进行线路规划;遥感主要用于获取地理信息,不能进行线路规划。
故答案为:B。
31.【答案】(1)
(2)气温差(冷热不均);垂直运动;气压差;水平
(3)B;C
(4)甲;降温增湿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分析】(1)受太阳辐射影响,玻璃缸内温度上升,但是由于下垫面不同,黄沙受热快,温度更高,草皮受热慢,温度较低;导致黄沙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而草皮处空气收缩下沉;黄沙处近地面形成低压,高处形成高压,而草皮处近地面形成高压,高处形成低压;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因此近地面烟雾由草皮流向黄沙,高处烟雾由黄沙流向草皮,形成顺时针方向的热力环流。
(2)由该实验总结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同一水平面冷热不均,受热多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而受热少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即形成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出现差异,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
(3)近地面草皮处为高压,黄沙处为低压,因此B>A;高处草皮处为低压,黄沙高处为高压,因此D>C。随着海拔升高,气压会降低,因此A>D,B>C。综合以上分析可知,缸内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是BADC,气压值最大的是B,气压值最小的是C。
(4)根据所学可知,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白天陆地升温更快,海洋升温较慢,陆地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近地面形成高压,因此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晚上陆地降温更快,海洋降温较慢,陆地近地面形成高压,海洋近地面形成低压,因此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因此海风出现在白天,且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图中能正确代表海风的是其中的甲图。夏季,海洋升温慢,所以海洋气温比陆地低,因此海风对滨海地区气候不仅可以增湿,还可以降温。
【点评】热力环流指的是大气和海洋中的热量转移和热量平衡过程,其在地球气候系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节气候:热力环流是地球气候系统中热量分布的一种动态平衡调节机制。通过热力环流,热量在全球范围内得以传递和平衡,影响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2. 形成风系统:热力环流影响着大气中的气流运动,形成了各种风系统,如季风、地转风等。这些风系统对大气环流和天气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3. 调节海洋循环:热力环流也参与调节海洋中的热量分布和海洋循环,影响着海洋温度、盐度和海流的形成和变化,对全球气候和海洋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4. 形成气候带:热力环流导致了地球表面的气候带分布,例如赤道附近辐射强烈、温暖,而极地地区则寒冷,这种气候带的分布直接影响着地球上的生物分布和生态系统结构。
32.【答案】(1)下渗;地表径流;时间
(2)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
(3)⑤,增加下渗
③④⑤⑥ ,削减地表径流、保持水土、增加下渗、涵养水源、增加空气湿度(对应即可)
(4)①;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任意两个即可)
(5)A;B;D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降水通过管道流至沉淀池,并通过地下管道输送至水客,导致下渗及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减少,故其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下渗(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水窖说明我国降水时间分配不均匀。
(2)由图可知,①是海洋上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是水汽输送,②是降水,③是地表径流,⑤是下渗。
(3)铺设透水砖能增加下渗,对应⑤;增加植被有利于 削减地表径流、保持水土、增加下渗、涵养水源、增加空气湿度,对应③④⑤⑥。
(4)台风能够加强水汽输送,对应①;水循环对沿海盐度影响较明显的是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蒸发等。
(5)正确答案是 A、B、D:A:水循环不断塑造着地球表面的形态。水循环包括了水的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流等过程,这些过程在长期演化中对地表地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如河流侵蚀造山、溪流刻蚀峡谷等。B:水循环维持着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地球上的水循环使得水资源不仅在地表循环,也在大气层和地下循环,保持全球水量的相对稳定,维持着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转。D:水循环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物质。通过降水和河流径流等方式,水循环将陆地上的物质和养分输送到海洋中,这些物质的输送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点评】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不断在水体、大气和陆地之间进行循环和转化的过程,水体受热蒸发成水蒸气,大气中蒸气含量增加。水蒸气在大气中冷却凝结成云或雾。云中的水滴和冰晶聚集并增大,形成雨、雪、霰等降水形式,回到地表。经过降水,部分水流入地表,形成河流、湖泊等,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部分水渗入土壤到达含水层,形成地下水,随后循环流动,并最终流向海洋。植物通过根吸取地下水分,经过植物体内的蒸腾作用释放到大气中。水循环过程中水分在水体、大气和陆地之间不断输送和转移,保持着水资源的均衡和循环。以上这些环节组成了水循环的主要过程,不断地维持着地球上水资源的平衡和循环。
33.【答案】(1)甲;下蚀(侵蚀);V形河谷
(2)B岸;B岸
(3)三角洲;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4)沙洲;河漫滩(阶地);冬春季节;东南风
(5)滑坡、泥石流。保护和恢复公路两侧的植被,发挥植被保持水土的作用,降低雨季降水对山坡土石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在丹娘沙丘边缘种植植被,阻止沙丘进一步扩大;在河漫滩和沙洲种植喜湿植被,当旱季来临时减少沙源等。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丹娘沙丘所在的河谷为“V"字型河谷,为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主要的侵蚀作用为下蚀作用,该河谷两壁陡峭,谷底几乎全被河床占据,谷地狭窄,深度通常大于宽度。所以位于甲河段。
(2)该区域位于北半球,A处是侵蚀岸,B岸是堆积岸,堆积岸适合建设聚落。
(3)丙处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 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4)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丹娘沙丘的沙源主要来源于人类破坏植被导致区域水土流失,泥沙汇入河谷。河道泥沙淤积,形成沙洲和河漫滩。冬春季节,河流水位低,沙子裸露,风沙活动频繁。该区域位于河谷段的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5)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地质灾害主要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该地经常遭受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泥石流和土壤沙漠化等。这些灾害可以利用生物措施进行防治,在公路两侧的山地保护和恢复植被,发挥植被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降低雨季是降水对山坡土石的冲刷力度,减少水土流失;在丹娘沙丘边缘种植植被,阻止沙丘进一步扩大;在河漫滩和沙洲种植喜湿植被,当早季来临时减少沙源等。
【点评】风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表形态的主要“雕刻师”,风力作用可让地面受到破坏,形成各种风蚀地貌;风中挟带的沙粒在地面沉积,形成各种风积地貌。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