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生物的进化—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学苏教版(2019)必修二单元检测卷(B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生物的进化—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学苏教版(2019)必修二单元检测卷(B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14 19:56:3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四章 生物的进化(B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分数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理隔离及相应区域的自然选择,可使种群朝着不同方向发展
B.由于地理隔离而分开的两个小种群的基因库可能发生不同的改变
C.生殖隔离保持了物种间基因的不可交流性,从而保证物种的相对稳定
D.生殖隔离是指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若能交配则不存在生殖隔离
2.鲮鲸鱼的背鳍形似海藻,它轻轻摇动的“鱼饵”吸引了以海藻为食物的小鱼们前来美餐,鱼儿很难想到这是它们的天敌施展的捕食技巧。崚鲸鱼无须穷追猛打,只要晃动自己的背鳍,美味佳肴便会不请自来。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鲮鲸鱼的背鳍形似海藻是为方便捕食而产生的变异
B.鲮鲸鱼依靠背鳍的捕食技巧有利于其对环境的适应
C.鲮鲸鱼种群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D.若有地理隔离的两只鲮鲸鱼能交配且产生后代,则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
3.稻蝗属的三个近缘物种①日本稻蝗、②中华稻蝗台湾亚种和③小翅稻蝗中,①与②、①与③的分布区域有重叠,②与③的分布区域不重叠。为探究它们之间的生殖隔离机制,进行了种间交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交配(♀×♂) ①×② ②×① ①×③ ③×① ②×③ ③×②
交配率(%) 0 8 16 2 46 18
精子传送率(%) 0 0 0 0 100 100
注:精子传送率是指受精囊中有精子的雌虫占确认交配雌虫的百分比
A.实验结果表明近缘物种之间也可进行交配
B.生殖隔离与物种的分布区域是否重叠无关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②和③之间可进行基因交流
4.北美苹果果蝇是新物种形成的经典例子。果蝇原始的寄生植物是山楂树,200年前,欧洲定居者引入苹果树后,一些果蝇将苹果作为自己的食物,于是出现了两大派,即以苹果为食物的苹果果蝇和以山楂为食物的山楂果蝇。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群体在基因上出现了差异,渐渐地演变成了两个物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这两个群体的基因型频率出现差异,则基因频率也出现差异
B.若这两个群体的基因频率出现差异,则至少有一个群体发生了进化
C.分属两个物种的果蝇个体不能交配或能交配但不产生可育后代
D.形成新物种的过程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但应发生过变异
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但变异不一定会导致进化
B.进化的实质是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C.克服了达尔文学说的局限性,完美解释了现有生物的进化过程
D.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会阻止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
6.部分个体从原来的区域散播出去并成为一个新的种群建立者,这些“先驱者”们并不包含它们原有种群的所有基因。在某些情况下,原先种群中数量很少的基因在对新种群的基因贡献中可能占很大一部分,这种现象称为建立者效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新种群建立的过程中,进化的基本单位是个体
B.新建种群和原有种群存在生殖隔离
C.新建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可称为新建种群的基因库
D.新建种群和原先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但自然选择的方向相同
7.盲鳗生活在海底,主要以海底的腐肉为食。海底终日无阳光,盲鳗的眼睛发生了退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盲鳗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盲鳗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C.黑暗环境诱导了盲鳗眼睛的退化,这本质上也是一种进化
D.基因突变的利与弊是相对的,基因突变决定了盲鳗种群的进化方向
8.某河马初始种群中,等位基因E和e的基因频率均为50%,一段时间后,e基因频率变为20%、E基因频率变为80%。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初始种群中80%个体的表型更适应环境
B.在这段时间里,该河马种群发生了进化
C.该种群所处环境可能发生了较大变化
D.显性基因E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9.某小鼠种群中A对a为显性,A基因频率为0.5。由于栖息环境温度效应,带有a基因的配子中有一定比例被淘汰而无法存活,此淘汰比例称为淘汰系数,以s表示。此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基因A和a都不产生突变,没有迁出和迁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环境温度使小鼠种群A/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随繁殖代数的增加,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减小
C.若淘汰系数s=1/3,则F1中显性个体的比例为0.84
D.若大量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迁入此种群,则s会变大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选不全得3分,有选错得0分。
10.某地区有一种桦尺蛾,其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黑色(A)对白色(a)为显性。1870年,该地区树干颜色很浅,桦尺蛾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为AA10%、Aa20%、aa70%;之后,工业排出的煤烟将树皮熏成黑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870年,A基因的频率远小于a,树干变黑后A基因的频率会远大于a,说明自然选择能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B.若1870年后每年白色个体减少10%,黑色个体增加10%,则1871年A的基因频率约为23%
C.该地区桦尺蛾在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表型
D.该地区桦尺蛾的体色有黑色和白色的原因是环境交替变化诱导产生了不同的变异类型
11.古孢粉学是孢粉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化石孢子花粉的形态、分类、组合分布及其进化规律的科学。孢子、花粉质轻且数量多,散布极远,各沉积地层中均可保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化石是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唯一可靠的证据
B.通过分析不同地层中孢子和花粉的组合可以推断植被的演变规律
C.相较于其他地层,沉积岩地层中的化石所受破坏较小,保存较为完整
D.孢子和花粉可以保存为化石的原因可能与它们有抗高温、高压的外壁有关
12.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下列不属于协同进化实例的是( )
A.蜂王专职产卵,雄蜂和蜂王交尾,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等工作
B.蝶类偏好高氨基酸含量的花蜜,蝶类传粉植物的花蜜中氨基酸含量通常较高
C.某种蝾螈可产生神经毒素抵抗捕食者,以其为食的乌梢蛇对此毒素具有一定的抗性
D.葱芥会产生有毒的化感物质,其入侵美洲后,本土物种演化出耐受该有毒物质的能力
13.黑腹果蝇的灰身和黄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灰身是显性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B基因控制。若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每代果蝇随机交配,则各代雌雄果蝇中b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若每代能繁殖出足够数量的个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雄性b基因的频率总与上代雌性个体b基因的频率相等
B.图中雌性个体b基因的频率总是等于上代雌性与雄性b基因频率的平均值
C.子四代的雌性中b基因的频率为5/16,雄性中b基因的频率为3/8
D.在随机交配产生的各代群体中b基因和B基因的频率也会发生波动
14.下列有关生物有共同祖先证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鲸的鳍和猫的前肢骨骼结构相似,支持现有的脊椎动物有共同的原始祖先的观点
B.大量的化石证据证实了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进化而来
C.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有鳃裂和尾,支持人和其他脊椎动物有共同祖先的观点
D.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存在差异,不支持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观点
15.人类滥用抗生素是细菌耐药性增强的重要原因。下图为某种细菌菌群耐药性形成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为该种细菌的进化产生原材料
B.在人们使用抗生素之前,易感菌群中可能就存在耐药性个体
C.应用抗生素使种群的耐药基因频率增加,并通过有丝分裂完成世代传递
D.若短期内交替使用两种不同的抗生素,可以提高抗生素的杀菌效果
16.某大型湖泊被地壳运动形成的小山所隔,形成了湖泊Ⅰ、Ⅱ,原湖泊中某种鱼M在湖泊Ⅰ、Ⅱ中分别进化为不同种类的鱼(A、B、C、D),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和D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二者的基因库完全不同
B.长期的地理隔离从而产生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重要途径
C.两湖泊中不同种鱼的形成,是因为环境不同导致的基因突变方向不同
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个体的表型,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17.雄性孔雀的体表有橘黄色斑块,该橘黄色斑块有利于吸引异性,从而提高繁殖的成功率,但同时也容易吸引天敌,雄性孔雀可以通过改变橘黄色斑块的数量来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例说明生物的某种性状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B.人工圈养环境下的雄性孔雀一定不会出现橘黄色斑块
C.繁殖季节雄性孔雀的橘黄色斑块数量可能比非繁殖季节的多
D.雄性孔雀可以改变橘黄色斑块的数量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18.如图为对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区域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请用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下降不可能达到零的原因是种群中存在抗杀虫剂个体
B.杀虫剂的使用可以定向诱导马铃薯甲虫发生抗杀虫剂突变
C.杀虫剂的使用对甲虫起定向选择作用,结果导致甲虫种群抗药性增强
D.使用杀虫剂会使害虫中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并繁殖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6分。
19.农田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片农田中全部的该种害虫的总和称为__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该种害虫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__________。
(2)害虫抗药性变异的来源属于__________。尽管害虫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害虫杀灭效果仍然非常显著,原因在于__________。
(3)害虫抗药性的形成实质是________。
(4)上述事实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________(定向的或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____________,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从而使种群的____________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决定的。
20.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①指______,②是导致①改变的内因,包括生物的突变和_____,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图中③指_______,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新物种形成必须要有生殖隔离。
(3)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的基因型,令其自交,则自交子一代所有个体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_____,aa基因型的个体占_______,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填“是”或“否”)。
21.一万多年前,某地区有许多湖泊(A、B、C、D),湖泊之间通过纵横交错的溪流连结起来,湖中有不少鳉鱼。后来,气候逐渐干旱,小溪流渐渐消失,形成了若干个独立的湖泊(如图1),湖中的鱼形态差异也变得明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溪流消失后,各个湖泊中的鳉鱼不再发生基因交流,原因是存在____________各个种群通过____________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___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方向由_____________决定。
(2)C湖泊中全部鳉鱼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____________。鳉鱼某对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该种群内的个体自由交配。图2为某段时间内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假设无基因突变,则该种群在____________时间段内发生了进化,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在Y3-Y4时间段内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_____。经历了图示变化之后,鳉鱼是否产生了新物种?____________(填“是”、“否”、“不确定”)。
(3)现在有人将四个湖泊中的一些鱼混合养殖,结果发现:A、B两湖的鳉鱼能进行交配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高度不育,A、B两湖内鳉鱼的差异体现了_____________多样性:来自C、D两湖的鳉鱼交配,能生育且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且子代个体间存在一定的性状差异,这体现了_____________多样性。这些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_____________的结果。
(4)在5000年前,A湖的浅水滩生活着甲水草(二倍体),如今科学家发现了另一些植株较硕大的乙水草,经基因组分析发现,甲、乙两种水草完全相同。经染色体组分析,水草甲含有18对同源染色体,水草乙的染色体组数是水草甲的2倍。则乙水草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地理隔离是指分布在不同自然区域的种群,由于地理空间上的隔离使得彼此间无法相遇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使得种群在不同的自然选择作用下朝着不同方向进化,A正确;由于地理隔离而分开的两个小种群,由于环境不同,他们的基因库可能发生不同的改变,B正确;不同物种的生物一定存在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保持了物种间基因的不可交流性,从而也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C正确;生殖隔离是指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D错误。
2.答案:B
解析:B、分析题意可知,鲮鲸鱼的背鳍形似海藻,鲮鲸鱼依靠背鳍的捕食技巧有利于其对环境的适应,B正确
3.答案:D
解析:①与②、①与③的分布区域有重叠,②与③的分布区域不重叠,但三个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说明生殖隔离与物种的分布区域是否重叠无关,B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其中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正确;自然条件下,②和③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基因不能进行交流,D错误。
4.答案:A
解析:这两个群体在基因型频率上出现差异,但在基因频率上不一定出现差异,如一个群体基因型频率为AA=30%、 Aa=60%、aa=10%,另一个群体基因型频率为AA=36%、 Aa=48%、aa=16%,两个群体的基因频率没有差异,A错误;开始时,这两个群体的基因频率没有差异,后来两个群体在基因频率上出现了差异,则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至少有一个群体发生了进化,B正确;分属两个物种的果蝇种群,彼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交配或能交配但不产生可育后代,C正确;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形成新物种的过程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但应发生过变异,D正确。
5.答案:C
解析: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可导致进化,不可遗传变异不会导致进化,A正确。进化的实质是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正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尽管已被学术界广为接受,却不意味着生物进化的一切奥秘都真相大白,而是仍有争论和疑点,C错误。地理隔离是指分布在不同自然区域的种群,由于高山、河流、沙漠等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无法相遇而不能交配:生殖隔离是指自然状态下,不同物种之间一般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出可育后代。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会阻止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D正确。
6.答案:C
解析: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A错误;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新建种群不是形成的新物种,其和原有种群不存在生殖隔离,B错误;一个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种群的基因库,因此新建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可称为新建种群的基因库,C正确;自然选择导致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生存条件,若新建种群和原先种群的生存条件不同,则自然选择的方向可能不同,D错误。
7.答案:A
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正确;盲鳗种群中每个个体一般不会含有该物种的全部基因,B错误;盲鳗的眼睛出现了退化并不是黑暗环境诱导的结果,而是环境对生物的性状进行选择的结果,C错误;基因突变的利与弊是相对的,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自然选择决定了盲鳗种群的进化方向,D错误。
8.答案:A
解析:该初始种群中,等位基因E和e的基因频率均为50%,一段时间后,e基因频率变为20%、E基因频率变为80%,说明该种群所处环境可能发生了较大变化,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此过程中更适应新的环境,初始种群中基因型为E_的个体占1-50%×50%=75%,A错误,C、D正确;在这段时间里,e基因频率变为20%、E基因频率变为80%,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该河马种群发生了进化,B正确。
9.答案:D
解析:A、环境温度效应引起使小鼠种群带有a基因的配子中有一定比例被淘汰,说明环境温度起到自然选择的作用,使A/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A正确;B、栖息环境温度效应会使带有a基因的配子中有一定比例被淘汰,则a基因频率有所下降,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减小,B正确;C、若淘汰系数s=1/3,则存活的s配子=2/3,种群中A:a=1:2/3=3:2,则含a配子所占比例为2/5,群体F1中aa=4/25=0.16,则F1中显性个体的比例为1-0.16=0.84,C正确;D、s为淘汰系数,表示的是比例,是指含有a基因的配子中有一定比例被淘汰,大量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迁入此种群,s不一定改变,D错误。故选D。
10.答案:D
解析:1870年设桦尺蛾种群有100个个体,则根据题意,AA个体为10个,Aa个体为20个,aa个体为70个,每年白色个体减少10%,黑色个体增加10%,则1871年AA个体为11个,Aa个体为22个,aa个体为63个,则A的基因频率=11×2+22/(11+22+63)×2×100%≈23%,B正确;遗传变异发生在自然选择之前,体色不同是变异的结果,环境变化只起选择作用,D错误。
11.答案:A
解析:化石是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但不是唯一可靠的证据,A错误;不同地质年代的孢子花粉化石沉积在不同地层中,科学家通过研究孢子和花粉化石组合的面貌,可以判断当时地球的生态环境,也可以推断植被的演变规律,B正确;相较于其他地层,沉积岩中的化石所受破坏较小,也较易完整保存,因此对考古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研究目标,C正确;孢子和花粉的外面有一层外壁,孢子和花粉可以长久保存为化石的原因可能与它们有抗高温、高压的外壁有关,D正确。
12.答案:A
解析:协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生物之间,雄峰、蜂王和工蜂属于同一种生物,它们之间的分工合作不属于协同进化,A符合题意。
13.答案:D
解析:雄性b基因来自上一代的雌性,则图中雄性b基因的频率总与上代雌性个体b基因的频率相等,A正确。雌性个体b基因来自上一代的雄性和雌性,故雌性个体b基因的频率总是等于上代雌性与雄性b基因频率的平均值, B正确。据题分析,亲代基因型为XBXB和XbY,雌性个体中b基因频率为0,雄性个体中b基因频率为1,群体中b基因频率是1/3;子一代基因型为XBXb和XBY,雌性个体中b基因频率为1/2,雄性个体中b基因频率为0,群体中b基因频率为1/3;子二代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XBXb:XBY:XbY=1:1:1:1,雌性个体中b基因频率为1/4,雄性个体b基因频率为1/2,群体中b基因频率为1/3;子三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XBXb: XbXb:XBY: XbY=3:4:1:6:2,则雌性个体中b基因频率为3/8,雄性个体中b基因频率为1/4,群体中b基因频率为1/3;子四代雌性个体中b基因频率为5/16,雄性个体中b基因频率为3/8,群体中b基因频率为1/3,C正确。在随机交配产生的各代群体中b基因和B基因的频率不变,D错误。
14.答案:ABC
解析:A、鲸的鳍和猫的前肢骨骼结构相似,属于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支持现有的脊椎动物有共同的原始祖先的观点,A正确;B、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生活痕迹等,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B正确;C、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有鳃裂和尾,属于胚胎学证据,支持人和其他脊椎动物有共同祖先的观点,C正确;D、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存在差异,属于分子水平上的证据,支持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观点,D错误。故选ABC。
15.答案:BD
解析:A、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能发生的可遗传变异只有基因突变,因此基因突变为该种细菌的进化产生原材料,A错误;
B、在人们使用抗生素之前,易感菌群中可能就存在耐药性个体和不耐药性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选择作用,耐药性个体比例越来越高,B正确;
C、细菌是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C错误;
D、短期内交替使用两种不同的抗生素,可以使大部分细菌在对一种抗生素具有抗药性之前停止选择,换用另一种抗生素就改变了选择的方向,从而能提高抗生素的杀菌效果,D错误。
故选BD。
16.答案:BD
解析: A和D属于不同种类的鱼,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由于二者均由M进化而来,故二者的基因库可能有部分相同,A错误;长期的地理隔离从而产生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重要途径,B正确;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环境只起到选择的作用,C错误;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个体的表型,最终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D正确。
17.答案:ACD
解析:橘黄色斑块有利于吸引异性,从而提高繁殖的成功率,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所以人工圈养环境下的雄性孔雀也会出现橘黄色斑块,B错误。故选ACD。
18.答案:ACD
解析:由于马铃薯甲虫种群中存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在杀虫剂的选择下,具有抗药性的个体会存活,因此曲线下降不可能达到零,A正确;马铃薯甲虫发生的突变是不定向的,杀虫剂的使用只是起选择作用,即将发生了抗杀虫剂突变的马铃薯甲虫筛选出来,B错误;杀虫剂的使用对甲虫起了选择作用,这种选择作用是定向的,结果使具有抗药性的甲虫存活,不具有抗药性的甲虫死亡,甲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强,C正确;使用杀虫剂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使具有抗药性的个体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D正确。
19.答案:(1)种群;基本单位;种群基因库;
(2)基因突变;害虫中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占极少数(抗药性基因频率极低);
(3)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不定向的;淘汰;基因频率;自然选择。
解析:(1)这片农田中全部的该种害虫的总和称为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该种群中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是种群的基因库。
(2)抗药性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尽管害虫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害虫中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占极少数(抗药性基因频率极低),故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害虫杀灭效果仍然非常显著。
(3)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杀虫剂对害虫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构,实质是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的增加。
(4)变异是不定向的,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所以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0.答案:(1)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基因重组
(2)自然选择学说
(3)55%;15%;70%;是
解析:(3)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则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仅保留显性性状,则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0%,令其自交,则自交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0%+60%×1/4=55%,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0%×1/4=15%,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55%+1/2×30%=70%。没有经过人工选择之前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20%+1/2×30%=35%,因为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所以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21.答案:(1)地理隔离;突变和基因重组;种群;自然选择
(2)基因库;Y1-Y3;种群中基因A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18%;不确定
(3)物种;基因;协同进化
(4)低温导致甲水草幼苗或种子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受到抑制,进而导致染色体组成倍增加形成四倍体水草乙
解析:(1)溪流消失后,不同湖泊之间产生了地理隔离,各个湖泊中的鳉鱼不再发生基因交流。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但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突变和基因重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C湖中的所有鳉鱼构成一个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湖中的所有鳉鱼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鳉鱼种群的基因库,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由题图曲线可知,鮥鱼种群的A基因频率在Y1-Y3之间发生变化,因此该阶段发生了进化。该种群在Y3-Y4时间段内保持遗传平衡,A的基因频率是0.9,a的基因频率为0.1,该时间段Aa的基因频率是2×0.9×0.1×100%=18%。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图示过程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说明生物进化了,但不能确定是否形成了新物种。
(3)A、B两湖的鳉鱼能进行交配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高度不育,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属于2个物种,因此A、B两湖内鳉鱼的差异体现了物种多样性;C、D两湖的鱼交配,能生育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说明他们属于同一个物种,子代之间存在一定的性状差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遗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4)水草乙的染色体组数是水草甲的2倍,属于多倍体,自然条件下多倍体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低温导致甲水草幼苗或种子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受到抑制,进而导致染色体组成倍增加形成四倍体水草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