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印度 教学设计(表格式) 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7.3 印度 教学设计(表格式) 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14 20:3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3《印度》教学设计
1.核心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
运用地图,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
综合思维:
结合实例说出印度人口众多的利与弊。
地理实践:运用图文资料,分析印度的自然环境对人文环境(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出水旱灾害成因。
人地协调观:
结合实例,了解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特点。
2.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印度的人口问題;热带季风气候与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关系;
难点: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
3.学习评价
通过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对核心任务、课堂检测、综合表现进行评价,评价维度多元,而针对核心任务的评价指向学习目标,因此我制定了清晰的评价量规。
任务一:宜家为什么坚持要在印度开业——印度的人口和自然环境
教师活动1 学生活动1
【导入】由情境宜家家居品牌入驻印度导入【情境模拟】宜家老板和印度官员的对话。【播放视频】宜家开业视频。提问:看完视频大家有何感受?宜家为什么坚持要在印度开业?利用曲线图分析印度人口数量和增长的特点。学生展示后,教师及时补充与评价 【活动1】分析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读34—35页活动资料和阅读材料,分两组自主完成 ,时间:2分钟) 【展示】学生展示后,教师及时补充与评价。 总结:所以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消费群体庞大,消费市场广大,就成为了人口众多的优势。分析完这些,那同学们也就理解了,宜家为什么会历尽千辛万苦也要进入印度市场的原因。就是看中了印度庞大的消费群体以及庞大消费市场。 【过渡】印度是南亚最大,人口最多,这片土地有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从而孕育如此多的人口? 【活动2】探究印度成为人口大国的自然原因(小组合作)(认真读印度位置图、地形图、气候图,并在图中标画重要的地理事物。分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相关内容。时间:2分钟)(1)请在教材印度位置图用红笔描出北回归线,在7.34图中圈出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和印度洋,和主要邻国。然后描述印度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特征. (2)读印度地形图圈出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描述印度的地形特征(地形区的分布、地形类型、地势特征)(3)读地形图和气候图描述气候类型及特点和河流特征(数量、水量、主要河流) 【展示】学生展示后,教师及时补充与评价总结:用四个关键词来形容——湿热、低平、耕地广大、河流众多。 【过渡】纵观历史长河古老的文明都是从农业文明发展起来的。由于印度自然环境非常优越,利于进行农业生产。便能养活众多的人口。 观看图片、动画和视频思考回答利用学习任务单根据资料完成 【活动 1】读 34—35 页活动资料和阅读材料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任务并展示利用学习任务单根据资料完成【活动 2】 1.到白板上描出北回归线,然后概括印度的纬度位置。 2.到白板上边圈出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和印度洋,和主要邻国边描述印度的海陆位置特征。 3.到白板上圈出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描述印度的地形特征。 4.描述气候类型及特点和河流特征。
活动设计意图: 本部分内容通过宜家入驻印度的情景引入人口的学习,再通过人口的特点引入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学习,实现了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选取具有生活化的情景,设计多层次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经历有对提升核心素养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任务二:宜家餐饮选择——印度的农业发展
教师活动2 学生活动2
【模拟动画】宜家餐饮选择 【猜猜看】读粮食作物的分布图(遮住图例),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哪一种是水稻? 【活动 1】分析印度粮食作物的分布地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读印度粮食作物分布图、地形图、降水分布图,分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表格。时间:2分钟) 资料:小麦性温凉,耐干旱,喜水稻喜湿热,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 分布地区地形降水水稻小麦
动画演示粮食作物图与地形地图叠加,粮食作物与降水分布图进行叠加。 学生答后总结:人们的饮食习惯受农业生产的影响,而农业生产又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无论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是农业生产都属于人文环境,可见印度的自然环境对人文环境起到了决定作用。 【过渡】印度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优越,但是,20世纪 60年代以前印度的粮食产量不稳定,无法自给,这是为什么?【活动 2】探究热带季风气候水旱灾害的形成与粮食生产。(分组合作完成,时间:2分钟) (1)阅读教材P35的图7.38、7.39和孟买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表格。 (2)读西南季风活动示意图,推测西南季风异常(1—4),会发生什么灾害。 (箭头表示西南季风)学生展示后评价并总结 面对这种情况,为了更好的发展农业,印度先后实行了两次绿色革命,那何为绿色革命?我们一起来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两次“绿色革命”【资料 1】 2011年,粮食产量达到 20415亿吨,创历史最高纪录。2015年,粮食产量为 2.52亿吨,粮食丰产。2016年,粮食产量 2.64亿吨,印度粮食实现连增。2017年印度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 总结:这样一些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印度本身优越的自然环境,离不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理念,也离不开兴修水利来弥补水旱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更离不开科学技术在农业中发挥的作用,所以老师用三个词来概括印度农业的发展特点。那就是因地制宜、扬长补短、科技兴农 根据“种啥吃啥”的原则,思考回答读印度粮食作物分布图、地形图、降水分布图,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表格,并展示。理解人地关系形成人地协调观思考回答阅读教材 P35,和相关示意图完成学习任务单 【活动 2】并展示。 根据“种啥吃啥”的原则,思考回答读印度粮食作物分布图、地形图、降水分布图,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表格,并展示。理解人地关系形成人地协调观思考回答阅读教材 P35,和相关示意图完成学习任务单【活动 2】并展示。 理解因地制宜,扬长补短,科技兴农的重要性。
活动设计意图:本部分内容通过印度人饮食习惯引入农业与自然环境的学习,再通过 60年代的粮食危机引入农业生产与水旱灾害。通过选取具有生活化的情景,设计多层次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实现了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任务三:宜家会计业务外包——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
教师活动3 学生活动3
教【模拟动画】宜家会计业务外包给印度 【讲解】什么是外包?介绍生活中的“外包”。俗话说术业有专攻,这些工作外包给专业人员来完成。会更加高效且有品质保障。所以服务外包产业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的应变能力。 【播放视频】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提问:印度发展软件外包产业的优势条件是什么?活动:分析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学生回答后总结。分析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到服务外包产业的变化。 【拓展延伸】世界各国的合作除经济合作外还体现在医疗卫生、安全、气候、环境等各个方面,人类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只有携手并肩,才能应对未来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活动二思考理解回答观看视频回答小组合作完成【活动】理解印度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
活动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和生活中的实例,结合老师的讲解来克服难点,学生更容易接受
课堂板书设计 采用结构板书和板图方法,便于学生把握要点,理解知识内在的联系,增强教学效果
第三节印度——课后反思 一、创设情境,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从宜家宜居入驻印度的新闻导入,通过选取具有生活化并且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情景,让学生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经历有对提升核心素养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具有育人价值。 二、“做中学”,促进的学生的发展设计多层次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读图、绘制、地图叠加通过读图、绘图、选图、贴图、地图叠加,加强读图能力,强化区域认知和时空综合思维的培养。 三、整合教材,构建知识间的联系框架将印度人口特点、农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整合,从而引导学生掌握自然环境对人文环境影响的一般规律,加深对人地关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