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一节声音是什么?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3分)2013年6月20日,王亚平老师太空授课及地面课堂的实况直播如图所示,下列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
A.王亚平老师授课的声音是从太空直接传到地面课堂的
B.王亚平老师授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C.王亚平老师授课的内容是通过电磁波传到地面的
D.声音传播的速度等于电磁波传播的速度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固体中快
B.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色越好
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C.敲门时,门的响声是由门的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次声波是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
4.广场舞(浴称坝坝舞)风靡各地。在广场上,跳舞的人在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对此,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音乐声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B.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C.音乐声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噪声
D.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音调
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B.有的超声波人耳也能听到
C.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在高速公路旁修建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6.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和光都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C.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D.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街道上的噪声监测仪是减弱噪声的专用设备
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D.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人们根据音调来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
9.“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软件。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非常好玩。针对这一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手机中的猫的声带振动而产生的
B.“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虽然语义相同,但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
C.当对着手机用很小的音量说话时,“汤姆猫”没有反应。说明需要发出足够高的频率才能使手机接收到声音信号
D.你发出的声音和手机发出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中,但传播速度各不相同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
B.“夜半钟声到客船”我们能听出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摩托车的消声器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1.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
B.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
C.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
D.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
12.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
A.成语“声如洪钟”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色
B.声音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是相同的
1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来控制噪声的
B.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音调要低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快
1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可以大于340m/s;
B.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可以传递能量;
C.“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频率高;
D.“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歌曲的音调高
15.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震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C.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
D.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16.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
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D.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17.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42℃
B.正常人l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
C.光和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km/s
D.某同学从一楼跑到三楼用了10s,则他在上楼过程中的功率大约是300W
1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C.声音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大妈们在楼前空地跳广场舞时所放的音乐太“高”,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19.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大
B.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20.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
B.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
2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甲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乙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的关系
C.丙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D.丁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2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2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中工作时,人们常佩带耳罩,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C.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D.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24.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大
B.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2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m/s
D.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26.如图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27.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C.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Hz
D.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速的大小只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B.超声波和次声波统称声音
C.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只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
D.声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
29.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和“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C.“蟋蟀在鸣叫”说明蟋蟀是声源;“金光闪闪”说明金子是光源
D.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30.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水中大
C.在校园周围植树能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
D.声控开关是利用声音的音调来控制电路的
31.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声音是一种波,它具有能量
D.禁鸣喇叭”,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2.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
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音调变高
D.不断将钟罩内空气抽出时,听到的声音在不断减小
33.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在校园内植树可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
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34.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评卷人 得分
二、双选题
35.下列有关声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
A.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旋钮实质是改变声音的语调;
B.真空也能传声;
C.“静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36.“会说话的汤姆猫”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如图所示)。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非常好玩。“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虽然语义相同,但由于两种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你讲话的声音是靠你的声带 产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37.(2分)向保温瓶注水时,听到的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音是通过 传播到人耳的。随着注水增多,听到声音的音调会 (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38.如图所示是2015国际田联钻 ( http: / / www.21cnjy.com )石联赛男子100米比赛瞬间,我国选手苏炳添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是首个跑进10秒大关的黄种人,这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起跑时用力向后蹬起跑器,身体迅速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同时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以苏炳添为参照物的观众是 的,他听到观众的欢呼声是通过 传到耳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39.音乐会上听到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 产生的,同时我们也能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不同.
40.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尺的振动幅度不变,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2013年6月11日,“神十”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电视转播时,即便不看电视画面,也能分辨出是哪个航天员的声音,因为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均选填“响度”、“音调”和“音色”)。宇航员在月球上 (选填“能”或“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
( http: / / www.21cnjy.com )
41.(3分)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或“不能”) 听到对方的讲话。
评卷人 得分
四、实验题
42.(5分)下面几幅图是课本中或课堂上常做的一些实验装置图,请在题中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如图(a),给密绕在铁钉上的导线通电,通过 现象,说明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
(2)图(b)中,导线的一端接电池一极,另一端与电池另一极时断时续接触,说明断断续续的电流可产生 。
(3)图(c)所示在密闭玻 ( http: / / www.21cnjy.com )璃罩内放如下装置:装满水的杯子,杯口用塑料薄片履盖并倒置悬挂;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静置的小磁针。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则玻璃杯中水和塑料片将 ,音乐芯片的声音将 ,小磁针 。
43.(5分)请你对下面物理实验情景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把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如图甲所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铃声,这说明______.
(2)图乙是探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 ”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能折叠的纸板的作用是: 。
(3)图丙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变化特点”的实验:组装实验装置时,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夹位置非常重要,应当先调整固定 的位置(选填“铁圈”或“铁夹”);实验时,小雯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
评卷人 得分
五、简答题
44.(4分)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个装置可以探究声学方面的哪些知识?(写出两点)
45.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的速度变为0.1 m/s”,我们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 请写出三个有关的合理场景.
46.请欣赏下面的一首诗并回答问题:
“唐代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写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眼。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请写出2个这首诗中包含的物理道理。
例:月亮反射太阳光,人们看到了月亮——光的反射
评卷人 得分
六、综合题
47.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我们可以利用矿泉水瓶做小实验来说明一些物理知识:
(1)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可以使瓶子变形,如果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 有关;
(2)手握空矿泉水瓶并对准瓶口吹气时发出“嗡嗡”的响声同时感到瓶子微微的颤动,这表明____ ;
(3)往空矿泉水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摇 ( http: / / www.21cnjy.com )晃后倒掉并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儿发现瓶子慢慢向内凹陷,这表明了____ ______的存在;(4)将空矿泉水瓶放倒在水平桌面上,用力向它的侧面吹气它会滚动,但用同样的力向它的底部吹气它却不容易滑动,(如图)这表明____________ ____.
48.(8分)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 H ( http: / / www.21cnjy.com )z到20000 Hz.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_______。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_______。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 ( http: / / www.21cnjy.com ) 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从发射声波到接受到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多少米?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太空不能传声,故AB错;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授课的内容是通过电磁波传过来的,故C正确;电磁波的速度等于光速,所以声音的速度小于电磁波的速度,故D错;应选C。
【考点定位】声音的传播;电磁波
2.C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播,但在固体速度最快,在气体中速度最慢,故A错;频率影响的是声音的音调,与声音的音色无关,不同声音的音色不同,音色是区分不同声音的主要特征,故B错;只要是光的反射,不论漫反射击还是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C正确;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但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应选C。
【考点定位】声速;声音的要素;光的反射;电磁波
3.C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A错;听见声音的条件除了有振动以外,还要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故B错误;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C正确;超声波和次声波都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这些声音人耳都听不到,故D错误;应选C。
【考点定位】声现象
4.D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所以音乐声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来传播,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故B正确;音乐声如果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就成为噪声了,故C正确;调大音量指的是提高声音的响度,与音调无关,故D错;应选D。
【考点定位】声现象
5.D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A错;超 ( http: / / www.21cnjy.com )声波不能引起人的听觉,故B错误;振幅影响的是声音的响度,与音调无关,故C错误;隔音墙能够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正确;应选D。
【考点定位】声现象
6.BCD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和光都能在固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故选BCD。
【考点定位】声音的传播、光的传播、热传递、连通器原理、功率的物理意义
7.D
【解析】
试题分析:我们辨别不同的声音是根据声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音色不同来区分的,故A错;噪声监测仪能测出声音响度,但是不能减弱噪声,故B错;力的大小不同会引起物体振动幅度的不同,而不会影响声音的音调,故C错;声音能够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老师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故D正确;应选D。
【考点定位】声现象
8.C
【解析】
试题分析:听到声音的条件为:产生声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介质传声——引起听觉,由此可见如果有声音发生,但没有传声的介质也不行,故A错;声音传播要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所以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C正确;不同声音的音色不同,但响度与音调可以相同,故D错;应选C。
【考点定位】声现象
9.B
【解析】
试题分析:手机中没有猫,声音是由扬声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鼓膜振动产生的,故A错;不同物体发生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这是不同声音的主要区分点,故B正确;音量小,是指声音的响度小,而不是由于频率的原因,故C错;不同的声音在空气传播的速度是相同的,故D错;应选B。
【考点定位】声现象
10.C
【解析】
试题分析:高声是指响度大,故A错;不同声音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音色不同,音色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声音,故B错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C正确;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D错误;应选C。
【考点定位】声现象
11.D
【解析】
试题分析:发出不同的声音是由于水量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了变化引起的,没必要探究,故A错;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用去探究,故B错;水量的变化引起了水振动快慢的变化,所以音调会变,也不用探究,故C错;音调的大小到底随水量的多少是怎样变化的,这才是我们应重点探究的问题,故D正确;应选D。
【考点定位】声音的要素
12.D
【解析】
试题分析:“声如洪钟”描述的是声音的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故A错;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有关,在同一种介质中的速度也不一定不变,故B错;“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因为不同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故C错;大小不同的力影响的是声音的响度,而不会影响声音的音调,故D正确;应选D。
【考点定位】声现象
13.A
【解析】
试题分析:A.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在声源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来控制噪声的,正确;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把“不是”改成“是”。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响度要小,而不是音调低,错;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在液体中居中。“传播速度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快”错。正确选A。
【考点定位】声现象
14.C
【解析】
试题分析:真空中不能传声,故A错; ( http: / / www.21cnjy.com )声波不但能传递信息,还能传递能量,故B错;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也就是声音的频率,故C正确;高歌中的高指的是响度大,故D错;应选C。
【考点定位】声现象
15.A
【解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2)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物体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慢,音调越低;
16.B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 ( http: / / www.21cnjy.com )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不同声音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选填B;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声频率不同,音调不同,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材料的发声体、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B
【考点定位】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辨别;声音的传播特点。
17.D
【解析】
试题分析: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约为25℃左右,故A错误;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75次左右,故B错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km/s,声音在15℃时为340m/s,故C错误;某同学从一楼跑到三楼用了10s,体重大约为500N,功率为P=Fs/t=Gh/t=500N×6m/10s=300W,故选D。
考点:生活中物理量的估测
18.D
【解析】
试题分析:学校路段禁止汽车 ( http: / / www.21cnjy.com )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B错误;声音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跳广场舞时所放的音乐太“高”, 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正确。
考点:控制噪声的途径,声与能量,声音的特征
19.D
【解析】
试题分析:在15°C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340m/s,超声波和次声波传播速度相同,A错;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噪声也是声音,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错;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C错;“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选D正确。
考点:声现象
20.D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的三个要素是音调、响度、音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音调是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响度是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的说法错误,符合题题意;音色是声音的特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考点定位】声音的三个要素、减弱噪声的方法
21.A
【解析】
试题分析:小球被反复弹起,是由于音叉的振动引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的,说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所在A正确;乙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用力的大小影响鼓面的振幅,所以B错;丙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长度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所以C错误;丁图中随着空气的减少,声音变弱,可以说明声音的传播要靠介质,所以D错误;应选A。
【考点定位】声音的三要素
22.D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的三个要素是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调、响度、音色,音调是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响度是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音色是声音的特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不合题意;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的振幅不同,发声的响度会不同,故D符合题意;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不合题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不合题意。
考点:声音的三个要素、减弱噪声的方法、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3.D
【解析】
试题分析:控制噪声的途径有三:1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人们常佩戴耳罩,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不同发声体由于材料和形状的不同,就会构成自己特有的声音特色叫音色。音色是我们分辨各种声音的依据。故B错误。蝴蝶翅膀振动慢音调低,我们无法听到,所以C错误。声音通过纸杯和棉线传递,说明固体能够传声,D符合题意,答案为D。
考点:声现象
24.D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 ( http: / / www.21cnjy.com )8m/s,超声波和次声波都属于声音,声速相同,A错;噪声也属于声音,也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错;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C错;“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的,音色是声音的三特性音调、响度、音色中的一个特性,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正确,选D。
考点:声速 声音的特性
25.B
【解析】
试题分析:A.错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正确,喇叭是声源;
C.错误,不同的介质传声的速度是不同的;
D.错误,是根据音色的不同;应选B。
考点:声现象
26.B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通常情况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传播使用的介质越来越少,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故选B
考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7.D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考查知识的记忆,解题方法是把每个选项中的错误改正过来。
A.声音的强弱用响度来表示,响度由声源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幅大响度大。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选项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0。选项错误;
C.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选项错误;
D.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选择正确。
【考点定位】声速,声的特性,减弱噪声的方法
28.D
【解析】
试题分析:A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压强及其温度的高低有关,不符合题意;B声音的范围很广,包括超声波、次声波及可听声,不符合题意;C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不仅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还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不符合题意;D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既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考点定位】声现象
29.D
【解析】
试题分析:声波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A错;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00000km/s,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所以B错;金子是反射光的,所以金子不是光源,C错;所有声音的传播都需要介质,所以D正确;应选D。
【考点定位】声现象;光现象
30.C
【解析】
试题分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音分为超声、次声和可听声,人耳听不到超声与次声,也就是说物体振动发出次声或超声我们就听不到,A不符合题意;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通常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声音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B不符合题意;C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所以在校园周围植树能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符合题意;D声音不仅能够传递能量,而且能够传递信息,声控开关就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即声音的响度来控制电路的,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考点定位】声现象
31.C
【解析】
试题分析:
A.听见声音的条件:声音的频率在20--20000Hz以内、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和健康的耳朵。所以,物体振动,我们不一定听到声音
B.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声音是一种波,它具有能量,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D.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安消声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隔音墙);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考点:声现象
32.D
【解析】
试题分析:A说明发声体在振动;B说明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C说明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D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考点:声现象
33.C
【解析】
试题分析:
A.如果物体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人是听不到声音的;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C.在校园内植树可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
D.超声波的频率很高,大于20000Hz,超出了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人听不到。
考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减弱噪声的途径;声音的特性
34.D
【解析】试题分析: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点评:A是减弱声音;B是改变音调;C是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35.D
【解析】
试题分析:调节音量旋钮改变的是声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响度,故A错;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静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噪声能够污染环境,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故正确;应选D。
【考点定位】声现象
36.音色 振动
【解析】
试题分析:“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是两种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考点定位】声音的三要素;声音的产生
37.空气;变高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注水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随着水的增多,空气柱越来越短,振动的频率增大,所以音调会变高。
【考点定位】声现象
38.相互 运动状态 运动 空气
【解析】
试题分析:用力向后蹬起跑器,起跑器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人一个力的作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以苏炳添为参照物,观众的位置是变化的,所以观众是运动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他听到观众的欢呼声是通过空气传到耳中的。
【考点定位】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
39.振动 音色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所以小提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不同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我们能够区分出不同的声音就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
【考点定位】声音的要素
40.响度、音调、音色、不能;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察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声音特征的认识,以及声音传播特点。轻拨与重拨改变物体的振动幅度,改变了声音的大小,即响度;保持尺的振动幅度不变,改变钢尺长度时,则尺子的振动快慢不同,即改变声音的音调;我们之所以可以判断不同人的声音是因为声音的特点不同,即音色不同。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因此不能用超声波测量月球上物体间的距离。
考点:声音的特性,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41.固体能传声,金属传声性能比棉线强,不能
【解析】
试题分析:(1)细棉线是固体,能实现通话,说明固体也是传声的一种介质.
(2)因为相距同样远,且说话的响度也相同,但改用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听到的声音大,这一实验表明是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的好.
(3)如果线没有拉直,那么由于线是松软的,振动会被棉线上的空隙吸收,从而无法传递振动,另一方就听不到声音.
考点:声音的产生 和传播
42.(1)铁钉吸引大头针 (2电磁波 (3)下落 越来越小 仍指南北(或仍静止、不动)
【解析】
试题分析:(1)给密绕在铁钉上的导线通电,通过通电后的铁钉吸引大头针现象,说明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
(2)断断续续的电流可产生电磁波。
(3)装满水的杯子,杯口用塑料薄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履盖并倒置悬挂,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杯子里面的水不会流下来,当抽去里面的空气后,没有了大气压的作用,杯中水和塑料片就会流下来;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当抽出里面的空气,声音会越来越小,因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静置的小磁针的指向与地磁场有关,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不会改变地磁场的,因此小磁针仍指南北。
考点:电流的磁效应 电磁波的产生 大气压 声音的传播 地磁场
43.(1)真空不能传播声音(2)光的反射 ;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3)铁圈” ;缩短试验时间或节省时间 .
【解析】
试题分析:(1)把正在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声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进一步推理空气越稀薄,声音越小,空气完全没有时,声音也听不到,可得真空不能传声。(2)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前或向后折时,如果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反射光线不能出现在纸板上。所以,用能折叠的纸板判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3)若先固定铁夹,温度计的位置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固定,铁圈上下调整的空间有限,难以保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应当先调整固定铁圈的位置,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小雯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因为热水温度较高,可以减少实验时间。
考点: 声音的传播 光的反射规律及其应用 实验装置的合理安装
44.(1)声音的产生;(2)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
试题分析:可以从声音的产生、音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频率的关系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来考虑。如: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音调发生了变化;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一定,用不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响度发生了变化.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
45.(1)两个人对面说话,也要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
(2)面对面交谈时,声音和嘴巴口形有时间差;
(3)发令枪冒烟后好长一段时间运动员才起跑;
(4)汽车的喇叭将不起作用.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记住声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然后进一步推测当声音的速度变为0.1 m/s后,事物情景的变化.可列举的合理场景
(1)两个人对面说话,也要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
(2)面对面交谈时,声音和嘴巴口形有时间差;
(3)发令枪冒烟后好长一段时间运动员才起跑;
(4)汽车的喇叭将不起作用.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
46.钟声传到渔船——声音的传播;人们听到的是钟声——音色.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钟声是通过空气传递到我们的耳朵中的;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我们是通过钟声振动的音色辨别出是钟声的。故答案为:钟声传到渔船--声音的传播;人们听到的是钟声--音色.
考点:声音的传播,音色
47.(1)力的大小;(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大气压;(4)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解析】
试题分析:(1)力的大小、方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手握空矿泉水瓶并对准瓶口吹气时发出“嗡嗡”的响声同时感到瓶子微微的颤动,这表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由于大气压的存在,使瓶子慢慢向内凹陷的;(4)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力。
考点:力的三要素;声音的产生;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48.(1) 高于20000Hz (2)能量(或空化效应)(3)真空不能传声
(4),海洋的深度为3000m。
【解析】
试题分析:(1)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 Hz到20000 Hz.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超声波。所以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高于20000Hz ; (2)声波不仅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题中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或空化效应);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4)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1500m/s,从发射声波到接受到 回声所用时间为t=4s,则该处海洋的深度为。
考点:声的综合应用与计算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