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共和国20年的曲折历程(1956-1976)
第6课
关 键 词
国民经济调整
良好开端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1956
1958
1966
1961
自主阅读
(1)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是什么?
(2)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哪些曲折和失误?
(3)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4)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误与成就带来了哪些历史启示?
曲折发展的十年
——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956-1966)
材料: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上建立,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1、良好开端——中共八大的召开
阅读课本27页,归纳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和主要任务
时间:
1956年
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
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共八大是社会主义探索的良好开端。
内容:
意义:
思考:为什么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制定的决策(主要任务)完全符合国情
曲折发展的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1、良好开端——中共八大的召开
阅读课本27页,归纳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建设总路线
时间:
内容:
1958年
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好快多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材料:“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速度问题是建设路线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方针问题”。——《人民日报》
总路线在强调什么?以及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总路线?
数量多,速度快,质量好,成本省
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左”倾错误路线)
社会主义探索失误
经济
工业:“大跃进”运动
农业:人民公社化运动
政治:文化大革命
曲折发展的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2、重大失误——“大跃进”
时间:
“大跃进”运动从1957年开始发动,1958年全面展开
表现:
①工业上:全民大炼钢铁
高指标
挖秃青山炼钢铁
居民捐献家中铁制用具送去炼钢
瞎指挥
为了达到规定的钢产量指标,号召全国上下一切部门为生产钢“停车让路”,于是以“小(小高炉),土(土法炼钢)、群(群众运动)”为特征的全民炼钢运动迅速掀起。1958年,全国共生产钢1108万吨,其中合格的钢只有800万吨。
不利影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造成资源浪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曲折发展的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2、重大失误——“大跃进”
2017年超级水稻亩产2298斤
失误: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用群众运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过分强调人民群众积极性
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违背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②农业上:虚报产量
浮夸风
曲折发展的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
干活人看人,收工人赶人
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
干不干一个样,
干多干少一个样。
影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共产风
(3)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起吃大锅饭
一起下地干活
“共产风”:主要指共同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是不符合实际的。
实质: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水平
曲折发展的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2、重大失误——“大跃进”
3.结果: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三年经济
困难时期
刘少奇曾说这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曲折发展的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笔记)
4.国民经济调整:
核心
1961年初——1965年
(1)时间: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方针:
(3)结果:
1962.1.11-2.7日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对推动经济全面调整起到积极作用。
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通过了八字方针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曲折发展的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总结】 探索中为什么会失误?出现的严重失误有哪些?有何启示?
为何会失误
①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
启示
①政策制定立足国情,实事求是。
②经济建设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生产关系不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②对国情分析不够
出现的失误
①大跃进——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本质上是犯了“左倾错误”
大跃进是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盲目冒进;
人民公社则是在生产关系方面(制度上)的盲目冒进
③生产关系应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曲折发展的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动荡混乱的十年
——“文化大革命”
(1966-1976)
这是疯狂混乱的十年,
是让人痛心疾首的十年,
是让人不堪回首的十年,
这更是一段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
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材料一: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
——《五·一六通知》
1原因
方法:以阶级斗争为纲(划书)
文化大革命工作中心/口号
动荡混乱的十年——“文化大革命”(1966-1976)
2概况
1.时间:
2.领导机构:
中央文革小组(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
1966-1976
康生
陈伯达
江青
张春桥
他们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
3.反革命集团:
林彪反革命集团、
江青反革命集团(四人帮)
动荡混乱的十年——“文化大革命”(1966-1976)
196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主席刘少奇因遭受政治迫害和人身摧残在河南开封病逝,在火葬单上,刘少奇的名字被改为“刘卫黄”,共和国主席成了“无业”游民,终年71岁。
共和国最大的冤案
2概况
动荡混乱的十年——“文化大革命”(1966-1976)
3、表现
动乱表现:
贴大字报
毁文物
动乱表现:
“破四旧”
大字报,是张贴于墙壁的大字书写的墙报,是50年代至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流行于中国的舆论发表形式。
拆寺庙 斗和尚
烧古籍
据统计:一个月的时间在北京抄家就达3.3695万户,被驱赶出京的所谓五类分子及其家属有805万多人,被打死的多达1722人。
动荡混乱的十年——“文化大革命”(1966-1976)
受到接见的红卫兵与毛主席
和林副主席在一起
动乱表现:
红卫兵大串联
红卫兵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毛主席语录》是毛泽东主席名言警句选编本。文革期间,被50多种文字印成500多种版本,发行量达50亿册。被国际社会公认的“20世纪世界上最流行的书”,发行量仅次于《圣经》,排名世界第二。 因为最流行的版本用红色封面包装,又是红色领袖的经典言论,所以文化大革命中被普遍称为“红宝书”。
动乱表现:
个人崇拜
3、表现
动荡混乱的十年——“文化大革命”(1966-1976)
动乱表现:
批斗“走资派”:领导干部
1966年8月,中国作家老舍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暴力批斗,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
吴晗因其所著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遭到残酷批斗,含冤去世。
傅雷在“文化大革命”之初,受到巨大迫害。1966年9月,愤而离世,夫人朱梅馥亦自缢身亡。
批斗文学人士
动乱表现:
3、表现
动荡混乱的十年——“文化大革命”(1966-1976)
林彪反革命集体
2、反革命团体
林彪利用党中央副主席和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职务和毛泽东对他的信任,打着拥护毛泽东的旗号,残酷迫害干部和群众,安插亲信,培植死党,妄图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毛泽东、周恩来机智地粉碎了这次政变。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九一三事件)。
3、表现
动乱表现: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毛主席作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高中生(1966-68年三届),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群众路线运动。
动荡混乱的十年——“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二月抗争(二月”逆流“)——对应29页第2段
老革命家的反抗:
1967年2月举行的怀仁堂会议上,叶剑英、徐向前、谭震林、陈毅等同
志,和江青等人的倒行逆施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谭震林怒斥张春桥说:“你
们的目的,就是要整掉老干部,你们把干部一个一个打光……四十年的革命,落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关于要不要稳定军队的问题,徐向前说:“军队
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支柱。这样军队乱下去,还要不要支柱啦 ?”
徐向前
叶剑英
聂荣臻
陈毅
李先念
谭震林
李富春
人称“四帅三副”。但他们的斗争遭到了压制和打击
动荡混乱的十年——“文化大革命”(1966-1976)
江青反革命集体
江青
王洪文
张春桥
姚文元
4、反革命团体
5、文革结束标志
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欢庆粉碎“四人帮”
审判席上的“四人帮
打倒“四人帮”游行
动荡混乱的十年——“文化大革命”(1966-1976)
党和国家领导人受诬陷的有38人,其他中央党政军领导干部、民主党派负责人、各界知名人士受诬陷有382人,受到迫害的干部和群众70多万人,受株连达1亿人以上。
党政机关瘫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9年无法正常召开。
“文化大革命”的不良影响和启示
刘少奇在“文化大革命”被批斗时,曾拿着宪法悲愤的说: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你们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刘少奇被批斗
影响: ①政治上长期动乱,民主和法制受到破坏
启示:①必须健全民主与法制,走依法治国的道路
政治领域:
动荡混乱的十年——“文化大革命”(1966-1976)
动荡混乱的十年——“文化大革命”(1966-1976)
②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拉大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经济领域:
“文化大革命”十年间,平均每年增长7. 1%,大大低于正常的发展速度。据有关方面估算,这十年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人民币,而从1949年到1979年建国三十年的全部基本建设总投资才6000亿元人民币,这个损失几乎把家底都折腾进去了。另外,这一时期世界正处于“经济起飞”的阶段,我国贻误了这宝贵的时间,拉大了和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启示:②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文化大革命”的不良影响和启示
票证——
计划经济下
物资短缺的真实写照
1956年全国人均粮食产量近307公斤,20年后,到1976年,降到了305公斤
文化大革命的中心任务:以阶级斗争为纲
动荡混乱的十年——“文化大革命”(1966-1976)
文革期间,无数优秀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大量国家文物遭受洗劫。
另外,由于工厂停产、学校停课,广大初、高中毕业生面临无法安置的局面。1968年12月,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在全国掀起了上山下乡的热潮。许多人在农村生活长达近十年,中断了学校学习。
③教育、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出现人才断层
文化、教育、科学事业:
启示:③必须重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重视人才培养
“文化大革命”的不良影响和启示
文革影响: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
对文革认识:
世界处于冷战格局;中国
逐渐走上了同时与美苏
两个大国相对抗的
道路;
世界局势
中国错判
人
世
间
没
有
一
帆
风
顺
的
事
业
进
世
界
历
史
曲
折
中
前
发动文革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
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很短,我们
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
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
因而在探索中走了弯路。
艰苦奋斗的建设成就
艰苦奋斗的建设成就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大庆油田
包头钢铁公司
鞍山钢铁公司
大港油田
胜利油田
红旗渠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武汉钢铁公司
兰新铁路
兰青铁路
包兰铁路
川黔铁路
黔桂铁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项目 内容
工业领域
交通水利
科学技术
历史意义
两大钢铁基地:
兰新、兰青、包兰铁路;水利建设取得很大成就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国防尖端技术取得巨大进展
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划书:31页)
武汉、包头钢铁基地
三大油田:
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
结束了中国依靠“洋油”的时代,实现了原油的石油的全部自给。
艰苦奋斗的建设成就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走进模范人物
“铁人”王进喜
不怕困难 艰苦创业
无私奉献 鞠躬尽瘁
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 雷锋
助人为乐 爱国爱民
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身上的哪些精神品质?
精神:不怕吃苦,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艰苦奋斗的建设成就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年)成就
注意:科技成就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
时间 成就
1967年6月
1970年4月
1973年
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良好开端: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
失误:1958年“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失误: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
建设成就:初步形成比较完
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
系,尖端科学技术研究取
得重大成果。
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中前进。
特点:社会主义建设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易错易混点:
建国后已学过的三次与土地有关的问题: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社
人民公社化运动
由地主土地私有变成农民土地私有,私有制没变。
是把农民土地所有制改为土地集体所有,
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建立的标志。
其特点是“一大二公”,主要表现是大办公社食堂。
人民公社权力过分集中,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这
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人民公社化运动
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