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八下历史期中考点大串讲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目
录
1 复习目标
2 时空坐标
3 思维导图
4 知识讲解
5 单元检测
*了解“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了解这一时期以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
*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复习目标
1949年
1953年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1954年
1956年底
1957年
1958年
1966年
1976年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开始
《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
法》颁布
“三大
改造”
基本完成
一五
计划
完成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文化
大
革命”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
性质
变化
社会
主义
探索
1955
华约成立
美苏两极
格局形成
1967
欧洲共
同体成立
20世纪
50年代中期
赫鲁晓夫改革
开始
20世纪60
年代中期
勃列日涅夫改革开始
1968
世界
日本成为
世界第二
经济大国
时空坐标
十年探索时期
思考:
哪些是成功的探索?哪些是重大的失误?
思维导图
特点: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工业化与三大改造并举
考点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
知识讲解
背景 时间 目的
基本任务 特点 主要成就 结果 意义 核心任务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国内:新中国建立以后,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国外: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包围;受苏联模式的影响
1953-1957年底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3)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优先发展重工业
一大桥:武汉长江大桥1957
二铁路:宝成铁路、鹰厦铁路
三公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四工厂: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
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准备了物质条件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鞍山大型轧钢厂
鹰厦铁路
青藏公路
川藏公路
新藏公路
宝
成
铁
路
武汉长江大桥
(1957)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建设主要成就
四厂
沈阳飞机制造厂
三路
两铁
一桥
读图学史
中国与苏联在建设工业化道路上的比较
知识拓展
①工业生产有巨大增长,石油钢铁和电力发展迅速,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
洋务运动
近代工业
化起步
1956年
公私合营
1953-1957
一五计划
1956-1966
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时期
1966-1978
文革时期和
两年徘徊时期
1978-90年代
工业化调整
时期
90年代至今
工业化迅速
发展时期
民族资产阶级退出历史舞台
现代工业
化起步
①
损失巨大
缓慢发展
建立起门类
齐全的工业
体系
②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城市化明显加快。
启示:
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发展民族经济;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保障;重视科技和教育;保持稳定的发展环境等。
中国近现代工业化发展历程简介
知识拓展
含义 确立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 地位 意义 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9月
北京
(1)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制度
考点2--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考点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知识讲解
颁布
主要 内容
特点
地位
意义
区分
*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1)标志着《共同纲领》行使宪法作用的历史使命的完成
(2)为全国人民指明了一条清晰的、明确的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良好开端
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考点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知识讲解
《共同纲领》与第一部《宪法》之比较
《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会议
时间
内容
地位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
1949年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②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知识拓展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的初步构成
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基本政治制度:
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全国人大和人民政协的区别:
项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性质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居国家机构体系的首位 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是政党制度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产生 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 政协委员以协商推荐的方式产生
职能 拥有立法权、任免权、监督权和重大事项决定权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政协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无决策权)
知识拓展
结果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质 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的社会变革
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缺点 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时间 1953~1956年底
内容
考点三 三大改造
知识讲解
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由私有变成公有,使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确立起来,因此,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起来。
知识拓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三大改造完成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易错易混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土地政策、农村经济组织形式
知识拓展
中共八大 时间 1956年
内容 (1)分析当时国内主要矛盾
(2)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意义 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考点四 中共八大
知识讲解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 人民的要求(或需要) 我国的实际情况
第一对主 要矛盾
第二对主 要矛盾
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落后的农业国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
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对当时的国情作出正确判断,把主要力量用来发展社会生产力,符合实际,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知识拓展
探索中的失误 背景
具体表现
影响
调整
认识
启示
大跃进
和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1)“大跃进”:高速度、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2)人民公社化运动:政社合一,“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1959—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1961年初开始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经济建设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考点五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知识讲解
大跃进:大办工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535万吨
3000万吨
1070万吨
炼钢指标
高指标
浮夸风
瞎指挥
大炼钢铁运动
读图学史
公社赛过铁饭碗
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是越大越
公越好,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盲目求快。1958年10月底,全
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人民公社的特点: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共产风
读图学史
探索中的失误 文化大革命 原因
时间
特点
进程
表现
危害
认识
启示
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1966~1976年
“以阶级斗争为纲”
(1)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2)1971年,“九一三事件”,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3)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
民主与法制遭受践踏(刘少奇遭受残酷迫害-“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社会和生产秩序混乱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1)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很短,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在探索中走了弯路
(2)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世界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过程中前进的
(1)要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2)健全民主与法制建设,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
考点六 “文化大革命”
知识讲解
“文化大革命”
的影响
民主与法律
国家政权
国民经济
生活水平
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5000亿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肆意践踏
严重削弱
发展缓慢
提高
没有
严重摧残
1.“左”倾与“右”倾:前者是指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观,脱离社会现实条件,陷入空想、盲动和冒险的倾向;后者是指思想、观念僵化,对反动势力表现软弱、忍让。
2.党的历史上两次严重的“左”倾错误:
①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导致红军被迫长征,直到遵义会议才得以纠正;
②“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导致国民经济遭到严重损失,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纠正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知识拓展
问题:请根据下面思维导图,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革命和建设模式对中国产生过影响。
知识拓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工业
交通
科技
文化大革命时期 科技
一大桥:武汉长江大桥1957
二铁路:宝成铁路、鹰厦铁路
三公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四工厂: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
区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主要成就
①钢铁: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
②石油: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建成,原油和石油自给。
③新兴工业:电子、原子能、航天从无到有。
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1967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2)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3)1973年,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考点七 建设成就
知识讲解
王进喜 主要事迹
评价
相关名言
雷锋 事迹
评价
相关名言
参加大庆石油大会战。率领钻井队,打出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
被誉为“铁人”。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甘当革命的螺丝钉,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1963年,毛泽东题写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号召向雷锋学习
雷锋是解放军好战士,他以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风格和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风,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考点八 王进喜 雷锋 邓稼先 焦裕禄
知识讲解
邓稼先 主要事迹
评价
相关名言
焦裕禄 事迹
评价
时代 精神 1958年,开始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后领导设计氢弹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被誉为“两弹元勋”
“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焦裕禄在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期间,组织治理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身患癌症后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被誉为“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榜样”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忘我劳动、奉献为民、勇于创新的精神
考点八 王进喜 雷锋 邓稼先 焦裕禄
知识讲解
谈谈十年探索对我们在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当中的启示?
1、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2、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3、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1.“在1952年、1953年,甚至把建设急需的理工科大学生,提前一年毕业分配。1953年暑期高校毕业生分配的基本方针是:集中使用,重点配备。配备的重点是基本建设的施工、设计方面和高校的助教、研究生。1953年寒假重点分配到重工业、国防工业各部门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43%。”这是因为( )
A.社会主义改造急需人才 B.“一五”计划建设迫切需要
C.土地改革的成果需巩固 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B
单元检测
【详解】依据材料中“在1952年、1953年”“把建设急需的理工科大学生,提前一年毕业分配”“1953年寒假重点分配到重工业、国防工业各部门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43%”并结合所学可知,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3年,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B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土地改革是在农村进行的改革,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才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故选B项。
2.古人讲:“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谓“为时”“为事”,就是要发时代之先声。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是《我的幸福年代》。这里“幸福年代”的含义是指( )
A.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致富之路 B.“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善了人民生活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D
单元检测
【详解】根据题干时间信息“1956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 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 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 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 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D项正确;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底,排除A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且开始于1958年,排除B、C项。故选D项。
3.1956—196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初的十年。十年间,我国初步建成了独立的、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不仅电力、冶金、机械等工业得到长足发展,而且电子、原子能和航天等新兴工业也从无到有,逐步壮大。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B.工业体系的逐渐完备
C.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D.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援
C
单元检测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初的十年初步建成了独立的、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电子、原子能和航天等新兴工业也从无到有,逐步壮大。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C项正确;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是十年建设的成就原因之一,不是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初步建成了独立的、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排除B项;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援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