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导学案(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导学案(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4 21:5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8年下学期◆高一 月 日 班级: 姓名: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学习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分析春秋战国大变革;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原理,辩证的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时空观念】运用时空定位,分析中华文化在特定历史阶段的发展概况和具体表现。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总结和分析其特点,把握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和基本精神,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理解中华文化对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培养家国情怀。
课前自主探究:
1、观看视频,体现了哪些优秀的传统文化?
2、结合图片,中华文化的起源地有哪些?体现什么特点?一体表现在哪里?
3、中华文明何时进入青铜时代?此时代呈现出何种特点?
4、为什么孔子的主张得不到当时各国君主的青睐?
5、【归纳总结】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春秋战国时期
6、秦汉时期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如何?
7、魏晋隋唐时期中华文化的有何发展?
8、宋元时期中华文化的繁荣体现在哪些方面?
9、明清时期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转折体现在哪些方面?
10、近代到现代,中华文化的衰落与复兴体现在哪些方面?
11、通过学习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有哪些?
12、在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儒家思想兼容别派学说的几次大发展分别是什么
1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都包括哪些内容,有何意义?
14、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内涵的含义、表现及意义?
15、根据材料 ,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16、根据材料归纳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和当代价值
【概念阐释】
中华传统文化:
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华文化。是在长期历史积淀中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易除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代表中华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体现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精神的主要思想观念。
基础知识梳理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起源——远古时期:
特点: ⑴ 起源; ⑵ 以 为核心; ⑶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形成
2、奠基——春秋战国:
(1)华夏认同:春秋战国时期, 内迁的 逐渐融入华夏族,形成血缘认同和文化认同。
(2)百家争鸣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 。
表现: ①春秋时期,孔子对西周 进行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②战国时期,出现 ”局面,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3.形成——秦汉时期:
(1)秦朝: 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推崇 学说(焚书坑儒) ;
(2)汉代: ①汉武帝尊崇 ,确立了儒学的 地位;
② 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4、发展:魏晋隋唐时期:
(1)魏晋: 儒、佛、道交汇融通,魏晋 盛行
(2)隋唐: ①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 ,同时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②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5.繁荣:宋元时期
(1)背景: 宋代,儒佛道相互渗透、吸收, 形成
(2)表现: 理学的集大成者:
主张: “ ”、“格物致知”
(3)影响: ①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
②宣扬封建 ,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6.传承与转折:明清时期.
(1)传承:明中期以后, 得到广泛传播。
(2)转折: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
、 和 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
(3)禁锢: 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7.近代到现代:文化衰落与复兴
(1)鸦片战争后, 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主流;
(2)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追求 ;
(3)五四运动以后, 在中国得到泛传播,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伦理观: 以人为本,(人本思想)(相对神本,实用主义)
(1)人本内涵:关注人与社会,关注现实生活,主张积极入世。
表现:①周公:“ ”,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
②春秋时期,孔子提倡“ ”,主张“仁者爱人”。
意义: 建立起儒家规范 关系的伦理秩序
2、政治观: 思想(相对君本、官本)
内涵:是人本思想在政治伦理上的体现;
表现:①春秋时期: 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
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 。
②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 ”说,“民贵君轻”。
③历代思想家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
意义: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一定程度上转化为 ,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自然观: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1)思想表现:
①夏商时期,相信鬼神,商人祭天地、祖先。
②春秋时期,老子提出“ ”的概念,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
③战国时期, 提出“天行有常,不尧存,不为桀亡”即“制天命而之”的思想。
(2)意义: ①他们以朴素的 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②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4、家国观: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1)代表:
①春秋战国: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任的思想。
“ ”是儒家学说的精髓。
②两宋时期: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万世开太平”
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夭下之乐而乐”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③明清时期: 顾炎武——“ 、 ”。
(2)意义:有利于提高责任感、使命感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5、价值观:崇德尚贤,天下为公:
(1)表现: ①西周初年“明德”“敬德”
②春秋时期:孔子提出“ ”
③战国时期:墨子的 、孟子、《礼记》
(2)意义: ①这些思想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
②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6、人生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表现: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好以厚德载物”出自《周易》;
②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意义:体现 精神境界。
7、处世观:
(1)表现:
①西周末年的太史伯:“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
②孔子、孟子: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
(2)意义: “和”的思想作为人们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特点:
(1)本土性: 与发展(如汉字、京剧、本土建筑)
(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如儒法道长期并行、多种地方戏剧)
(3)包容性:收并蓄博采众长(如佛教本土化、西学东渐)
(4)凝聚性:共同文化特质同心协力 ( 如炎黄子孙;龙图腾)
(5) :绵延不绝传承至今(如汉字、传统节日)
2.价值:
(1)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 和精神动力;
(2)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 方式和 方式;
(3)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 的大家庭;
(4)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课堂检测】
一、单选题
1.(2024上·广东东莞·高三统考期末)战国至西汉时期,民间曾广泛流行“驰逐”的飞速驰车竞技项目,高速驰车亦成为许多皇室贵族的嗜好,甚至以温良谨慎著称的汉文帝也想尝试飞车疾驰的乐趣。这反映了当时( )
A.勇进精神影响社会风气 B.皇帝好恶决定竞技兴衰
C.耕战结合思想深入人心 D.民族交融带来文化重构
2.(2024·云南楚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中学校考一模)有学者认为,在政治方面,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并使用人牲;而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建立了调节人际关系的礼乐制度。这一变化表明,西周时期( )
A.专制君主的权力出现异化 B.治国理念趋于理性
C.初步确立起儒家伦理道德 D.宗法意识日趋淡漠
3.(2024·福建·一模)南宋时期兴起永嘉学派,其代表人物陈亮认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叶适也提出“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事到济处,便是有理”的主张。据此可知,永嘉学派(  )
A.受格物致知思想的影响 B.与心学一脉相承
C.维护了理学的正统地位 D.主张经世致用
4.(2023上·山东济宁·高二济宁一中校考阶段练习)清末民初,把中国视为“东亚病夫”或“病夫国”等论调流行一时:时人指出,西方人“视中华为垂危之病夫,床笫呻吟,罔然自主”;民初的一则广告曰:“欲雪东方病夫之耻乎 请速服强体大王的血中宝”。由此可知,“东亚病夫”等论调( )
A.表明传统中医疗效不彰 B.反映民众精神危机严重
C.被大量应用于商业宣传 D.呈现出浓厚的民族意识
5.(2023上·四川雅安·高三雅安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老子主张“以无事取天下”,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孟子系统地阐述了“仁政”学说,提出“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这反映出二人的学说( )
A.在治国理念上截然相反 B.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C.迎合了封建贵族的诉求 D.蕴含着朴素的民本思想
6.(2023上·山西吕梁·高三校联考期中)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欧洲传教士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他们川拉丁文翻译了“四书”“五经”等著作,多位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也从这些译本中汲取思想因素,这表明( )
A.儒家经典是启蒙思想的主要来源 B.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C.中西方交流频繁促进了文化融合 D.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优越
7.(2024上·天津·高三校联考期末)藻井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顶棚特有的一种装饰形式。早期多以藻纹作为装饰,“井者,束井之像也;藻,水中之物,皆取以压火灾也。”隋代纹饰吸收了波斯图案花纹,《唐会要》中提到“王公已下,舍屋不得施重棋藻井”。明清时期造型多上圆下方,合乎古代宇宙观。综合上述材料可知,古代藻井装饰的发展( )
A.遵循了较为严格的等级礼制 B.借鉴了古希腊罗马的穹顶式建筑风格
C.反映了古代大一统宇宙观念 D.体现了中国文化包容性和时代性特点
8.(2024上·北京昌平·高三统考期末)周公用“德”说明了“天”的意向,天惟德是选,并用德的兴废作为夏、商、周更替的历史原因。依据德的原则,对天、祖要诚,对己要严,与人为善,用于民则表现为“保民”。下列属于敬天保民思想的是( )
A.“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C.“天视自我民事,天听自我民听” 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9.(2024·重庆·统考一模)中华文化中“中”的观念由来已久。史学家唐兰认为“中”最初为氏族时代议事场所居中之徽帜,群众望之而趋附,其所立之地恒为中央,“因更引申为一切之中”。商周以降,“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立宫,择宫之中立庙”成为重要的政治思想。这反映出( )
A.早期政治的中央集权特点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C.古代建都以地理中心为主 D.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特征
10.(2023上·山东济宁·高二济宁一中校考阶段练习)清末民初,把中国视为“东亚病夫”或“病夫国”等论调流行一时:时人指出,西方人“视中华为垂危之病夫,床笫呻吟,罔然自主”;民初的一则广告曰:“欲雪东方病夫之耻乎 请速服强体大王的血中宝”。由此可知,“东亚病夫”等论调( )
A.表明传统中医疗效不彰 B.反映民众精神危机严重
C.被大量应用于商业宣传 D.呈现出浓厚的民族意识
11.(2024上·河南南阳·高二校联考期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些阐述意在( )
A.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理念 B.推动世界改善治理体系
C.推动国人铸就民族精神 D.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2.古代皇帝冕服上的十二章花纹各有不同的寓意,如,日月星表现三光照耀,一片光明;山是比喻王者威重四方,为众人所仰望;华虫(雉)取其文采,象征文德;彝为宗庙礼器,雕虎猿花纹,表示威猛、智慧和孝行;水藻喻以冰清玉洁,品行高尚。据此可知,皇帝的冕服( )
A.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载体 B.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
C.宣扬了儒家“仁”的治国理念 D.反映了农业文明生产方式的落后
二、材料解析题
13.(2023上·广东·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就萌发了爱国主义精神。从《尚书》中可以看到,最早的爱国主义萌芽,是“家族”“万邦”与“天下”观念。《左传》中多处洋溢着爱国精神和基调,其中谈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影响巨大。可以说,整个封建社会优雅的华夏文明始终是士人爱国信念的一个重要源泉。《论语》中“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更是凝结成了后世"民族和睦、四海一家""天下太平"的爱国精神和天下观念。在整个中国古代,民族气节被视为人生修养的最大气节,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中说“圣人三日无君则惶惶然”,苏轼曾评价爱国诗人杜甫虽然终身不得重用,却“一饭未尝忘君”,忠君爱国的岳飞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赢得了后世的尊敬。
——摘编自吴灿鑫《从周公到孔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奠基》等
材料二 近代前期,面对列强侵略,中华民族英勇不屈,坚持反抗: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英勇抗英,左宗棠英勇抗俄,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抗日殉国,都表现出中华民族反抗外侮的爱国主义精神,至今仍为人们所赞颂。甲午战后,民族资产阶级提出“要报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的主张,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勇敢地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提出实行资本主义君主立宪的社会改革方案,这个改革方案破产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重新思考救国救民的道路,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成为近代前期中国寻求救国真理的最高成就。在三民主义的旗帜下,民族资产阶级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承担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进行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摘编自吴毅《外向发力:近代以来中国爱国主义的发展简论》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特点。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前期爱国主义精神的发展不同于中国古代爱国精神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
1.A 2.B 3.D 4.D 5.D 6.B 7.D 8.C 9.D 10.D
11.D 12.B
13.
(1)特点: ①源远流长;强调家国一体;②追求天下太平;忠君与爱国密不可分;③爱国气节与自身修养紧密相连;④具有浓厚的文化自信。
(2)不同: ①具有浓厚的救亡图存色彩; ②与政治变革和民主革命进程密切相关;
③呈现向西方学习的基调; ④参与阶层更加广泛。
原因: ①民族危机的加深; 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④西学东渐和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