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初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09-10 08:5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教版初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2.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燃放烟花鞭炮
B.刀具表面生锈
C.食品腐烂
D.菜被切碎
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瓷碗破碎 C.食物腐败 D.干冰升华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柴燃烧 B.酒精挥发 C.铁丝弯曲 D.冰雪融化
5.下列实验中,可验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冰雪融化 C.燃放礼花 D.蔗糖溶解
7.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葡萄酿成酒 B.水果榨成果汁 C.蔗糖溶于水 D.汽油挥发
8.物质世界在不断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晾干衣服 B.食物腐败 C.灯泡发光 D.压榨果汁
9.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融化成水 B.钢锭拉成钢丝 C.铁钉生锈 D.酒精挥发
10.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1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金块抽成金线 B.干冰升华 C.可燃冰燃烧 D.蔗糖溶解于水
1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胆矾研碎 B.海水晒盐 C.蜡烛燃烧 D.干冰升华
13.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应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干冰在舞台制雾时作致冷剂 B.小苏打在做馒头时作发酵剂
C.还原铁粉在月饼盒内作除氧剂 D.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作干燥剂
14.在下列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菠萝榨汁 B.海水晒盐 C.谷物酿酒 D.石头雕像
15.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碘酒作消毒剂 B.稀盐酸作除锈剂
C.活性炭作吸附剂 D.碳酸钙作补钙剂
16.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棉花纺成线 B.棉线织成布 C.棉布制成衣 D.棉衣着了火
17.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生锈 B.石蜡熔化 C.水变成水蒸气 D.酒精挥发
18.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19.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淘米 B.洗菜 C.柠檬榨汁 D.葡萄酿酒
20.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春天花朵瓣成花瓣 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
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 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
21.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22.下列实验中不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带火星的小木条在O2中复燃 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H2
C.石灰浆扶上墙后变潮湿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23.下列事例中,不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2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氢气燃烧 B.菜刀生锈 C.冰雪熔化 D.电解水
2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纸张燃烧 C.瓷碗破碎 D.湿衣晒干
26.我们每天都和物质打交道。以下物质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2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 B.浓硫酸做干燥剂
C.二氧化碳做温室肥料 D.盐酸用于除锈
28.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29.下列食品或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牛奶发酵成酸奶 B.把水果榨成果汁
C.粮食酿成白酒 D.用面粉和小苏打发酵做馒头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30.下列厨房中发生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沼气燃烧。 B.用清水淘米或清洗蔬菜瓜果。
C.小苏打发酵面粉蒸馒头。 D. 。
3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
A.用氮气保存食品
B.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
C.发热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
D.
32.根据如图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____.
(2)C是进行__________操作装置中的一部分.
(3)若B装置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
33.(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1807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学家首次利用电解氢氧化钠的方法制备金属钠,同时得到氧气和水。1921年,科学家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制备金属钠同样获得成功。金属钠用小刀切开外皮后,可以看到银白色的金属光泽,钠的密度是0.97g/cm3。钠跟氧气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反应。将一小块绿豆粒大小的钠,放入滴加过几滴酚酞试液的水中,可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熔成闪亮的小球,在水面上来回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溶液会变红。收集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经检验发现其具有可燃性。
金属钠可用于制造一种抗爆剂——四乙基铅(( ( http: / / www.21cnjy.com )C2H5)4Pb),它能降低汽油的爆震性,减少发动机产生的噪音。四乙基铅通常是使氯乙烷(C2H5Cl)跟金属钠和铅的合金一起反应而制成的。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钠的物理性质 (答出一点即可)。
(2)钠的用途 。
(3)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电解氢氧化钠和电解熔融氯化钠的原理相同,他们都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5)实验室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钠是金属
B.钠能与氧气反应
C.钠能与水反应
D.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密度(0.8g/cm3)大
34.鸡蛋腐败变质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H2S)。它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请回答:
(1)上述信息中,属于硫化氢气体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硫化氢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则可用 法收集硫化氢。
(3)写出硫化氢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4分)下列是对酒精部分性质和变化的描述,用序号回答问题:
酒精是①无色透明的液体;②易挥发;③易燃烧;④能溶解碘和酚酞等多种物质;⑤点燃酒精灯时,酒精燃烧;⑥酒精挥发。
(1)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2)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
(3)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 ;(4)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__________。
36.①铁熔化成铁水 ②葡萄酿成酒 ③纸张可以燃烧 ④胆矾是蓝色晶体。上述情况:
(1)描述物理性质的是 ;
(2)描述化学性质的是 ;
(3)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4)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37.根据生活经验,简单说出鉴别下列厨房用品的方法:
(1)植物油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2)白醋和白酒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糖和食盐____________________(4)酱油和白酒
38.下列变化及性质中属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①铁生锈;②水是无色液体;③矿石粉碎;④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⑤酒精挥发;
⑥食物腐烂;⑦汽油易挥发;⑧在常温常压下水的沸点是100℃;⑨电灯丝通电发光、发热;⑩纸张燃烧
39.某干洗剂的主要成分是四氯乙烯(化学式为C2Cl4),它是一种易挥发、可能致癌的有毒物质。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刚刚干洗后的衣服,往往需要挂在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处晾一段时间。请你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氯乙烯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
(3)有些干洗剂用装有活性炭的新款 ( http: / / www.21cnjy.com )干洗机取代旧款干洗机,这一变化可将服装上残留的有毒物质含量大大降低,新款干洗机的这一改进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性。
评卷人 得分
三、探究题
40.(7分)灰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作出猜想】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验证】(1)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 ,证明有水生成。
(2)用涂有饱和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蜡烛火焰上,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小明提出质疑: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是生成碳酸钙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可能是饱和石灰水受热后 ,析出了氢氧化钙。同学们又用右上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分钟后,提起锥形瓶,翻转后注入20mL饱和石灰水,加塞、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确定有二氧化碳生成。
实验中小明观察到一个意外现象:锥形瓶内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质。
【交流讨论】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 。由此他们猜想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为验证一氧化碳,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
【实验验证】(1)实验前,先在玻璃管的中部放入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
(2)将a端插入蜡烛的焰心。
(3)用酒精灯加热b端的氧化铜与水调和的糊状物,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色物质变成红色,证明蜡烛不充分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
(4)为防止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又被氧化变成黑色,接下来的操作是: 。
【拓展应用】含碳燃料不充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质,浪费资源,且污染空气。为使其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 (答一条即可)。
评卷人 得分
四、信息分析题
41.2014年央视“3 ( http: / / www.21cnjy.com ).15晚会“发出消费预警称劣质涂改液中一些有害成分严重超标。某种品牌修正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如图,请仔细阅读、观察,根据此图分析、推测修正液的性质.各答出一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
(1)物理性质: ;
(2)化学性质: ;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试题分析: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慢慢倒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水中,所以B错误;使用滴管时,一定要悬空滴加,不能让滴管接触试管内壁,所以C错误;验满的时候不能将带火星的木条深入瓶内,应该放在瓶口处。故选A。
考点:实验操作
2.D
【解析】
试题分析:菜被切碎属于物质的形态发生了改变,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
考点:物质的变化
3.C
【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海水晒盐是水分蒸发,溶质氯化钠结晶析出,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瓷碗破碎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食物腐败是物质缓慢氧化的过程,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 干冰升华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4.A
【解析】
试题分析: 酒精挥发;铁丝弯曲;冰雪融化选这三个变化中都属于物质的状态和形态的改变,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
考点:物质的变化
5.D
【解析】
试题分析: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A选项金属刻划,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闻气味,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C选项石墨导电,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D选项白醋使鲜花褪色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属于化学性质;故答案选择D
考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定
6.C
【解析】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由新物质生成;A.酒精挥发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B.冰雪融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 C.燃放礼花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蔗糖溶解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故答案选择C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定
7.A
【解析】
试题分析:A、葡萄酿成酒的过程中产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正确;B、水果榨成汁的过程中无锌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蔗糖溶解于水,形成蔗糖溶液,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汽油挥发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A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8.B
【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晾干衣服是水由液体变成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食物腐败发生的是缓慢氧化,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灯泡发光是电能转化为光能,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压榨果汁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故选B。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
9.C
【解析】
试题分析:A、冰融化成水过程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钢锭拉成钢丝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铁钉生锈过程中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酒精挥发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C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10.B
【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苹果腐烂是缓慢氧化的过程,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榨取果汁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正确,C、面包发霉,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菜刀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故选B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11.C
【解析】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一种物质组成;A选项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选项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选项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选项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选择C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定
12.C
【解析】
试题分析:胆矾研碎;海水晒盐;干冰升华这三种变化属于物质的状态和形态的改变,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
考点:物质的变化
13.A
【解析】
试题分析:A.干冰在舞台制雾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作致冷剂利用的是物理性质,易升华;B.小苏打在做馒头时作发酵剂是化学性质与酸性物质反应; C.还原铁粉在月饼盒内作除氧剂利用化学性质能与氧气反应;D.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作干燥剂利用化学性质能与水反应;故答案选择A
考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定
14.C
【解析】
试题分析:菠萝榨汁;海水晒盐;石头雕像这三个变化都属于物质的状态和形态的改变。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
考点:物质的变化
15.C
【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出来的性质属物理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化学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等。C中利用的是活性炭的吸附性,属物理性质。故选C。
考点:物质的性质
16.D
【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棉衣着了火发生的是燃烧,燃烧会生成新物质属化学变化。故选D。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
17.A
【解析】
试题分析:石蜡熔化;水变成水蒸气;酒精挥发这三种变化属于物质的状态和形态的改变,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
考点:物质的变化
18.D
【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A选项浓氨水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化学变化;B选项木炭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选项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选项水的净化,过滤、吸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选择D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定
19.D
【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葡萄酿酒发生的是缓慢氧化,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故选D。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
20.B
【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春天花朵瓣成花瓣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是物质缓慢氧化的过程,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正确,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B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21.D
【解析】A、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属于结论;
B、火焰为什么向上?属于解释原因;
C、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属于实验现象分析;
D、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属于设计的实验方案.
22.B
【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带火星的小木条在O2中复燃是物质燃烧,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H2,是利用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石灰浆扶上墙后变潮湿,是由于发生反应:CO2 +Ca(OH)2 ==CaCO3↓+ H20,且生成水,属于化学变化,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是发生反应:2Mg + O2 点燃 2MgO,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23.B
【解析】
试题分析:蓄电池放电;内燃机做功冲程;火 ( http: / / www.21cnjy.com )箭点火升空这三个变化中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属于化学能变为其它形式的能;水力发电是直接借助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选B.
考点:化学能量的转化
24.C
【解析】
试题分析:氢气燃烧;菜刀生锈;电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这三个变化中都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冰雪熔化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
考点:物质变化
25.B
【解析】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A.石蜡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纸张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瓷碗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湿衣晒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选择B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定
26.C
【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天然气燃烧是天然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铜制品锈蚀是物质缓慢氧化的过程,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太阳能热水,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铁矿石炼铁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将铁的氧化物还原成单质铁,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故选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27.B
【解析】
试题分析:必须经过化学变化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反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浓硫酸做干燥剂,吸水前后物质种类不变,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浓硫酸可以做干燥剂是物理性质。
考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8.A
【解析】
试题分析: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树根变根雕的过程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9.B
【解析】
试题分析: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牛奶发酵、粮食酿酒、小苏打发酵都有新的物质生产,是化学变化,水果榨成果汁只发生了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0.B;用食醋清洗水垢
【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沼气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用清水淘米或清洗蔬菜瓜果是将污物清洗干净,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正确,C、小苏打发酵面粉蒸馒头是利用小苏打碳酸氢钠与酸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用食醋清洗水垢等,故选B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31.A;用铜丝做导线
【解析】
试题分析:A、用氮气保存食品是利用氮气化学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稳定,正确,B、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是利用氢气的密度小,属于物理性质,错误,C、发热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是利用酒精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属于物理性质,错误,D、用铜丝做导线等,故选A
考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判断
32.(1)铁架台
(2)过滤
(3)2H2O22H2O+O2↑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仪器a的名称为铁架台;
(2)C是进行过滤操作装置中的一部分;
(3)若B装置制取O2,为固液常温型装置,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考点:基本仪器及操作
33.(1)质地柔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钠的密度是0.97g/cm3,比水的密度小
(2)制造一种抗爆剂
(3)2Na+2H2O = 2NaOH + H2↑
(4)分解
(5)B、C、D
【解析】
试题分析:(1)物理性质: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钠的物理性质:质地柔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钠的密度是0.97g/cm3,比水的密度小
(2)钠的用途:制造一种抗爆剂
(3)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能使酚酞 ( http: / / www.21cnjy.com )溶液变红,说明是一种碱,同时得到一种可燃性的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应为氢气,故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 = 2NaOH + H2↑
(4)电解氢氧化钠的方法制备金属钠,同时得到氧气和水,由一种物质得到三种物质,故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分解反应
(5)实验室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的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是:钠能与氧气反应,这样可以隔绝氧气;钠能与水反应,可以隔绝水,同时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密度(0.8g/cm3)大,会沉在煤油的下方,故选B、C、D
考点: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保存方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34.(1)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味(2)向上排空气法
(3)硫化氢+氧气点燃二氧化硫+水
【解析】
试题分析:(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故属于硫化氢气体物理性质的是: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味
(2)硫化氢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则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法收集硫化氢
(3)硫化氢气体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水,故硫化氢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硫化氢+氧气点燃二氧化硫+水
考点:物理性质的判断,气体的收集方法,文字表达式的书写
35.(1)⑥;(2)⑤;(3)①②④;(4)③.
【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无色透明的液体属于物质的颜色和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②挥发是由液体变为气体,属于物理变化,所以易挥发属于物理性质;
③物质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易燃烧属于化学性质;
④酒精溶解碘和酚酞没有新物质生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属于物理变化,能溶解碘和酚酞等多种物质属于物理性质;⑤点燃酒精灯时,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⑥酒精挥发由液体变为气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
点评:要熟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答案】(1)④;(2)③;(3)①;(4)②.
【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铁融化成水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是物理变化;
葡萄酿成酒的过程生成了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
纸张可以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胆矾是蓝色晶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考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性题目,掌握好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答案】(1)观察颜色;(2)闻气味;(3)品尝味道;(4)品尝味道.(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植物油是浅黄色或黄色的,水是无色的,可以通过观察颜色区分;
(2)白醋具有酸味,白酒具有芳香味,可以通过闻气味区分,也可以通过品尝味道区分;
(3)白糖是甜的,食盐是咸的,可以通过尝味道区分;
(4)酱油是咸的,白酒是辣的带有芳香味的,可以通过品尝味道区分.
考点:物质的鉴别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解答此题.
【答案】③⑤⑨;①⑥⑩;②⑦⑧;④;
【解析】
试题分析:铁生锈、食物腐烂、纸张燃 ( http: / / www.21cnjy.com )烧都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矿石粉碎、电灯丝通电发光、发热、酒精挥发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水的的颜色、状态、熔沸点描述的是物理性质,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属于化学性质;
考点:物理变化与性质
点评:本题考查了四个概念,这四个概念 ( http: / / www.21cnjy.com )极易混淆,判断时应注意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的区别,物理性质中常有关键字,如能、易等,而物理变化没有这些关键字,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判断也遵循上述规律,即寻找关键字,如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就是化学性质,若叙述为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就是化学变化.
39.(1)物质由微粒(分子)构成,微 ( http: / / www.21cnjy.com )粒(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将于洗后的衣服挂在室外的通风处,四氧乙烯的微粒(分子)会扩散到空气中,减少残存的四氯乙烯对人体的危害;
(2)有毒;
(3)吸附。
【解析】因为四氯乙烯是有毒的物质,为了减小它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利用其挥发性,让有毒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
物质的毒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故毒性属于四氯乙烯的化学性质;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吸附一些色素和有害气体。
40.【实验验证】(1)烧杯内壁有水雾。
(2)CO2 + Ca(OH)2 = CaCO3↓+ H2O 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或水蒸发)。
【交流讨论】碳黑(或碳单质、碳、炭、C)
【实验验证】阻挡炭黑,防止炭黑与氧化铜发生反应 先撤酒精灯,稍后再撤蜡烛
【拓展应用】提供充足的空(氧)气(或增大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验证】
(1)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若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生成的是碳酸钙和水:CO2 + Ca(OH)2 = CaCO3↓+ H2O;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加热也会使氢氧化钙溶液中的氢氧化钙析出产生沉淀;
【交流讨论】根据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而碳不完全燃烧会生成炭黑;
【实验验证】(1)由于碳具有还原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要检验一氧化碳的存在,要排除碳的干扰,故实验前,先在玻璃管的中部放入一团棉花,其目的是阻挡炭黑,防止炭黑与氧化铜发生反应;
(4) 为防止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又被氧化变成黑色,那么熄灭酒精灯后要继续通一氧化碳,即先撤酒精灯,稍后再撤蜡烛;
【拓展应用】要使燃料充分燃烧要注意两点:要有足够多的氧气和可燃物与氧气要由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考点:实验探究
【答案】(1)修正液有挥发性;(2)修正液有毒性;
【解析】
试题分析:(1)从图中得知,用完后立即盖上帽,说明修正液有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 ;
(2)严禁食用,说明修正液有毒,是化学性质;
考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点评:对于标签上的文字要仔细阅读,同时对物质的常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心中有数,根据题中信息,认真加工,作出正确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