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人口》章节基础+综合双向训练-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人口》章节基础+综合双向训练-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14 21:0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人口》章节基础+综合双向训练
【基础练】
读“世界距海岸200 km范围内的面积和人口比重图”,完成1~2题。
1.如果以距海岸线超过200 km为内陆,则居住在“沿海”地区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
A.大洋洲 B.南美洲
C.亚洲 D.欧洲
2.非洲距海岸200 km范围内的面积比重最小的原因是(  )
A.热带大陆,终年气候炎热
B.高原大陆,且地势起伏小
C.海岸线平直,少海湾和半岛
D.自然带南北对称分布
下图为澳大利亚人口、气候、矿产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3.澳大利亚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
A.西部高原地区 B.大陆内部地区
C.大自流盆地 D.东南沿海地区
4.对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气候因素 B.交通因素
C.开发历史 D.矿产分布
如图为“某个时期宁夏部分县级行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图”(单位:万人)。读图回答5~6题。
5.影响图中宁夏各县级行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矿产资源 B.淡水资源
C.地形地势 D.科技水平
6.宁夏南部地区今后一段时间人口发展的正确做法是(  )
A.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B.增加人口密度,接纳宁夏北部地区的移民
C.垦荒拓耕,向宁夏东部地区迁出部分人口
D.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向宁夏北部地区迁出部分人口
下图为某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图。读图回答7~8题。
7.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
A.男女比例不平衡
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8.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几乎同时推出了以落户优惠为主导的人才政策,其意图显然在于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目前在这些城市之间正进行着一场空前的“抢人大战”。下图为“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9~10题。
9.导致图中人口迁移的推力是(  )
A.生活成本低 B.发展空间小
C.广阔的发展空间 D.超高的房价
10.“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是(  )
A.缓解人地矛盾 B.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
C.保护生态环境 D.促进经济发展
自然条件长期稳定地影响人口的分布,短期内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读“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空间流动成本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据图可知(  )
A.矿产资源的开发对长期人口分布影响力度大,流动成本较高
B.水资源可以通过水利工程进行调配,将导致人口大规模向干旱地区流动
C.土地资源开发受地形影响,技术水平提高将吸引人口向高海拔地区流动
D.气候资源分布有一定规律,人口会长期集中分布在温暖的中低纬地区
12.改革开放后,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资源
C.经济收入 D.婚姻家庭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完成13~14题。
预测2050年将达到的人口数量 约14亿~15亿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15亿~16亿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15.1亿或16.6亿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8亿~9亿
13.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
A.约15亿~16亿
B.约15.1亿或16.6亿
C.约8亿~9亿
D.约14亿~15亿
14.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国家人口政策
读下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a、b分别表示(  )
A.a人口合理容量   b环境人口容量
B.a资源环境承载力  b人口合理容量
C.a环境人口容量  b环境承载力
D.a环境承载力  b人口合理容量
16.与图中b呈正相关的是(  )
①对外开放程度 ②资源数量 
③科技发展水平 ④地区消费水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下图是“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加拿大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1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 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上海市人口容量的估算(万人)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 1 535.95 1 705.68 1 894.17
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 1 460.99 1 543.03 1 596.84
综合常住人口容量 1 788.5~1 870 1 841.5~1 935 1 894.5~2 000
运用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
19.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欧洲正面临二战后最大难民潮。源源不断的难民主要来自叙利亚、利比亚等局势动荡地区。据了解,此次难民潮有大批难民选择前往德国。德国的经济发达,当前人口出生率和失业率都很低,政府和民众对难民持欢迎态度。
材料二 一个叙利亚家庭需要花费两年的家庭收入,才有可能将家中的年轻人送到欧洲。到达欧洲后,他们要找到工作或者做买卖,再将攒下的钱寄回家里,让其他家庭成员来欧洲团聚。
材料三 下面为叙利亚及周边国家示意图和叙利亚难民避难地分布图。
(1)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大量叙利亚难民选择到德国避难的原因。
(2)从人口角度分析,大量难民涌入将会对德国带来哪些影响。
(3)说明叙利亚难民避难地分布的突出特征,并简析其原因。
【综合练】
下图为2023年春运期间节前十大出发地和十大目的地统计图。据此完成20~21题。
20.导致每年春运期间人口大规模迁移的主导因素是(  )
A.自然灾害 B.国家政策
C.传统文化 D.经济危机
21.节前,由广东出发的人口主要目的地是(  )
①湖南 ②湖北 ③安徽 ④黑龙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人口倒挂是指流动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的现象。近年来,上海市流动人口年龄结构明显年轻化,以从事制造业为主。读图,完成22~23题。
22.上海市人口倒挂区(  )
A.第二产业发展迅速
B.为高档住宅集中区
C.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
D.劳动力成本比城区高
23.上海市人口倒挂现象表明该市(  )
A.环境承载力逐渐增大
B.城市化水平开始提高
C.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D.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读影响某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因素的权重示意图,完成24~25题。
24.当前与图示影响因素权重基本相符的是(  )
A.日本 B. 南非
C. 丹麦 D. 新加坡
25.若图示内容表示我国的情况,则其对应的时期可能是(  )
A.远古时期
B.唐、宋时期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
D.2020年以后
目前,全球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50°地区。下图显示为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结合下图,完成26~27题。
26.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  )
A.10°S~20°S B.20°N~30°N
C.30°N~40°N D.40°N~50°N
27.南纬40°~50°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  )
A.气候酷寒 B.山地多,平原少
C.陆地面积小 D.干旱区面积大
下表中人口数为2022年资料。据此回答28~29题。
云南 贵州 陕西 甘肃 青海
人口(万人) 4 596.6 3 476.6 3 732.7 2 557.5 562.7
年均降水(mm) 1 000~1 500 1 100~1 400 500~1 000 30~860 20~700
面积(万km2) 38 17 19 39 72
28.按人口密度从大到小排列,各省依次是(  )
A.青海、甘肃、陕西、贵州、云南
B.贵州、陕西、云南、甘肃、青海
C.陕西、云南、贵州、甘肃、青海
D.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
29.下列关于各地区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海因多山而少雨
B.陕西的纬度介于云、贵和甘、青之间,故降水也居中
C.云、贵冬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形成丰富的降水
D.甘肃部分地区处于非季风区,故降水量较少
读某地区人口与海拔高度相关示意图,回答30~31题。
30.图中曲线反映的地区可能是(  )
A.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
B.恒河平原与喜马拉雅山过渡地带
C.亚马孙平原与巴西高原过渡地带
D.刚果盆地与东非高原过渡地带
31.该地区海拔400 m以下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A.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
B.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发
C.峡谷地带,交通不便
D.气候干燥,水源短缺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图。据此回答32~34题。
32.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容量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容量小 
③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增大环境人口容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3.图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自然资源
C.开放程度 D.消费水平
34.图中“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体现了人口容量的(  )
A.警戒性 B.相对性
C.差异性 D.临界性
35.图a为秘鲁地形、气候和河流分布示意图,图b为秘鲁人口和城市分布示意图。
分析秘鲁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阿拉斯加面积为171万平方千米,人口仅60多万,人口密度0.42人/平方千米,森林、矿产等资源丰富。
推测阿拉斯加州人口主要分布地,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37.下图反映了农村人口大量迁往城市的现象,这种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对人口迁移而言,属于拉力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中间阻力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从人作为消费者的角度看,人口迁出对当地有什么意义?
(3)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会对城市产生怎样的影响?
3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新疆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最高,其次为伊犁河谷、塔里木盆地北部、准噶尔盆地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东疆地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最低。
(1)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环境承载力最高的原因。
(2)为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环境承载力,当地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3)在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为32人/平方千米,目前已达13人/平方千米,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研究的赵先生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赵先生的说法提供依据。
参考答案:
【基础练】
1.A 2.C
3.D 4.D
5.B 6.D
7.D 8.D
9.B 10.D
11.D 12.C
13.C 14.D
15.A 16.B
17.
东南部(或五大湖沿岸和圣劳伦斯河谷地) 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较早;农业基础较好;工业发达;城市密集等。
18.
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其中水资源的影响最为明显。为提升人口容量,上海应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科学技术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其人口容量就越大。上海应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
19.
(1)德国经济发达,能提供较好的救助(社会福利);就业机会更多;社会稳定,人身较安全;有宽松的难民政策。
(2)有利影响:增加劳动力,缓解人口老龄化。不利影响:影响社会安定;与当地人竞争就业岗位;加重社会负担。
(3)多分布在邻国;分布在多个国家。原因:距离近,路费少;可走陆路(不走水路),易于到达;文化、语言、民族、宗教等方面差异小。
【综合练】
20.C 21.A
22.A 23.D
24.B 25.C
26.B 27.C
28.B 29.D
30.D 31.A
32.B 33.B 34.A
35.
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西部沿海人口密集,中部山地和东部平原人口稀少。原因:沿海地区,地势较低平,河流众多,渔业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城市多,人口密集。中部为高原山地气候,海拔高;东部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因此人口稀少。
36.
主要分布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原因: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北部山脉阻挡冷空气,南部受冷空气的影响较小;濒临海湾,多良港,对外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开发较早,经济较发达。
37.
(1)A、B C、D、E
(2)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并对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积极作用。
(3)可增强社会活力,但在一定程度上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经济秩序等造成压力,并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38.
(1)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
(2)防治土地沙漠化;加速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实行农牧结合;发展经济。
(3)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如果人口密度达到最大值,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因此应控制人口;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