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课后训练+课前预习+导学:1《诗经》两首(3份)(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课后训练+课前预习+导学:1《诗经》两首(3份)(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10 14:27:04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1《诗经》两首
自主学习
主干知识 ←提前预习 勤于归纳→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寤寐( )( ) 蒹葭( )( ) 窈窕( )( ) 荇菜( )
溯洄( ) 好逑( ) 跻身( )
答案:wù mèi jiān jiā yǎo tiǎo xìng huí qiú jī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在河之洲( ) 寤寐求之( ) 琴瑟友之( )
辗转反侧( ) 钟鼓乐之( ) 道阻且右( )
左右流之( ) 道阻且跻( )
答案:水中陆地 醒着、睡着,指夜以继日 相亲相爱 来回翻身,睡不着 同心同乐 道路弯曲 选取 登,指地势高,难于到达
3.朗读下列句子,找出韵脚及所押韵母。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韵脚:鸠 洲 逑 所押韵母:ou (2)韵脚:苍 霜 方 长 所押韵母:ang
4.《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_______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______________篇诗歌,古时也称“_______________”,这些诗歌编为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
答案:诗歌 305 诗三百 风、雅、颂
5.《关雎》位于《诗经》首卷,这是一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优秀的______________诗。《蒹葭》是《诗经》中表现______________的名篇,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子,表现______________的心情。
答案:爱情 爱情 可望而不可即
点击思维 ←温故知新 查漏补缺→
1.因《诗经》中的有些字现在使用较少,所以一些字的读音应牢记,以免混淆。如寤寐wù
mèi,荇xìng菜,蒹葭jiān jiā等。
2.解释词语时,可将意近字归类比较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免混淆。如“在水之诶、在水之湄、在河之洲”“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将加点词放在一起解释,就容易区别。
3.判断语句是否押韵,应看每一句的最后一字,如果韵母相同,语句则是押韵,押韵的字即是韵脚。
4.《诗经》中《颂》有40篇,《雅》有105篇,《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5.《蒹葭》是《诗经》中抒情的名篇。全诗意境朦胧凄清,感情执著真切,成就了其独特的艺术美感。零失误训练
语言基础知识
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雎鸠(jū) 窈窕淑女(shū) 宛在水中沚(zhǐ)
B.荇菜(xìng) 在水之湄(mèi) 寤寐思服(wù)
C.琴瑟(sè) 左右芼之(mào) 蒹葭苍苍(jiā)
D.参差(cī) 在水之涘(sì) 宛在水中坻(chí)
2.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3.下列每组词语中均有一个错别字,先用横线画出,再在题后方格内加以改正。
A.白露未唏 溯洄从之 在水之湄
B.蒹葭苍苍 在水之涘 婉在水中央
C.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悠哉游哉
D.在河之州 君子好逑 辗转反侧
A B C D
4.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宛在水中沚(水中小沙滩) 宛在水中坻(水中的高地)
B.琴瑟友之(相亲相爱) 钟鼓乐之(欢乐)
C.溯洄从之(曲水) 溯游从之(直水)
D.道阻且右(道路弯曲) 道阻且跻(地势高,难于到达)
5.解释加点词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语言表到训练
6.《蒹葭》这首诗的三章不断转换字面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声韵:首章中的“苍苍”到二、三章换为“凄凄”“采采”;首章中的“为霜”到二、三章换为“未晞”“未已”;首章中的“一方”到二、三章换为“之湄”“之诶”;“长”到二、三章换为“跻”“右”。这种写诗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
7.《蒹葭》虚实结合,实际情景同想象、幻想交织,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实写的景物是______________等,虚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字运用极为传神,体现了“伊人”朦胧缥缈,不可捉摸的影像,用想象手法描绘出主人公对恋人的强烈感情。
8.某学校新建了一栋实验楼,向全校 ( http: / / www.21cnjy.com )师生征集楼名,一位同学为实验楼命名为“躬行楼”,他的创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请你就“躬行楼”这一命名好在哪里写出两点理由。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长句节奏舒缓,短句急促有力。汶川地震后,某网站发布了下面这则消息。请将画线句改为与上下文结构相似的短句,使其更能表现情况的紧急。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
房屋倒塌!山体滑坡!道路受阻!通讯中断!大量群众被埋!
因水源受到污染等原因,可供饮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水严重不足:地震掩埋了一切,造成食物匮乏;在震区,临时安置灾民的帐篷远远不够;救治伤员的医药用品奇缺。
伤员痛苦挣扎!群众流离失所!情况十万火急!
中华儿女,请伸出援助之手,抗震救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同步阅读
(一)熟读《关雎》,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关睢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0.本诗除写出了采集荇菜的女子的窈窕之外,还写出了她什么品质 你是从哪几句中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三小节写的是什么内容 你是从哪几个词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最后两节诗歌的内容是小伙子的______________,表现了美好的憧憬和______________之情。
13.《关雎》一诗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熟读《蒹葭》,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14.阅读诗的第一章,回答。
(1)第____________句是写景,描述了______________的景象。点明了时间是______________。由哪些词语可看出 ______________。
(2)第___________句是叙事抒情,叙写了道路的___________,表现了主人公的____________情怀。
(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伊人”的形象:今天已化为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
15.本诗三章的首句都是写“蒹葭”与“白露”,描绘了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是什么手法 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君子于役》,回答后面的问题。
君子于役
《诗经》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恬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16.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君子于役( ) 鸡栖于埘( )
曷至哉( ) 羊牛下括( )
曷其有佸( ) 日之夕矣( )
17.翻译下列句子。
(1)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这首诗使用______________表达方式,抒发了妻子_______________ 的情感。
19.直接写出妻子想念戍边在外的丈夫的心理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一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qī)芳草萋萋 (qī)凄凉 (qǐn)废寝忘食 (wù)寤寐思服 (shuò)扑朔迷离 (sù)溯洄
3答案:A 唏—唏 B 婉—宛 C 游—悠 D 州一洲
4答案:B解析:“乐”应解释为“同心同乐”。
5答案:涘:水边 湄:岸边 洲:水中陆地 流:选取 采:摘取 芼:拔取
6答案:重章叠唱
7答案:小洲、河流 伊人 宛
8答案:(1)显示了实验楼的功能——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
(2)体现了新课程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动脑)能力。
(3)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语出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诗句。
9答案:例:饮用水不足!食物匮乏!帐篷远远不够!医药用品奇缺!
10.答案:勤劳。“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11.答案:写小伙子追求心上人而未得的忧思。 “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12.答案:想象 求而得之的喜悦
13.答案:小伙子爱上窈窕淑女后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
14.答案:(1)一 芦苇苍苍,霜露重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 深秋清晨 由“白露”与“霜”可看出 (2)三、四艰难曲折 执著的爱情追求及不能相见的惆怅 (3)秋水伊人
15.答案:描绘了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运用了比兴手法。它既点明了季节和环境,又渲染了霜晨凄清的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情绪。
16.答案:从事 在 何时 至 相会 傍晚
17.答案:(1)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怎么能不想念! (2)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但愿他不至于受饥受渴!
18.答案:反复叠唱 对久役在外的丈夫的思念
19.答案: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20.答案:妻子看到天傍晚,鸡回窝,牛羊归家,更易涌起思念丈夫之情。名师导学
1理清结构:
( http: / / www.21cnjy.com )
2语言特色:
(1)这两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
(2)这两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联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关雎》中“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语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用韵方面,这首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而且全篇三次换韵,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3)这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唱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情感。
3 把握重点:理解《关雎》的表现手法。
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如此诗以雎鸠之“相守不离”,兴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 芼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4 攻克难点:理解《蒹葭》的音乐美。
重章叠唱回环往复是《诗经》的一大特色,《蒹葭》亦如此,第一章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苍、霜、方、长、央”,读来朗朗上口,极具韵律美。后两章是第一章的重章反复,只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更换了个别的字,这样全诗一意三叠,用韵先响后暗,先扬后抑。全诗以四字句为主,只有每章最后一句变化成五字句。另外,“蒹葭”属于双声词,“苍苍”“萋萋”“采采”等是叠词,用韵和句式的参差变化以及双声叠词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5 质询疑点:对《关雎》一诗表现形式的不同理解。
对这首诗的表现形式,历来有两种意见。即在赋、比、兴几种表现手法中,有人认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和“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等描写是比兴,由河洲的禽鸟和水中的荇菜“兴”起君子求淑女的愿望,这就是诗的主题。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此诗自始至终用的都是“赋”。认为这是一首写实的情歌,小伙子看上了河上采荇菜的劳动少女,于是表示了爱慕之情,无论“雎鸠”的鸣声也好,采荇菜的场面也好,都是“君子”身临其境耳闻目见的,当然属于“直陈其事”的“赋”了。这些说法都能言之成理,读者不妨互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