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课后训练+课前预习+导学:3咏树三首(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课后训练+课前预习+导学:3咏树三首(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10 14:37:39

文档简介

3.咏树三首
自主学习
主干知识 ←提前预习 勤于归纳→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兀立( ) 纠缠( ) 寂寞( ) 倾跌( )
倔强( ) 即将( ) 愤怒( ) 喧哗( )
答案:wù jiū mò diē jiàng jí nù huá
2.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组成恰当的词语。
fù( )盖 悬yá( ) 飞xiáng( )
fēng( )利 艰nán( ) 小xī( )
答案:覆 崖 翔 锋 难 溪
3.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答案:(gū)孤独 (hú)弧度 (xuān)喧哗 (xuàn)渲染 (jué)倔强 (jué)挖掘
4.结合具体语句,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1)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倔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奇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纠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倔强:指树刚强不屈。 (2)奇异:奇怪。 (3)纠缠:指树根绕在一起。
5.朗读这三首诗,你觉得诗人分别描绘了哪三种树的形象 赋予了它们怎样不同的象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艾青写群树,树身相离,树根相缠,这种意象象征了各自独立而又紧密团结的中华民族。曾卓写身处险境的一棵树,似乎要跌进深谷,却又像要展翅飞翔,这种意象蕴含了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奋发自强的精神。王尔碑写一棵树横遭摧残,仅能维持生命而又乐观生存,这种意象蕴含了遭受迫害仍能乐观奉献、自尊自豪的人生哲理。
点击思维←温故知新 查漏补缺→
1.“寂寞”的“寞”易读成“me”。“倔强”的“强”是多音多义字。
2.形近字可据意辨形。如“崖”“涯”,“涯”指“水边,泛指边际”,如天涯海角;“崖”一般指“山石”,如悬崖。
3.你能把“宣、喧、渲、暄”分别填入括号内吗 试试看。
( )哗 ( )传 寒 ( ) ( )染
4.解释词语的含义,应结合具体语句。如“纠缠”的意义有二:①绕在一起,②找人的麻烦。结合具体句子,就容易区别其不同用法。
5.艾青的《树》创作于1940年,正处于中华民族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期。应联系诗人的身世及创作背景,可以更深切体味诗人歌咏人民团结的感情名师导学
1 理清结构:
意象(树)————象征意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
2 语言特色:
艾青《树》:语言准确概括、生动形象。诗人深切了解中华民族,他知道中华民族内在的巨大凝聚力。因而,当诗人看到树的时候,便想到了中华民族。《树》这首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所思所想。
曾卓《悬崖边的树》:语言平淡、通俗、简练,饱含真挚的情感;意境独特,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比喻独特,又让人悟出一些生命的真谛。
王尔碑《树》:凝练、简洁而细致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描绘了树由伤残到新生的艰难历程,不仅再现它的伤残形体,还袒露其滴血的心灵,把它的形象塑造得血肉丰满,灵性十足。
3 把握重点:体验三首诗所创造的三种意象的神韵。
艾青写群树,树身相离,树根相缠,这是各自独立而又紧密相连的一群树,这种意象蕴含了象征意义,象征了各自独立而又紧密团结的一群人或者一个民族。曾卓写身处险境的一棵树,似乎要跌进深谷,却又像要展翅飞翔,这种意象蕴含了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奋发自强的精神。王尔碑写一棵树横遭摧残,仅能维持生命而又乐观生存,这种意象蕴含了遭受迫害仍能乐观奉献、自尊自豪的人生哲理。
4 攻克难点:三首诗如何表现三种树的形和神
三首诗都扣住树的生长特点,特别是抓住细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艾青抓住树根相缠,曾卓抓住崖上古树的弯曲身形,王尔碑抓住枝叶“都在笑”。诗人用树的细节表现树的特殊的形和神,从而表达了诗情、诗味。
5 质询疑点:如何理解曾卓的《悬崖边的树》所创造的意象
对“悬崖边的树”这一意象的理解,主要有以下看法:它是遭狂风袭击,临近悬崖而顽强生活着的不屈的革命者形象的象征;作者将生命浓缩成一棵树,用这独特的比喻告诉人们:生命像一棵树,注定要孤独地承受许多风雨,美好的结局往往在惊心动魄的经历之后,关键就在于我们有足够的毅力和胆量去奋战,去拼搏;象征了无数经历过坎坷遭遇而又怀着坚定信念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无论哪种理解,都强调了这种意象蕴含了在险境中不屈不挠、奋发自强的精神。零失误训练
语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难 尽

2.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兀立(wù) 纠缠(chán) 倔强(juě)
B.孤独(gū) 遗忘(yí) 喧哗(xuān)
C.寂寞(mè) 锋利(fēng) 即将(jí)
D.愤怒(nòng) 倾听(qīng) 纠缠(jiū)
3.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倾跌 滴血 覆盖 B.悬涯 飞翔 小溪
C.斧头 彼此 根须 D.奇异 荒凉 艰难
语言表达训练
4.品读下面的名言,用简明连贯的一句话概括这三则名言的用意。
①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②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一位益友。——臧克家
③任何一个有学问的人,在他的一生中都阅读过大量的书。——列宁
这三句话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四川汶川用爱心捐款重建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学校今天正式开学。学校门口悬挂着一条横幅。请你根据上句续写下句,续写的句子要包含“希望”一词,并与上句构成对偶句。
地震摧毁了美丽的校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下列诗句的意境,围绕“环保”问题写一句广告词。
(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广告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语境,续写两个分句,同前文构成一个语义相关的排比句。
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偎依在山冈上的几点残雪,_______________。
课内同步阅读
(一)阅读曾卓的《悬崖边的树》,回答9~12题。
悬崖边的树
曾卓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1970年
9.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第一节是远景。一下子把树的遭遇和危境展现在人们面前。“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是指自然界骤起的大风暴。
B.第二节是近景。不管处境多么孤寂,“悬崖边的树”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追求和向往。“倔强”,体现它逆境中的坚定。
C.第三节是特写镜头。饱经风雨、枝干扭曲的形体,虽然无法掩藏“风”的侵袭留下的创伤,但它那凌空欲飞的神态,却令人肃然起敬。
D.这首诗运用了象征手法,借树写人——无数经历过坎坷遭遇而又怀着坚定信念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
10.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奇异的风”内涵丰富,引人联想,象征人生道路上不应有的挫折打击。
B.悬崖边的树“寂寞而又倔强”,使人联想到不屈不挠的战斗者的形象。
C.无论怎样倔强,身体也要“留下风的形状”——命运无法抗争的无奈。
D.“奇异的风”无法改变树的性格,挫折打击无法改变展翅飞翔的理想。
11.诗人把一棵悬崖边的树纳入视野,说明这棵树一定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树的特殊处境。这棵树的处境是什么样呢 请用文中诗句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一棵即将倾跌进深谷的树,怎么又像要展翅飞翔 这矛盾吗 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艾青的《树》,回答13~15题。

艾青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1740年春
注:本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
13.本诗采用了象征的手法。文中的“树”象征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诗中写地面上树的间隔、地面下根的纠缠,实际上是在写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试指出“兀立”“纠缠”两个动词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回答16~19题。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16.“鸟”的喉咙为什么是“嘶哑”的 作者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有什么象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你如何理解“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说说你对“鸟”这一形象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nán)艰难 (nàn)苦难 ( http: / / www.21cnjy.com ) (jǐn)尽管 (jìn)尽头 (jiàng)倔强 (qiáng)坚强 (qiǎng)强迫
2答案:B
3答案:B 解析:悬涯→悬崖。
4答案:读书很重要,要读好书,常读书。
5答案:示例:爱心放飞着不屈的希望
6答案:秋日人如画中行
7答案:如:把文学意境还原成大自然吧
8答案:如:美是回荡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 美是跳跃在海面上的一抹斜阳
9.答案:A 解析:“奇异的风”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象征人生道路上不应有的挫折打击。
10.答案:C 解析:虽然遭受不幸但仍然坚定,并非无奈。
11.答案: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12.答案:不矛盾。这恰恰表现出悬 ( http: / / www.21cnjy.com )崖边的树同命运抗争的姿态。虽然环境恶劣,但它仍然不断地奋起,看似行将跌进深谷,可它努力展开枝叶,腾空而起,就像要振翅飞起的鸟。这正是这首诗的意义所在。
13.答案: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14.答案:人的尊严和独立 人的相互依存
15.答案:化静为动,揭示树——人民的群体特征与生命活力。
16.答案:因为这只“鸟”饱受磨难。这样描写使这只“鸟”的形象更突出。“嘶哑”了喉咙仍然拼力歌唱,使读者更容易受到感染。
17.答案:它象征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或抗战胜利的光明和希望)
18.答案:这寄托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
19.答案: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实际上寄寓了作者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