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四单元 盐 化肥 阶段性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四单元 盐 化肥 阶段性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15 09:0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四单元 盐 化肥 阶段性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
A.NaOH 氢氧化钠 烧碱 B.CuSO4  硫酸铜 胆矾
C.Na2CO3 碳酸钠 纯碱 D.NaCl 氯化钠 食盐
2、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一次性鉴别稀硫酸、氢氧化钾溶液、氯化钙溶液的是( )
A. 氯化钾溶液 B. 碳酸钾溶液 C. 稀盐酸 D. 硝酸钠溶液
3、能做氮肥的物质是( )
A. CaCl2 B. Ca(H2PO4)2 C. K2SO4 D. NH4HCO3
4、下列各项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 天然气 B. 水煤气 C. 石油 D. 烟煤
5、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粗盐提纯的步骤可简单的概括为:溶解﹣过滤﹣蒸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前需要查阅资料,了解食盐在室温时的溶解度
B. 粗盐若未能充分溶解,则实验结果中食盐的含量将偏低
C. 过滤后得到的滤渣是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D. 蒸发时需将滤液全部蒸干再停止加热
6、利用物质的性质可以进行多方面应用。下列实验方案不正确的是( )
A.鉴别:用水就能鉴别出NH4NO3、NaOH、NaCl三种溶液
B.除杂:通过饱和的NaHCO3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C.检验: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氧气
D.制备:工业上煅烧石灰石来获得生石灰同时得到副产品二氧化碳
7、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案错误的是( )
A. 用水鉴别炭粉和二氧化锰
B. 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
C. 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D. 用相互刻画的方法鉴别黄铜片和铜片
8、下列物质中,可作为复合肥料的是 ( )
A. NH4H2PO4 B. CO(NH2)2 C. Ca3(PO4)2 D. NH4Cl
9、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 氧气和氮气﹣观察颜色 B. 铁粉和炭粉﹣用稀硫酸
C. 羊毛和化学纤维﹣点燃闻气味 D. 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用酚酞溶液
10、下列物质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KNO3 B. K2CO3 C. CO(NH2)2 D. NH4NO3
11、如图所示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有关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B.在结晶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
C.析出氯化钠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海水晒盐的原理是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12、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A. 用CuSO4溶液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铜粉
B. 用CaCO3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稀盐酸
C. 用稀H2SO4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CO3
D. 用点燃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CO
13、钾肥能促使农作物生长健壮,增强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下列物质能用作钾肥的是(  )
A. K2SO4 B. NH4NO3 C. NH4HCO3 D. Ca(H2PO4)2
14、成语和谚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或谚语主要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冻三尺 B. 积土成山 C. 破釜沉舟 D. 死灰复燃
15、进行过滤操作时,使用仪器正确的一组是( )
A. 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
B. 铁架台(带铁圈)、烧杯 、酒精灯
C. 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
D. 铁架台(带铁圈)、过滤器、烧杯、玻璃棒
16、下列图像表示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在恒温条件下,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蒸发水
B.表示向一定温度下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固体
C.将硫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至过量
D.向稀硫酸、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二、填空题。
17、侯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是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于1943年发明的,此法可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
(1)设备1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
(2)煅烧炉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
(3)以上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 。
18、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农业上可用来作复合肥料的盐是______。
19、填写分离下列各混合物所用的主要操作方法。
(1)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泥沙用________。
(2)从硫酸锌溶液中得到固体硫酸锌用________。
20、农业上适时适量的使用化肥,对粮食增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张亮同学家种植蔬菜大棚,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她向父母提出以下建议:
(1)施用碳酸氢铵的同时不能施用草木灰,理由是______ 。
(2)他认为“使用化肥有百利而无一害”,你赞同他的观点吗?
______,理由是_______ 。
21、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化肥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上述四种化肥各少量分别放入试管观察,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别出来的是__________。
(2)在装有另外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想继续区别出另外两种化肥,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 。
__________ 。
三、简答题。
22、如何用简单方法区别氨态氮肥、磷肥、和钾肥?
四、科学与探究题。
23、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发现除去泥沙等杂质的粗盐,可能还含有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他们将该粗盐配成溶液,并对粗盐溶液进行探究和除杂。
(1)配制溶液时,加速粗盐溶解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探究过程】
(2)步骤1:向粗盐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未出现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无______杂质,向溶液中继续滴加过量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aCO3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3)步骤2:向步骤1的滤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即得NaCl溶液。加稀盐酸除去的物质是______。
【初步结论】杂质成分已确定,且已完全除去。
【反思交流】
(4)小东认为Na2SO4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可向步骤2的沉淀中滴加过量稀盐酸,若观察到______的现象,证明粗盐中确实存在Na2SO4。
(5)小红认为杂质也未完全除去,可按照步骤1和步骤2重新实验,并对调其中两种试剂的位置就能达到除杂目的,这两种试剂为______ (填序号)。
ANa2CO3溶液、BaCl2溶液 B稀盐酸、BaCl2溶液 CNaOH溶液、NaCO3溶液
五、综合应用题。
24、Na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研究其制备、检验、贮存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Cl2↑+X↑。X的化学式为______。
(2)为了探究NaOH样品中是否存在NaCl、Na2CO3杂质,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注:AgCl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稀HNO3。
①乙中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证明样品中含有Na2CO3。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②试剂X为_____溶液;可证明NaCl存在的现象是______ 。
(3)某兴趣小组试图通过测定生成的CO2质量确定因久置而变质的NaOH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气密性良好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称出装置总质量为m1。
步骤二:打开分液漏斗旋塞,逐滴加入稀硫酸,待气泡不再产生时,关闭旋塞,称出装置总质量为m2。
①球形干燥管中不用NaOH固体而用CaCl2固体的原因是______ 。
②小明同学认为(m1-m2)即为生成的CO2质量,小红同学认为小明的想法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______ 。
(4)某工厂化验室用20%NaOH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H2SO4,共消耗NaOH溶液20g,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所含H2SO4的质量为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六、计算题。
25、取50g已完全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2.2g二氧化碳。计算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四单元 盐 化肥 阶段性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
A.NaOH 氢氧化钠 烧碱 B.CuSO4  硫酸铜 胆矾
C.Na2CO3 碳酸钠 纯碱 D.NaCl 氯化钠 食盐
【答案】B
2、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一次性鉴别稀硫酸、氢氧化钾溶液、氯化钙溶液的是( )
A. 氯化钾溶液 B. 碳酸钾溶液 C. 稀盐酸 D. 硝酸钠溶液
【答案】B
3、能做氮肥的物质是( )
A. CaCl2 B. Ca(H2PO4)2 C. K2SO4 D. NH4HCO3
【答案】D
4、下列各项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 天然气 B. 水煤气 C. 石油 D. 烟煤
【答案】B
5、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粗盐提纯的步骤可简单的概括为:溶解﹣过滤﹣蒸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前需要查阅资料,了解食盐在室温时的溶解度
B. 粗盐若未能充分溶解,则实验结果中食盐的含量将偏低
C. 过滤后得到的滤渣是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D. 蒸发时需将滤液全部蒸干再停止加热
【答案】D
6、利用物质的性质可以进行多方面应用。下列实验方案不正确的是( )
A.鉴别:用水就能鉴别出NH4NO3、NaOH、NaCl三种溶液
B.除杂:通过饱和的NaHCO3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C.检验: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氧气
D.制备:工业上煅烧石灰石来获得生石灰同时得到副产品二氧化碳
【答案】A
7、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案错误的是( )
A. 用水鉴别炭粉和二氧化锰
B. 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
C. 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D. 用相互刻画的方法鉴别黄铜片和铜片
【答案】A
8、下列物质中,可作为复合肥料的是 ( )
A. NH4H2PO4 B. CO(NH2)2 C. Ca3(PO4)2 D. NH4Cl
【答案】A
9、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 氧气和氮气﹣观察颜色 B. 铁粉和炭粉﹣用稀硫酸
C. 羊毛和化学纤维﹣点燃闻气味 D. 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用酚酞溶液
【答案】A
10、下列物质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KNO3 B. K2CO3 C. CO(NH2)2 D. NH4NO3
【答案】A
11、如图所示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有关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B.在结晶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
C.析出氯化钠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海水晒盐的原理是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答案】D
12、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A. 用CuSO4溶液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铜粉
B. 用CaCO3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稀盐酸
C. 用稀H2SO4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CO3
D. 用点燃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CO
【答案】B
13、钾肥能促使农作物生长健壮,增强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下列物质能用作钾肥的是(  )
A. K2SO4 B. NH4NO3 C. NH4HCO3 D. Ca(H2PO4)2
【答案】A
14、成语和谚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或谚语主要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冻三尺 B. 积土成山 C. 破釜沉舟 D. 死灰复燃
【答案】D
15、进行过滤操作时,使用仪器正确的一组是( )
A. 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
B. 铁架台(带铁圈)、烧杯 、酒精灯
C. 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
D. 铁架台(带铁圈)、过滤器、烧杯、玻璃棒
【答案】D
16、下列图像表示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在恒温条件下,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蒸发水
B.表示向一定温度下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固体
C.将硫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至过量
D.向稀硫酸、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C
二、填空题。
17、侯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是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于1943年发明的,此法可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
(1)设备1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
(2)煅烧炉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
(3)以上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 。
【答案】(1)过滤 (2)分解 (3)氯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
18、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农业上可用来作复合肥料的盐是______。
【答案】(1) (2)硝酸钾()(合理即可)
19、填写分离下列各混合物所用的主要操作方法。
(1)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泥沙用________。
(2)从硫酸锌溶液中得到固体硫酸锌用________。
【答案】(1)过滤 (2)蒸发
20、农业上适时适量的使用化肥,对粮食增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张亮同学家种植蔬菜大棚,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她向父母提出以下建议:
(1)施用碳酸氢铵的同时不能施用草木灰,理由是______ 。
(2)他认为“使用化肥有百利而无一害”,你赞同他的观点吗?
______,理由是_______ 。
【答案】(1)草木灰显碱性,二者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氨气,使化肥肥效降低
(2)不赞同 如果无限量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板结;也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引起“赤 潮”“水华”等现象
21、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化肥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上述四种化肥各少量分别放入试管观察,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别出来的是__________。
(2)在装有另外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想继续区别出另外两种化肥,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 。
__________ 。
【答案】(1)磷矿粉 (2)碳酸氢铵
(3)熟石灰[Ca(OH)2] 若要想继续区别出另外两种化肥,选用的物质是熟石灰;能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氯化铵,另一个是硫酸钾。(或选用氯化钡溶液,能与氯化钡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钾,另一个是氯化铵或选用氢氧化钡固体,能与氢氧化钡固体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氯化铵,另一个是硫酸钾或能与选用氢氧化钡溶液,能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氯化铵,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钾)
三、简答题。
22、如何用简单方法区别氨态氮肥、磷肥、和钾肥?
【答案】先通过观察颜色,灰白色固体为磷肥;然后将另外两种固体分别与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为铵态氮肥,没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钾肥。
四、科学与探究题。
23、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发现除去泥沙等杂质的粗盐,可能还含有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他们将该粗盐配成溶液,并对粗盐溶液进行探究和除杂。
(1)配制溶液时,加速粗盐溶解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探究过程】
(2)步骤1:向粗盐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未出现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无______杂质,向溶液中继续滴加过量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aCO3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3)步骤2:向步骤1的滤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即得NaCl溶液。加稀盐酸除去的物质是______。
【初步结论】杂质成分已确定,且已完全除去。
【反思交流】
(4)小东认为Na2SO4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可向步骤2的沉淀中滴加过量稀盐酸,若观察到______的现象,证明粗盐中确实存在Na2SO4。
(5)小红认为杂质也未完全除去,可按照步骤1和步骤2重新实验,并对调其中两种试剂的位置就能达到除杂目的,这两种试剂为______ (填序号)。
ANa2CO3溶液、BaCl2溶液 B稀盐酸、BaCl2溶液 CNaOH溶液、NaCO3溶液
【答案】(1)玻璃棒 (2)MgCl2
(3)NaOH (4)沉淀部分溶解 (5)A
五、综合应用题。
24、Na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研究其制备、检验、贮存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Cl2↑+X↑。X的化学式为______。
(2)为了探究NaOH样品中是否存在NaCl、Na2CO3杂质,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注:AgCl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稀HNO3。
①乙中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证明样品中含有Na2CO3。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②试剂X为_____溶液;可证明NaCl存在的现象是______ 。
(3)某兴趣小组试图通过测定生成的CO2质量确定因久置而变质的NaOH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气密性良好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称出装置总质量为m1。
步骤二:打开分液漏斗旋塞,逐滴加入稀硫酸,待气泡不再产生时,关闭旋塞,称出装置总质量为m2。
①球形干燥管中不用NaOH固体而用CaCl2固体的原因是______ 。
②小明同学认为(m1-m2)即为生成的CO2质量,小红同学认为小明的想法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______ 。
(4)某工厂化验室用20%NaOH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H2SO4,共消耗NaOH溶液20g,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所含H2SO4的质量为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H2
2HNO3+Na2CO3=2NaNO3+H2O+CO2↑ 硝酸银 丙中产生白色沉淀
(3)CaCl2不吸收CO2,而NaOH吸收CO2
锥形瓶内有残留的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没有全部排出锥形瓶,导致(m1-m2)比实际生成的CO2质量偏小
(4)4.9g
六、计算题。
25、取50g已完全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2.2g二氧化碳。计算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答案】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6%。
【详解】设: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
x=10.6%。
答: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