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课后训练+课前预习+导学:21.宋词四首(3份)(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课后训练+课前预习+导学:21.宋词四首(3份)(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10 15:19:44

文档简介

零失误训练
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衡阳(héng) 晏殊(yīng) 孤城(gū)
B.燕然(yàn) 丙辰(zhén) 婵娟(chán)
C.无眠(mǐn) 沧洲(cāng) 浊酒(zhuó)
D.徘徊(huái) 宫阙(què) 戍守(shù)
2.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千幛里 夕阳 无可奈何
B.低琦户 鬓发 悲欢离合
C.诉衷情 朱阁 阴晴圆缺
D.渔家敖 不寐 乘风归去
3.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4.下面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塞下秋来风景异(异:奇异。表示风景的不断变化。)
B.夕阳西下几时回 (夕阳西下:既写眼前景,又喻人到暮年)
C.高处不胜寒。(不胜寒:因为不能取胜,就觉得寒冷)
D.关河梦断何处 (梦断:梦醒)
语言表达训练
5.按要求填空。
(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异”字,统领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诉衷情》中再现作者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
6.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C.此事/古难全
D.关河梦/断何处
7.文学史上,“酒”与“诗”一直一路同行。请你从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个带有酒字的完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词中有很多写“山”“水”“月”“风”的句子,请各写一句(课内外均可)。
(1)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同步阅读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诉衷情
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9.这两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代人。这两首词都是作者晚年写的,分别从“_______”和“_______”可以印证。
10.这两首词都抒发了作者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同时又表达了壮志难酬的痛苦之情。这从两位作者的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从表达的方式看,《破阵子》主要是_______,《诉衷情》主要是_______,两者都融入了浓重的抒情。
12.这两首词的共同风格是___________。(悲壮豪放悲愤激昂)
13.请选出对陆游的词《诉衷情》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梦断”是“梦醒”的意思,暗指自己被调离前线,只能梦牵关河了。表达了作者抗金理想的破灭和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哀痛。
B.“胡未灭”,说国仇未报;“鬓先秋”,叹此身已老;“泪空流”,诉壮志难伸;三个三字短句,“一吟悲一事”;九个字说尽一生心事。
C.“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先扬后抑,形成了大转折。
D.作者在词中不仅抒写了个人的苦闷,而且融入了不能报国的苦闷。
课外拓展阅读
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①边,寂寞开无主②。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④群芳妒。零落⑤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①断桥:残破的桥。②无主:无人过问。③更著:又遭受。著,同“着”,遭受的意思。④一任:任凭。⑤零落:凋谢。
14.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试从含义及作用两方面比较分析下面两句诗巾“风雨”的异同点。
①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②安得广厦千万问,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项中“晏”应读“yàn”,B项中“燕”应读“yān”、“辰”应读“chén”,C项“眠”应读“mián”。
2答案:C 解析:A项“幛”应为“嶂”,B项“琦”应为“绮”,D项“敖”应为“傲”。
3答案:幛子 重峦叠嶂;悠闲 倏忽;宫阙 上阕;似乎 模拟
4答案:C 解析:正确的理解为“受不了月官的寒冷”。
5 答案:(1)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无可奈何花落去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6答案:D 解析:正确的应是“关河/梦断/何处”。
7答案:例:(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8答案:(1)空山不见人,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闻人语响。(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答案:9.宋 “可怜白发生”“当年万里觅封侯”
10.“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1.描写叙述
12.悲壮
13.C 解析:抒发壮志难酬的悲痛之情,“先扬后抑”错。
答案:14.全词抒发了作者在恶劣的环境中仍保持高洁、坚贞的品格以及淡泊名利的思想情感。
15.①含义:都是指自然界的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雨。陆游笔下的“风雨”更深一层,还象征人生路上的坎坷、挫折、困难等。②作用:都起到了烘托的作用,但烘托的阿容不同,陆游以“风吹雨打”的恶劣环境反衬梅花的高洁、坚贞的品格;杜甫以“秋风破屋”“屋漏偏逢连夜雨”烘托诗人推己及人、关心民众疾苦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第六单元
21.宋词四首
自主学习
主干知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边塞( ) 千嶂里( ) 燕然( ) 宫阙( )
羌管( ) 人不寐( ) 徘徊( ) 绮户( )
答案:sài zhàng yān què qiāng mèi pái qǐ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诉zhōng( )情 貂qiú( ) bìn( )发 寻mì( )
chán( )娟 qióng( )楼玉宇 huàn( )溪沙 朱gé( )
答案:衷 裘 鬓 觅 婵 琼 浣 阁
3.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四面边声连角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酒问青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鬓先秋,泪空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边声:边塞的种种声响。
(2)把酒:举着酒杯。
(3)婵娟:指月亮。
(4)秋:秋霜。指头发已白。
4.文学常识填空。
(1)《渔家傲》作者范仲淹,字_______,_______(时期)_______家,_______家。
(2)《水调歌头》作者苏轼,_______(时期)_______家、诗人。字_______,号_______,他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陆游,南宋诗人。字_______,号_______,越州山阴人。有《_______》《老学庵笔记》等。
答案:(1)希文 北宋 政治 文学
(2)北宋 文学 子瞻 东坡居士
(3)务观 放翁 剑南诗稿
5.“诉衷情”是不是陆游这首词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是题目,是词牌名。
6.四首宋词中,有很多令人非常感动的句子,请你默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此题主要提示同学注意积累,名句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等。
点击思维
1.“塞”有“sāi、sài、sè”等读音,要注意其中的规律:“塞车、塞子”中的“塞”读sāi,“堵塞、闭塞、阻塞”等合成词中的“塞”读sè。“燕”有“yān、yàn,,等读音,要据词定音。
2.“衷”易和形近字“哀”混淆,也易误写为“忠情”。
3.根据诗句的意境理解词语的含义,还要注意区分古今异义词。如:“把酒”和“秋’’古今含义就不同。
4.掌握一些必要的文学常识有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重点的文学常识也是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同学们要注意积累。
5.学习古代诗歌,要掌握一点基础的词牌知识,多读一些诗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6.注意背诵默写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名言名句。零失误训练
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唐、虞尚仁,天下之民从而帝之(yú)
B.驱赤子于利刃之下(qǖ)
C.术愈精而杀人愈多(yù)
D.先给以威,后啖以利哉(dàn)
2.下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天下之民从而帝之。
B.由士为诸候,由诸候为天子。
C.由是编之为术。
D.我善为阵,我善为战。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汉、魏尚权,驱赤子于利刃之下( )
(2)蚩蚩之类,不敢惜死者( )
(3)使后之君于民有是者( )
(4)虽不得土,吾以为犹土焉( )
语言表达训练
4.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1)术愈精而杀人愈多,法愈切而害物益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后之君于民有是者,虽不得土,吾以为犹土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下面的材料,参照示例,试从另外两个角度提炼论点。
当我们漫步花园,随处可见小蜜蜂飞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飞去忙碌采花。你可知道蜜蜂酿一公斤蜜,需采花百万朵,如花丛距蜂房1.5公里,那蜜蜂就得飞行45万公里,几乎等于绕地球12圈。蜜蜂各尽所能,分工合作,终日忙碌,可索取于人类的极少,贡献给人类的极多。
示例一:从蜜蜂索取于人类的极少,而贡献给人类的极多的角度,可提出论点:人生的价值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
示例二:从蜜蜂分工合作,各尽所能的角度,可提出论点:团结合作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古之取天下也以民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虞尚仁,天下之民从而帝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不曰取天下以民心者乎 汉、魏尚权,驱赤子于利刃之下,争寸土于百战之内。由士为诸侯,由诸侯为天子;非兵不能威,非战不能服,不目取天下以民命者乎
由是编之为术,术愈精而杀人愈多,__________________。呜呼!其亦不仁矣!
蚩蚩之类,不敢惜死者,上惧乎刑,次贪乎赏。民之于君,犹子也。何异乎父欲杀其子,先给以威,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曰:…我善为阵,我善为战’,大罪也。”使后之君于民有是者,虽不得土,吾以为犹土焉。
6.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1)天下之民从而帝之。
(2)上惧乎刑,次贪乎赏。
7.在文中空缺处填写恰当的语句。
8.“驱赤子于利刃之下,争寸土于百战之内。”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五段作者引用孟子的话,表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2.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予观夫巴陵胜状
B.委而去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D.兵革非不坚利也上使外将兵
1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选出与“三里之城”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辍耕之垄上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现实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人和”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1)百姓的代称。(2)敦厚无知的样子。(3)假如。(4)即使。
4答案:(1)战术越精则杀人越多,法则越严酷,则百姓受害越重。
(2)如果后世的君主对于人民有孟子这样的认识,即使没有取得天下,我认为和取得天下一样。
5答案:(1)从蜜蜂采花酿蜜的行程的角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看,可提出论点:通往成功的道路是艰难的,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或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2)从蜜蜂采多种花才能酿出佳蜜的角度,
可提出论点:做学问要博采众家之长,然后才能自成一家。(或成功是要花时间去积累的。)
6答案:(1)天下之民/从而帝之。(2)上/惧乎刑,次/贪乎赏。
7.答案:今之取天下也以民命 法愈切而害物益甚 后啖以利哉
8.答案:对偶。
9.答案:对比。分析帝王的施政方针在政治上尚仁和尚权的区别。
10.答案:引用孟子的话谴责尚权的不仁,明确尚仁才能得民心。
11.答案:D
12.答案:B
13.答案:(1)“畔”通“叛”,背叛。(2)所以。
14.答案:D
15.答案: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处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16.答案:开放性问题,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