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课后训练+课前预习+导学:23 现代诗两首(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课后训练+课前预习+导学:23 现代诗两首(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10 15:43:41

文档简介

零失误训练
语言基础知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艾青(ài) 嘶哑(sī) 喉咙(hóu) 汹涌(xōng)
B.悲愤(fèn) 激怒(nù) 腐烂(fú) 模糊(mó)
C.湛秋(zhàn) 叹息(tàn) 椰子(yē) 蔷薇(qiáng)
D.葡萄(pú) 契机(qiè) 跃动(yào) 敦厚(dūn)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后面的方格中。
嘶哑 瀑风 黎明 羽毛 深沉 杜鹃 暾厚
锭开 一泄千里 姹紫嫣红 抚爱 神奇
① ② ③ ④
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B.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止息:停止,休息。
C.一串串杜鹃花嫣红姹紫
嫣红姹紫:形容花色鲜艳。
D.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相思:互相思念。
语言表达训练
4.选词填空。
(1)——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_______(腐败 腐烂)在土地里面。
(2)因为我最这土地爱得_______深沉 沉重)……
(3)你可知道这块_______(神秘 神奇)的土地
(4)蔷薇色的海浪_______(抚爱 抚摸)着沙粒
5.诗歌的朗读要注意语气语调,重音停顿,下面诗句怎样朗读 (用“/”表示停顿)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_______。
(2)《我爱这土地》中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的土地》中诗人通过杜 ( http: / / www.21cnjy.com )鹃花、三峡、神女峰、冻土层、椰子林、海浪等意象,从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产的富饶等方面来表现“中国的土地”的“神奇”。
7.仿写。
请你仿照例句,以“人生”和“人格”为写作对象,写一句与例句结构相同、感情相同的句子,相信自己,大胆尝试,定能成功。
例句: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我爱这土地》回答8~12题。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8.诗中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分别具有什么象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 从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诗中“鸟”的形象分析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只是把自己假设成一只鸟,但这鸟正是诗人自己,假设是为了更好地抒情。
B.我是一只鸟,我要歌唱,一直到死。
C.这只鸟死得可怜,目的是唤起人们的同情。
D.鸟死了也要把自己腐烂在土地里,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土地。表达热爱祖国的执著深情。
11.认真阅读全诗,分别归纳诗歌第一、二层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二层与第一层有着怎样的联系 把第二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新诗,完成诗后13~15题。
一道小河
平平荡荡地流将下去,
只经过平沙万里——
自由的,
沉寂的,
他没有快乐的声音。
一道小河
曲曲折折地流将下去,
中经达高山深谷——
险阻的,
挫折的,
他也没有快乐的声音。
我的朋友!
感谢你解答了
我久闷的问题,
平荡而曲折的水流里,
青年的快乐
在其中荡漾着了。
13.这是冰心八十多年前出版的诗集《春水》中的诗句。那时的诗人满怀对新的精神生活的渴望,天真地,又是苦苦地探寻着世界与人生之谜的谜底。她以灵敏的感悟力从生活现象中获得了微妙的生命体悟,并且用诗的语言传递出心灵感悟的信息,那就是:___________。
14.诗人用“平平荡荡”的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和“曲曲折折”的河流比喻两种生活现象,一种是: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_。
15.快乐是一种感觉,是心灵的一种愉悦惬意的感受和状态;快乐是一种美德,是对生活的坦然和热爱。请你结合诗歌谈谈你对快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项“汹”应读xiōng,B项“腐”应读fǔ,D项“契”应读qì、“跃”应读yuè。
2答案:“瀑”为“暴”,“蹾”为“敦”,“锭”为“绽”,“泄”为“泻”
3答案:B 解析:“止息”意为停止。
4答案:(1)腐烂 (2)深沉 (3)神奇 (4)抚爱
5答案: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6答案:(1)象征 (2)——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3)山川的壮丽、沃土的广阔、文化的悠久
7答案:提示:仿句的结构、感情等要和例句一致。
答案:8.土地:可以看作孕育繁 ( http: / / www.21cnjy.com )衍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却奋力抗争的形象。激怒的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温柔的黎明:可以看作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的象征。
9.诗人把自己比作“鸟”,却和古典诗词中鸣翠柳的黄鹂、啼血的杜鹃等大异其趣。他没用“珠圆玉润”“啁啾”“婉转”等词,而是用“嘶哑”来形容鸟的歌喉是颇具匠心的。诗人将自己与鸟融为一体,试想,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里怎能听到或听出“珠圆玉润”的叫声 嘶哑的喉咙里融人了诗人坎坷的经历以及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沉执著的爱。
10.C
11.第一层:用一只鸟 ( http: / / www.21cnjy.com )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第二层:直抒胸臆,表明作者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12.如果说第一层是对“爱土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去掉第二层,诗意则得不到提炼和强化。
答案:13.平荡而曲折的水流里,青年的快乐在其中荡漾着了。(或生活中有坦途,也有坎坷),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快乐面对。
14.生活中的坦途;生活中的坎坷。(意思相近即可)
15.扣住“愉悦”“惬意”“坦然”“热爱”中的一点作答即可。名师导学
1理清结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2语言特色:
(1)《我爱这土地》用设问直抒对祖国的深情。
诗人由借鸟抒情转入直抒胸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太“深沉”太。强烈的土地之爱,已使诗人难以诉诸语言,只能凝成晶莹;的泪水。深沉”一词也许达不到与实际感情相应的表达强度,于是,其后紧跟的省略号,似乎涌动着潜流地火般的激情,更为沉重地叩击着读者的心房,激起读者持续的共鸣。全诗在这问答中达到高潮,那炽热、真挚的爱国情怀,留下不尽的余韵。
(2)《中国的土地》这首诗,前一节写土地,诗人精心选取杜鹃花、三峡、神女峰、冻土层、椰子林、海浪等代表中国版图东南西北的具体意象,有极高的概括性,又避免了空泛。后一节水到渠成地写生活在这块神奇土地上的“美丽”的人民,预言伟大祖国的复兴与繁荣。诗人把对中国土地的讴歌,对中国人民的赞美寄寓在典型新颖的意象之中,有着强烈的艺术效果。
3把握重点:
(1)《我爱这土地》诗中的意象是学习的重点。
诗中的“土地”“河流”“风”“黎明”四组意象是有象征意义的。“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意象展不了大地遭受苦难、山河破碎、国土沦丧;“永远汹涌着”的“悲愤”的“河流”和“激怒”的“风”抒写了人民的悲愤和激怒,象征抗战力量的日渐壮大和那风起云涌的不屈不挠的抗争;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是苦难人民的希望和抗战胜利的“黎明”。
(2)学习《中国的土地》,把握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这一重点。
“中国的土地”在诗人的眼里之所以“神奇”“美丽”,一是因为自然景观:山川河流,土地鲜花,树木海浪,这些景观无不透着“奇”;一是因为人文景观: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有着敦厚的性格,顽强的毅力,宽广的心胸,解放的思想,这有机的结合,更是作者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
4攻克难点:
(1)理解“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一句中包含的作者情感。
小鸟活着时,倾尽全力为土地而歌唱;死后,又将自己的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这令我们不能不为作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斗争精神而感动。
(2)理解‘‘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的含义。
这里诗人将人文景观融合到自然景观中,“跃动着欢乐”“复兴的契机”不仅饱含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更是对充满希望的未来的热烈欢呼。一个伟大的转型期的到来,“中国的土地’’会因此更加神奇,更加美丽,更加充满生机。
5质询疑点:
(1)诗人为什么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诗人在诗中仅仅选用了“嘶哑”一词,就把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形象赋予了悲壮的爱国者,它充满着因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焦灼与浩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诗情,使人们体味到了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著的爱。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
(2)如何理解“黄金般的相思”的含义
“黄金”,色彩鲜艳,分量沉重,永不褪色,不易改变。用“黄金”修饰“相思情”,形象地表现了华夏子孙对祖国深沉凝重的眷念之情。第六单元
23.*现代诗两首
自主学习
主干知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嘶哑( ) 喉咙( ) 刮着( )
埋藏( ) 蔷薇( ) 契机( )
答案:sī hóu guā cáng qiáng qì
2.根据拼音写汉字。
xiōng( )涌 lí( )明 yān( )红 chà( )紫
fǔ( )烂 温róu( ) zhàn( )开 dūn( )厚
答案:汹 黎 嫣 姹 腐 柔 绽 敦
3.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
(2)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
(3)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
(4)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
答案:(1)悲痛愤怒(2)刺激使发怒(3)叹美,赞叹(4)形容水流的通畅快速
4.文学常识。
艾青,原名_______,浙江金华人,中国现代著名_______。长诗《_______》是他的成名之作。
答案:蒋海澄 诗人 《大堰河——我的保姆》
5.这两首诗都蕴涵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诗中“土地”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艾青诗中的“土地”蒙受灾难。然而涌动着民族悲愤、孕育着民族希望。刘湛秋诗中的“土地”开始复兴,展现美好的事物,跃动着欢乐。
点击思维
1.“蔷”易误读为sè;“藏”和“契”是多音字,此类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义不同.读音也不同。
2.“黎”中“ㄉ”易误写为“勿”,zhàn要注意“绽、锭、淀”,三个字字形不同,读音电不同。
3.要充分利用工具书弄清词语的含义,根据语境揣摩其意思。这对于欣赏品析诗歌尤为重要。
4.文学常识属于语文常识。文学常识是近年来考查的重点,平时要加强语文综合性学习,识记课木涉及的名家名篇。
5.阅读这两首诗,要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作者对祖国、对土地、对劳动人民真挚深沉的爱,这样,就能掌握“土地”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