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4届高三年级二轮复习阶段性检测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2024届高三年级二轮复习阶段性检测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5 00:1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江西省高三年级二轮复习阶段性检测
语文试卷
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设施联通对于共建“一带一路”非常重要,它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共建“一带一路”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为基本架构,加快推进多层次、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基本形成“陆海天网”四位一体的互联互通格局,为促进经贸合作、加强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奠定坚实基础。除了经济走廊和国际通道建设卓有成效、海上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成效显著外,国际多式联运大通道也持续拓展。中欧班列、中欧陆海快线、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际多式联运稳步发展。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86条时速120千米的运行线路穿越亚欧腹地主要区域,物流配送网络覆盖欧亚大陆。截至2023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4万列,运输近700万标箱,货物品类达5万种,涉及汽车整车、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53大门类,合计货值超3000亿美元。中欧陆海快线从无到有,成为继传统海运航线、陆上中欧班列之外中欧间的第三条贸易通道,2022年全通道运输总箱量超过18万标箱,火车开行2600余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覆盖中国中西部18个省(区、市),货物流向通达100多个国家的300多个港口。
(摘编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
材料二:中欧班列搭建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新平台,探索形成多国协作的国际班列运行机制,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大动脉,开行规模持续扩大,货物品类不断丰富,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持续推动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中欧班列积极探寻“顺势而为”的产业发展路径,描摹出“逆势增长”的强劲上扬曲线。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和货物发送量呈现“井喷式”增长,重点枢纽间的往返开行数量基本实现了双向均衡。从国内开通中欧班列的城市分布来看,中欧班列在重庆、成都和西安等西部城市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开行数量不断上升。中欧班列有效推动了中西部地区从过去对外开放的“末梢”变为开放的“前沿”,实现了沿海开放与内陆开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中西部地区进出口额在全国所占比重由2013年的12%提升至2022年的18.2%。从贸易规模看,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与中欧班列通达的24个国家,进出口贸易额呈现稳步增长态势,贸易额占中欧贸易总额的比重稳定在90%左右。2022年,中国与中欧班列通达的24个国家进出口总额达11082.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7065.2亿美元,进口额为4017.3亿美元。
中欧班列提升了中欧产品流动的市场可达性。从运输货物品类看,中欧班列去程货物品类由初期的电子设备等高技术产品拓展到目前的服装鞋帽等生活必需品,回程货物品类从初期的汽车及零配件等拓展到目前的机电产品、机械设备、医疗器械等高技术产品,呈现出多元化与特色化趋势。从各区域货源看,中欧班列初期运输的货物主要集中在高技术产品领域,如电脑、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而且货源地主要集中在川渝、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发达城市。目前中欧班列运输的货物品类呈现多元化与特色化趋势,如湖南的陶瓷、茶叶和义乌的小商品等。中欧班列进出口产品种类也由最初的初级产品,逐步拓展到了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制品,而且汽车和船舶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逐步成为新的增长点,进一步优化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
中欧班列推动了中西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成都依托中欧班列成为以整车及零部件、快速消费品、农产品、矿产和木材等资源,以及五金机电为主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中心。重庆依托中欧班列吸引惠普、华硕等电子产品国际龙头企业入驻。同时,各地通过推进“中欧班列+”,创新对外贸易模式,涌现出“中欧班列+产业园区"“中欧班列+跨境电商""中欧班列+口岸"和"中欧班列+出口监管仓”等多种新模式。西安开通了跨境电商专列,先后引进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等一批国内外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形成了完整的跨境电商产业生态。
中欧班列运行效率、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运行效率上,中欧班列的运输时间是海运的1/4,运输价格是空运的1/5,平均碳排放量是空运的1/15,形成了安全快捷、绿色环保的国际运输通道。在服务质量上,中欧班列为国内各地客户制定站到站、门到门的物流服务方案,使企业获得感大幅提升。同时,中欧班列成为助力沿途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中欧班列促进了沿途国家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带动了沿途国家产业、贸易、投资等领域的繁荣发展,为沿途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深化了中国与沿途国家的文化交流。
(摘编自赵家章、丁国宁《中欧班列推动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困境及路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际多式联运大通道包括中欧班列、中欧陆海快线、西部陆海新通道等,这些通道的建设有利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
B.中欧陆海快线2022年全通道运输总箱量超过18万标箱,火车开行2600余列,其运力超过传统海运航线、陆上中欧班列。
C.中西部地区进出口额在全国所占比重能够由2013年的12%提升至2022年的18.2%,这和中欧班列的开通密不可分。
D.中欧班列的开通不仅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为沿途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有效促进了沿途国家经济的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通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有效举措,它深化了我国与沿途国家的文化交流,也为相关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B.由于中欧班列的开通,2022年我国对外贸易成绩显著:出口额约七千亿美元,进口额约四千亿美元,实现了贸易顺差。
C.如果没有中欧班列的开通,改变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现状、实现中西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共同发展的目标就无从谈起。
D.中欧班列运行效率高、运输价格低、创新能力强,而且还符合环保要求,这些是中欧班列深受人们欢迎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一说,“设施联通对于共建‘一带一路’非常重要”。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这个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框架下,中外合作伙伴发起成立了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对话合作机制,涵盖铁路、港口、环保等各个领域。
B.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新加坡、巴基斯坦、蒙古国、伊朗等建立了“单一窗口”合作机制,极大提升了口岸通关效率。
C.目前,“一带一路”标准信息平台运行良好,标准化概况信息已覆盖149个国家,在共建国家间架起了标准信息互联互通的桥梁。
D.作为中国、印尼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时速350千米的雅万高铁开通运行,这有利于加快推进中国、印尼命运共同体建设。
4.下列对材料一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2011年中欧班列的开行量只有区区的17列,2022年则突破了1.6万列。
B.2011年中欧班列的货运量仅为0.1万标箱,2020年首次超过了100万标箱。
C.2011—2022年间,中欧班列的开行量、货运量均持续增长,且增幅越来越大。
D.中欧班列开行量、货运量的快速增长,从一个方面体现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5.中欧班列在推动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甲鱼的正剧
宗璞
它是一只绿毛龟,出自楚地云梦泽①,族谱无可考。绿毛龟的家在泽地边缘一处洞穴中,上有巨石和林莽。它在这里或游泳,或散步,或伸颈而食,或缩头而眠,生活自由自在。
若它只在出生地附近游荡,大概不会出什么乱子,也就没有这篇小说了。但它是一只浪漫的龟。它想到云梦大泽的深处,看看那里的水和天,听说那里的水和天是无边无涯的。可是一只龟没有什么方向,盲目地爬呀爬呀,居然爬到一条路边。
“一只乌龟!长着绿毛呢!”它还没有来得及四处张望,几个孩子便扑上来,将它捉住了。孩子们把它卖给一个路人。路人把它送给一个朋友。几经周转,它到了老老先生手中。
“老老先生”这称呼有点特别,破译出来就是“姓老的老先生”,尊称为“老老”也可。老老到楚地考察水利,历经三月,如今要回京。楚人想不出什么东西可送,众多脑筋一齐开动后,决定送上这只绿毛龟。龟可以算和水利有关,而且此龟形态特殊,有观赏意义。
绿毛龟被放在一个白瓷深盆里端上来。老老果然高兴,说:“我正想要一个活物,不管是什么,只要活的就好。”
因为都知道老人鳏居多年,儿女都在海外。人们自作多情地想表露同情,却被随同的年轻人岔开了。年轻人姓贾,人称“小贾”,又称“贾秘书”。小贾用一支筷子挑衅,绿毛龟伸出头来,一口咬住筷子,两个小绿豆眼骨碌乱转。
老人伸手拍拍龟的头。人们一起惊呼。倒也没有发生咬伤手指的事。绿毛龟放开筷子,伸长脖子对老人望着。它的小眼睛里装满人形,它很闷气,它想看敞亮的天空,茫茫水天相接的天空。如果它会说话,它要向老人提出要求,放它回云梦泽。
“这龟有些灵气,”老老说,“是从云梦泽来的罢。”这么关心云梦泽,一只龟也想到云梦泽。(1)几个人同情地笑了,几个人很感动,还有几个人绷着脸。
绿毛龟随着老人和小贾上了火车。它的居处是一个厚纸盒,盒盖上扎了几个小洞。火车鸣笛,开动了。
火车“哐当哐当”飞跑,车身摇摆,绿毛龟如坐摇篮。它听见上面两层的人在讨论什么。
“云梦泽说什么也得搬家。”这是那小的声音。
“改造自然要有分寸。得罪了大自然,那是给子孙造孽啊!”这是老的声音。
“您再说也没有用了。”小的声音。
“没用也得说!”老的声音。
后来他们睡了。他们太累了。火车还在起劲地向前开。
“云梦泽!云梦泽!”忽然一声喊叫,声音又尖锐,又嘶哑。这是老人在睡梦中发出的。小小绿毛龟全身都震动了。“云梦泽”三字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它心神不定。好像有一根无形的线,把它和老人联系在一起。
绿毛龟随老人下了火车,上汽车;下汽车,上电梯;下电梯,进房门。家中只有老老和它。它的住所最初只是一个简单的盆;后来在盆里兴造假山、洞穴、水池、泥地,成为小小的王国。不时有客人来访,总要把它夸上两句,说它真好看,说它伴着老人,是有功之臣。这样的生活,龟复何求!
而且它渐渐懂得老老了。有时老老出外回来,气鼓鼓地大声叹气;有时人们在家里面红耳赤地争论,它都觉得老老需要它的支持,可是它无法表示,只能用小绿豆眼看看老老。
它渐渐习惯了,习惯于和老人一起过日子。如果它来生仍是一只龟,它还愿意在这小王国里生活。美丽神秘的云梦泽消失了,如天空上的那片云,飘过天空的那缕烟。
然而老老没有忘。他接连在睡梦中惊呼:“云梦泽!云梦泽!”使得正在入静的绿毛龟颤栗不已。
一天,小贾来了,说要去给云梦泽搬家。他打开提包拿出些资料,要和老老做最后的核对。老老双手扶头不说话。绿毛龟在屋里巡行,好奇地爬进提包,觉得很舒适。
材料核对完成。小贾很高兴,说云梦泽会听话的。他要老老好好休息,不要想不相干的事,还殷勤地为老老倒了一杯水,拎起提包走了。
他乘车驶往机场,一路打瞌睡。忽然有什么东西碰了他一下,他随即看到提包一凸一凸的。他沉住气,吩咐停车,小心地把提包拎出车外,然后万分警惕地拉开拉链,迅速向后跳开,好像里面装着定时炸弹。
小小绿毛龟伸出头来,小眼睛滴溜溜转。
“是你!”小贾又好气又好笑,恨不得打它一顿。
“等从机场回来,我给老老送去吧。”司机建议。
“拿什么装它呀?”小贾说。这时龟已经伸开四脚,爬出提包。
“这样吧。”他撕下一张纸,写了字,贴在龟背上。
“要是路人捡了去,它就回不了家了。”司机提醒。甲鱼的价格涨得太快!一只龟被称作“甲鱼”时,它的命运就注定了。
“活该让它去做药材吧。”小贾要去搬动千千万万包括人在内的生灵,一只龟真算不了什么。他们上车走了,留下一阵汽油味。
绿毛龟在路边发愣。它背上的白纸在阳光下很耀眼,上面几个大字:此龟属于老老先生。下端小字写着地址,很详细。
它渐渐明白,终于到了最宽广的天空下。它那如烟逝去的梦凝聚了起来,成为眼前现实的天空。没有云,没有烟,一片蔚蓝的高爽。绿毛龟在路边数十丈内来回爬了三遭,又观赏了星空和月色。忽然想起了老老和云梦泽,两者在它是一回事。它还没有见到云梦泽的大水面,也许老老会带它去。
在它盼着见老老时,一个好心人捡起了它,把它送还老老。屋子里气氛很不对。好几个陌生人在忙着什么。一个漠然地说:“又送甲鱼来了。”接着问:“多少钱?”
陌生人指指龟背上已经破损的纸条,默然离开了。
那人把它放在水管下,哗哗地冲掉它身上的泥垢,包括那纸条,丝毫不注意它并不是普通的龟。它本能地缩着头。后来人不管它了。它悄悄伸出头颈,想看看老老。
(2)老人在另一间房里,双颊通红,还在低声呻吟,不时吐出几个字。人们不懂他在说什么,而绿毛龟是懂的。老人不可能送它回家,因为老老和云梦泽都正在消失,像那一片云,像那一缕烟。绿毛龟用力把头颈伸得长长,身上的绿毛都竖起来。它再一次看看老老,想大声叫出来:“你们留住!”
“这一只伸出头了!好药材!”那人说。手起刀落,把绿毛龟的头砍下了。
一九九四年五月中旬
(有删改)
【注】①云梦泽:湖北江汉平原上的古代湖泊群的总称。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绿毛龟想看看云梦大泽无边无涯的水和天,但不仅没有实现这个目标,还断送了性命。小说以此告诫人们不要追求不切合实际的目标。
B.人们知道老老鳏居多年,儿女都在海外,孤身一人难免孤独,于是把绿毛龟送给了老老;老老欣然接受,表示自己“正想要一个活物”。
C.小贾说“云梦泽说什么也得搬家”,老老则坚决反对,主张“改造自然要有分寸”,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两种观点的激烈交锋。
D.小贾是个处事圆滑、不择手段的人,他为了让老老完成对搬迁云梦泽材料的最后核对工作,又是劝慰老老好好休息,又是殷勤地为老老倒水。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事发生地之一是楚地,故事情节围绕云梦泽的搬迁展开,部分人物以“楚人”指代,小说以此拉开了和现实的距离,含蓄蕴藉。
B.小说多次写老老在睡梦中惊呼“云梦泽!云梦泽!”,体现了老老对云梦泽搬迁的反对和不能释怀,使老老的形象更加鲜明感人。
C.“有时老老出外回来,气鼓鼓地大声叹气”,有时连绿毛龟都觉得“老老需要它的支持”,小说以此写出老老遇到的阻力之大。
D.云梦泽、老老、绿毛龟,三者命运相连,小说以此构成了主要矛盾冲突,推动情节逐步发展,最后以悲剧结局,给人强烈震撼。
8.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小说中画线处的细节描写进行分析。(5分)
(1)几个人同情地笑了,几个人很感动,还有几个人绷着脸。(3分)
(2)老人在另一间房里,双颊通红,还在低声呻吟,不时吐出几个字。(2分)
9.小说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请分析这种讽刺效果是如何达成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齐桓公见小臣,三往不得见。左右曰:“夫小臣,国之贱臣也,君三往而不得见,其可已矣!”桓公曰:“恶!是何言也!吾闻之:布衣之士不欲富贵,不轻身于万乘之君;万乘之君不好仁义,不轻身于布衣之士纵夫子不欲富贵,可也;吾不好仁义,不可也。”五往而得见也。天下诸侯闻之,谓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
(节选自韩婴《韩诗外传·卷六》)
材料二:国家悟乱而良臣见。鲁国大乱,季友之贤见。僖公即位而任季友,鲁国安宁,外内无忧,行政二十一年。季友之卒后,郝击其南,齐伐其北,鲁不胜其患,乞师于楚以取全耳。倍公之性,非前二十一年常贤,而后乃渐变为不肖也,此季友存之所益,亡之所损也、夫得贤失贤,其损益之验如此,而人主忽于所用,甚可疾痛也。夫智不足以见贤,无可奈何矣;若智能见之,而犹豫不用,而大者死亡,小者乱倾,此甚可悲哀也。宋殇公、鲁庄公知能见贤而皆不能用,故宋殇公以杀死,鲁庄公以贼嗣。使宋殇蚤任孔父①,鲁庄素用季友,乃将靖邻国,而况自存乎!
桓公问于管仲曰:“吾欲使酒腐于爵,肉腐于俎,得无害于霸乎?”管伸对曰:“此极非其贵者耳,然亦无害于霸也。”桓公曰:“何如而害霸?”管仲对曰:“不知贤,害霸;知而不用,害霸;任而不信,害霸。”桓公:“善。”齐桓公使管仲治国,管仲对曰:“贱不能临贵。”桓公以为上卿,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管仲对曰:“贫不能使富。”桓公赐之齐国市租一年,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对曰:“疏不能制亲。”桓公立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遂霸天下。孔子曰管仲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
(节选自刘向《说苑·尊贤》)
【注】①孔父:人名,宋国贤才。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孔子曰A管仲之贤B不得C此D三权者E亦不能使F其君G南面H而霸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子,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夫子何哂由也”的“夫子”意思相同。
B.见,与司马迁《屈原列传》中“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的“见”意思相同。
C.亡,与贾谊《过秦论》中“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的“亡”意思不同。
D.以为,与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的“以为”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桓公没有听从身边大臣的劝阻,前往五次终于见到了想见的小臣。齐植公的这种行为受到天下诸侯的赞赏,他们纷纷前来朝拜齐桓公。
B.鲁僖公任用季友时,鲁国内外无患;季友去世后,鲁国国内动荡,外患严重,不得不向楚国求援。由此可知,贤才对于国家是极其重要的。
C.酒在酒器中放坏,肉在砧板上放烂,这样奢侈的生活会不会对称霸造成危害?齐植公对此有所担心;管仲认为,这不会对称霸造成危害。
D.宋殇公、鲁庄公在使用贤才的问题上给人们留下了惨痛的教训;而齐桓公满足了管仲的三个要求,任用管仲,使得齐国大治,并由此称霸天下。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何言也!吾闻之:布衣之士不欲富贵,不轻身于万乘之君。(4分)
(2)使宋殇蚤任孔父,鲁庄素用季友,乃将靖邻国,而况自存乎!(4分)
14.国君应该如何对待贤才?请根据两则材料进行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雪晴①
欧阳修
悠悠野水来,滟滟西溪阔。
晓日披宿云,荒台照残雪。
风光变穷腊,岁律新阳月。
冻卉意初回,绿醅②浮可拨。
人闲乐朋友,鸟哧知时节。
岂止探芳菲,耕桑行可阅③!
【注】①此诗大概作于诗人任职颍州太守期间。②绿醅:未滤过的酒,上浮绿色泡沫。③阅:巡视,检阅。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悠悠”“滟滟”既写出了野水缓慢流淌、西溪之水盈溢的特点,又具有音韵之美。
B.虽然朝阳初升,但是“宿云”“荒台”“残雪”等意象又营造了阴沉、荒凉的氛围。
C.腊月已过去,初春已到来,诗歌通过视觉、听觉等角度写出初春雪后放晴的景象。
D.诗人善于抓住初春景象的特点来描写,如描写冻僵的花卉已经慢慢恢复生机等等。
16.作者的《醉翁亭记》贯穿一个“乐”字,这首诗歌也贯穿一个“乐”字。在本诗中,作者为什么而乐?请根据诗歌内容简要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前人曾说:“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两句和其中“源远者流长”所揭示的哲理类似。
(2)在《离骚》(节选)中,屈原以“______,______”两句介绍了自己的出生时间,即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
(3)小刚想写一篇关于“义与利”的话题作文,欲引用古人名句加强论证,但一时没想到。汪老师给了他一些建议,如用“______,______”就很好。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我们在大兴安岭的甘河第一次看到了太阳都射不进去的丛密的森林,也第一次看到了遍山遍岭的杜鹃花。秋天的太阳无私地普照着__A__的山岗,在阳光下,森林像翡翠一样深绿。山下,河流流过狭窄的河谷,河谷两岸是绿意盎然的草地。世界上哪里能找到这样美丽的花园呢?
我们的旅程,并没有停止在甘河:当天夜晚,火车把我们带到了阿里河。阿里河是鄂伦春自治旗的首府。鄂伦春,意思是“驱使驯鹿的部落”,__B__,鄂伦养本来是以驱使驯鹿谋生的部落。但是现在他们已经不再以驱使驯鹿谋生了,他们建起了新式的住房,在这里定居下来,逐渐从狩猎生活转向畜牧生活。从狩猎生活转向畜牧生活并不是一件__C__的事,这要求一个民族从森林走到草原。而人类从森林地带走到草原是不容易的,因为这需要改变全部的生活方式。要改变一种陈旧的生活方式,那就要触犯__D__的风俗习惯,( )。不仅改变全部的生活方式会遇到困难,据一位鄂伦春的老猎人说,甚至把狩猎用的弓矢换为猎枪这样简单的事情,也曾经遭到反对。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19.在修辞运用上,下列句子和文中“森林像翡翠一样深绿”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书籍像明灯一样照亮了人生的前方。
B.他像一只蜗牛一样很缓慢地移动着。
C.月光像流水一样泻在这一片荷叶上。
D.疫情解封的这几天像春节一样热闹。
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而这种传统的风俗习惯对于一个古老的民族来说,是难以改变的
B.而对于一个古老的民族来说,改变这种传统的风俗习惯是很难的
C.而这种传统的风俗习惯是难以改变的,对于一个古老的民族来说
D.而对于一个古老的民族来说,是很难改变这种传统的风俗习惯的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20世纪以来,人类加快了海洋开发的步伐。__①__:资源与能源开发(海底石油、天然气、海底矿物、海浪发电、水产养殖等)、海洋空间利用(海上机场、海上城市、海洋公园等)和海底利用(海底隧道、海底基地等)。
为了充分利用海洋资源,一些国家已经在海上修建了工厂、油库、发电站等,如美国在新泽西州的海面上建造了一座海上原子能发电站,面积达47英亩。为了减轻陆地上的空运压力,__②__,如日本的长崎机场、英国伦敦第三机场、美国纽约拉瓜迪亚机场、我国的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等。这些海上机场不仅可以减少飞机噪音和废气对城镇的影响,而且可以使飞行员视野开阔,从而使起飞更加安全。许多国家还修建了海底隧道,沟通了海峡两岸,如我国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全长5.6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地面上任何角落的军事设施都避不开人造地球卫星的“耳目”,为了使军事设施不被发现,一些国家已开始在海底建造军事基地,因为__③__。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请解释下列句子中“耳目”的不同含义。(4分)
(1)地面上任何角落的军事设施都避不开人造地球卫星的“耳目”。
(2)好的文艺作品,总是能够开拓人们的视野,使人耳目一新。
(3)狡猾的敌人眼见罪行败露,已经无法掩人耳目,只好俯首认罪。
(4)党派了联络员带领我们躲过了敌人的耳目,通过了层层封锁线。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因老板回家结婚,1月10日至2月14号闭店。”今年春节,杭州一家店铺门面上粘贴的通知在网络上走红,一度冲上了热搜。这张通知上,密密麻麻写满了陌生人的祝福:“早生贵子”“恭喜恭喜”“新婚快乐,白头偕老”“恭喜老板,百年好合”……这张写满祝福的通知引发人们热议,人们纷纷表示,小小的善举令人感动,杭州这座城市太暖心了。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江西省高三年级二轮复习阶段性检测语文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其运力超过传统海运航线、陆上中欧班列”错误,材料一没有将中欧陆海快线和传统海运航线进行运力方面的比较;而且结合图表内容可知,中欧陆海快线的运力没有超过陆上中欧班列。
2.【答案】A
【解析】B项,“2022年我国……出口额约七千亿美元,进口额约四千亿美元”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可知,“出口额约七千亿美元,进口额约四千亿美元”只是我国与中欧班列通达的24个国家进出口额。C项,“就无从谈起”程度过重,中欧班列的开通只是有效推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D项,“这些是中欧班列深受人们欢迎的主要原因”错误,材料涉及中欧班列的运行效率、运输价格、绿色环保、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但原文没有谈及哪些是中欧班列深受人们欢迎的主要原因。
3.【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一可知,所谓的“设施联通”指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联通,如国际通道、铁路、港口等的联通,符合这个要求的只有D项,因此D项能够支撑观点。
4.【答案】C
【解析】“且增幅越来越大”错误,如开行量,2019—2020年的增幅明显大于2021—2022年的增幅。
5.【答案】①中欧班列开行数量不断增长,使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持续扩大。②中欧班列运输货物品类不断拓展,使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③中欧班列推动了我国中西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了多种对外贸易新模式。(每点2分,第①点的关键词是“贸易规模”,第②点的关键词是“贸易结构”,第③点的关键词是“贸易模式”;意思相近即可。源于文本且合理的其他答案也可给分)
6.【答案】C
【解析】A项,“小说以此告诫人们不要追求不切合实际的目标”偏离小说主题。B项,对人们把绿毛龟送给老老的原因分析错误,根据原文第四段,人们把绿毛龟送给老老,是因为“龟可以算和水利有关,而且此龟形态特殊,有观赏意义”。D项,“不择手段”言之过重;同时,时间先后顺序颠倒,原文是材料核对完成之后,小贾“劝慰老老好好休息,又是殷勤地为老老倒水”。
7.【答案】D
【解析】“小说以此构成了主要矛盾冲突”错误,小说的主要矛盾冲突是反对云梦泽搬迁的老老和主张云梦泽搬迁的小贾等人之间的冲突。
8.【答案】(1)运用排比,写出了人们对老老关心云梦泽的不同态度。有人知道老老的努力并不能改变云梦泽将被搬家的命运,因而“同情地笑了”;也有人被老老关心云梦泽的精神感动;还有人对老老的行为感到非常不满,因而“绷着脸”。(表达技巧1分,分析2分;意思相近即可。如果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2)运用神态描写等手法,写出了老老临终之际还在关心着云梦泽的形象特点。(表达技巧1分,分析1分;意思相近即可。如果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9.【答案】①以一只龟的经历来反映人类对自然的野蛮改造,小中见大,寓意深刻,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②以绿毛龟对云梦泽的向往和人类对云梦泽的破坏构成对比,批判了人类的野蛮、无知,讽刺意味深长。③漫画式的夸张带有强烈的讽刺效果,如对在去机场路上的小贾的描写。④语言亦谐亦庄,如对绿毛龟的描写大多轻松活泼,而对人的描写大多冷峻,如“手起刀落,把绿毛龟的头砍下了”等,两者形成强烈的反差,具有讽刺效果。(每点2分,写到其中三点即可;意思相近即可。第①点的关键点是叙事角度,第②点的关键点是对比,第③点的关键点是夸张,第④点的关键点是语言。需要注意的是,本题的答案是较为宽泛的,考生只要能够从文本中找到依据并围绕“如何达成讽刺效果”作答,即可给分)
10.【答案】ABE(每处1分。涂黑超过三处,整题不给分)
【解析】原文标点为:孔子曰:“管仲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
11.【答案】A
【解析】A项,意思不同:第一个“夫子”是“那个人”的意思,第二个“夫子”是对年长而有学问之人的尊称、“老师”等意思。B项,都通“现”,“显现”“显露”的意思。C项,第一个“亡”是“死亡”“去世”的意思,第二个“亡”是“败亡的士兵”“逃跑的士兵”的意思。D项,第一个“以为”是“让……担任”“把……任命为”的意思,第二个“以为”是“认为”的意思。
12.【答案】B
【解析】“鲁国国内动荡”错误,材料二首段没有涉及“鲁国国内动荡”,只是说“邾击其南,齐伐其北”,即外患严重。
13.【答案】(1)这是什么话!我听说:平民百姓不想要富贵,所以在大国之君面前不会放低身份。(“是”1分,译为“这”;“布衣之士”1分,译为“平民百姓”“没有做官的士人”等;“轻身”1分,译为“放低身份”“放下身份”“降低身份”等;“万乘之君”1分,译为“大国之君”“拥有万辆战车的国君”等)
(2)如果宋殇公早就任用孔父,鲁庄公向来重用季友,这样就将能够平定邻国,更何况保全自身呢!(“使”1分,译为“如果”“假如”“假使”;“蚤”1分,译为“早”;“素”1分,译为“向来”“一向”“素来”等;“靖”1分,译为“平定”“使……安定”等)
14.【答案】①礼敬贤才(礼贤下士);②任用并且信任贤才;③给贤才以尊贵的地位和优厚的待遇。(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齐桓公见一个小臣,去了三次都没有见到。身边的人说:“小臣,是国中地位低贱的臣子,您去了三次而没有见到,大概可以不去了!”齐桓公说:“嘻!这是什么话!我听说:平民百姓不想要富贵,所以在大国之君面前不会放低身份;大国之君不喜欢仁义,所以在平民百姓面前也不会放低身份。纵使那个人不想富贵,这是可以的;但我不喜好仁义,这是不可以的。”最终去了五次而得以见到那位小臣。天下诸侯听说了这件事,认为齐桓公尚且能够礼遇平民百姓,何况是对一国之君呢!于是一个接一个地前来朝拜,几乎没有不来的。
材料二:国家昏暗混乱时,贤良之臣就显现出来。鲁国大乱,季友的贤能就显现出来。鲁僖公继位后任用季友,鲁国安宁,国内外没有忧患,推行政令二十一年。季友去世后,邾国攻击它的南边,齐国侵犯它的北边,鲁国经不起这样的祸患,向楚国请求救兵来保全国家。鲁僖公的本性,并非前二十一年总是贤明,然后才渐渐变为不贤良的,这是季友活着带来的好处,也是季友去世带来的损害。得到贤才或失去贤才,所带来的好处或坏处就是像这样得到验证,而国君却忽视任用贤才,真是非常令人痛心。如果国君的智慧不足以发现贤才,这是没有办法的;如果国君的智慧能够发现贤才,却迟疑不能任用,这样所造成的大的危害就是身死国灭,小的危害就是国家动荡,这是非常令人悲哀的。宋殇公、鲁庄公凭智慧能够发现人才但都不能任用,所以宋殇公因此被杀死,鲁庄公因此害了他的后代。如果宋殇公早就任用孔父,鲁庄公向来重用季友,这样就将能够平定邻国,更何况保全自身呢!
齐桓公问管仲:“我想让酒在酒器中放坏,肉在砧板上放烂,这样奢侈该不会对称霸有妨害吧?”管仲说:“这些是远非值得重视的事,这样做对称霸也无妨害。”齐桓公问:“那么什么会妨害称霸呢?”管仲说:“不知道贤才,妨害称霸;知道贤才却不能任用,妨害称霸;任用了却不信任,妨害称霸。”齐桓公说:“说得好。”齐桓公让管仲治理国家,管仲回答说:“地位低的人不能统治地位高的人。”齐桓公就把他任命为上卿,但国家却没有治理好。齐桓公问:“这是什么缘故?”管仲回答说:“贫穷的人不能差遣富有的人。”齐桓公便将齐国一年的市场税收赐给他,但国家还是没有治理好。齐桓公又问:“这是什么缘故?”管仲回答说:“跟君主关系疏远的人不能控制跟君主关系亲近的人。”桓公就尊他为仲父。于是齐国治理得很好,并终于称霸天下。孔子说:“管仲这样的贤才,如果不能得到这三种权力,也不能使他的君主面朝南称霸。”
15.【答案】B
【解析】“营造了阴沉、荒凉的氛围”错误,“宿云”“荒台”“残雪”等意象在诗中起反衬作用,更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明亮和生机。
16.【答案】①作者为春临大地、充满生机的初春景象而乐。②作者为闲暇之时朋友相聚而乐。③作者为农事即将开始而乐。(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源于文本且合理的其他答案也可给分)
17.【答案】(1)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
(2)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3)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先义而后利者荣 先利而后
义者辱(每空1分,如有错字、添字、漏字,则该空不给分。第(3)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只要符合语境即可)
18.【答案】A连绵不断/连绵不绝/绵延不断/连绵起伏/重重叠叠/层层叠叠;B顾名思义;C轻而易举/易如反掌/一蹴而就;D根深蒂固/代代相传(每空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注意:符合语境的成语是比较宽泛的,只要符合语境均可给分,不可拘泥于所提供的答案)
【解析】A处,根据上下文,要填写形容山岗状态的成语,而且要含有山岗很多的意思。B处,上下文的意思是,看到“鄂伦春”这个名字,就想到“鄂伦春本来是以驱使驯鹿谋生的部落”,即“顾名思义”。C处,从后文“人类从森林地带走到草原是不容易的”的语境可知,应填写“轻而易举”等一类的成语。D处,根据上下文,语境是说这些风俗习惯是一代人接一代人传下来的,历史悠久且很难改变,应填写“根深蒂固”等一类的成语。
19.【答案】D
【解析】“森林像翡翠一样深绿”和A、B、C三项都运用了比喻,“像……一样”是喻词;而D项“像……一样”表示比较。
20.【答案】A
【解析】根据话题保持一致的原则,A项中,前半部分的“而这种传统的风俗习惯”承接前文“风俗习惯”一词;后半部分的“是难以改变的”呼应后文“改变全部的生活方式”,因此A项衔接最恰当。
21.【答案】①海洋开发主要包括三部分/海洋开发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②许多国家修建了海上机场/许多国家在海上修建了机场③海底是人造地球卫星的盲区/人造地球卫星发现不了海底目标(每处2分,意思相近即可)
22.【答案】(1)比喻侦察手段。(2)指听到的、见到的,即见闻。(3)指耳朵和眼睛。(4)指刺探消息的人。(每句1分,意思相近即可)
23.【写作指导】材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写满陌生人祝福的通知走红的事件;第二部分升华了这件事的意义,即小小的善举令人感动,体现出一座城市的温暖,这是本次作文的核心立意。写作时,需从材料出发,从这件事引出作文的核心立意。必须注意的是,“小小的善举”不等于“小小的举动”,如果只写小小的举动对大局的影响,则属于偏离题意。
导写语中要注意的是“联系社会现实”这个要求。联系社会现实可联系正面的,如2024年春节,因雨雪天气,旅客滞留在火车站、高速公路上,很多人为他们送上热水、饭菜,提供了尽可能提供的帮助,等等;也可联系反面的,如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冷漠了,等等。
【参考立意】①小善举,暖人心;②小善举,大文明;③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等。
作文评分细则
一、基本评分细则
评分时应以48分、42分、36分、25分作为切入点,把结构、语言、论据的说服力、说理的严密性等要素作为重要的评分标准,上下浮动;54分以上的作文在语言、思维、结构、论证等方面要尤为突出。
如果是记叙文,首先应考虑是否符合记叙文的写作要求,即文章中心是否突出、记叙要素是否齐全、语言是否符合记叙文的叙事特点等,然后考虑叙事是否有波澜、描写是否有细节、语言是否有文采等。(一)一类卷:切合题意(48~60分)
能够整体把握材料内涵,围绕“小善举的重大意义”,提炼出“小善举,暖人心”“小善举,大文明”“勿以善小而不为”等切合材料内涵的观点,观点鲜明。论证过程中,能够紧紧围绕核心观点展开,紧密联系社会现实,文章现实感强。论证严谨,材料丰富,论据充实且能有力证明论点,语言表达有表现力且文风端正。
(二)二类卷:符合题意(42~47分)
能够整体把握材料内涵,围绕“小善举的重大意义”,提炼出“小善举,暖人心”“小善举,大文明”“勿以善小而不为”等切合材料内涵的观点,观点鲜明。论证过程中,能够围绕核心观点展开,但联系社会现实在文章中体现得不充分,文章现实感不强。材料较为丰富,论据较为充实,但有的论据和论点的联系较为牵强,语言表达通顺,结构完整。
(三)三类卷:基本符合题意(36~41分)
从立意上看,能够围绕“小善举”来写,但对小善举的意义挖掘不够,文章只停留在对“小善举”的叙述或列举上;或文章有较大篇幅没有围绕“小善举”来写。论据缺乏说服力,结构完整,语言表达较为平淡,文风不够端正,有较多的套话。
(四)四类卷:偏离题意(25~35分)
立意脱离材料核心内容,没有围绕“善举”来写,把“善举”偷换为“小事情”等,如写“勿以恶小而为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等。
(五)五类卷:完全偏离题意(25分以下)所写内容和材料毫不相干。
二、其他扣分说明
1.缺标题扣2分。
2.字数600字以上,不足800字的文章——如果结构完整,则每少50字扣1分;结构不完整,每少100字扣10分。600字以下的作文,无论结构是否完整,30分以下给分。400字以下的作文,20分以下给分。
3.错别字每个扣1分,重复不扣,最多扣5分。
4.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酌情扣分。
5.写书信、演讲稿、发言稿等,格式不符合要求,最多扣2分。
6.抄袭作文外的试题材料一律给5分;如果是合理使用试卷材料用做论据并有分析,则不视为抄袭。其他未尽之处参考高考作文评分办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