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二册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人教版必修第二册高一化学一隅三反系列第六章章末测试(基础)(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第二册高一化学一隅三反系列第六章章末测试(基础)(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14 23:19:31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5
文档简介
第六章 章末测试(基础)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春·高一单元测试)化学反应A+B→C(吸收能量)分两步进行:①A+B→X(吸收能量),②X→C(放出能量)。下列示意图中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A. B.
C. D.
2.(2022春·辽宁沈阳·高一校考开学考试)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锌片:Zn+2OH--2e-=ZnO+H2O,石墨O2+2H2O+4e-=4OH-, 根据此判断,锌片是
A.负极,并被氧化 B.负极,并被还原
C.正极,并被氧化 D.正极,并被还原
3.(2022春·吉林松原·高一校考期末)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太阳能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火力发电涉及多种能量之间的转化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4.(2023春·高一单元测试)下列设备工作时,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硅太阳能电池 B.燃气灶 C.太阳能集热器 D.锂离子电池
5.(2022春·海南儋州·高一校考期中)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
B.在内电路中,电子由正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负极
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表面一定有气泡产生
D.原电池工作时,一定不会伴随着热能变化
6.(2022云南)某温度时,浓度均为的两种气体和,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4s时、、的浓度分别是、、,若用、表示,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A. B.
C. D.
7.(2023春·高一单元测试)如图所示,下列对于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是负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小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8.(2022新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铜锌组成的原电池中,电子是从锌经过导线流向铜
B.把铜片和锌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C.把铜片插入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把锌片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9.(2022黑龙江)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是
A.锌粒和稀硫酸反应
B.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
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10(2022春·江西抚州·高一金溪一中校考阶段练习)可使反应C(s)+CO2(g)=2CO(g)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①增大压强 ②增加碳的用量 ③通入CO2 ④恒压下充入N2 ⑤恒容下充入N2 ⑥通入CO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③⑤⑥
11.(2022云南)在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采取下列措施不能改变反应速率的是( )
A.增加的量 B.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增加的量
C.充入,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 D.充入,保持容器体积不变
12.(2022春·甘肃武威·高一校考期末)把 a、b、c、d四种金属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a为负极;c、d相连,d上有气泡溢出;a,c相连,a质量减少;b,d相连,b为正极。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为
A.a>c>b>d B.a>c>d>b C.b>d>c>a D.a>b>c>d
13.(2022春·黑龙江鹤岗·高一鹤岗一中统考阶段练习)某反应由两步反应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B.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
C.A与C的能量差为
D.反应,反应条件一定需要加热
14.(2023春·高一单元测试)在四个不同容器中、不同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H2)=0.01mol·L-1·s-1 B.v(NH3)=0.25mol·L-1·min-1
C.v(H2)=0.3mol·L-1·min-1 D.v(N2)=0.1mol·L-1·min-1
15.(2022秋·湖南衡阳)一学生用如图装置研究原电池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③中Zn片增重质量与Cu棒减轻质量的比为65∶64
B.图②中如果两极上都有气体产生,则说明Zn片不纯
C.图①中Cu棒上没有气体产生
D.图②与图③中正极产物的质量比为1∶32时,Zn棒减轻的质量相等
16.(2023春·高一单元测试)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只有甲 B.只有乙
C.只有丙 D.除乙均可以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7.(10分)(2022山东)电化学技术在处理污染气体领域的应用广泛。
(1)利用反应构成电池的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又能提供电能,装置如图所示。
①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电子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
B.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溶液的不变
D.当有被处理时,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
(2)以含废气为原料,用电化学方法制取硫酸。装置如图。
写出负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若发电厂利用上述装置处理含废气,电池输出电压为,每天处理废气约为(标准状况),废气中体积分数为2.24%。则该电池每天提供___________电能。(的电量为)
18.(14分)(2023春·高一单元测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恒温条件下将一定量X和Y的混合气体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X和Y两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物或生成物用符号X、Y表示):_______。
②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_______。
(2)如下图所示是可逆反应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A.t1时,只有正方向反应在进行
B.t2时,反应达到最大限度
C.,反应不再进行
D.,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3)t℃时,将和通入体积为2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反应物还剩余。从反应开始到化学平衡,生成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平衡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若将物质的量之比为的和混合气体通入一个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体积减少了20%。的转化率为_______。
19.(14分)(2022春·浙江·高一杭州四中校考期中)化学电源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构成原电池的本质判断,下列化学 (或离子)方程式正确且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填字母)。
A.NaOH+HCl = NaCl +H2O B.Cu+Fe3+= Fe2+ +Cu2+
C.K2O+H2O = 2KOH D.Fe+H2SO4=FeSO4+H2↑
(2)为了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如图)。有关反应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填字母)。
A.图I和图II的气泡均产生于锌棒表面
B.图II中产生气体的速率比I 慢
C.图I中温度计的示数高于图II的示数
D.图I和图II中温度计的示数相等, 且均高于室温
(3)银锌电池是一种常见化学电源,其反应原理: Zn+Ag2O+H2O=Zn (OH)2+2Ag。其工作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负极材料为 _______, 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放电时电子从图中 _______电极经导线流向 _______电极,正极质量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反应中每消耗6.5gZn转移_______mol电子。
20.(16分)(2022广西)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g)+2B(g)3C(g)+2D(g),开始时A为4mol,B为6mol,5min末达到平衡,此时测得C的物质的量为3mol。计算:
(1)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前5min内用B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B)为___________mol·L-1·min-1.
(2)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B减少的反应速率和D减少的反应速率相等
②A、B、C、D的浓度都相等
③A、B、C、D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3)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适当升高温度 b、及时分离出D气体
c、增大B的浓度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4)微型纽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Ag2O+H2O+2e-=2Ag+2OH-。根据上述反应式,完成下列题目。
①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在使用过程中,电解质KOH不断被消耗
B.使用过程中,电子由Ag2O极经外电路流向Zn极
C.Zn是负极,Ag2O是正极
D.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Ag2O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②写出电池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
③使用时,负极区的c(OH-)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电解质溶液中的c(OH-)___________。
第六章 章末测试(基础)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春·高一单元测试)化学反应A+B→C(吸收能量)分两步进行:①A+B→X(吸收能量),②X→C(放出能量)。下列示意图中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A+B→X(吸收能量),只有A和C满足,总反应为吸热反应,C为吸热反应,故选C。
2.(2022春·辽宁沈阳·高一校考开学考试)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锌片:Zn+2OH--2e-=ZnO+H2O,石墨O2+2H2O+4e-=4OH-, 根据此判断,锌片是
A.负极,并被氧化 B.负极,并被还原
C.正极,并被氧化 D.正极,并被还原
【答案】A
【解析】根据化合价可知,电极反应中锌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则锌为原电池的负极,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逐渐被溶解,故合理选项是A。
3.(2022春·吉林松原·高一校考期末)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太阳能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火力发电涉及多种能量之间的转化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答案】B
【解析】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A正确;
B.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
C.火力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为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故C正确;
D.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中旧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新化学键的形成,旧化学键的断裂吸收能量,新化学键的形成释放能量,所以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故D正确。
故选:B。
4.(2023春·高一单元测试)下列设备工作时,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硅太阳能电池 B.燃气灶 C.太阳能集热器 D.锂离子电池
【答案】D
【解析】A.硅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A错误;
B.燃气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B错误;
C.太阳能集热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C错误;
D.锂离子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正确;
答案选D。
5.(2022春·海南儋州·高一校考期中)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
B.在内电路中,电子由正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负极
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表面一定有气泡产生
D.原电池工作时,一定不会伴随着热能变化
【答案】A
【解析】A.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A正确,
B.在内电路中,是阴、阳离子移动,B错误;
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上一般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则正极表面可能有气泡产生,也可能生成金属单质,C错误;
D.原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同时可能会伴随着热能变化,D错误。
故选A。
6.(2022云南)某温度时,浓度均为的两种气体和,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4s时、、的浓度分别是、、,若用、表示,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4s时,,,,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原子守恒可知,为,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满足题意;
故选C。
7.(2023春·高一单元测试)如图所示,下列对于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是负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小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答案】D
【解析】A.Zn比Cu活泼,Zn为原电池负极,Cu是正极,A项错误;
B.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铜片质量不变,B项错误;
C.电流经导线从正极(铜电极)流向负极(锌电极),C项错误;
D.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铜片)得到电子而被还原为H2,D项正确;
答案选D。
8.(2022新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铜锌组成的原电池中,电子是从锌经过导线流向铜
B.把铜片和锌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C.把铜片插入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把锌片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答案】C
【解析】A.铜锌组成的原电池中,锌作负极,铜作正极,因此电子是从锌经过导线流向铜,故A正确;
B.把铜片和锌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形成原电池,铜为正极,锌为负极,氢离子在铜片表面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因此铜片表面出现气泡,故B正确;
C.把铜片插入溶液中,铜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故C错误;
D.把锌片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溶液,锌先置换出铜单质,形成锌铜盐酸原电池,原电池原理会加速反应,因此气泡放出速率加快,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9.(2022黑龙江)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是
A.锌粒和稀硫酸反应
B.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
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答案】B
【解析】A.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属于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
B.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生成CO,属于吸热的氧化还原反应,B符合;
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属于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
答案选B。
10(2022春·江西抚州·高一金溪一中校考阶段练习)可使反应C(s)+CO2(g)=2CO(g)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①增大压强 ②增加碳的用量 ③通入CO2 ④恒压下充入N2 ⑤恒容下充入N2 ⑥通入CO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③⑤⑥
【答案】C
【解析】①由C(s)+CO2(g)=2CO(g)可知,增大压强,可增大反应速率,故①符合题意;
②由C(s)+CO2(g)=2CO(g)可知,碳为固体,增加碳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由C(s)+CO2(g)=2CO(g)可知,通入CO2,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③符合题意;
④恒压下充入N2,体积增大,参加反应气体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④不符合题意;
⑤恒容下充入N2,参加反应气体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⑤不符合题意;
⑥由C(s)+CO2(g)=2CO(g)可知,通入CO,生成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⑥符合题意;
由上①③⑥符合题意,C选项正确;答案为C。
11.(2022云南)在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采取下列措施不能改变反应速率的是( )
A.增加的量 B.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增加的量
C.充入,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 D.充入,保持容器体积不变
【答案】D
【解析】A.增加的量,反应物的浓度增大 ,化学反应速率增大,能改变反应速率,选项A不符合;
B.增加的量相当于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因此化学反应速率改变,选项B不符合;
C.充入,保持容器内总压强不变,容器体积增大,参与反应的气态物质的浓度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能改变反应速率,选项C不符合;
D.充入,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则气态物质的浓度不变,因此化学反应速率不发生改变,选项D符合。
答案选D。
12.(2022春·甘肃武威·高一校考期末)把 a、b、c、d四种金属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a为负极;c、d相连,d上有气泡溢出;a,c相连,a质量减少;b,d相连,b为正极。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为
A.a>c>b>d B.a>c>d>b C.b>d>c>a D.a>b>c>d
【答案】B
【解析】把 a、b、c、d四种金属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a为负极,说明金属活动性:a>b;若c、d相连,d上有气泡溢出,说明金属活动性;c>d;若a,c相连,a质量减少,说明a为负极,则金属活动性:a>c;若b,d相连,b为正极,则金属活动性:d>b,故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c>d>b,故合理选项是B。
13.(2022春·黑龙江鹤岗·高一鹤岗一中统考阶段练习)某反应由两步反应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B.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
C.A与C的能量差为
D.反应,反应条件一定需要加热
【答案】B
【解析】A.A→B的反应为吸热反应,B→C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物质的总能量越低,越稳定,三种化合物中的稳定性B
C.A与C的能量差为E4-E3-E1+E2,故C错误;
D.A→B反应为吸热反应,但吸热反应不一定要加热,故D错误;
答案为B。
14.(2023春·高一单元测试)在四个不同容器中、不同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H2)=0.01mol·L-1·s-1 B.v(NH3)=0.25mol·L-1·min-1
C.v(H2)=0.3mol·L-1·min-1 D.v(N2)=0.1mol·L-1·min-1
【答案】A
【解析】发生反应:N2+3H22NH3,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
A.v(N2)====0.2mol L-1 min-1;
B.v(N2)===0.125mol L-1 min-1;
C.v(N2)===0.1mol L-1 min-1;
D.v(N2)=0.1mol·L-1·min-1;
反应速率A>B>C=D;
答案选A。
15.(2022秋·湖南衡阳)一学生用如图装置研究原电池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③中Zn片增重质量与Cu棒减轻质量的比为65∶64
B.图②中如果两极上都有气体产生,则说明Zn片不纯
C.图①中Cu棒上没有气体产生
D.图②与图③中正极产物的质量比为1∶32时,Zn棒减轻的质量相等
【答案】A
【解析】A.在图③中,构成Zn/Cu/CuSO4原电池,由于金属活动性:Zn>Cu,Zn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正极Cu上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当电路中转移2 mol电子时,负极减轻65 g,正极质量增加64 g,故图③中Zn片减轻质量与Cu棒增重质量的比为65∶64,A错误;
B.图②中构成Zn/Cu/CuSO4原电池,负极Zn上发生反应:Zn-2e-=Zn2+,正极Cu上发生反应:2H++2e-=H2↑,如果两极上都有气体产生,则说明Zn片不纯锌片上杂质与Zn构成原电池,在Zn片上也有H+得到电子变为H2的还原反应,因此如果两极上都有气体产生,可以说明Zn片不纯,B正确;
C.由于C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H元素的后边,在图①中Cu棒没有与Zn棒连接,因此Cu棒上不发生反应,因此没有气体产生,C正确;
D.图②与图③都构成原电池,在图②中正极反应为:2H++2e-=H2↑,图③中正极反应为:Cu2++2e-=Cu。若两个正极产物的质量比为1∶32时,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1:1,由于负极都是Zn失去电子变为Zn2+,因此图②与图③中Zn棒减轻的质量相等,D正确;
故选A。
16.(2023春·高一单元测试)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只有甲 B.只有乙
C.只有丙 D.除乙均可以
【答案】C
【解析】甲.没有用导线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错误;
乙.两电极材料相同,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错误;
丙.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且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该装置能构成原电池,正确;
丁.乙醇是非电解质,且电极和乙醇不能自发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7.(10分)(2022山东)电化学技术在处理污染气体领域的应用广泛。
(1)利用反应构成电池的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又能提供电能,装置如图所示。
①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电子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
B.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溶液的不变
D.当有被处理时,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
(2)以含废气为原料,用电化学方法制取硫酸。装置如图。
写出负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若发电厂利用上述装置处理含废气,电池输出电压为,每天处理废气约为(标准状况),废气中体积分数为2.24%。则该电池每天提供___________电能。(的电量为)
【答案】(1) B
(2) 804
【解析】(1)①根据总反应知NH3中N元素从-3价升高到0价,失去电子,因此A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②A.电极A为负极,电子从左侧电极经负载流向右侧电极,A错误;
B.B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而负极则消耗,为使电池持续供电,正极生成的必须通过离子交换膜转移到负极区,故选用阴离子交换膜,B正确;
C.根据总反应知,反应生成水,会稀释电解质溶液,因此溶液pH会改变,C错误;
D.利用摩尔体积计算时,必须指明温度与压强,D错误;
故选B。
(2)以制取,S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因此A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依题意,每天处理的体积为(标准状况),转移电子的总电量为,根据电能公式、电流公式,该电池每天提供的电能为:,按转换后得:。
18.(14分)(2023春·高一单元测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恒温条件下将一定量X和Y的混合气体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X和Y两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物或生成物用符号X、Y表示):_______。
②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_______。
(2)如下图所示是可逆反应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A.t1时,只有正方向反应在进行
B.t2时,反应达到最大限度
C.,反应不再进行
D.,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3)t℃时,将和通入体积为2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反应物还剩余。从反应开始到化学平衡,生成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平衡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若将物质的量之比为的和混合气体通入一个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体积减少了20%。的转化率为_______。
【答案】(1) bd
(2)BD
(3) 20% 80%
【解析】(1)①从浓度变化趋势来看,X为生成物,Y为反应物。时X增加了,Y减小了,故X、Y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且化学平衡状态X、Y均存在,浓度不发生变化,则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②c、a点后XY的量继续改变,没有达到平衡;b、d点后XY的量不再改变,说明达到平衡;故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b、d;
(2)A.对于可逆反应,反应开始后的任何时刻正、逆反应均在进行,A错误;
B.t2时,处于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到最大限度, B正确;
C.,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C错误;
D.,处于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D正确;
故选BD;
(3)由题意建立如下三段式:
则,;
若设、的物质的量均为,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可知,混合气体体积减少了20%,则反应过程中气体减小了,根据化学方程式体现的关系可知,反应了,的转化率为80%。
19.(14分)(2022春·浙江·高一杭州四中校考期中)化学电源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构成原电池的本质判断,下列化学 (或离子)方程式正确且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填字母)。
A.NaOH+HCl = NaCl +H2O B.Cu+Fe3+= Fe2+ +Cu2+
C.K2O+H2O = 2KOH D.Fe+H2SO4=FeSO4+H2↑
(2)为了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如图)。有关反应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填字母)。
A.图I和图II的气泡均产生于锌棒表面
B.图II中产生气体的速率比I 慢
C.图I中温度计的示数高于图II的示数
D.图I和图II中温度计的示数相等, 且均高于室温
(3)银锌电池是一种常见化学电源,其反应原理: Zn+Ag2O+H2O=Zn (OH)2+2Ag。其工作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负极材料为 _______, 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放电时电子从图中 _______电极经导线流向 _______电极,正极质量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反应中每消耗6.5gZn转移_______mol电子。
【答案】(1)BD
(2)C
(3) Zn Zn—2e—+2OH—=Zn(OH)2 Zn Ag2O 减小 0.2
【解析】(1)由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可知,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必须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A.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中和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故错误;
B.铜与溶液中铁离子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故正确;
C.氧化钾与水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故错误;
D.铁与稀硫酸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故正确;
故选BD;
(2)图Ⅰ中发生的反应是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图Ⅱ中锌、铜在稀硫酸溶液中形成铜、锌原电池,原电池反应的反应速率快于化学反应;
A.由分析可知,图II铜、锌原电池,不活泼金属铜为原电池的正极,溶液中氢离子在铜的表面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铜表面有气泡产生,故错误;
B.由分析可知,图Ⅰ为化学反应,图Ⅱ是原电池反应,原电池反应的反应速率快于化学反应,则图II中产生气体的速率比I快,故错误;
C.由分析可知,图Ⅰ为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化学反应,图Ⅱ为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电池反应,则图I中温度计的示数高于图II的示数,故正确;
D.由分析可知,图Ⅰ为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化学反应,图Ⅱ为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电池反应,则图I中温度计的示数高于图II的示数,故错误;
故选C;
(3)由反应原理可知,锌为原电池的负极,碱性条件下,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氢氧化锌,电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氧化银为正极,水分子作用下,氧化银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银和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Ag2O+H2O+2e—=2Ag+2OH—,放电时,电子从锌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氧化银,正极质量将减小,反应中每消耗6.5g锌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0.2mol,故答案为:Zn;Zn—2e—+2OH—=Zn(OH)2;Zn;Ag2O;减小;0.2mol。
20.(16分)(2022广西)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g)+2B(g)3C(g)+2D(g),开始时A为4mol,B为6mol,5min末达到平衡,此时测得C的物质的量为3mol。计算:
(1)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前5min内用B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B)为___________mol·L-1·min-1.
(2)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B减少的反应速率和D减少的反应速率相等
②A、B、C、D的浓度都相等
③A、B、C、D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3)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适当升高温度 b、及时分离出D气体
c、增大B的浓度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4)微型纽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Ag2O+H2O+2e-=2Ag+2OH-。根据上述反应式,完成下列题目。
①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在使用过程中,电解质KOH不断被消耗
B.使用过程中,电子由Ag2O极经外电路流向Zn极
C.Zn是负极,Ag2O是正极
D.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Ag2O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②写出电池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
③使用时,负极区的c(OH-)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电解质溶液中的c(OH-)___________。
【答案】(1) 1.5 0.2
(2)①③
(3)acd
(4) C Zn+H2O+Ag2O=Zn(OH)2+2Ag 减小 增大
【解析】(1)达到平衡测得C的物质的量为3mol,消耗A的物质的量1mol,消耗B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A)==1.5mol/L,用B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B)==0.2mol/(L·min);故答案为1.5;0.2;
(2)①用不同种物质的速率表示反应达到平衡,要求反应方向一正一逆,且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B减少的反应速率和D减少的反应速率,说明反应方向是一正一逆,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即B减少的反应速率和D减少的反应速率相等,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①符合题意;
②达到平衡时,组分浓度不再改变,而不是相等,A、B、C、D的浓度都相等,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根据平衡状态的定义,达到平衡时,组分浓度不再改变,故③符合题意;
答案为①③;
(3)a.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a符合题意;
b.及时分离出D气体,减少生成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故b不符合题意;
c.增大B浓度,反应物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c符合题意;
d.使用高效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故d符合题意;
答案为acd;
(4)①A.根据电极反应式Zn+Ag2O+H2O=Zn(OH)2+2Ag,KOH没有被消耗,故A错误;
B.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纽扣电池中,Zn为负极,Ag2O为正极,电子从Zn极经外电路流向Ag2O极,故B错误;
C.原电池中,负极上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根据电极反应式,Zn为负极,正极上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Ag2O极为正极,故C正确;
D.Zn为负极,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Ag2O极为正极,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D错误;
答案为C;
②根据电极反应式,两式相加,电池总反应为Zn+Ag2O+H2O=Zn(OH)2+2Ag,故答案为Zn+Ag2O+H2O=Zn(OH)2+2Ag;
③负极区电极反应式Zn+2OH--2e-=Zn(OH)2,消耗OH-,c(OH-)减小,根据电池总反应,消耗水,KOH物质的量浓度增大,即电解质溶液中c(OH-)增大,故答案为减小;增大。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
实验活动4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
实验活动5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实验活动6 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实验活动7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二节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
第三节 乙醇与乙酸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实验活动8 搭建球棍模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
实验活动9 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二节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
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