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备考 -《‘放得下’的幸福和快乐》习作指导
题目
很多人之所以缺少幸福和快乐,是因为不愿意放下。有的是比得太多,总想着赢,如不能达成所愿,就会郁郁寡欢、抱怨 不断。有的是有些消极,脑子里装的全是往日的不愉快或对未来的担忧。有的是牵挂的事情、操心的事情过多,什么都往自己身上揽,结果,担子越来越重。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请以“‘放得下’的幸福和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要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审题指导】
(1)精准审题,抓“题眼”明题意。“题眼”是题目的灵魂,是题目的核心。阅读材料,从 “之所以……是因为……”可以看出,材料关键是强调缺少幸福和快乐的原因——“不愿意放下”。材料针对“不愿意放下”举了“比得太多”“有些消极”“牵挂的事情、操心的事情过多”三方面例证引发我们的思考。所以,所写的作文一定要关注“不愿意放下”,这就需要我们多角度思考来叙写故事。
(2) 注重立意,抓“视角”晓方向。我们可以从材料所给的三个视角来思考立意。视角 一:因比得太多,比来比去总想赢,却又不能轻易达成所愿,从而不断抱怨,郁郁寡欢。视角二:有些消极,脑子里装的全是往日的不愉快的事,看不到美好的未来,不免杞人忧天。视角三:牵挂过多,操心过多,心里面装的事情太多,大包大揽,担子重。我们可以从初中生涯中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小故事写起,由此引出自己身体、意识等上的“不愿意放下”,继而写如何自我疏导消极情绪,如何“放下”。怎样书写自己成长中的青春故事是写作重点。同时,也可以写自己身边亲人的故事,成年人因为“不愿意放下”,所以责任重了,他们的故事引发作为中学生的你怎样的思考,带给你怎样的启示,把这些写出来。此外,还可关注社会的发展故事,将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进行结合。我们可以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去叙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再从个人的发展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社会、国家,乃至历史的类似故事上,从微观的角度写亲眼见到的人民日常生活的细微变化,或者从宏观的角度写耳闻目睹、触发自我感受的国家发展中的大事件,以体现我们的综合素养。
(3)巧妙构思,抓“主题”树灵魂。“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在结构上要波澜起伏,防止一潭死水,这就要求我们要巧妙构思,力求突出主旨。从材料中我们已经读出其题意在于突出“不愿意放下”的中心,那么,我们就应该选取能突出主题的材料,力求能够以小见大, 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推荐素材】
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放弃,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豁达,它不盲目,不狭隘。
放弃,对心理是一种宽松,对心灵是一种滋润,它驱散了乌云,它清扫了心房。有了它,人生才能有爽朗坦然的心境;有了它,生活才会阳光灿烂。
1998的诺贝尔奖得主崔琦,在有些人眼里简直是“怪人”:远离政治,从不抛头露面,整日浸泡在书本中和实验室内,甚至在诺贝尔奖桂冠加顶的当天,他还如常地到实验室工作。更令人不敢置信的是,在美国高科技研究的前沿领域,崔琦居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电脑盲”。他研究中的仪器设计、图表制作,全靠他一笔一划完成。而一旦要发电子邮件,也都请秘书代劳。他的理论是:这世界变化太快了,我没有时间赶上!
人的一生很短暂,有限的精力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顾及,这时候,放弃就成了一种大智慧。放弃其实是为了得到,只要能得到你想得到的,放弃一些对你而言并不必需的“精彩”,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贪婪是大多数人的毛病,有时候死死抓住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放,就会给自己带来压力、痛苦、焦虑和不安。往往什么都不愿放弃的人,结果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放弃是一种睿智。尽管你的精力过人、志向远大,但时间不容许你在一定时间内同时完成许多事情,正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在众多的目标中,我们必须依据现实,有所放弃,有所选择。
如果在放弃之后,烦乱的思绪梳理得分明起来,模糊的目标变得更加清晰,摇摆的心变得坚定起来,那么放弃又有什么不好呢?
【佳作示例一】
“放得下”的幸福和快乐
放下身上的重担,才能为幸福快乐留出空间。
——题记
在生命的漫漫长路上前行时,成功的果实 要拾起来,失败的枝叶要拾起来,伤心的沙石乐要拾起来……渐渐地,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脚步越来越沉,可又不甘心就如此放下?
一蓑烟雨任平生
从大宋的风雨中走来,你才华横溢,气质过人,你曾抱壮志之梦,却终成为仕途的弃儿。黄州、惠州、儋州,你一贬再贬,辗转北宋大半河山。你也曾哀叹“寂寞沙洲冷”,也曾呼唤“何日遣冯唐”,但你并未曾将哀伤担在肩上,而是选择了放下,放下仕途的不如意,笑“不辞长作岭南人”,傲“一蓑烟雨任平生”。你还是那个乐观傲气的苏东坡。
放下成败名利,找到自己的快乐。我放下那些耀眼的辉煌与黯淡的尘埃,步履轻盈。
东篱采菊见南山
你是那个纷杂年代的清流,虽说你一生坎坷,失败重重,但你却敢于放下。“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腐朽的官场不是你的归处,你放下功名利禄、利益纷争,归隐田园。从此“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你还是那个清高淡泊的陶潜。
放下攀比相争,找回自己的幸福。我放下那些繁杂的纷争,大步向前。
汩罗江边叹哀怨
你是楚国最具才华抱负之人,你有振兴国家的长远打算,你有非比寻常的文笔才华,而这些,楚君未曾有过。你忧心国家,数次向君主进谏,可奈何你的才华惹人嫉妒,你的君主昏庸无能,黑暗的朝堂容不下你,而报国无门的你也终究是放不下官场的失意。滚滚汨罗江边,你孤独瘦削的身影,负石而下,只留下凄凄《离骚》的吟唱。你终究是放不下失意与他人排挤,它们如那块巨石,让你在生命的长河中下沉。从此再无满腹才华的屈原。
放下人生失意,找到自己的归处。我放下 那些失意,轻松前进。
“放得下”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幸福。放下过往,放下功名,我们不应肩负那些本该随时光而去的东西。真正“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任凭尘世纷杂,也能心怀快乐幸福。
点评:
作者紧扣主题以三个小标题的形式进行行文布局,思路清晰,富有诗情画意。文章语言优美,大量引用古代诗文名句,凸显作者优秀的文采和扎实的写作基本功。文章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亲切自然,内容充实,情感深刻。
【佳作示例二】
“放得下”的幸福和快乐
人生漫长而曲折,有时放下也会收获幸福快乐。
——题记
在漫长的人生中,有的人追求完美,在各个方面争取最好;有的人适当放下,让自 己收获一些幸福和快乐。适当放下,并不是放弃,只是不让自己的压力过大。如果在漫长的人生中学不会“放下”,人生可能会有遗憾和不甘。
有时,适当放下,会收获更多。2022年北京冬奥会,武大靖协助队友获得了奖牌。这一做法让人很赞叹,因为在以往的比赛中,都是由他来争取金牌,而这次却协助队友获得金牌。记者采访他时,他说自己特别高兴,并不因为自己没有取得金牌而失望。因为他们是一个团体,无论谁取得了金牌,都值得高兴。他说自己年纪大了,把机会让给队友没有什么不好的。总会有人扛过大旗,也会有新的运动员去再创辉煌。武大靖懂得适当放下,不仅得到了队友的尊重,也受到国人的认可。
有时,适当放下,会取得不一样的效果。在小学时期,有一次征文比赛,老师选了班里的两名同学参加。这次比赛的形式和往常不一样,是由同学们投票决定谁写得好,进而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结果,两名同学打成了平手。班级里陷入一片寂静,大家没了主意。这时,其中一位参赛者站起来,诚恳地说:“我放弃这次参赛机会,因为我的这篇文章在写法上确实没有某某同学写得好,我还需进一步学习。下课后,我去询问她。她非常自信地说:“我读了他的作文,他在写法上的确有过人之处。我现在主动放下,不仅是给他参赛机会,更是为了自己将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俗话说:“人无完人。”人,本来就不会绝对完美,因此,没必要时时刻刻去争取完美。放下自己不擅长的,发挥自己的长处,取长补短,这样,自己既没有负担,轻松自如,偶尔也会收获“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美谈。
所以,在生活中,做自己的入生摆渡者,适当放下,换一沖方式去感受世界,去享受生活,一定会使自己变得更强大,也能收获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点评: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全文结构清晰,论述有理有据。文章首先从理论上论述适当放下的好处和意义,然后从两个方面来论述,先摆事实,再讲道理,最后,概括指出,怎样才能做到适当放下。层次分明,思路清晰,论证充分。本文语言运用非常严谨,浅显易懂,如开头的对比论证、中间的举例论证等,让人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