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分数乘法经典题型检测卷-数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一、选择题
1.下列每组中的两个数互为倒数的是( )。
A.0.25和 B.2和0.5 C.0.1和
2.如图用算式表示是( )。
A.5× B.× C.×6
3.下面( )的积在和之间。
A.× B. C.
4.一桶油重9千克,倒出这桶油的,再往桶里倒入剩下油的,这时桶里的油( )。
A.比原来少 B.比原来多 C.和原来一样多
5.一个数是36,它的的是多少?应列式为( )。
A. B. C.
6.一本书共有240页,小红第一天看了它的,第二天要从第( )页开始看。
A.40 B.39 C.41
二、填空题
7.米=( )分米;时=( )分;公顷=( )平方米。
8.一个数的倒数是,这个数的是( )。
9.最小的合数与最小的质数的积的等于( )。
10.一根5米长的绳子,先剪下它的,再剪下米,这时还剩下( )米。
11.“张欢的身高的和肖恩一样高”其中单位“1”的量是( );他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式为:张欢的身高×( )=肖恩的身高。
12.要想在装有8个球的盒子里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为,球除颜色外均相同,在盒子里要放( )个白球。
三、判断题
13.比15的多2的数是12。( )
14.甲的与乙的相等,那么甲大。( )
15.一袋糖果重千克,吃掉后,还剩下千克。( )
16.一个自然数乘一个分数,积一定小于这个自然数。( )
17.一辆清洁车匀速清扫完一条街道需小时,目前已经正常清扫这条街道的,已用了小时。(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得数。
0.45×= 9×= =
1.8×= ×0= ×1.2=
19.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① ②
③ ④
20.看图列式计算。
五、解答题
21.嘉祥小学六年级某班共有30人,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那么女生有多少人?男生有多少人?
22.希望小学积极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开展了课后延时服务,并开设了五类自主课程。全校共有550名同学积极报名参加。其中参加“体育素质类”课程的同学最多,占总人数的,参加“体育素质类”课程的有多少名同学?
23.水果店有320千克水果,第一天卖出总量的,第二天卖出的是第一天的。第二天卖出多少千克水果?
24.小红看一本书,共60页,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多2页,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25.长春距离延吉有420千米,李老师开车上午8:00从长春开往延吉,到中午12:00正好行了全程的。
(1)李老师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下午几时可到达延吉?
参考答案:
1.B
【分析】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判断两个数是不是互为倒数,就看这两个数的乘积是不是1,据此解答。
【详解】A.0.25×=,所以0.25和不互为倒数;
B.2×0.5=1,所以2和0.5互为倒数;
C.0.1×=0.01,所以0.1和不互为倒数;
故答案为:B
2.B
【分析】将整个长方形看作单位“1”,先选取整个长方形的,再从选取的中选取,即的,用乘法算式×,据此分析。
【详解】根据分析,上图用算式表示是×。
故答案为:B
3.B
【分析】根据分数与分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计算出各选项的结果,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A.×=;=;<,所以×的积不在和之间;不符合题意;
B.×=;=;=;=;<<,所以×的积在和之间,符合题意;
C.×=;=;=,>,所以×的积不在和之间,不符合题意。
下面×的积在和之间。
故答案为:B
4.A
【分析】把这桶油的重量看作单位“1”,倒出这桶油的,则剩下的油的重量占这桶油的(1-),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用9乘(1-)即可得到还剩下的油的重量,同理,用剩下油的重量乘即可求出往桶里倒入了多少千克的油;用这桶油的重量乘即可求出倒出油的重量,把倒出的油的重量与倒入油的重量对比即可。
【详解】倒出油的重量:9×=3(千克)
倒入油的重量:9×(1-)×
=9××
=6×
=2(千克)
3>2
则倒出油的重量多于倒入油的重量,所以这时桶里的油比原来少。
故答案为:A
5.C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先求出36的是多少,应为36×,再列出36×的即可得解。
【详解】=1
所以应列式。
故答案为:C
6.C
【分析】将这本书总页数看作单位“1”,将总页数240页乘,求出第一天看了多少页,那么第二天将从下一页看起。
【详解】240×+1
=40+1
=41(页)
所以,第二天要从第41页开始看。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乘分率。
7. 3.2 45 14000
【分析】根据1米=10分米,1时=60分,1公顷=10000平方米,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要乘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据此解答。
【详解】米化为分米要乘10,
米=3.2分米
时化为分要乘60,
时=45分
公顷化为平方米要乘10000,
公顷=14000平方米
8.
【分析】根据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例如:如果a、b不为0,a×b=1,则a是b的倒数,b是a的倒数。求一个分数的倒数,把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即可;据此可知一个数的倒数是,这个数是,把这个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即可求出这个数的。
【详解】已知一个数的倒数是,这个数是,
×=
这个数的是。
9.4
【分析】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还有其他的因数,这个数叫做合数。(讨论因数、倍数、质数、合数时一般不包括0)据此可知最小的合数是4,最小的质数是2,用4×2最小的合数与最小的质数的积,把这个积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4×2)×即可求出最小的合数与最小的质数的积的等于多少。
【详解】(4×2)×
=8×
=4
最小的合数与最小的质数的积的等于4。
10.2
【分析】剪下它的是将5米看成单位“1”,也就是剪下5米的,用乘法。先求出一共剪下的米数,一共剪下的米数=先剪下5米的的米数+再剪下米,再用总长度减去剪下的米数就是剩下的米数。
【详解】5×+
=+
=3(米)
5-3=2(米)
则还剩下2米。
11. 张欢的身高
【分析】根据判断单位“1”的方法:一般是把“比、占、是、相当于”后面的量看作单位“1”,即分数“的”字前面的量看作单位“1”,所以题目中把张欢的身高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知张欢的身高×=肖恩的身高。
【详解】“张欢的身高的和肖恩一样高”其中单位“1”的量是张欢的身高;他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式为:张欢的身高×=肖恩的身高。
12.3
【分析】根据题意,要想在装有8个球的盒子里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为,就要使白球的个数为球的总个数的即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详解】8×=3(个)
所以在盒子里要放3个白球。
13.√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比一个数多几就加几,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15×+2
=10+2
=12
比15的多2的数是12,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4.√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根据积一定,一个数乘的数越大其本身越小,进行分析。
【详解】甲的与乙的相等,即甲=乙,<,所以甲大,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5.×
【分析】把一袋糖果重量看作单位“1”,吃掉,还剩下(1-),再用这袋糖果的重量×(l-),求出剩下糖果重量,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1)
(千克)
所以还剩千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叫做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考虑自然数的取值范围,进行解答。
【详解】例如:0×=0,0乘任何数都得零。所以一个自然数乘一个分数,积不一定小于这个自然数。
故答案为:×
17.×
【分析】把小时看作单位“1”,正常清扫这条街道的所用的时间应该是小时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法:一个数(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部分量。据此用×可求出已用的时间,再与小时作比较即可判断。
【详解】×=(小时)
≠
所以已用了小时。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确定单位“1”的量是解决分数问题的关键。单位“1”已知,用乘法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用这个数乘几分之几。
18.;0.27;;;
0.3;1;0;1
【解析】略
19.①;②
③;④5
【分析】①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②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③运用减法的性质计算;
④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详解】①
②
③
④
20.140支
【分析】把钢笔的数量看作单位“1”,铅笔的数量是钢笔的,用钢笔的数量×,求出铅笔的数量,再把钢笔的数量和铅笔的数量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80+80×
=80+60
=140(支)
一共有140支。
21.女生有12人,男生有18人
【分析】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30×即可求出女生人数,然后用总人数减去女生人数,即可求出男生人数。
【详解】30×=12(人)
30-12=18(人)
答:女生有12人,男生有18人。
22.220名
【分析】将总人数看作单位“1”,总人数×参加“体育素质类”课程的对应分率=参加“体育素质类”课程的人数,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550×=220(名)
答:参加“体育素质类”课程的有220名同学。
23.100千克
【分析】用水果的总数量乘,求出第一天卖出的水果的数量,再用第一天卖出水果的数量乘,求出第二天卖出水果的数量。
【详解】320120(千克)
120100(千克)
答:第二天卖出100千克水果。
24.38页
【分析】先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算式求出第一天和第二天看了全书的页数,再把它们相加即可求解。
【详解】60×+
=20+16+2
=38(页)
答:两天一共看了38页。
25.(1)70千米
(2)2时
【分析】(1)从上午8:00到中午12:00,行驶时间是12:00-8:00=4(小时),行了全程的,即行驶路程为420×=280(千米),速度=路程÷时间,据此即可解答;
(2)用总路程除以行驶速度,算出行驶需要的总时长,出发时间8:00加上行驶需要的总时间,可算出几点可以到达,最后将时间换算为12小时制的下午几点即可。
【详解】(1)12:00-8:00=4(小时)
420×÷4
=280÷4
=70(千米)
答:李老师平均每小时行70千米。
(2)420÷70=6(时)
8:00+6小时=14:00
14:00=下午2时
答:下午2时可到达延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