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15 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15 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5 09:3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5.《古诗二首》(第一课时)
1.教学内容分析 《古诗二首》是二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课的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宋代杨万里所作,诗人以满湖的荷花荷叶作为写作对象,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之情。《绝句》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诗人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一幅无限生动的春景图。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诗人早晨出门送别友人时即景起兴而作。全诗语言浅近明白,生动描绘了六月西湖独有的美景,色彩明丽,意境开阔,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之情,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
2.学情分析 这首古诗朗朗上口,便于背诵,也可能多数同学已经会背,但诗意不一定理解得很透彻。教师必须在教学时进行引导,之后让学生去读,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最后让他们串讲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3.目标确定 (1)认识“晓、慈、毕、竟、映”这5个生字,会写“湖、莲、穷、荷”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背诵古诗。 (3)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想象六月西湖独特的美景。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背诵古诗。 难点:抓住重点诗句,感受六月西湖的独特美景和对友人的眷恋。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激趣导入,走近作者教师活动 1.图片激趣,欣赏西湖。 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历来就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杭州西湖的美景吧!(多媒体课件出示西湖美景图片) 揭示课题,了解作者。 (1)交流感受:看了上面的图片,你有哪些感受?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有人把西湖比作图画,有人把西湖比作美女,古往今来更是有很多文人墨客用佳句来赞美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板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了解作者,谁来介绍一下你对作者的了解?(多媒体课件出示诗人杨万里的生平介绍) (4)理解诗题。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 ①学习“晓”。看看“晓”的偏旁,你有哪些发现? ②相机解释“净慈寺”。 课件出示: (5)齐读课题。学生活动 1.学生欣赏西湖美景。 2.学生交流感受。 预设1:西湖真是太美啦! 预设2:我好想到西湖去看看那里的美景。 3.学生了解介绍作者的生平。 4.学生理解诗题,知道晓字的意思是早晨,晓字左边的日字旁说明晓字跟时间有关。 5.学生解释题目的意思:(诗人杨万里)早晨从净慈寺出来送别他的朋友林子方。 6.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西湖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产生一种阅读期待。环节二:初读古诗,识字写字教师活动 1.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检查指正。 (3)指名读,交流识记生字。 ①正音。“慈”是平舌音;“竟、映”是后鼻音。 ②识记。说一说你有什么办法识记“、慈、毕、竟、映”。 ③游戏巩固识字。(曲院风荷) 2.指导写字。 分类比较,指导书写“湖、莲、穷、荷”。 课件出示“湖、莲、穷、荷”,引导学生观察,交流书写时要注意的问题。 观看视频笔顺讲解。 (2)教师范写,相机指导。 (3)出示“莲”,“艹”横长略斜,“连”的捺长伸,托住“车”。 (4)学生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讲评。 3.再读古诗,划分节奏 (1)再读古诗,为古诗划分节奏。 (2)指名读,读出节奏感。(课件出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①教师范读。 ②分组读,读出诗的韵味。 ③按照节奏划分齐读古诗。 4.说说你还读懂了什么。 让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师不做过多的评价。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圈画生字。 同桌互读认读生字。 3.学生组词读生字。 4.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如加一加、猜字谜、偏旁识字法。 熟字相加:比+十=毕 音+儿+竟 兹+心=慈 猜字谜:日头挂在天中央。(映) 古人水边望明月。(湖) 偏旁归类:艹:莲 荷 日:映 晓 学生做游戏巩固识字。 4.学写生字。 左右结构:湖 上下结构:莲 穷 荷 学生书空。 学生练习书写“莲”,同桌相互检查。 学生展示书写,并互相点评。 5.再读古诗,划分节奏。按照223的节奏划分。 6.听老师范读古诗,分组读、齐读古诗。 7.自由说出通过读古诗得出的体会。 预设1:诗人描写的西湖风景真美啊。 预设2:我仿佛看到的满湖的荷叶、荷花,还闻到了香味。随堂检测 1.给下列标红的字注音。 净慈( )寺 毕( )竟( ) 倒映( ) 荷( )花 2.看拼音写词语。 Xī hú lián yè hé huā wú qiòng 3.比一比,再组词。 湖( ) 莲( ) 荷( ) 胡( ) 连( ) 何( ) 设计意图 这部分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多种识字方法,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学生的分类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指导书写的过程中重视难点字、重要偏旁的书写指导,加强教师的示范作用。通过观察、临摹、评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书写能力,从而使学生把字写得正确、匀称、美观。开放性的问题,旨在了解学生理解了哪些词句的意思,学生已经理解的就无须再做过多的解析。这首诗的词句理解起来并不复杂,只要让学生在自主交流的过程中,对诗意有初步的了解即可。环节三:品读诗句,感悟诗情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再读古诗,猜一猜诗人在送别友人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他又是如何表达自己情感的? 2.集体交流,学习诗句。 (1)课件出示: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毕竟:究竟,到底 四时:指春、秋、冬三季。 谁能试着说一说整句诗的意思? 师: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其他时节的不同。 西湖六月的风光与四时不同这里设置了一个悬念,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种不同体现在哪里呢? (出示课件)欣赏西湖六月的风景图片。 3.学习三、四两句。 课件出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在太阳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红艳。 深入诗情:荷叶为什么是“无穷碧”,荷花又为什么是“别样红”呢?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接天的莲叶一碧万顷,渲染出天地之壮阔,用无穷来形容颜色表现绿之远阔,荷花本为红色,在朝阳的映照下更加娇艳红润。这两句诗诗人在空间上通过莲叶接天、荷花映日给人以一种广阔的视角,通过颜色上碧绿、红艳的视觉冲击,让我们感受到西湖六月的风光确实与四时不同。 面对如此美景,诗人不由得写诗赞叹: 指导朗读:读出心情的愉快与对美景的赞美之情。学生活动 1.学生再读古诗,用自己的话和同桌交流。 2.学生回答看到了西湖美景、荷叶、荷花。 3.学生学习“毕竟”、“四时”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整句诗的意思。 学生欣赏西湖六月风景图片,感受到六月的西湖因为有满湖的荷叶与荷花而不同,回答这里的不同用诗句中的回答: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学习三、四句,词语解释: 接天:与天相接 无穷:没有穷尽,这里是一望无际 映日:阳光照射 别样:特别,不一样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整句诗的意思。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预设1:荷叶与天相接,说明荷叶非常的多。 预设2:荷叶的颜色是碧绿碧绿的。 预设:荷花在阳光的映照下更加红艳。 学生带着赞美的感情读古诗,指名读、分组读、齐读古诗。随堂检测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毕竟: 无穷: 映日: 别样: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设计意图 在学生逐步理解个别词语的基础上,我又给予了层层深入、步步为营的理解指导。这样的理解方式,不只是形式上的,更让每一步理解都有确定的目标,让每一次理解都是学生认知上的一种提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作者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接着进行适时的朗读指导,让学生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提高语文素养。环节四:入情入境,读中悟情教师活动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有没有同学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呢?思考:题目说诗人送别友人林子方,可古诗只写了景色,为什么? 师:有道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这首诗在景色中寄予了诗人的感情,这种手法叫:以景寄情(板书) 2.师:请同学们再静静地读读这首诗,闭上眼睛想想送别的画面,然后谈谈自己读到的是诗人一份怎样的情。 3.师:课堂小结:《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通过对六月西湖风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 4.朗读背诵。 (1)指导朗读:读出美景,读出愉悦之情。 (2)朗读评价,让诗情融入学生的朗读中。 (3)引导背诵。学生活动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自由朗读、品味。 学生答:祝福之情;高兴之情;眷恋之情;惜别之情。 学生背诵整首诗。随堂检测 根据课文补全内容。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 万 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设计意图 在思考与朗读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这时,引导学生吟诵诗句,必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6.板书设计
7.教学反思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