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5 09:4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二)
课题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第二课时) 主备人:
使用学校: 使用班级:
使用时间: 使用人:
1.教学内容分析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统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诗歌。这首诗歌以问答的形式,带领我们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乘着温暖的春风”,去寻找雷锋的先进事迹,感知平凡世界中的不平凡,学习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雷锋精神。
2.学情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围绕“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问题展开学习。重点指导朗读,想象画面,可以想象周围环境,也可以想象人物表现,还可以拓展想象。教师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情的差异性,教学指导要具有差异性与针对性,营造一节氛围感十足的语文课堂。
3.目标确定 会写“冒、留、弯、背”4个字,会写“叔叔、足迹”等6个词语。 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雷锋的事迹。
4.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能运用学到的语句,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把自己想说的内容写下来。 学习难点:体会雷锋精神,如何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复习生字词语,导入新课教师活动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曾经、蒙蒙细雨、泥泞、顺着、年迈、踏着、荆棘、花瓣、晶莹、寻觅、需要、献出 2.读中思考,理解内容 课件出示第一小节,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第一小节:读“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一边想象画面,想象周围环境。 课件出示:(1)“沿着长长的小溪”说明雷锋叔叔来过这里。 (2)这是反复的修辞手法,加深了“询问”的语气。 学生活动 1.生开火车朗读词语。 小老师领读词语。 2.生:“长长的小溪”弯弯曲曲,向远方流淌,小溪两岸有青草,有野花,还有行人走过的痕迹,留下深深的脚印。在这样的画面中,一个声音在呼唤: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随堂检测 认读生字并组词 曾( ) 蒙( ) 泞( ) 顺( ) 迈( ) 踏( ) 瓣( ) 莹( ) 觅( ) 需( ) 献( ) 荆(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词语和学习第1小节诗,在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一边读句子一边想象画面,同时在读中思考也很重要这都有利于对诗的理解。环节二:细读2-5小节,想象画面教师活动 1.课件出示第2小节。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思考 师:(1)“小溪”说话是什么手法? (2)读“冒着蒙蒙的细雨”“泥泞路上的脚窝”你能想到什么画面? (3)“瞧,那......足迹”是谁的对答? 2、课件出示第3小节。 师:(1)这一小节与第1小节有什么不同? 这节诗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3、课件出示第4小节。 师:(1)读“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你能想到什么画面? (2)“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真的是雷锋叔叔撒下的汗滴吗? (3)师:你能仿照这一小节,试着说一个助人的情节吗? 4.课件出示第5小节,升华情感。 师:(1)读“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你能想到什么画面? (2)“啊,终于找到了——”读这句话时应该用到什么语气?( ) A.惊喜 B.惊讶 C.平淡 (3)最后两个“哪里”说明什么? 5.寻找身边的“雷锋”,练写诗句。 6.教师小结:要加入雷锋的行列中去,让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学生活动 交流预设: 1.生:(1)让“小溪”说话,是因为小溪见证了雷锋当时助人的情景。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溪当成人来写。 (2)我能想到当时雷锋叔叔抱着孩子,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跋涉在坑坑洼洼泥泞不堪的小溪边,艰难行走的画面。 (3)是对上一节“你在哪里”的回答。 2.生:(1)这一小节与第1小节相似,只第一行内容不同其他都相同。 (2)生:这里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3.生:(1)我能想到雷锋在荆棘丛生的小路上,背着年迈的大娘吃力跋涉的画面。路可真难走啊!背上的大娘多次让他把自己放下来,可雷锋仍然坚持走下去。 (2)“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像雷锋叔叔撒下的汗滴。这样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露珠”比喻“汗滴”,十分形象生动,写出了雷锋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绩。 (3)生仿写: 小桥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推着沉重的车子, 把老大爷送到桥西。 瞧,那桥栏杆上的醒目牌上, 记下了他亲切的笑语。 4.生:(1)读“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我能想到人们在温暖的春风里,到处寻找雷锋叔叔的画面。人们脸上洋溢着兴奋的表情,四处寻找,深情呼唤,到处回应的是欢声笑语。 (2)A (3)说明雷锋精神无处不在。 随堂检测 课内阅读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1.画横线句子的意思是( ) A.雷锋叔叔时时处处都想着别人,他把爱心洒遍了祖国各地。 B.在需要人们奉献爱心的地方,到处都有像雷锋叔叔那样的人。 2.我能写出一句关于雷锋的名言: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四处—( ) 寻觅—( )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带着问题,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进而深入思考。试着让学生圈点勾划有积累价值的词语,并能在语境中理解和在生活中说话和写话。环节三:指导书写生字,评价反馈教师活动 观察生字,明确书写重点 1.观察上节课书写剩下的4个字,发现“冒、留、弯、背”都是上下结构。 2.归类指导书写上下结构的字,注意不同字的上下宽度。 活动书写,练习反馈 1.指导书写“冒、留、弯”。 冒:上半部分要写得扁而宽,两横不能与左右两边相连。 留:前三笔的笔顺是撒、竖提、点。第三笔“、”要写对位置和方向,下面的“田"推体要写得匀称,略小于上面部分。 弯:注意三个点画的朝向,第二个点画面和第三个点画应呈八字形相对,“弓”最后一笔竖折折钩要写得稍大一点儿,让整个字显得稳重。 2.合作书写“背”。 (1)观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笔在 田字格中的位置。 背:“北”应写得正而大气,中间的空隙要留出来。“月”要注意撇的形态变化,在这里变成竖。 (2)演示书写动漫,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3.综合运用,书写“叔叔、足迹”等6个词语。 学生活动 1.学生按照正确的笔顺进行描红,再在田字格中各写一遍,要求做到正确、美观。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 随堂检测 读拼音,写同音字组词 mào 草( ) ( )雨 xū ( )要 胡( ) bàn 花( ) ( )法设计意图 要通过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巩固书写基本功,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
板书设计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小溪边——抱着孩子,冒着细雨,留下足迹 小路上——背着大娘,踏着荆棘,洒下汗滴 乘春风——四处寻觅,哪里需要在哪里
7.教学反思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