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一)
课题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第一课时) 主备人:
使用学校: 使用班级:
使用时间: 使用人:
1.教学内容分析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二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地向我们述说着,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读完这首诗,引导学生明白:人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其实就是寻找雷锋精神,呼唤我们都要向雷锋同志学习。
2.学情分析 “读句子,想象画面”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读句子想象画面”就是边读边想,脑海中浮现句子描写的画面,这有助于加深对句子理解,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要求学生读句子想象画面,再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情的差异性,教学指导要具有差异性与针对性,营造一节氛围感十足的语文课堂。
3.目标确定 认识“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等9个字,会写“叔叔、足迹”等6个词语。 能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4.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识字写字,有节奏地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并说出了解词语的方法。 学习难点:能运用学到的语句,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把自己想说的内容写下来。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 欣赏歌曲,激趣导入教师活动 1.教师简介雷锋事迹,导入新课。 2.教师板书“雷锋叔叔”,指导书写“锋”字。 (1)强调“锋”左窄右宽,右下部分“丰”的三横不要写错。 (2)联系形近字“蜂、峰”,区别偏旁,比较识记。 3.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雷锋。 (1)学生分享课前通过搜集资料所了解的雷锋。教师简要介绍雷锋事迹。 (2)教师小结:雷锋叔叔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解放军战士,一生做了许多好事。虽然年仅22岁就牺牲了,但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寻找他。 4.指导读好课题。示范朗读,指导读“哪里”:带着呼唤的口吻,读出寻找的语气。 学生活动 1.用“锋”说词语,如“先锋,刀锋,锋利”。 2.书空。 3.练写,并相互评价。 了解雷锋。 练习读好课题随堂检测 课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让我猜想到:设计意图 从雷锋事迹导入,让学生初步了解雷锋,并巧借课题,识记生字“锋”。环节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教师活动 1.出示要求: (1)自读课文,明确要求 (2)同桌互读,检查自学 (3) 小组讨论,整体感知 2.课件出示识记词语。 指导读写。 3.课件出示诗歌整体感知 4.朗读指导: (1)指名读诗歌,正音与停顿 (2)老师示范诵读强调:读一三小节时应注意两个“你在哪里”的语速上升。第一个“你在哪里”时语调应沉稳,读第二个时语气上扬由急到缓,语调延长,读出急切与迫切之情。 (3)读二四小节答句时要读的肯定有力。 (4)读四五小节时应带有情感,娓娓讲述 5.教师指导采用多种方式猜测词语“泥泞、年迈、晶莹、寻觅”意思 6.教师推荐同主题阅读书本:《雷锋的故事》学生活动 1.(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注自然段。 (2)圈出生字,画出新词 (3)同桌互查,交流识字方法 (4)交流感知,探讨课文内容 2.生交流识记方法 (1)形声字识记。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如:“泞”是形声字,可根据“守”猜读,由“氵”可知“泞”与水有美。 可以形近字比较识记。如:“莹”与“萤"通辻比较可知,一个与五石有关,一个与昆虫有关。 加一加识记。因“瓣"结构复杂,可采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辛十瓜十辛=瓣。 熟字组词的方法识记。“近、需、献、瓣"可用熟字组几个词,如:“年迈、迈步、迈开、需要、需求、急需,献出、献花、献宝,花瓣、瓜瓣、豆瓣”。 5.(1)“泥泞”想象画面:在农村的土路上或下过雨的田间,脚踩下去就会陷入其中而不好往外拔。 (2)“年迈”:可采用近义换词法,如“年迈”的近义词是“年老”,所以“年迈”的意思就是“年老”。 (3)“晶莹”想象画面:“晶莹”的“晶”字,有三个“日”字,可知“晶莹”的物体是亮亮的,即“光亮而透明”的意思,一般来形容宝石、露珠等。 (4)“寻觅”:“寻”和“觅”两个字意思相同,如“寻”就是“寻找”,“觅”也是“寻找”,合起来还是“寻找”的意思。也可以用近义换词法来解释,“寻觅”的近义词是“寻找”,所以“寻觅”的意思为“寻找”。随堂检测 读一读,想画面,并用标红的词语说句子。 (1)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2)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识字、学词,再理解词语,同时教师要有重点地指导,最后扫除生字障碍,读懂诗歌内容。通过读诗歌,让学生在语境中识记生字,圈画词语;再通过不同梯度、不同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逐渐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为有感情地朗读、读好诗句中地问答做好铺垫。环节三:指导书写,集体反馈评议教师活动 观察生字,明确书写重点 1.按字的结构,归类进行书写指导。 “锋、昨、洒、温、暖”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2.教师指导书写。 锋:“钅”的竖提要提得干脆;右下部分“丰”的第二横稍短,第三横略长。 昨:“日”要写得瘦小一些,“乍”的第三笔是“丨”,应写在第二笔“一”的起笔往右一点的位置。 洒:“西”里面不要多写一横,注意与“酒”区别。 温:“日”要写得稍窄,下面的“皿”要写得稍宽。 暖:“爰”要写得稍大,长撇要撇出去支撑“日”的右下角,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自然稳重。学生活动 1.学生按照正确的笔顺进行描红,再在田字格中各写一遍,要求做到正确、美观。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 2.小组互相评价书写。 随堂检测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1)结合语境“年迈的大娘”可知,大娘一般年纪较大,因此“年迈的大娘”其实就是( )的大娘。 (2)结合图片和生活实际可知,“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中“晶莹”的意思是(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书写时一定要注意细节,从学生的角度观察生字,用激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发现书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板书设计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锋 昨 冒 留 小溪说:足迹 小路说:汗水
7.教学反思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