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 课时作业(含解析) 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3.3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 课时作业(含解析) 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15 10:0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18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
[学业达标]
1.有关淀粉和纤维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者互为同系物
B.二者都是多糖
C.淀粉能水解,纤维素不能水解
D.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2.关于葡萄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葡萄糖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时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氧化反应
B.只用新制Cu(OH)2悬浊液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
C.将淀粉放入稀硫酸中煮沸几分钟,再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检验是否有葡萄糖生成
D.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3.油脂是植物油与动物脂肪的总称。油脂的以下性质或用途与其含有碳碳双键有关的是(  )
A.工业生产中,常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来制取肥皂
B.油脂在人体内发生水解反应,可以产生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C.植物油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油脂除可食用外,还可用于生产油漆
4.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油脂的水解反应也叫皂化反应
B.粘有油脂的试管可用NaOH溶液洗涤,这是因为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溶解度大
C.油脂水解产物中一定存在甘油
D.油脂属于酯类,是高分子化合物
5.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蛋白质会析出,再加水重新溶解
C.重金属盐会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吞服“钡餐”会使人中毒
D.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这是由于蛋白质和浓硝酸发生了显色反应
6.引发当今世界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身份”已经明确,是一种包膜病毒,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核酸、脂肪及糖类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糖类、脂肪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组成蛋白质、糖类、脂肪的元素种类相同
C.蛋白质、糖类、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蛋白质、糖类、脂肪是生命活动的重要营养物质
7.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服上的血迹遇到它能水解而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该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
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⑤涤纶织品 ⑥锦纶织品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⑤ D.③⑤⑥
8.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属草木者为枲、麻、苘、葛,属禽兽与昆虫者裘褐、丝绵。”文中的“枲、麻、苘、葛”和“裘褐、丝绵”的主要成分分别属于(  )
A.纤维素、油脂 B.糖类、油脂
C.纤维素、蛋白质 D.油脂、蛋白质
9.下列关于营养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麦芽糖是具有还原性的双糖
B.油脂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D.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C
10.下列关于生命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B.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六大营养素都属于有机物
D.Cu2+有毒与其能使蛋白质变性有关
11.半乳糖在水溶液中可发生如下转变。下列关于半乳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α D (+) 半乳糖和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D (+) 半乳糖不能被银氨溶液氧化
C.1 mol β D (+) 半乳糖与足量金属Na反应最多可产生56 L(标准状况下)H2
D.半乳糖属于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12.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 ℃的水进行水浴加热5~6 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蓝,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
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
B.欲检验甲中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最好在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加碘
C.欲检验甲中淀粉的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可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
D.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实验1可能出现预期的现象
1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C5H10O2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的有4种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电解质
C.乙烯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类型相同
D.将碘酒滴到未成熟的苹果肉上,苹果肉变蓝,说明苹果肉中淀粉已水解
[等级突破]
14.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氨基酸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
B.油脂甘油和高级脂肪酸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C.纤维素葡萄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淀粉葡萄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15.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分泌紊乱而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征,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长期摄入高热量的食品和缺乏运动都易导致糖尿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C6H12O6)。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葡萄糖属于碳水化合物,可表示为C6(H2O)6,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6个H2O分子
B.糖尿病患者的尿糖含量很高,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测患者尿液中的葡萄糖
C.葡萄糖可用于制镜工业
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2)木糖醇[CH2OH(CHOH)3CH2OH]是一种甜味剂,糖尿病患者食用后血糖不会升高。
①木糖醇与葡萄糖________(填“互为”或“不互为”)同系物。
②请预测木糖醇的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糖尿病患者宜多吃蔬菜和豆类食品,因为蔬菜中富含纤维素,豆类食品中富含蛋白质和脂肪。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B.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在人体中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胃肠的蠕动
C.纤维素和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D.纤维素和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不同,但组成元素完全相同
16.如图是几种常见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C具有果香味。
根据以上信息及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完成下列各题:
(1)A的结构简式为    ,工业上用乙烯生产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的官能团名称为    ,B可与纯碱溶液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A+B―→C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为    反应。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上述有机化合物中只有C6H12O6属于糖类物质
b.物质A和B都属于电解质
c.物质C和油脂类物质互为同系物
d.转化1可在人体内完成,该催化剂属于蛋白质
课时作业18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
1.解析:淀粉和纤维素均属于糖类,但二者不互为同系物,故A错误;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故B正确;纤维素与淀粉都能水解生成葡萄糖,故C错误;淀粉和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答案:B
2.解析:葡萄糖(C6H12O6)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时发生反应最终转化为CO2和H2O,碳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4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该反应是氧化反应,故A正确;乙酸溶液能溶解氢氧化铜;葡萄糖是还原性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会产生砖红色沉淀;淀粉不是还原性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三种溶液现象各不相同,能鉴别,故B正确;应先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溶液中的硫酸,再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检验是否有葡萄糖生成,故C不正确;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相同,都为C6H12O6,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答案:C
3.解析: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与碳碳双键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油脂在人体内发生水解反应,产生甘油和高级脂肪酸,与碳碳双键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植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C符合题意;油脂可食用和可用于生产油漆与其含有碳碳双键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C
4.解析:油脂的碱性水解反应也叫皂化反应,故A错误;粘有油脂的试管可用NaOH溶液洗涤,这是因为油脂在碱性条件下能水解生成可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故B错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即水解产物中一定存在甘油,故C正确;油脂属于酯类,但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答案:C
5.解析: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A正确;饱和硫酸铵溶液可以使蛋白质发生盐析,盐析是可逆过程,加水后重新溶解,故B正确;重金属盐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但是“钡餐”的主要成分是难溶于水、难溶于盐酸的硫酸钡,喝下“钡餐”后不会使人体蛋白质变性,不会使人中毒,故C错误;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会显黄色,这被称为蛋白质的显色反应,故D正确。
答案:C
6.解析:糖类中的单糖、双糖及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糖类和脂肪的组成元素都是C、H、O,但蛋白质含有C、H、O、N、S等元素,故B错误;单糖不能水解,C错误;蛋白质、糖类、脂肪是生命活动的重要营养物质,D正确。
答案:D
7.解析:该加酶洗衣粉中含有碱性蛋白酶,它可以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反应,凡由蛋白质组成的衣料皆不宜用该加酶洗衣粉洗涤,②毛织品、④蚕丝织品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所以不能用该加酶洗衣粉洗涤。
答案:B
8.解析:“枲、麻、苘、葛”是植物纤维,主要成分属于纤维素;裘褐由动物的毛皮制造、丝绵由蚕丝制成,动物的毛皮和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C正确。
答案:C
9.解析:麦芽糖是还原性双糖,故A正确;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不正确;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故C正确;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C,故D正确。
答案:B
10.解析:糖类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其中单糖不能水解,双糖和多糖可以水解,故A错误;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六大营养素分别为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水和无机盐为无机物,故C错误;Cu2+属于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故D正确。
答案:D
11.解析:A项,α D (+) 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且二者的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正确;B项,D (+) 半乳糖中含有—CHO,能发生银镜反应,错误;C项,1 mol β D (+) 半乳糖中含有5 mol —OH,与足量Na反应最多可产生2.5 mol H2,即标准状况下56 L H2,正确;D项,联想葡萄糖的结构可知半乳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正确。
答案:B
12.解析:实验甲与乙、甲与丙都是对照实验,前者探究温度的影响,后者探究催化剂的影响,通过对照实验可知A正确;因为I2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I2+2NaOH===NaI+NaIO+H2O,故用I2检验淀粉时,不能有NaOH存在,B正确;用新制Cu(OH)2检验淀粉水解产物的还原性时,必须在碱性环境中进行,故在甲的水解液中先加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后,再加入新制Cu(OH)2并加热,C错误;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不必加碱中和,直接加入新制Cu(OH)2,加热,实验1可能出现预期的现象,D正确。
答案:C
13.解析: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则该有机物中应含有羧基,其结构可以写成C4H9COOH,—C4H9有4种,所以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的有4种,故A正确;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淀粉遇碘变蓝色,苹果肉变蓝说明存在淀粉,故D错误。
答案:A
14.解析: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氨基酸能合成人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所需的蛋白质,A正确;油脂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甘油和高级脂肪酸能被氧化释放能量,B正确;纤维素不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人体内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它在人体内主要作用是加强胃肠蠕动,有通便功能,C错误;淀粉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葡萄糖被氧化能释放出能量,D正确。
答案:C
15.解析:(1)葡萄糖分子中不含水分子,只是为了表达方便写成C6(H2O)6,A错误;葡萄糖溶液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因此可用新制Cu(OH)2悬浊液来检测患者尿液中的葡萄糖,B正确;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可发生银镜反应,因此可用于制镜工业,C正确;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D正确。
(2)木糖醇分子中不含醛基,故不能与葡萄糖互称为同系物,由于木糖醇分子中含有羟基,可以与Na反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被酸性KMnO4溶液、K2Cr2O7溶液氧化,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等。
(3)蛋白质需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纤维素与淀粉虽然化学组成均可表示为(C6H10O5)n,但二者结构不同,n值也不同,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蛋白质分子中除含有C、H、O元素外还含有N元素等,而纤维素分子中只含有C、H、O元素,故二者组成元素不同。
答案:(1)BCD
(2)①不互为 ②与Na反应放出H2,与O2在Cu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任写一种即可)
(3)B
16.解析:淀粉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CH3CH2OH,A为CH3CH2OH,A经连续氧化生成CH3COOH,B为CH3COOH,A与B反应生成的C具有果香味,故A与B发生的反应为酯化反应,生成物C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3。
(1)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工业上用乙烯与H2O发生加成反应制备CH3CH2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
(2)B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所含官能团名称为羧基。B与纯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3)A与B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A+B―→C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4)淀粉和C6H12O6分别属于多糖和单糖,a项错误;物质A(CH3CH2OH)溶于水和熔化状态都不能导电,CH3CH2OH属于非电解质,物质B(CH3COOH)属于电解质,b项错误;物质C为CH3COOCH2CH3,油脂类物质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CH3COOCH2CH3中只有1个酯基,油脂类物质分子中有3个酯基,物质C和油脂类物质结构不相似,且分子组成上不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物质C和油脂类物质不互为同系物,c项错误;淀粉在人体内可水解成葡萄糖,所用催化剂为淀粉酶,淀粉酶属于蛋白质,d项正确。
答案:(1)CH3CH2OH CH2===CH2+H2OCH3CH2OH (2)羧基 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
(3)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取代(或酯化)
(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