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图形的认识》(二)第二课时
1.教学内容分析 教科书第三页例2及相关练习。例2是一个拼租图形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并为以后的学习积累一些感性经验。
2.学情分析 上节课学生借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等立体图形,以描、画、印、拓等方式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认识了这几种平面图形,并能够辨别区分它们,但学生对图形的具体特点了解还不够。学生对动手拼一拼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这对处于好奇心年龄阶段的儿童来说,是激励他们主动探索、审视生活、认识世界的重要载体。本节课将让学生在图形的拼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这几种平面图形,观察、感知、猜测、感受图形之间的关系与变化的奇妙,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意识,积累关于认识平面图形的活动经验。
3.目标确定 1.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感性认识。 2.通过用同样的平面图形的进行拼组活动,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3.同时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在操作活动中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难点: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地拼、搭图形。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情境导入教师活动 师:今天,咱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让我们用掌声将它请出来! 计算机演示:小鸡豆豆自我介绍,我叫豆豆,这是我的家,我的家有许多有趣的图形,哪些图形是你学过的 师:这些图形,已经是我们熟悉的朋友了,用这些学过的图形,可以拼组成许许多多漂亮的图案,同学们也想试试吗 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图形的拼组。学生活动 生1:平面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 生2:想自己动手试一试随堂检测 出示一幅图片,让孩子来指一指,说一说,他们分别是什么图形,有什么特征。设计意图:“图形的拼组”是课改教材新编排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在拼组的过程中体会图形的一些外显特征,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创造能力。课前先给出一些由这些基本图形拼组成的典型图案,不仅能给学生一个美的印象,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和创造欲,使教学目的能够更明确地展开。环节二:合作探究教师活动 看了刚才这些美丽的图案,大家一定跃跃欲试了。不过别急,要拼组这些美丽的图案,你们还得再过一关,有信心吗 好,听清楚老师的问题。 1.师:刚才在小鸡的家有好几对小兄弟,你能找出来吗 2.师:你们真聪明请观察手中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纸片的边,说说自己的发现。师问: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3.师:在正方形和长方形中,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们叫做对边。 学生活动 生1: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生2:正方形、长方形。 生3:他们都有4条边。 生4:正方形、长方形的样子差不多。 生5:长方形对边相等。 生6: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生7:三角形有三条直直的边,而且三角形的角有大有小。 随堂检测 指一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知道他们的联系和区别。设计意图:这里是让学生主动去探究,有一点是要弄明白的,就是“对边”这个概念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比较抽象,学生汇报时如果用其他词代替,如长的边,短的边,上面的边,下面的边,左面的边,右面的边,甚至说不出来,能够指出来都应予以肯定,最后老师再做统一揭示,最好用课件把对边这一概念及对边相等这一特征清楚地演示出来。环节三:模型建构教师活动 1.我们已经进一步的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图形来拼一拼,玩一玩吧!操作之前请听老师的要求: (1)请用你手中的一号学具,摆一摆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2)请用你手中的二号学具,摆一摆同样两个相同的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3)请用你手中的三号学具,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一拼,你又能拼成什么图形 用四个呢?六个呢? 2.四人小组合作。 选红色、绿色各4个三角形卡片拼一拼,看能拼出哪些图案。比一比哪个小组拼出的图案最漂亮。 3.刚才同学们用两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拼出了一个更大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用三角形拼成了几个不同的图形,你们太厉害了!这也告诉了我们,图形之间是可以转换的。孩子们,你们想不想继续勇攀高峰,挑战自我?学生活动 请个别学生上台展示。(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拼法) 请小组代表把一些有创意的成果放在投影仪上展示。 设计意图:最好放开来让学生自由拼组,在展示时有意识地将两个长方形、四个正方形等要渗透的知识着重讲评。讲评时一要突出美感,渗透美的教育;二要突出独创性,渗透创造力培养;三要突出图形间的关系,沟通知识联系。环节四:课堂检测教师活动 第一题,请在学习单上画一画,如何分成两个相同的图形? 第二题,请数一数每种图形分别有多少个? 第三题,摆一摆: 至少用( )个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 至少用()个相同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第四题,请先观察课本第六页第五题,说一说砖块是如何摆放的?空白地方有多少块? 第四题:开动脑筋,想一想。学生活动 1.学生在学习单上画一画,分一分。 2.让学生数一数,说一说。 3.在课本上画一画,数一数。 4.用手中的小木棒,摆一摆。设计意图:提高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拓宽孩子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孩子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所以设计了动手、动脑的练习题,让孩子在操作中积累数学知识。环节五:总结反馈教师活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每个人都收获很多,刚才听了孩子们慢慢的收获,老师很高兴,原来图形不仅仅可以独立的存在,图形之间也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学生活动 生1:我们用学过的图形拼摆出很多不同的图形。 生2:我发现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了两个不一样的长方形。 生3:我发现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和一个大的正方形。 生4:我学到了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大三角形。 生5:我学会了小组合作,和同学合作很开心。 设计意图:让孩子在总结中,再次回顾本节课所学,这是一个巩固的过程,也是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孩子在无形中学到了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6.欣赏: 欣赏下面的图案,找出你认识的图形。
7.板书设计 图形的拼组 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 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
8.教学反思与改进 上节课学生借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等立体图形,以描、画、印、拓等方式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认识了这几种平面图形,并能够辨别区分它们,但学生对图形的具体特点了解还不够。学生对动手拼一拼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这对处于好奇心年龄阶段的儿童来说,是激励他们主动探索、审视生活、认识世界的重要载体。本节课将让学生在图形的拼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这几种平面图形,观察、感知、猜测、感受图形之间的关系与变化的奇妙,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意识,积累关于认识平面图形的活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