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文章运用孩子气十足的腔调、灵动而又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艳、动感十足的画面:会冒烟会发光的榆树、会回答似的土墙、像在天上逛似的鸟儿……再现了“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玩耍的情景,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园子的向往。
本文善于寄情于景,寄情于物。课文中描写的景物都是那么的自由自在,与祖父在园子中做的事是那么的自由、快乐,实际却是作者把自己自由、快乐的心情寄托在它们身上。萧红用大量的短语表达情感,营造出轻松欢快的氛围,表达了对园子和祖父的怀念。
本单元的主题是“美好的童年回忆”,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对于已具备识字能力和一定阅读能力的五年级学生,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但是缺乏对作者的了解,往往对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不够深入。学生已经学习过用“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等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基于此,从抓住具体事物和关键语句中感受园子的自由,层层推进,体会作者对园子的喜爱之情,并在联读中进一步巩固体会情感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一)认识“蚱”“倭”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晃”,会写“蝴”“瓢”等左右结构的生字。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说说园子里有什么,体会作者对园子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
学习难点:学习作者抓住细节描写把重点部分写具体,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绘本导入,揭示课题
1.介绍作者。
园子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一位女作家的回忆,这个女作家就是——萧红。(出示作家名片)
2.揭题:跟随作者的脚步,我们一起去看看-祖父的园子。(板书:祖父的网子)
(二)梳理结构,寻找景物
1.学习活动一:找园中景。
(1)放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了。
(2)圈出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
2.校对景物,读准词语。(出示词语在插图中)提醒“蚂蚱”的“蚱”读轻声、3.读好短语。
圆滚染的蜜蜂 各色的蝴蝶 金色的蚂蚱 绿色的蜻蜓 明晃晃的花园
发光像蚌壳的榆树叶 发出声响的大树 会回答的土墙
呼醒了的花 天上逛的鸟 在说话的虫子 爬上架的倭瓜
(1)关注多音字;晃。(出示“晃”的两种读音和字典中的意思)读好词语和句子。(出示)
明晃晃 摇晃
花园里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2)理解倭瓜:借助绘本插图,理解在北方也有将南瓜称为倭瓜的。
4.读长句子,介绍园中景物。
(1)借助《作业本》,书写生字。
将“的”字短语变成长句子读一读,并书写左右结构的四个生字“蝴”“蚂”“蚱”“瓢”,完成《作业本》第2题。
(2)借助句式,介绍景物。
借助《作业本》第2题的句式,用上“的”字短语,介绍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
祖父的园子里有_______、_______……真是有趣极了。
5.借助景物,梳理结构:发现第一至三自然段和第十五至十九自然段写园子里的景,中间的第四至十四自然段写“我”和祖父在园子中做的事。
(三)初“入”园子,体会自由之情
1.学习活动二:发现写法。(出示)
(1)师生合作读。(板书:“我”看到“我”想到)
(2)想象景物,补充表格:除了这些景物外,还看到园子中的什么景物,又会
想到什么?
预设一:看到谷穗动了,想到在溜达似的。
预设二:看到蜻蜓飞了,想到在跳舞似的。
(3)观察表格,发现写作技巧。
预设:左边都是作者看到的,右边是根据看到的事物展开的联想。
延长声音读,在延长的声音中打开自己想象的空间。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2.对比阅读,感受自由。
(1)指名朗读。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升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恩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岩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商就长多商、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2)对比阅读。
倭瓜长蔓了,沿着花架往上攀,一直爬到了房顶,再挂下来,随风摇摆,甚是婀娜。黄瓜也升花了,这儿一朵,那儿一朵,怎么开,都很美,她们仰着黄色的小脸,向者和风点点头。一群群蝴蝶在花问翩翩起舞,分享着这场花的盛宴。玉冰苗也伸展者腰肢,向着入空微笑。一切都是美的!
快速浏览,说说这个片段和文中的片段相比,给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3)小结:文中的园子是自由的,另外一个园子是美丽的;描写的是同样的景物,但是写法不同,给我们的感受也不同。
(4)聚焦“愿意”,感受景物自由。完成《作业本》第5题的第3小题。
片段中反复出现“愿意”这个词,说明园子里的事物()。(填序号)
①允许做什么就做什么。
②乐意做什么就做什么。
③能做什么就做什么。
3.抓关键语句,表达自由之情。
关键句: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1)读句子,谈体会。完成《作业本》第5题的第2小题。
在作者眼中,园子里的一切都过着_______的生活,仿佛有了人的意识,就像作者所说的“______”。
(2)抓关键语句,体会情感。
(3)小结:根据事物展开联想,能让我们把心中的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我们从这句话中直接感受到了作者的向往自由之情,这是体会作者情感的一种方法。
(相机板书:自由)
4.配乐朗读,加深体会。
(四)再“入”园子,体会喜爱之情
1.品味语言,谈读印象。
(1)学习活动:品味其余的写景部分、找找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
预设一:看到蜜蜂飞,想到蜜蜂像小毛球。
预设二:看到大树,想到大树会发出声响。
预设三:看到榆树,想到榆树会呼叫、冒烟、闪烁。
预设四:这是一个新鲜漂亮、生机勃勃的园子。
(2)抓住事物,体会情感。
小结:这园子中的一切事物在作者萧红眼中是那么美丽、那么充满活力、那么自由,一切都足因为作者对园子的喜爱-刚才我们抓住园中的景物,体会到了作者对园子的喜爱。(板书:喜爱)
(3)变成诗歌读。
2.联读文章。
浙江小学语文最新课例精选
联读《作业本》“园地一”中的《找寻桑梓的味道》,默读课文,借助具体景物和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设置悬念。
作者对园子的情感仅仅是停留在喜爱吗?下节课我们再从萧红在园子里做的趣事中体会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