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
模块一 自然地理
专题二 行星地球
五年高考
考点1 地球的宇宙环境
(2023广东,9—10,6分)2019年5月28日,某科研团队利用往返式探空气球,在长沙观测站(28°07'N,112°17'E)收集了四个不同时刻释放的气球所记录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变化信息(图a)。图b为其中某一时刻对应的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在图a中,符合图b示意时刻所释放气球接收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这次探测结果显示,白昼期间气球接收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随高度增加而增多,是因为随高度增加( )
A.CO2量减少 B.空气温度降低
C.大气越稀薄 D.人类干扰越小
(2020江苏单科,1,2分)2020年4月8日22时,小明在上海观赏了“超级月亮”。下图为“月亮视直径最大与最小时的对比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3.从天体运动位置看,此时( )
A.月球位于远地点附近
B.月球位于近地点附近
C.地月系位于远日点附近
D.地月系位于近日点附近
(2019浙江4月选考,24—25,4分)月球表面既无大气,又无液态水。我国“嫦娥四号”是人类首次成功着陆于月球背向地球一面的航天器。 图Ⅰ为地月系示意图,图Ⅱ为某时刻月球远离地球的一端看到的太阳系中的明亮天体。完成下面两题。
图Ⅰ 图Ⅱ
4.图Ⅱ时刻,月球可能位于轨道上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嫦娥四号在月面上可观察到( )
A.地球遮住银河系的光芒
B.流星拖着亮线飞过头顶
C.太阳在月面上西升东落
D.水星金星太阳同在星空
考点2 地球的形成演化与圈层结构
(2022北京,4,3分)下图示意寒武纪至新近纪生物多样性和地表温度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 )
A.寒武纪比奥陶纪生物种类更加丰富
B.侏罗纪是哺乳类动物的繁盛时期
C.第三次物种大灭绝与地表升温有关
D.生物演化主要依赖于地球的内能
2.(2021天津,1,3分)天津蓟州北部山区四幅景观照片中,能记录地球沧海桑田变化的是( )
A.翠屏湖 B.中上元古界地层
C.黄崖关长城 D.八仙山天然次生林
(2019海南单科,14,3分)2019年2月19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 588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据此完成下题。
3.该钻井( )
A.未穿透地壳 B.深达莫霍面
C.已穿透岩石圈 D.即将穿透地幔
(2019北京文综,11,4分)莫霍面深度不一。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4.据图可推断( )
A.①地地壳厚度最薄 B.②地金属矿产丰富
C.③地地幔深度最浅 D.④地地下水埋藏深
考点3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2023福建,10,3分)局部强降雨后,太阳光线以一定的角度投射在雨幕上可能形成彩虹。下图示意彩虹最高视点与太阳高度角(h)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题。
1.暑假某日,小海同学在武夷山旅游,雨后邂逅一轮美丽的彩虹。此时的时间和他的朝向最可能是( )
A.07:30—08:30,面向太阳
B.10:30—11:30,背向太阳
C.14:30—15:30,面向太阳
D.16:30—17:30,背向太阳
(2023浙江1月选考,19—20,4分)某中学地理社团组织成员开展月相观测。2021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八,有同学用肉眼在湛蓝的天空中观测到了日、月同天景象,并作记录。同时,部分同学还从网上查到,位于(0°,105°W)的地点可观测到月球正在地平线落下。完成下面两题。
2.同学记录的日、月位置和月相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此时,赤道与晨、昏线交点的经度最接近的分别是( )
A.15°W、165°E B.105°W、75°E
C.165°E、15°W D.75°E、105°W
(2022湖北,13—15,9分)风云三号E星是全球第一颗在晨昏轨道运行的太阳同步气象卫星,与在轨的风云三号C星、D星形成“晨昏、上午、下午”三星组网格局,可实现全球观测资料的100%覆盖。E星装载最先进的微光成像仪,可大幅提高弱光条件下的监测精度。下图示意晨昏轨道、上午轨道和下午轨道。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与上午轨道卫星和下午轨道卫星相比,晨昏轨道卫星( )
A.两侧温度差异小
B.对地观测时,当地的太阳高度角小
C.太阳能补充不足
D.对地观测时,成像仪太阳光入射少
5.E星的运行轨道相对于地轴( )
A.年变化幅度为23°26'
B.日变化幅度为180°
C.年变化幅度为46°52'
D.日变化幅度为360°
6.2021年7月某日,当E星观测到巴西圣保罗(23°S,47°W)的万家灯火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
A.墨西哥圣地亚哥(23°N,110°W)此时地表温度最低
B.冰岛雷克雅未克(64°N,22°W)附近海域晨雾弥漫
C.夏威夷火奴鲁鲁(21°N,158°W)烈日当空
D.中国北极黄河站(79°N,12°E)极光绚烂
(2022天津,14—15,6分)一位摄影爱好者在我国某山拍摄日出照片,下图是他在不同时间拍摄的两幅照片。回答下面两题。
7.该地这两天的昼长大约是( )
A.12小时和8小时
B.13小时和11小时
C.14小时和10小时
D.16小时和8小时
8.推测该山可能是( )
A.山东泰山
B.海南五指山
C.安徽黄山
D.四川峨眉山
(2021辽宁,16,3分)墨西哥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但石油加工能力弱。2010年以来,墨西哥天然气消费量超过生产量,缺口逐年扩大,一半以上需从美国进口。目前墨西哥逐渐用天然气替代石油作为发电的主要燃料,并大力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份额。下图为墨西哥及周边地区地理要素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题。
9.6月1日,在M城海滨散步的游客看到了绚丽的日落景观,此时北京时间约是( )
A.6月1日4:20
B.6月1日19:00
C.6月2日8:00
D.6月2日8:20
考点4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2023山东,14—15,6分)某文化广场(37°N,105°E)上的十二生肖石像均匀排列成圆形,生肖鼠位于正北方。小明在圆中心竖立一根细杆,以观察太阳周日视运动变化。下图示意夏至日两个时刻的杆影指向。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该地夏至日地方时16:00时,杆影指向( )
A.生肖虎 B.生肖虎与兔之间
C.生肖兔 D.生肖兔与龙之间
2.11月至次年2月,一日内被杆影指向的生肖石像个数最多为( )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2023海南,14—15,6分)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等要素。图1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示意图,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图2为乙地同一日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示意图。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观测当日( )
A.甲地昼长夜短
B.乙地昼短夜长
C.甲地昼长大于乙地
D.甲乙两地昼夜等长
4.甲地位于乙地(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2023北京,1—2,6分)某校开展“时空智能,因融至慧”跨学科主题学习系列活动。结合2023年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同学们展示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作品。下图是学生设计制作的网页截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5.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观天察地、认识自然的智慧结晶,客观反映了( )
①太阳活动 ②四季变化
③降水总量 ④物候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据图推断( )
A.甲地种冬小麦正值梅雨时节
B.可以通过遥感监测乙地涝灾
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比乙地大
D.昼长周年变化甲地小于乙地
(2023湖南,8—10,9分)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在非洲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2 800米处的缓坡上,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下图示意连续几日观测的平均结果。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7.11:00至13:00,非洲冰鼠冬季与夏季活动规律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昼夜长短 B.天敌数量
C.太阳辐射 D.食物数量
8.北京时间15:00左右,非洲冰鼠冬季晒太阳的地点最可能位于该山地的( )
A.东北坡 B.西北坡
C.东南坡 D.西南坡
9.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观测到非洲冰鼠晒太阳时间增多,地面觅食时间减少。主要原因是非洲冰鼠( )
①食物储备充足
②冬季食物需求减少
③需要调节体温
④构筑雪下通道觅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3江苏,4,2分)2022年4月27日黎明时分,某地出现金星、火星、木星与土星“四星伴月”的天文现象。此时中国空间站过境该地上空,与“四星伴月”同框,形成壮美景观。下图为“某时刻中国空间站在轨位置上方俯视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10.“四星伴月”这一天文现象难得一见,主要是因为各天体( )
A.自转周期不同
B.体积大小不同
C.自转方向不同
D.公转周期不同
(2022广东,7—8,6分)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距离地表约400 km的中国空间站。2022年4月16日,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1.符合航天员驻留期间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驻留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与广州市区广州塔两地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 ( )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持续不断变大
D.始终保持不变
(2022海南,10—11,6分)1909年5月,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水师官兵乘伏波舰、琛航舰巡查南海诸岛。在今三沙市西沙区测绘地图,勘察岛屿,勒石竖旗,逐一命名,其中琛航岛(16°27'N,111°42'E)以琛航舰命名。李准滩(7°48'N,110°28'E)位于三沙市南沙区,是为了纪念李准当年巡查南海诸岛而命名(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3.一年内李准滩的正午太阳高度与琛航岛相比,正确的是( )
A.夏至日都达到最大值
B.始终大于琛航岛
C.冬至日都达到最小值
D.达到90°的次数多
14.依据所学地理知识推断( )
A.琛航岛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比李准滩大
B.琛航岛与李准滩的直线距离约1 200千米
C.李准滩较琛航岛更易受台风影响
D.李准滩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较琛航岛高
(2021重庆,10,3分)重庆市大部分地区常年均可开展户外乒乓球运动(下图)。4月2日,小明参加在重庆主城区举行的户外乒乓球比赛。北京时间15:00左右,小明在比赛中多次因阳光对视线的干扰而失误。据此完成下题。
15.比赛中阳光对视线产生干扰时,小明最可能是面向(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2020天津,14—15,6分)图Ⅰ为我国某地一住宅小区示意图,图Ⅱ中四个方向的阴影分别为小区内某栋住宅楼二至日8:00和16:00的日影。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16.该小区最可能位于( )
A.北京 B.银川
C.杭州 D.海口
17.小区内各住宅楼楼高一致,休闲广场被楼影遮挡面积最大的时段是( )
A.夏至日8:00~12:00
B.夏至日12:00~16:00
C.冬至日8:00~12:00
D.冬至日12:00~16:00
三年模拟
考点强化练
考点1 地球的宇宙环境
(2024届福建10月联考,3—5)主要研究古老星系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于2022年1月成功抵达预定目的地L2点。在地球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存在L1~L5五个拉格朗日点(如图),位于该点的物体可以相对日、地保持静止。为了避免望远镜受热辐射的干扰,韦伯太空望远镜需在极低温度下工作。完成下面三题。
1.当韦伯太空望远镜在L2点运行时,其所在的天体系统为( )
①地月系 ②太阳系
③银河系 ④河外星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在L1~L5中,韦伯太空望远镜的目的地选在L2的主要原因是( )
A.被遮挡的面积较小,可观测范围广
B.不受太阳活动影响,安全性高
C.受太阳辐射影响小,温度较低
D.位于该点可相对日、地保持静止
3.在用韦伯太空望远镜观测太空过程中( )
A.能看到蔚蓝的天空
B.受云雾遮挡影响大
C.可能观测到恒星的消亡
D.主要监测太阳活动规律
(2024届陕西西安中学高三8月月考,4—5)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日23时11分,嫦娥五号探测器环月飞行并成功在月球背面的吕姆克山脉附近着陆。经过约19小时月面工作,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封装保存,钻探取样(月岩+月壤)共2千克左右,钻探过程进行了全程直播。12月6日择机返回,预计降落在内蒙古阿木古郎草原。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直播过程中出现画面连续“卡顿”现象,从地理视角推测,其发生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月面震动引起仪器震动
B.太阳活动影响卫星通信
C.距离过长导致信号延迟
D.光照不足导致供能不稳
5.嫦娥五号返回舱不直接进入地球,而是以下图所示“打水漂”的形式着陆,主要目的是( )
A.降低运行速度
B.减小降落距离
C.寻找降落地点
D.等待降落时机
考点2 地球的形成演化与圈层结构
(2024届海南琼中中学等部分学校9月联考,14—15)某科幻作品中,中国的“南极庭院计划”真空隧道,由中国的漠河穿过地心到达南极大陆的南极半岛。地球隧道运输没有摩擦力,地心列车通过自由落体运动穿行于隧道,全程耗时约40分钟。完成下面两题。
1.地心列车出发最初穿过的地壳层( )
A.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B.海洋部分较厚
C.平均厚度为39~41 km
D.含有软流层
2.地心列车播报“您现在已到达4 100 km深度,速度为7.5 km/s,继续加速”时( )
A.已过莫霍界面,未到达古登堡界面
B.位于液态地核中部,奔向固态地核
C.已通过地心,位于液态地核中部
D.接近地心,检测到地震波横波和纵波
(2023广东四校联考改编,6)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在重庆秀山红色沉积岩层中发现世界上第一个保存完整的盔甲鱼类化石——灵动土家鱼化石,为脊椎动物的附肢起源提供了非常关键的化石证据。灵动土家鱼生存于4.36亿年前的早古生代的浅海环境,该年代重庆秀山地区地处华夏古陆边缘,潟湖发育明显。为早期鱼类的发展发育提供了重要支持。下图为“灵动土家鱼化石素描图”。据此完成下题。
3.该灵动土家鱼生存所处的年代是( )
A.藻类植物繁盛期
B.哺乳动物出现期
C.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时期
D.重要的成矿时期
考点3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2024届福建福鼎一中一测,7—8)北京时间2021年7月4日8时11分,神舟十二号航天组航天员打开核心舱门率先出舱活动,14时57分航天组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正在里约热内卢(43°W)的侯教授若要观看航天员出舱的电视直播,其打开电视的当地标准时间最好为( )
A.7月3日21时09分
B.7月3日21时19分
C.7月4日21时09分
D.7月4日21时19分
2.下列能正确表示航天员出舱时刻(8:11)的晨昏线图是( )
(2024届天津静海一中月考,17—18)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当日18时22分,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打开“家门”,欢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旅居加拿大渥太华(45°25'N,75°43'W)的李先生想看神舟十六号发射的实况直播,应选在当地时间的( )
A.5月30日22:30 B.5月29日22:30
C.5月30日20:30 D.5月29日20:30
4.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时,与北京同日期的经度范围约占全球范围的( )
A.18% B.30%
C.56% D.80%
(2023山东聊城二模,15)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2023年2月5日是中国农历癸卯年元宵节。完成下题。
5.2023年山东聊城元宵节月出时(北京时间17:08),下列四地华人能与家人同日同时观月度佳节的是( )
A.檀香山(21°N,157°W)
B.珀斯(31°S,115°E)
C.柏林(52°N,13°E)
D.洛杉矶(34°N,118°W)
考点4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2024届辽宁本溪高级中学适应考,7—8)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元旦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 )
A.清明 B.小暑
C.寒露 D.小寒
2.从立春到立夏,最可能出现在黄河流域的现象是( )
A.知了不知耕种苦,坐闲枝上唱开怀
B.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C.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
D.白雪欲求吟咏句,穿枝掠院演梅花
(2024届黑龙江哈尔滨三中二模,7—8)晴朗的天气里,太阳即将升起或者刚刚落到地平线下的几分钟内,蓝色天空穹顶与地平线之间会浮现出金色至红色的光泽,被称为“曙暮光”,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下0°至6°之间,叫作“民用曙暮光”。一些摄影爱好者由于偏爱拍摄“曙暮光”,喜欢购买我国北方地区价格偏低的只有窗户朝西的商品房。下图为“民用曙暮光”现象发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我国北方某地春分日出现“民用曙暮光”的时段为( )
①5:36—6:00 ②6:00—6:24
③17:36—18:00 ④18:00—18:24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北方地区,只有窗户朝西的商品房比只有窗户朝东的商品房价格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季下午光照强,室温高
B.夏季通风好,室温低
C.冬季下午昼长短,室温低
D.冬季通风差,室温高
(2024届北京丰台高三期中,2—3)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独(山子)库(车)公路车流如潮。小明自驾到某处(43°N,85°E)附近路段(大致呈西南—东北走向)时,将车顶太阳能电池板调整至向车身右侧倾斜,以获得最大发电效率。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小明将太阳能电池板调整为向车身右侧倾斜时的北京时间及车辆行驶方向可能是( )
A.4时 西南 B.6时 西南
C.12时 东北 D.20时 东北
6.小明途经该段公路之日( )
A.当地白昼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B.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
C.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北京
D.当地牧民多在林带之上放牧
限时拔高练
分钟:30分钟 分值:42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2024届四川成都七中高三零诊,4—5)登山家曼弗瑞德计划于2022年6月11日前后攀登北美第一高峰阿拉斯加的德纳里山,为此他提前预订相关机票,从我国香港出发到达该州城市安克雷奇(西九区)。下图为曼弗瑞德此次登机牌信息示意图,图中时间均为当地的区时。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曼弗瑞德所乘飞机需在中转机场耽搁90分钟,则飞机空中飞行时间是( )
A.11小时55分 B.12小时05分
C.13小时15分 D.13小时25分
2.曼弗瑞德到达安克雷奇时,地球上进入5月18日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是( )
A.等于1/15 B.多于1/15,小于1/12
C.等于1/12 D.多于1/12
(2024届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开学考试,13—15)今年广东肇庆(23°08'N, 112°E)又迎来了“卧佛含丹”天文地理奇观(图1),卧佛就是著名的七星岩,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图2为最佳观赏日期及景象(观赏位置固定)。完成下面三题。
3.图1拍摄的日期应为( )
A.9月14日 B.9月15日
C.9月16日 D.9月17日
4.一年中还可以看见“卧佛含丹”的日期大约在( )
A.3月16日 B. 3月28日
C.9月30日 D.12月16日
5.“卧佛”头枕的方向以及另一观赏期内日落点移动方向是( )
A.东;南 B.西;北
C.南;南 D.北;北
(2023福建福州质量检测,14—16)我国某学校高三(2)班地理兴趣小组在校园内开展日照观测活动,发现从9月23日开始,正午太阳光可透过窗户照射进本班教室(见下图),10月23日之后因南侧高楼对阳光的遮挡,本班教室内的正午光照消失。一段时间后,正午太阳光重新照进本班教室……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6.该校可能位于( )
A.云南省 B.吉林省
C.福建省 D.河南省
7.10月23日之后,正午太阳光重新照进高三(2)班教室时间约为( )
A.当年11月23日 B.当年12月22日
C.次年2月21日 D.次年3月21日
8.与高三(2)班相比,夏至日到冬至日期间楼上高三(8)班教室内的正午光照( )
A.同时出现,持续时间更长
B.同时出现,持续时间一样
C.更早出现,持续时间更长
D.更早出现,持续时间一样
(2023山西三晋名校联盟顶尖计划联考,9—11)唐山市(40°N,118°E)某地理教师制作的球形日晷(下图),由晷面和晷针构成。日晷晷面呈凹状的半球形,由时刻线(晷面上弧线)和节气线(晷面上刻度)构成晷面刻度网;晷针与地轴平行,指向球心O。由于地球自转在一天中可以被认为是匀速的,因而将日晷晷面等分为24份,每等份为15°的弧线作为时刻线,以晷针顶点正午日影方位作为节气线,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9.当地地方时为12:00时,晷针日影应位于( )
A.正北时刻线上 B.正南时刻线上
C.正东时刻线上 D.正西时刻线上
10.球形日晷夏至日节气线与球面顶点P之间的弧所对的圆心角角度为( )
A.16.5° B.23.5°
C.30° D.66.5°
11.该地理教师想改造该球形日晷来表示北京时间,他应将( )
A.相邻时刻线距离缩短
B.相邻时刻线距离扩大
C.时刻线向西移动
D.时刻线向东移动
(2023苏北七市调研二,1—3)方位角是指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在平面上沿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观测日影的方法研究太阳高度和太阳方位的日变化。下表为“该小组成员某日三个时刻的观测数据表”。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北京时间 太阳高度 太阳方位角
7:40 20.9° 71.7°
12:40 86.5° 2.8°
18:40 8.0° …
12.该中学最有可能位于( )
A.重庆 B.海南 C.福建 D.湖南
13.该日北京时间12时同学们发现杆影朝向( )
A.正北 B.西南 C.西北 D.正南
14.下列四幅图中,与同学们绘制的当日北京时间18时40分杆影相符的是( )
A B
C D
模块一 自然地理
专题二 行星地球
五年高考
考点1 地球的宇宙环境
(2023广东,9—10,6分)2019年5月28日,某科研团队利用往返式探空气球,在长沙观测站(28°07'N,112°17'E)收集了四个不同时刻释放的气球所记录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变化信息(图a)。图b为其中某一时刻对应的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在图a中,符合图b示意时刻所释放气球接收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A
2.这次探测结果显示,白昼期间气球接收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随高度增加而增多,是因为随高度增加( )
A.CO2量减少 B.空气温度降低
C.大气越稀薄 D.人类干扰越小
答案 C
(2020江苏单科,1,2分)2020年4月8日22时,小明在上海观赏了“超级月亮”。下图为“月亮视直径最大与最小时的对比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3.从天体运动位置看,此时( )
A.月球位于远地点附近
B.月球位于近地点附近
C.地月系位于远日点附近
D.地月系位于近日点附近
答案 B
(2019浙江4月选考,24—25,4分)月球表面既无大气,又无液态水。我国“嫦娥四号”是人类首次成功着陆于月球背向地球一面的航天器。 图Ⅰ为地月系示意图,图Ⅱ为某时刻月球远离地球的一端看到的太阳系中的明亮天体。完成下面两题。
图Ⅰ 图Ⅱ
4.图Ⅱ时刻,月球可能位于轨道上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B
5.嫦娥四号在月面上可观察到( )
A.地球遮住银河系的光芒
B.流星拖着亮线飞过头顶
C.太阳在月面上西升东落
D.水星金星太阳同在星空
答案 D
考点2 地球的形成演化与圈层结构
(2022北京,4,3分)下图示意寒武纪至新近纪生物多样性和地表温度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 )
A.寒武纪比奥陶纪生物种类更加丰富
B.侏罗纪是哺乳类动物的繁盛时期
C.第三次物种大灭绝与地表升温有关
D.生物演化主要依赖于地球的内能
答案 C
2.(2021天津,1,3分)天津蓟州北部山区四幅景观照片中,能记录地球沧海桑田变化的是( )
A.翠屏湖 B.中上元古界地层
C.黄崖关长城 D.八仙山天然次生林
答案 B
(2019海南单科,14,3分)2019年2月19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 588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据此完成下题。
3.该钻井( )
A.未穿透地壳 B.深达莫霍面
C.已穿透岩石圈 D.即将穿透地幔
答案 A
(2019北京文综,11,4分)莫霍面深度不一。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4.据图可推断( )
A.①地地壳厚度最薄 B.②地金属矿产丰富
C.③地地幔深度最浅 D.④地地下水埋藏深
答案 B
考点3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2023福建,10,3分)局部强降雨后,太阳光线以一定的角度投射在雨幕上可能形成彩虹。下图示意彩虹最高视点与太阳高度角(h)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题。
1.暑假某日,小海同学在武夷山旅游,雨后邂逅一轮美丽的彩虹。此时的时间和他的朝向最可能是( )
A.07:30—08:30,面向太阳
B.10:30—11:30,背向太阳
C.14:30—15:30,面向太阳
D.16:30—17:30,背向太阳
答案 D
(2023浙江1月选考,19—20,4分)某中学地理社团组织成员开展月相观测。2021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八,有同学用肉眼在湛蓝的天空中观测到了日、月同天景象,并作记录。同时,部分同学还从网上查到,位于(0°,105°W)的地点可观测到月球正在地平线落下。完成下面两题。
2.同学记录的日、月位置和月相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B
3.此时,赤道与晨、昏线交点的经度最接近的分别是( )
A.15°W、165°E B.105°W、75°E
C.165°E、15°W D.75°E、105°W
答案 A
(2022湖北,13—15,9分)风云三号E星是全球第一颗在晨昏轨道运行的太阳同步气象卫星,与在轨的风云三号C星、D星形成“晨昏、上午、下午”三星组网格局,可实现全球观测资料的100%覆盖。E星装载最先进的微光成像仪,可大幅提高弱光条件下的监测精度。下图示意晨昏轨道、上午轨道和下午轨道。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与上午轨道卫星和下午轨道卫星相比,晨昏轨道卫星( )
A.两侧温度差异小
B.对地观测时,当地的太阳高度角小
C.太阳能补充不足
D.对地观测时,成像仪太阳光入射少
答案 B
5.E星的运行轨道相对于地轴( )
A.年变化幅度为23°26'
B.日变化幅度为180°
C.年变化幅度为46°52'
D.日变化幅度为360°
答案 A
6.2021年7月某日,当E星观测到巴西圣保罗(23°S,47°W)的万家灯火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
A.墨西哥圣地亚哥(23°N,110°W)此时地表温度最低
B.冰岛雷克雅未克(64°N,22°W)附近海域晨雾弥漫
C.夏威夷火奴鲁鲁(21°N,158°W)烈日当空
D.中国北极黄河站(79°N,12°E)极光绚烂
答案 C
(2022天津,14—15,6分)一位摄影爱好者在我国某山拍摄日出照片,下图是他在不同时间拍摄的两幅照片。回答下面两题。
7.该地这两天的昼长大约是( )
A.12小时和8小时
B.13小时和11小时
C.14小时和10小时
D.16小时和8小时
答案 C
8.推测该山可能是( )
A.山东泰山
B.海南五指山
C.安徽黄山
D.四川峨眉山
答案 D
(2021辽宁,16,3分)墨西哥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但石油加工能力弱。2010年以来,墨西哥天然气消费量超过生产量,缺口逐年扩大,一半以上需从美国进口。目前墨西哥逐渐用天然气替代石油作为发电的主要燃料,并大力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份额。下图为墨西哥及周边地区地理要素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题。
9.6月1日,在M城海滨散步的游客看到了绚丽的日落景观,此时北京时间约是( )
A.6月1日4:20
B.6月1日19:00
C.6月2日8:00
D.6月2日8:20
答案 D
考点4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2023山东,14—15,6分)某文化广场(37°N,105°E)上的十二生肖石像均匀排列成圆形,生肖鼠位于正北方。小明在圆中心竖立一根细杆,以观察太阳周日视运动变化。下图示意夏至日两个时刻的杆影指向。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该地夏至日地方时16:00时,杆影指向( )
A.生肖虎 B.生肖虎与兔之间
C.生肖兔 D.生肖兔与龙之间
答案 D
2.11月至次年2月,一日内被杆影指向的生肖石像个数最多为( )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答案 A
(2023海南,14—15,6分)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等要素。图1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示意图,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图2为乙地同一日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示意图。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观测当日( )
A.甲地昼长夜短
B.乙地昼短夜长
C.甲地昼长大于乙地
D.甲乙两地昼夜等长
答案 D
4.甲地位于乙地(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答案 A
(2023北京,1—2,6分)某校开展“时空智能,因融至慧”跨学科主题学习系列活动。结合2023年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同学们展示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作品。下图是学生设计制作的网页截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5.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观天察地、认识自然的智慧结晶,客观反映了( )
①太阳活动 ②四季变化
③降水总量 ④物候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6.据图推断( )
A.甲地种冬小麦正值梅雨时节
B.可以通过遥感监测乙地涝灾
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比乙地大
D.昼长周年变化甲地小于乙地
答案 B
(2023湖南,8—10,9分)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在非洲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2 800米处的缓坡上,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下图示意连续几日观测的平均结果。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7.11:00至13:00,非洲冰鼠冬季与夏季活动规律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昼夜长短 B.天敌数量
C.太阳辐射 D.食物数量
答案 C
8.北京时间15:00左右,非洲冰鼠冬季晒太阳的地点最可能位于该山地的( )
A.东北坡 B.西北坡
C.东南坡 D.西南坡
答案 A
9.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观测到非洲冰鼠晒太阳时间增多,地面觅食时间减少。主要原因是非洲冰鼠( )
①食物储备充足
②冬季食物需求减少
③需要调节体温
④构筑雪下通道觅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D
(2023江苏,4,2分)2022年4月27日黎明时分,某地出现金星、火星、木星与土星“四星伴月”的天文现象。此时中国空间站过境该地上空,与“四星伴月”同框,形成壮美景观。下图为“某时刻中国空间站在轨位置上方俯视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10.“四星伴月”这一天文现象难得一见,主要是因为各天体( )
A.自转周期不同
B.体积大小不同
C.自转方向不同
D.公转周期不同
答案 D
(2022广东,7—8,6分)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距离地表约400 km的中国空间站。2022年4月16日,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1.符合航天员驻留期间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A
12.驻留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与广州市区广州塔两地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 ( )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持续不断变大
D.始终保持不变
答案 D
(2022海南,10—11,6分)1909年5月,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水师官兵乘伏波舰、琛航舰巡查南海诸岛。在今三沙市西沙区测绘地图,勘察岛屿,勒石竖旗,逐一命名,其中琛航岛(16°27'N,111°42'E)以琛航舰命名。李准滩(7°48'N,110°28'E)位于三沙市南沙区,是为了纪念李准当年巡查南海诸岛而命名(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3.一年内李准滩的正午太阳高度与琛航岛相比,正确的是( )
A.夏至日都达到最大值
B.始终大于琛航岛
C.冬至日都达到最小值
D.达到90°的次数多
答案 C
14.依据所学地理知识推断( )
A.琛航岛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比李准滩大
B.琛航岛与李准滩的直线距离约1 200千米
C.李准滩较琛航岛更易受台风影响
D.李准滩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较琛航岛高
答案 A
(2021重庆,10,3分)重庆市大部分地区常年均可开展户外乒乓球运动(下图)。4月2日,小明参加在重庆主城区举行的户外乒乓球比赛。北京时间15:00左右,小明在比赛中多次因阳光对视线的干扰而失误。据此完成下题。
15.比赛中阳光对视线产生干扰时,小明最可能是面向(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答案 B
(2020天津,14—15,6分)图Ⅰ为我国某地一住宅小区示意图,图Ⅱ中四个方向的阴影分别为小区内某栋住宅楼二至日8:00和16:00的日影。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16.该小区最可能位于( )
A.北京 B.银川
C.杭州 D.海口
答案 D
17.小区内各住宅楼楼高一致,休闲广场被楼影遮挡面积最大的时段是( )
A.夏至日8:00~12:00
B.夏至日12:00~16:00
C.冬至日8:00~12:00
D.冬至日12:00~16:00
答案 C
三年模拟
考点强化练
考点1 地球的宇宙环境
(2024届福建10月联考,3—5)主要研究古老星系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于2022年1月成功抵达预定目的地L2点。在地球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存在L1~L5五个拉格朗日点(如图),位于该点的物体可以相对日、地保持静止。为了避免望远镜受热辐射的干扰,韦伯太空望远镜需在极低温度下工作。完成下面三题。
1.当韦伯太空望远镜在L2点运行时,其所在的天体系统为( )
①地月系 ②太阳系
③银河系 ④河外星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B
2.在L1~L5中,韦伯太空望远镜的目的地选在L2的主要原因是( )
A.被遮挡的面积较小,可观测范围广
B.不受太阳活动影响,安全性高
C.受太阳辐射影响小,温度较低
D.位于该点可相对日、地保持静止
答案 C
3.在用韦伯太空望远镜观测太空过程中( )
A.能看到蔚蓝的天空
B.受云雾遮挡影响大
C.可能观测到恒星的消亡
D.主要监测太阳活动规律
答案 C
(2024届陕西西安中学高三8月月考,4—5)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日23时11分,嫦娥五号探测器环月飞行并成功在月球背面的吕姆克山脉附近着陆。经过约19小时月面工作,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封装保存,钻探取样(月岩+月壤)共2千克左右,钻探过程进行了全程直播。12月6日择机返回,预计降落在内蒙古阿木古郎草原。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直播过程中出现画面连续“卡顿”现象,从地理视角推测,其发生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月面震动引起仪器震动
B.太阳活动影响卫星通信
C.距离过长导致信号延迟
D.光照不足导致供能不稳
答案 B
5.嫦娥五号返回舱不直接进入地球,而是以下图所示“打水漂”的形式着陆,主要目的是( )
A.降低运行速度
B.减小降落距离
C.寻找降落地点
D.等待降落时机
答案 A
考点2 地球的形成演化与圈层结构
(2024届海南琼中中学等部分学校9月联考,14—15)某科幻作品中,中国的“南极庭院计划”真空隧道,由中国的漠河穿过地心到达南极大陆的南极半岛。地球隧道运输没有摩擦力,地心列车通过自由落体运动穿行于隧道,全程耗时约40分钟。完成下面两题。
1.地心列车出发最初穿过的地壳层( )
A.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B.海洋部分较厚
C.平均厚度为39~41 km
D.含有软流层
答案 A
2.地心列车播报“您现在已到达4 100 km深度,速度为7.5 km/s,继续加速”时( )
A.已过莫霍界面,未到达古登堡界面
B.位于液态地核中部,奔向固态地核
C.已通过地心,位于液态地核中部
D.接近地心,检测到地震波横波和纵波
答案 B
(2023广东四校联考改编,6)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在重庆秀山红色沉积岩层中发现世界上第一个保存完整的盔甲鱼类化石——灵动土家鱼化石,为脊椎动物的附肢起源提供了非常关键的化石证据。灵动土家鱼生存于4.36亿年前的早古生代的浅海环境,该年代重庆秀山地区地处华夏古陆边缘,潟湖发育明显。为早期鱼类的发展发育提供了重要支持。下图为“灵动土家鱼化石素描图”。据此完成下题。
3.该灵动土家鱼生存所处的年代是( )
A.藻类植物繁盛期
B.哺乳动物出现期
C.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时期
D.重要的成矿时期
答案 C
考点3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2024届福建福鼎一中一测,7—8)北京时间2021年7月4日8时11分,神舟十二号航天组航天员打开核心舱门率先出舱活动,14时57分航天组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正在里约热内卢(43°W)的侯教授若要观看航天员出舱的电视直播,其打开电视的当地标准时间最好为( )
A.7月3日21时09分
B.7月3日21时19分
C.7月4日21时09分
D.7月4日21时19分
答案 A
2.下列能正确表示航天员出舱时刻(8:11)的晨昏线图是( )
答案 B
(2024届天津静海一中月考,17—18)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当日18时22分,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打开“家门”,欢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旅居加拿大渥太华(45°25'N,75°43'W)的李先生想看神舟十六号发射的实况直播,应选在当地时间的( )
A.5月30日22:30 B.5月29日22:30
C.5月30日20:30 D.5月29日20:30
答案 D
4.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时,与北京同日期的经度范围约占全球范围的( )
A.18% B.30%
C.56% D.80%
答案 C
(2023山东聊城二模,15)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2023年2月5日是中国农历癸卯年元宵节。完成下题。
5.2023年山东聊城元宵节月出时(北京时间17:08),下列四地华人能与家人同日同时观月度佳节的是( )
A.檀香山(21°N,157°W)
B.珀斯(31°S,115°E)
C.柏林(52°N,13°E)
D.洛杉矶(34°N,118°W)
答案 D
考点4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2024届辽宁本溪高级中学适应考,7—8)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元旦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 )
A.清明 B.小暑
C.寒露 D.小寒
答案 D
2.从立春到立夏,最可能出现在黄河流域的现象是( )
A.知了不知耕种苦,坐闲枝上唱开怀
B.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C.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
D.白雪欲求吟咏句,穿枝掠院演梅花
答案 B
(2024届黑龙江哈尔滨三中二模,7—8)晴朗的天气里,太阳即将升起或者刚刚落到地平线下的几分钟内,蓝色天空穹顶与地平线之间会浮现出金色至红色的光泽,被称为“曙暮光”,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下0°至6°之间,叫作“民用曙暮光”。一些摄影爱好者由于偏爱拍摄“曙暮光”,喜欢购买我国北方地区价格偏低的只有窗户朝西的商品房。下图为“民用曙暮光”现象发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我国北方某地春分日出现“民用曙暮光”的时段为( )
①5:36—6:00 ②6:00—6:24
③17:36—18:00 ④18:00—18:24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4.北方地区,只有窗户朝西的商品房比只有窗户朝东的商品房价格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季下午光照强,室温高
B.夏季通风好,室温低
C.冬季下午昼长短,室温低
D.冬季通风差,室温高
答案 A
(2024届北京丰台高三期中,2—3)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独(山子)库(车)公路车流如潮。小明自驾到某处(43°N,85°E)附近路段(大致呈西南—东北走向)时,将车顶太阳能电池板调整至向车身右侧倾斜,以获得最大发电效率。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小明将太阳能电池板调整为向车身右侧倾斜时的北京时间及车辆行驶方向可能是( )
A.4时 西南 B.6时 西南
C.12时 东北 D.20时 东北
答案 C
6.小明途经该段公路之日( )
A.当地白昼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B.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
C.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北京
D.当地牧民多在林带之上放牧
答案 D
限时拔高练
分钟:30分钟 分值:42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2024届四川成都七中高三零诊,4—5)登山家曼弗瑞德计划于2022年6月11日前后攀登北美第一高峰阿拉斯加的德纳里山,为此他提前预订相关机票,从我国香港出发到达该州城市安克雷奇(西九区)。下图为曼弗瑞德此次登机牌信息示意图,图中时间均为当地的区时。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曼弗瑞德所乘飞机需在中转机场耽搁90分钟,则飞机空中飞行时间是( )
A.11小时55分 B.12小时05分
C.13小时15分 D.13小时25分
答案 A
2.曼弗瑞德到达安克雷奇时,地球上进入5月18日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是( )
A.等于1/15 B.多于1/15,小于1/12
C.等于1/12 D.多于1/12
答案 D
(2024届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开学考试,13—15)今年广东肇庆(23°08'N, 112°E)又迎来了“卧佛含丹”天文地理奇观(图1),卧佛就是著名的七星岩,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图2为最佳观赏日期及景象(观赏位置固定)。完成下面三题。
3.图1拍摄的日期应为( )
A.9月14日 B.9月15日
C.9月16日 D.9月17日
答案 C
4.一年中还可以看见“卧佛含丹”的日期大约在( )
A.3月16日 B. 3月28日
C.9月30日 D.12月16日
答案 B
5.“卧佛”头枕的方向以及另一观赏期内日落点移动方向是( )
A.东;南 B.西;北
C.南;南 D.北;北
答案 D
(2023福建福州质量检测,14—16)我国某学校高三(2)班地理兴趣小组在校园内开展日照观测活动,发现从9月23日开始,正午太阳光可透过窗户照射进本班教室(见下图),10月23日之后因南侧高楼对阳光的遮挡,本班教室内的正午光照消失。一段时间后,正午太阳光重新照进本班教室……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6.该校可能位于( )
A.云南省 B.吉林省
C.福建省 D.河南省
答案 B
7.10月23日之后,正午太阳光重新照进高三(2)班教室时间约为( )
A.当年11月23日 B.当年12月22日
C.次年2月21日 D.次年3月21日
答案 C
8.与高三(2)班相比,夏至日到冬至日期间楼上高三(8)班教室内的正午光照( )
A.同时出现,持续时间更长
B.同时出现,持续时间一样
C.更早出现,持续时间更长
D.更早出现,持续时间一样
答案 A
(2023山西三晋名校联盟顶尖计划联考,9—11)唐山市(40°N,118°E)某地理教师制作的球形日晷(下图),由晷面和晷针构成。日晷晷面呈凹状的半球形,由时刻线(晷面上弧线)和节气线(晷面上刻度)构成晷面刻度网;晷针与地轴平行,指向球心O。由于地球自转在一天中可以被认为是匀速的,因而将日晷晷面等分为24份,每等份为15°的弧线作为时刻线,以晷针顶点正午日影方位作为节气线,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9.当地地方时为12:00时,晷针日影应位于( )
A.正北时刻线上 B.正南时刻线上
C.正东时刻线上 D.正西时刻线上
答案 A
10.球形日晷夏至日节气线与球面顶点P之间的弧所对的圆心角角度为( )
A.16.5° B.23.5°
C.30° D.66.5°
答案 A
11.该地理教师想改造该球形日晷来表示北京时间,他应将( )
A.相邻时刻线距离缩短
B.相邻时刻线距离扩大
C.时刻线向西移动
D.时刻线向东移动
答案 C
(2023苏北七市调研二,1—3)方位角是指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在平面上沿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观测日影的方法研究太阳高度和太阳方位的日变化。下表为“该小组成员某日三个时刻的观测数据表”。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北京时间 太阳高度 太阳方位角
7:40 20.9° 71.7°
12:40 86.5° 2.8°
18:40 8.0° …
12.该中学最有可能位于( )
A.重庆 B.海南 C.福建 D.湖南
答案 B
13.该日北京时间12时同学们发现杆影朝向( )
A.正北 B.西南 C.西北 D.正南
答案 B
14.下列四幅图中,与同学们绘制的当日北京时间18时40分杆影相符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