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基础练习--第二讲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2)(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基础练习--第二讲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2)(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2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17 12:1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
专题三第二讲 过关检测卷
一、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日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M是一个多分布于60°N附近半永久性的大气活动中心,其强度和位置对东亚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M大气活动中心(  )
①与冷暖气流相遇有关
②与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散
③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
④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无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M大气活动中心偏强会(  )
A.导致东亚出现暖冬现象
B.有利于东亚灾害天气减少
C.导致西北季风势力增强
D.有利于其南部P海域航海
(2024届浙江仿真模拟01,14—15)下图为沿20°E经线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及大气环流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在a风带的影响下,当地旗帜飘向(  )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D.西南
4.若下图虚线表示等压面,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其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b地高低空等压面及空气运动特征的是(  )
  
  
冬季,青藏高原阻挡低空西风急流,使之分为南、北两支急流,北支急流经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和华东等地区后流向太平洋;南支急流流过青藏高原南侧后转变成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西南气流,影响四川、贵州、云南、华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冬季,来自寒潮关键区的寒潮造成我国大范围地区降温。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冬季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南支急流促使云贵高原形成准静止锋
B.北支急流使西北地区降水量多于西南地区
C.北支急流限制了冬季风的势力和影响范围
D.高原气温低形成冷高压使冬季风减弱
6.下列有关寒潮关键区域形成原因及冬季中国温带气旋路径偏东的主要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
A.正午太阳高度小和昼长短 副高
B.地面反射率高 植被
C.地形西、北面高,东、南面低 地形
D.地形向北敞开 西风
下图示意世界不同海岸地区年降水量的纬向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最可能代表智利—秘鲁西海岸年降水量的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8.图示海岸地区气候类型形成的共同原因有 ( )
①沿岸寒流降温减湿 ②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③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④地处山地的背风坡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西北航道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航线。随着气候变暖,西北航道逐步得到开发,海上风电项目也成为焦点。加拿大拟在阿蒙森湾兴建海上风电场,选址离岸20千米以上。海上风电场为航运配套活动提供能源。下图示意阿蒙森湾海上风电场的选址区域。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9.该海上风电场选址离岸较远,主要是为了获得稳定的 ( )
A.风向 B.风速
C.水深 D.浪高
10.推测该海上风电场风车朝向 (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11.从需求的角度分析,该海上风电场效益最佳的时间可能是 ( )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和洋流等地理因素影响气候形成,其中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能量源泉。下图示意非洲气候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2.从大气环流角度看,尼罗河出现周期性泛滥的主要原因是(  )
A.赤道低压带与东北信风交替控制
B.副热带高压带与东北信风交替控制
C.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D.赤道低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13.与甲地气候成因一致的是(  )
A.新西兰全年温和湿润
B.喜马拉雅山的针叶林
C.南美洲赤道附近的沙漠
D.东亚盛行风的季节性变换
14.乙、丙两地气候类型相同,但丙地降水更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南赤道暖流增温增湿的作用明显
B.东北信风从大西洋带来湿润气流
C.西南季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D.赤道低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建宁盆地地处福建省西北部,东南方向为横亘东北—西南走向的中山白石顶,另三个方向为海拔较低的山体;与我国同纬度、相近海拔的地区相比,冬季霜冻期长、降雪多,夏季光照充足。下图示意沿建宁盆地中部地形剖面及冬季降雪天气时气流运动状况。
(1)描述建宁盆地在图示剖面上的地势变化特征。(6分)
(2)分析建宁盆地冬季霜冻期长、降雪多,夏季光照充足的原因。(8分)
专题三第二讲 过关检测卷
一、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日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M是一个多分布于60°N附近半永久性的大气活动中心,其强度和位置对东亚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M大气活动中心(  )
①与冷暖气流相遇有关
②与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散
③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
④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无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2.M大气活动中心偏强会(  )
A.导致东亚出现暖冬现象
B.有利于东亚灾害天气减少
C.导致西北季风势力增强
D.有利于其南部P海域航海
答案 C 
(2024届浙江仿真模拟01,14—15)下图为沿20°E经线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及大气环流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在a风带的影响下,当地旗帜飘向(  )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D.西南
答案 D 
4.若下图虚线表示等压面,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其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b地高低空等压面及空气运动特征的是(  )
  
  
答案 D 
冬季,青藏高原阻挡低空西风急流,使之分为南、北两支急流,北支急流经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和华东等地区后流向太平洋;南支急流流过青藏高原南侧后转变成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西南气流,影响四川、贵州、云南、华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冬季,来自寒潮关键区的寒潮造成我国大范围地区降温。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冬季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南支急流促使云贵高原形成准静止锋
B.北支急流使西北地区降水量多于西南地区
C.北支急流限制了冬季风的势力和影响范围
D.高原气温低形成冷高压使冬季风减弱
5.答案 A
6.下列有关寒潮关键区域形成原因及冬季中国温带气旋路径偏东的主要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
A.正午太阳高度小和昼长短 副高
B.地面反射率高 植被
C.地形西、北面高,东、南面低 地形
D.地形向北敞开 西风
6.答案 D
下图示意世界不同海岸地区年降水量的纬向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最可能代表智利—秘鲁西海岸年降水量的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7.答案 A
8.图示海岸地区气候类型形成的共同原因有 ( )
①沿岸寒流降温减湿 ②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③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④地处山地的背风坡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8.答案 B
西北航道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航线。随着气候变暖,西北航道逐步得到开发,海上风电项目也成为焦点。加拿大拟在阿蒙森湾兴建海上风电场,选址离岸20千米以上。海上风电场为航运配套活动提供能源。下图示意阿蒙森湾海上风电场的选址区域。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9.该海上风电场选址离岸较远,主要是为了获得稳定的 ( )
A.风向 B.风速
C.水深 D.浪高
9.答案 B
10.推测该海上风电场风车朝向 (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10.答案 A
11.从需求的角度分析,该海上风电场效益最佳的时间可能是 ( )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11.答案 C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和洋流等地理因素影响气候形成,其中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能量源泉。下图示意非洲气候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2.从大气环流角度看,尼罗河出现周期性泛滥的主要原因是(  )
A.赤道低压带与东北信风交替控制
B.副热带高压带与东北信风交替控制
C.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D.赤道低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答案 A 
13.与甲地气候成因一致的是(  )
A.新西兰全年温和湿润
B.喜马拉雅山的针叶林
C.南美洲赤道附近的沙漠
D.东亚盛行风的季节性变换
答案 B 
14.乙、丙两地气候类型相同,但丙地降水更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南赤道暖流增温增湿的作用明显
B.东北信风从大西洋带来湿润气流
C.西南季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D.赤道低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建宁盆地地处福建省西北部,东南方向为横亘东北—西南走向的中山白石顶,另三个方向为海拔较低的山体;与我国同纬度、相近海拔的地区相比,冬季霜冻期长、降雪多,夏季光照充足。下图示意沿建宁盆地中部地形剖面及冬季降雪天气时气流运动状况。
(1)描述建宁盆地在图示剖面上的地势变化特征。(6分)
(2)分析建宁盆地冬季霜冻期长、降雪多,夏季光照充足的原因。(8分)
答案 (1)地势起伏明显;自西北向东南地势先降低后升高;中部低洼,东南部最高。
(2)盆地北部山地较低,冬季南下的冷空气频繁进入盆地;冷空气受东南部山地的阻挡,在盆地内滞留时间长,导致冬季霜冻期长;冬季冷空气与越过东南部山地(白石顶)的海洋暖气流相遇,易形成降雪,导致冬季降雪多;夏季盛行东南风,盆地位于山地的雨影区,晴天多,光照充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