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基础练习--第一讲大气的热力作用与水平运动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基础练习--第一讲大气的热力作用与水平运动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17 12:1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
模块一 自然地理
专题三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讲 大气的热力作用与水平运动
五年高考
考点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2017上海,4,2分)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能对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进行精密观测。这些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散逸层
考点2 大气受热过程
(2023浙江1月选考,24—25,6分)当空气经过较暖的下垫面时,底部的大气增温形成比周边温度高的“热泡”,并不断向上运动,这是一切对流现象的基础。“热泡”超过凝结高度就会形成云层,海面上的云层在夜间常常会发生强烈对流,形成雷雨天气。下图为甲地下垫面附近“热泡”上升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若甲地上空1 000米以下受到相同气压系统控制,则符合图示“热泡”运动的等压线分布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造成夜间海面上云层强烈对流的原因有(  )
①云底接受海面辐射,降温慢
②云顶长波辐射,冷却剧烈
③云底向下垫面辐射,降温慢
④云顶水汽蒸发,冷却剧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0课标Ⅱ,6—8,12分)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图示观测时段内(  )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4.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
①白天温度低  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  ④大气逆辐射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考点3 热力环流
(2022全国乙,9—11,12分)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观测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飘,然后逐渐转向西南。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 (  )
A.1时  B.7时  C.13时  D.19时
2.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3.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场的特点是(  )
A.北高南低,梯度大
B.北高南低,梯度小
C.南高北低,梯度大
D.南高北低,梯度小
(2021全国乙,7—8,8分)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1975—2015年城区和郊区各月平均相对湿度。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造成城区与郊区相对湿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城区较郊区(  )
A.气温高  B.蒸发(腾)强
C.降水量大  D.绿地面积大
5.该城市可能是(  )
A.乌鲁木齐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2019海南单科,19—20,6分)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祁连气象站位于祁连山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下图示意2006年8月24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祁连气象站所在地谷风的风向是(  )
A.偏南风  B.偏东风
C.偏北风  D.偏西风
7.祁连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及地形特征是(  )
A.南北走向,西高东低
B.东西走向,北高南低
C.南北走向,东高西低
D.东西走向,南高北低
(2019浙江4月选考,13—14,4分)下图为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等温线、实线为等压线)。完成下面两题。
8.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则其成因和空气垂直运动正确的是(  )
A.动力 辐合上升
B.热力 辐合上升
C.动力 下沉辐散
D.热力 下沉辐散
9.易形成这种大气物理状况的是 (  )
A.夏季白天的内陆湖面
B.冬季晴朗夜晚的谷底
C.夏季晴朗白天的郊区
D.冬季暖流流经的海面
10.(2023山东,17,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研究某地焚风的发展变化,研究人员在该地设A、B两处气象观测点进行观测(图1)。图2为某年1月28日在A观测点获取的气象数据。另据B观测点数据显示,当日地方时14:00左右该处出现一个锋面,停留了一段时间后,15:30左右开始移动。
(1)指出A观测点焚风出现的时间(地方时)。(2分)
(2)分析AB段地形对焚风发展变化的影响。(6分)
(3)解释B处锋面形成的原因并指出15:30后锋面的移动方向。(6分)
考点4 风
(2020天津,12—13,6分)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华北平原此时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A.风和日丽
B.狂风暴雨
C.阴雨连绵
D.大雪纷飞
2.下列城市中,此时风向偏南的是(  )
A.乌鲁木齐  B.贵阳
C.上海  D.福州
(2020浙江1月选考,13,2分)下图为2019年12月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题。
3.此时刻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三年模拟
考点强化练
考点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2023河南信阳高级中学高三6月月考,1—3)为减少近地轨道的报废卫星对正常工作卫星的影响,科学家研制了离轨帆。卫星报废后,离轨帆展开(下图),增加了卫星受到的阻力,加快了卫星减速降轨,使其在距地面数百千米的大气层中开始销毁。读材料完成下面三题。
1.报废卫星对正常工作卫星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
A.影响其他卫星轨道安全
B.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C.影响其他卫星对地观测
D.遮挡其他卫星获取光照
2.加快报废卫星减速降轨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离轨帆受到的(  )
A.自身动力  B.地球引力
C.太阳辐射  D.空气阻力
3.报废卫星开始销毁的大气层(  )
①云雨雾雪多发  ②适合航空飞行
③有极光现象  ④存在电离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2 大气受热过程
(2024届黑龙江哈师大附中二调,27—28)雨幡洞云是一种奇特的天气现象(下图),薄薄的云层出现一个空洞,一缕缕“云丝”似乎从洞中心部分落下,犹如“空中水母”。专家解释,这是由于大气层中存在低于0℃而仍然保持液态的过冷液滴,受飞机飞行产生扰动而产生云洞,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雨幡洞云位于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
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  D.高层大气
2.发生雨幡洞云的云层温度较低,是由于(  )
A.距离太阳较远  B.距离地面较远
C.距臭氧层较远  D.距电离层较远
(2023天津和平区等五地三模,1—3)逆温是指对流层大气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从地面开始的逆温称为接地逆温,从离地面一定高度处开始的逆温称为悬浮逆温。逆温厚度是指出现逆温现象上、下限的高度差。下图反映甘肃省酒泉市多年8时和20时平均逆温厚度的年内变化。完成下面三题。
3.逆温厚度年内变化最小的是(  )
A.8时悬浮逆温  B.8时接地逆温
C.20时悬浮逆温  D.20时接地逆温
4.8时接地逆温厚度比20时接地逆温厚度大,原因是8时(  )
A.地面温度较低  B.大气的对流较强
C.太阳辐射较弱  D.大气逆辐射较强
5.影响夏季与冬季逆温厚度差异的最重要因素是 (  )
A.风速  B.降水
C.昼夜长短  D.气温日较差
考点3 热力环流
(2024届广东部分学校8月联考,14—16)太原市是建在山谷中的工业城市,三面环山。监测发现,山谷风和城市风相互叠加对太原市城区的大气污染浓度有重要影响,并且秋冬季比夏春季的大气污染浓度要高。下图示意太原市城区范围及南北侧两个气象站测得南风的持续时间。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根据山谷风环流,可推测太原市城区地势特征是(  )
A.北高南低  B.南北低,中间高
C.北低南高  D.南北高,中间低
2.尖草坪站比小店站南风持续时间要短,是因为(  )
①尖草坪站谷风与城市风方向一致
②尖草坪站山风与城市风方向一致
③小店站谷风与城市风方向一致
④小店站山风与城市风方向一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太原市城区秋冬季比夏春季的大气污染浓度高,原因可能是秋冬(  )
A.锋面气旋多,空气对流弱
B.冷空气下沉,易形成逆温
C.准静止锋强,空气湿度大
D.城市风较弱,污染吹散少
考点4 风
(2023山西运城3月月考,7—9)极大风速(指给定时间段内的瞬时最大风速大于17 m/s)是影响城市森林滞尘循环的重要指标。下图示意新疆主要城(县)年极大风速日数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甲地年极大风速日数最可能为(  )
A.160天  B.185天
C.220天  D.235天
2.影响新疆主要城(县)年极大风速日数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形  ②热量  ③降水  ④气压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为减少新疆主要城(县)年极大风速日数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大力发展风力发电  B.提高植被覆盖率
C.提高绿洲开发强度  D.扩大城市的规模
限时拔高练
分钟:25分钟 分值:33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2024届山东德州一中开学考,1—2)晴空回波通常是雨后天晴时地表水汽蒸发,使空气湿度增加,悬浮于近地面的大量水珠对电磁波产生反射形成的。下图示意2017—2019年北京地区晴空回波顶高度与地面气温对比逐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11—13时晴空回波顶分布高度,与下列大气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
A.大气逆辐射强  B.近地面风力强
C.大气对流旺盛  D.大气逆温显著
2.正常年份,北京地区晴空回波顶分布高度最大值可能出现在(  )
A.1—3月  B.4—5月
C.7—8月  D.10—12月
(2024届浙南名校联盟联考,24—25)梯度风是指到达一定海拔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平衡,不受地表摩擦力影响的风力。下图为不同地区不同高度梯度风占比示意图(单位:%)。完成下面两题。
3.相同高度上,城区梯度风占比较小,主要原因是城区(  )
A.人口工业集中,气温较高
B.楼房高大密集,摩擦力大
C.水域面积较小,比热容大
D.空气尘埃较多,污染严重
4.同样高度,若城区梯度风占比变小,将会导致(  )
A.城市热岛效应加强
B.郊区大气污染加重
C.城市逆温天气增加
D.农村雨雾天气多发
(2023辽宁开学摸底考,5)风吹雪是一种由气流裹挟搬运分散的雪粒,并在弱风区不断堆积的现象,风吹雪的大小与气温、风速、地面粗糙程度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对交通运输产生严重影响。下图是日本北海道西海岸某风吹雪路段示意图。完成下题。
5.若图中汽车正往正南方向行驶,则风吹雪发生时,风雪流从(  )
A.左前方袭来  B.右前方袭来
C.右后方袭来  D.左后方袭来
(2023北京西城一模,6—7)下图是我国某城市月均热岛强度和气象用电量强度季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6.关于该城市热岛强度和人均用电强度季节变化的趋势和原因,正确的叙述是(  )
A.5—8月天气炎热,用电量攀升;降水较少,热岛强度较低
B.10—11月气温适宜,用电量适中;云量少,热岛效应显著
C.12—2月燃煤供暖加强了热岛效应;能源紧张降低了用电量
D.3—4月农作物返青,增大了城郊温差,城市热岛强度增加
7.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
A.广州  B.北京  
C.昆明  D.哈尔滨
二、非选择题(共12分)
8.(2023河北保定二模,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早在1960年我国登山队首次攀登珠峰时,就发现珠峰北坡的许多冰川谷里昼夜盛行下山的南风,这就是“冰川风”,其形成原因是冰川上的气温永远比同高度的自由大气低。珠峰北坡的冰川风十分强劲,在冰川中部,平均风速达3米/秒,最大可达10米/秒。在珠峰科学考察队的记载中写道:“尤其在晴朗的下午,强劲的冰川风有时会扬起砂石,掀起帐篷。”
(1)结合所学原理,描述冰川与山谷间的气流运动过程。(4分)
(2)解释珠峰北坡冰川风在晴朗的下午的冰川中部最为强劲的原因。(4分)
(3)与珠峰不同,祁连山北坡的冰川风夜间明显且白天有短暂消失,试分析原因。(4分) 
模块一 自然地理
专题三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讲 大气的热力作用与水平运动
五年高考
考点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2017上海,4,2分)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能对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进行精密观测。这些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散逸层
答案 A 
考点2 大气受热过程
(2023浙江1月选考,24—25,6分)当空气经过较暖的下垫面时,底部的大气增温形成比周边温度高的“热泡”,并不断向上运动,这是一切对流现象的基础。“热泡”超过凝结高度就会形成云层,海面上的云层在夜间常常会发生强烈对流,形成雷雨天气。下图为甲地下垫面附近“热泡”上升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若甲地上空1 000米以下受到相同气压系统控制,则符合图示“热泡”运动的等压线分布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D 
2.造成夜间海面上云层强烈对流的原因有(  )
①云底接受海面辐射,降温慢
②云顶长波辐射,冷却剧烈
③云底向下垫面辐射,降温慢
④云顶水汽蒸发,冷却剧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A 
(2020课标Ⅱ,6—8,12分)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图示观测时段内(  )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答案 C 
4.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
①白天温度低  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  ④大气逆辐射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A 
5.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答案 C 
考点3 热力环流
(2022全国乙,9—11,12分)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观测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飘,然后逐渐转向西南。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 (  )
A.1时  B.7时  C.13时  D.19时
答案 C 
2.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答案 D 
3.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场的特点是(  )
A.北高南低,梯度大
B.北高南低,梯度小
C.南高北低,梯度大
D.南高北低,梯度小
答案 B 
(2021全国乙,7—8,8分)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1975—2015年城区和郊区各月平均相对湿度。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造成城区与郊区相对湿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城区较郊区(  )
A.气温高  B.蒸发(腾)强
C.降水量大  D.绿地面积大
答案 A 
5.该城市可能是(  )
A.乌鲁木齐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答案 B 
(2019海南单科,19—20,6分)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祁连气象站位于祁连山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下图示意2006年8月24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祁连气象站所在地谷风的风向是(  )
A.偏南风  B.偏东风
C.偏北风  D.偏西风
答案 C 
7.祁连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及地形特征是(  )
A.南北走向,西高东低
B.东西走向,北高南低
C.南北走向,东高西低
D.东西走向,南高北低
答案 D 
(2019浙江4月选考,13—14,4分)下图为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等温线、实线为等压线)。完成下面两题。
8.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则其成因和空气垂直运动正确的是(  )
A.动力 辐合上升
B.热力 辐合上升
C.动力 下沉辐散
D.热力 下沉辐散
答案 B 
9.易形成这种大气物理状况的是 (  )
A.夏季白天的内陆湖面
B.冬季晴朗夜晚的谷底
C.夏季晴朗白天的郊区
D.冬季暖流流经的海面
答案 D 
10.(2023山东,17,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研究某地焚风的发展变化,研究人员在该地设A、B两处气象观测点进行观测(图1)。图2为某年1月28日在A观测点获取的气象数据。另据B观测点数据显示,当日地方时14:00左右该处出现一个锋面,停留了一段时间后,15:30左右开始移动。
(1)指出A观测点焚风出现的时间(地方时)。(2分)
(2)分析AB段地形对焚风发展变化的影响。(6分)
(3)解释B处锋面形成的原因并指出15:30后锋面的移动方向。(6分)
答案 (1)7:20,(答案放宽至七点到八点间任一时间,七点左右或八点左右也可,但7:00—8:20/6:00—8:00不得分)
(2)方向:从A到B/向B流动/自北向南/南下/从北向南吹/北风;(2分,答自北向南移动不得分)狭管效应/下坡/风力增大,促进焚风扩大/持续时间长;(2分)因为地形(谷口/喇叭口等)变得开阔/变宽/平/低,导致焚风减弱。(2分;答案必须有因果关系)
(3)湖泊/南方带来的冷湿气团与AB段山谷自北向南的暖干/干热气团相遇,形成暖锋锋面;15:30后,锋面向北移动。
考点4 风
(2020天津,12—13,6分)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华北平原此时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A.风和日丽
B.狂风暴雨
C.阴雨连绵
D.大雪纷飞
答案 A 
2.下列城市中,此时风向偏南的是(  )
A.乌鲁木齐  B.贵阳
C.上海  D.福州
答案 D 
(2020浙江1月选考,13,2分)下图为2019年12月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题。
3.此时刻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 A 
三年模拟
考点强化练
考点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2023河南信阳高级中学高三6月月考,1—3)为减少近地轨道的报废卫星对正常工作卫星的影响,科学家研制了离轨帆。卫星报废后,离轨帆展开(下图),增加了卫星受到的阻力,加快了卫星减速降轨,使其在距地面数百千米的大气层中开始销毁。读材料完成下面三题。
1.报废卫星对正常工作卫星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
A.影响其他卫星轨道安全
B.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C.影响其他卫星对地观测
D.遮挡其他卫星获取光照
答案 A 
2.加快报废卫星减速降轨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离轨帆受到的(  )
A.自身动力  B.地球引力
C.太阳辐射  D.空气阻力
答案 D 
3.报废卫星开始销毁的大气层(  )
①云雨雾雪多发  ②适合航空飞行
③有极光现象  ④存在电离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考点2 大气受热过程
(2024届黑龙江哈师大附中二调,27—28)雨幡洞云是一种奇特的天气现象(下图),薄薄的云层出现一个空洞,一缕缕“云丝”似乎从洞中心部分落下,犹如“空中水母”。专家解释,这是由于大气层中存在低于0℃而仍然保持液态的过冷液滴,受飞机飞行产生扰动而产生云洞,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雨幡洞云位于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
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  D.高层大气
答案 B 
2.发生雨幡洞云的云层温度较低,是由于(  )
A.距离太阳较远  B.距离地面较远
C.距臭氧层较远  D.距电离层较远
答案 B 
(2023天津和平区等五地三模,1—3)逆温是指对流层大气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从地面开始的逆温称为接地逆温,从离地面一定高度处开始的逆温称为悬浮逆温。逆温厚度是指出现逆温现象上、下限的高度差。下图反映甘肃省酒泉市多年8时和20时平均逆温厚度的年内变化。完成下面三题。
3.逆温厚度年内变化最小的是(  )
A.8时悬浮逆温  B.8时接地逆温
C.20时悬浮逆温  D.20时接地逆温
答案 C 
4.8时接地逆温厚度比20时接地逆温厚度大,原因是8时(  )
A.地面温度较低  B.大气的对流较强
C.太阳辐射较弱  D.大气逆辐射较强
答案 A 
5.影响夏季与冬季逆温厚度差异的最重要因素是 (  )
A.风速  B.降水
C.昼夜长短  D.气温日较差
答案 C 
考点3 热力环流
(2024届广东部分学校8月联考,14—16)太原市是建在山谷中的工业城市,三面环山。监测发现,山谷风和城市风相互叠加对太原市城区的大气污染浓度有重要影响,并且秋冬季比夏春季的大气污染浓度要高。下图示意太原市城区范围及南北侧两个气象站测得南风的持续时间。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根据山谷风环流,可推测太原市城区地势特征是(  )
A.北高南低  B.南北低,中间高
C.北低南高  D.南北高,中间低
答案 A 
2.尖草坪站比小店站南风持续时间要短,是因为(  )
①尖草坪站谷风与城市风方向一致
②尖草坪站山风与城市风方向一致
③小店站谷风与城市风方向一致
④小店站山风与城市风方向一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3.太原市城区秋冬季比夏春季的大气污染浓度高,原因可能是秋冬(  )
A.锋面气旋多,空气对流弱
B.冷空气下沉,易形成逆温
C.准静止锋强,空气湿度大
D.城市风较弱,污染吹散少
答案 B 
考点4 风
(2023山西运城3月月考,7—9)极大风速(指给定时间段内的瞬时最大风速大于17 m/s)是影响城市森林滞尘循环的重要指标。下图示意新疆主要城(县)年极大风速日数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甲地年极大风速日数最可能为(  )
A.160天  B.185天
C.220天  D.235天
答案 D 
2.影响新疆主要城(县)年极大风速日数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形  ②热量  ③降水  ④气压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3.为减少新疆主要城(县)年极大风速日数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大力发展风力发电  B.提高植被覆盖率
C.提高绿洲开发强度  D.扩大城市的规模
答案 B 
限时拔高练
分钟:25分钟 分值:33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2024届山东德州一中开学考,1—2)晴空回波通常是雨后天晴时地表水汽蒸发,使空气湿度增加,悬浮于近地面的大量水珠对电磁波产生反射形成的。下图示意2017—2019年北京地区晴空回波顶高度与地面气温对比逐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11—13时晴空回波顶分布高度,与下列大气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
A.大气逆辐射强  B.近地面风力强
C.大气对流旺盛  D.大气逆温显著
答案 C 
2.正常年份,北京地区晴空回波顶分布高度最大值可能出现在(  )
A.1—3月  B.4—5月
C.7—8月  D.10—12月
答案 C 
(2024届浙南名校联盟联考,24—25)梯度风是指到达一定海拔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平衡,不受地表摩擦力影响的风力。下图为不同地区不同高度梯度风占比示意图(单位:%)。完成下面两题。
3.相同高度上,城区梯度风占比较小,主要原因是城区(  )
A.人口工业集中,气温较高
B.楼房高大密集,摩擦力大
C.水域面积较小,比热容大
D.空气尘埃较多,污染严重
答案 B 
4.同样高度,若城区梯度风占比变小,将会导致(  )
A.城市热岛效应加强
B.郊区大气污染加重
C.城市逆温天气增加
D.农村雨雾天气多发
答案 A 
(2023辽宁开学摸底考,5)风吹雪是一种由气流裹挟搬运分散的雪粒,并在弱风区不断堆积的现象,风吹雪的大小与气温、风速、地面粗糙程度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对交通运输产生严重影响。下图是日本北海道西海岸某风吹雪路段示意图。完成下题。
5.若图中汽车正往正南方向行驶,则风吹雪发生时,风雪流从(  )
A.左前方袭来  B.右前方袭来
C.右后方袭来  D.左后方袭来
答案 C 
(2023北京西城一模,6—7)下图是我国某城市月均热岛强度和气象用电量强度季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6.关于该城市热岛强度和人均用电强度季节变化的趋势和原因,正确的叙述是(  )
A.5—8月天气炎热,用电量攀升;降水较少,热岛强度较低
B.10—11月气温适宜,用电量适中;云量少,热岛效应显著
C.12—2月燃煤供暖加强了热岛效应;能源紧张降低了用电量
D.3—4月农作物返青,增大了城郊温差,城市热岛强度增加
答案 B 
7.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
A.广州  B.北京  
C.昆明  D.哈尔滨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共12分)
8.(2023河北保定二模,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早在1960年我国登山队首次攀登珠峰时,就发现珠峰北坡的许多冰川谷里昼夜盛行下山的南风,这就是“冰川风”,其形成原因是冰川上的气温永远比同高度的自由大气低。珠峰北坡的冰川风十分强劲,在冰川中部,平均风速达3米/秒,最大可达10米/秒。在珠峰科学考察队的记载中写道:“尤其在晴朗的下午,强劲的冰川风有时会扬起砂石,掀起帐篷。”
(1)结合所学原理,描述冰川与山谷间的气流运动过程。(4分)
(2)解释珠峰北坡冰川风在晴朗的下午的冰川中部最为强劲的原因。(4分)
(3)与珠峰不同,祁连山北坡的冰川风夜间明显且白天有短暂消失,试分析原因。(4分) 
答案 (1)由于冰川表面气温比山谷同高度处要低很多,冰川表面冷而重的空气沿冰面向冰川前方(下沉)运动,(2分)迫使冰缘地区(山谷)较暖的空气上升,在高空气流由山谷(高压区)流回冰川上方(低压区),(2分)形成对流循环。
(2)晴朗的下午,山谷气温升至最高,与冰面气温温差达到最大,气压梯度力最大,冰川风最为强劲;(2分)在冰川中部下垫面摩擦力最小,导致风力最大。(2分)
(3)祁连山冰川规模较小,冰川风相对较弱,夜间冰川风与山风叠加表现明显;(2分)白天受到谷风的削减甚至抵消,出现短暂的消失。(2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