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
模块二 人文地理
专题九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一讲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五年高考
考点1 农业区位因素
(2023河北,1—2,6分)五指山大叶种茶品质优良,被誉为“华夏第一早春茶”。位于五指山热带雨林深处的毛纳村,曾是一个偏远落后的黎族村寨,近年来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并依托茶旅融合(下图),将生态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走上了生态美、产业兴、生活好的发展之路。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毛纳村乡村振兴的步伐越来越坚实。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五指山大叶种茶品质优良,得益于当地( )
A.悠久的种植历史
B.传统的加工技艺
C.优越的自然环境
D.丰富的种植经验
2.除茶产业之外,毛纳村茶旅融合发展的特色资源禀赋是( )
A.黎族文化和热带雨林
B.热带雨林和乡村田园
C.黎族文化和海岛风光
D.海岛风光和乡村田园
(2023全国甲,1—3,12分)2005年前后,福建泉州开始购买国外优良而昂贵的胡萝卜种子,在沿海沙质土地上大规模种植,产品主要出口东亚、东南亚国家,成为全国重要的胡萝卜出口基地。2020年,泉州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培育的胡萝卜种子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替代了进口种子。当地海关也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全程跟踪胡萝卜生产过程,并保障产品及时通关。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泉州成为全国重要胡萝卜出口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
①胡萝卜精深加工能力强
②拥有优良港口
③胡萝卜品质优且产量大
④铁路运输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实现进口种子替代对泉州胡萝卜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 )
A.明显提高胡萝卜产量
B.明显提高胡萝卜质量
C.增加胡萝卜出口国家
D.增加胡萝卜种植收益
5.泉州海关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重点关注胡萝卜的( )
①新鲜程度 ②出口关税
③出口数量 ④食用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1河北,1—2,6分)察隅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当地农牧民曾引种猕猴桃,2011年开始规模种植(下图)。种植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山区河谷台地,土壤肥沃,水质优良,2017年“察隅猕猴桃”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察隅猕猴桃挂果期长,可错峰上市。猕猴桃种植带动了当地农牧民脱贫。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察隅猕猴桃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关键在于( )
A.独特的自然环境
B.传统的生产方式
C.先进的农业科技
D.丰富的种植经验
7.察隅猕猴桃挂果期长,有利于( )
A.降低产品运输费用
B.提高市场竞争力
C.降低果园管理成本
D.提高土地利用率
8.(2022湖北,16,17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最近几年,南疆地区农民利用房前屋后自家庭院,搭建拱棚,种植蔬菜,足不出户,增收致富。这些大棚里生产出来的新鲜蔬菜,不仅满足了本地需要,而且还跨越天山南北,被端上全疆千家万户的餐桌。目前,在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共同参与下,南疆地区设施蔬菜种植得到快速发展,面积由过去占全疆的四成提高到近八成,成为新疆最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下图示意该地区蔬菜大棚。
(1)描述南疆地区蔬菜种植面临的自然条件。(5分)
(2)自然条件不算优越的南疆缘何能成为新疆最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请说明理由。(6分)
(3)简述利用房前屋后搭建拱棚种植蔬菜对农民的好处。(6分)
9.(2021福建,18,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百年来,贵州省Z侗族村寨在密林中土层较厚的地方修建高埂梯田(下图),种植品种多样的糯稻,并在稻田里养鱼养鸭,形成“稻—鱼—鸭”农业生态系统,2011年被列为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地。与一般水稻相比,当地糯稻具有高秆(成熟时稻株高达2米左右)、耐阴、耐寒的特点。每年11月,丰收的糯稻晾晒在禾架上,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1)从梯田位置角度,分析Z村在种植水稻时,选择品种多样糯稻的原因。(6分)
(2)稻田的田埂通常高约0.4米。解释Z村“稻—鱼—鸭”系统中,梯田田埂高达1.5米的现象。(6分)
(3)稻谷通常铺置于地面晾晒。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每年11月Z村利用禾架晾晒糯稻的原因。(6分)
(4)简述Z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可采取的措施。(4分)
10.(2021重庆,16,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斯皮尼亚苏山脉南端位于巴西高原东南部,为热带草原景观,是该区域重要的水源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当地居民探索出一套特色农业生产系统。每年5—10月,居民到海拔约1 400米的草原地带放牧,同时采摘野生的永生花制成干花销售;11—4月,居民回到海拔约600米的山麓地带开展种植和养殖等农事活动。2020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将该农业生产系统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名录。下图为该区域山地农业景观示意图,甲所示区域是水源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1)甲区域成为水源地的自然条件。(6分)
(2) 5—10月采摘永生花的有利气候条件。(4分)
(3)说明休耕对恢复土壤肥力的作用。(4分)
考点2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022辽宁,1—2,6分)云南哀牢山东麓盛产的柑橘汁水饱满,但常温下不易保存,且柑橘的种植户分散,面临从田间地头到冷链系统的“最先一公里”困境。2020年某企业在该地建立产地仓(数字农业集运加工中心)解决这一问题。下图为农产品冷链物流流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产地仓能够解决“最先一公里”问题是因为( )
A.使农产品更接近消费市场
B.延长柑橘生产的产业链
C.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
D.提供快捷仓储保鲜物流
2.产地仓建立对当地柑橘产业的积极影响是( )
A.快速提高农产品产量
B.促进农产品标准化
C.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D.推广制冷技术应用
(2022浙江6月选考,21—22,6分)近年来,我国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是地理界限明确、建设水平较高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完成下面两题。
3.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投入减少较明显的是( )
A.耕地 B.资金 C.技术 D.劳动
4.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可提高( )
①土地产出率
②产业集群化水平
③农业收入比重
④种植结构多元化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1广东,5—7,9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地区是我国三大产棉区。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和世界总产量分别达87.3%和20%以上,机械采摘率已达69.8%。下表反映三大产棉区不同时段面积和单产对棉花产量的贡献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产棉区 贡献率(%) 时段(年)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西北内陆
面积 单产 面积 单产 面积 单产
1950—1965 22.61 30.27 26.85 48.61 52.38 9.52
1965—1980 18.77 46.74 20.37 52.78 34.92 26.98
1980—1995 30.65 37.55 50.93 30.56 47.62 19.05
1995—2010 55.56 19.16 62.04 17.13 61.90 9.52
2010—2015 57.47 26.44 68.06 11.11 66.67 9.52
5.从自然因素考虑,影响三大产棉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是( )
A.丰沛的降水 B.昼夜温差大
C.充足的光热 D.肥沃的土壤
6.三大产棉区中对棉花产量贡献一直以面积为主导的是( )
A.长江流域棉区 B.黄河流域棉区
C.西北内陆棉区 D.三大棉区皆是
7.近年来新疆棉花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主要得益于( )
①土地资源丰富 ②沙漠化强度减弱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气候暖湿化加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1湖北,1—3,9分)党的十八大以来,革命老区井冈山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通信网络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网络全覆盖,农民通过开网店,直播卖货,足不出户就可将农林土特产品迅速销往全国各地。下图示意井冈山地理概况。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8.井冈山农林土特产品丰富,其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
①地形复杂多样 ②气候温暖湿润
③生物物种丰富 ④水域面积广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直播卖货让井冈山的农林土特产品不愁卖了,这主要得益于( )
A.产业产能提升 B.产品工艺革新
C.基础设施改善 D.生产成本降低
10.井冈山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商”,可进一步( )
①促进人口集聚 ②助力产品销售
③夯实产业根基 ④实现增产增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三年模拟
考点强化练
考点1 农业区位因素
(2024届广西北海统考,9—11)位于四川盆地边缘的雅安自古是茶叶盛产区,蜀茶自唐代起便作为贡茶,宋代诗人描述的“蜀茶总入诸蕃市,胡马常从万里来”揭示了当时茶马互市的景象。雅安作为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成为内地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联系的纽带。完成下面三题。
1.“专以雅州名山茶易马”,说明蜀茶具有的特点是( )
A.品质好 B.价格高
C.产量高 D.名气大
2.“蜀茶总入诸蕃市,胡马常从万里来”可能( )
A.造成蜀茶产量减少
B.促进内地与东北的经济交流
C.缓解内地战马稀缺状况
D.促进大规模人口迁移
3.雅安成为茶叶盛产区的区位优势有( )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气候适宜
②有适宜茶树生长的棕壤、紫色土
③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④附近人口众多,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024届浙江乐清月考,3—4)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早期农田里先种越冬油菜,后种早稻,再种晚稻,一年三熟。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农田不种油菜,开始只种一季稻。近些年来,随着新型的种植模式开展(下图),油菜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完成下面两题。
4.该地农民放弃“一年三熟”,只种一季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单产提升 B.粮油价格降低
C.劳动力成本上升 D.国家政策支持
5.新型的种植模式( )
A.油料增加,粮食会减产
B.投入增多,产品少而精
C.规模缩小,经济效益好
D.产业链长,附加值增加
(2023河北摸底联考,2—3)《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 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是我国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该一号文件的印发,极大地调动了全国农民的积极性。该一号文件属于农业区位因素中的 ( )
A.市场因素 B.政策因素
C.科技因素 D.交通因素
7.为实现全面小康、促进农业的发展,农业也迎来了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农业”时代,下列农业区位因素中影响力明显增强的是( )
A.自然因素 B.劳动力
C.地租 D.科技
考点2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024届福建漳州质检,5—7)水稻分为籼稻和粳稻。籼稻较耐湿、耐热和耐强光,但不耐寒。根据播种期、生长期和成熟期的不同,稻谷又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三类。早籼稻是上市最早的一季稻谷,也是当年种植、当年收获的第一季粮食作物。早籼稻既可食用,也可饲用,还可以作酿造、食品等工业原料。下表为2018—2022年我国粮食平均收购价格(单位:元/吨)。完成下面三题。
品种 2018 年底 2019 年底 2020 年底 2021 年底 2022 年底
早籼稻 2 486 2 421 2 620 2 599 2 720
小麦 2 389 2 314 2 408 2 786 3 218
玉米 1 790 1 766 2 493 2 528 2 868
1.下列地区属于早籼稻主产区的是( )
A.三江平原 B.宁夏平原
C.华北平原 D.洞庭湖平原
2.近年来,早籼稻在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下降,其原因是( )
A.用途不广,市场需求持续下降
B.市场价格持续降低,种植效益下滑
C.市场距离过远,运输成本过高
D.城镇化进程快,籼稻种植面积减小
3.近年来国家调高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以适度促进早籼稻生产,其主要目的是( )
A.增加粮食储备和饲料原料供应
B.抬升粮食价格,增加粮农收入
C.实现谷物自给,保障口粮安全
D.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加出口量
(2023辽宁部分学校期末联考,10—11)近年来,“云农业”已在我国许多大城市上线。城市居民可以在线上认养一块地,通过代培方式,让当地农户购买各种种子、分块经营、合理控水、施肥并进行一系列的田间管理,农作物收获、绿色加工后,通过快递寄送给城市居民。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大城市“云农业”的兴起,关键在于( )
A.经济水平较高 B.城市空心化严重
C.耕地面积扩大 D.劳动力大量回流
5.代培方式使农户 ( )
A.种植成本下降 B.管理成本上升
C.销售范围扩大 D.运输成本下降
6.[2023山东威海二模,19(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秸秆还田是把小麦、玉米和水稻等农作物秸秆通过覆盖、碎混或堆积发酵后施入土壤。研究表明,秸秆还田使土壤孔隙度增加4.08%—5.89%,含水率增加6.43%—10.86%。近年来,江苏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区积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通过秸秆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下图示意2022年江苏某试点区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1)说明秸秆还田对土壤的益处。(6分)
(2)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说明江苏试点区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对我国乡村振兴的意义。(6分)
限时拔高练
分钟:45分钟 分值:63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2024届江西智学联盟体联考,1—3)陕西宝鸡市水蜜桃基地处处体现出智慧理念,采用“露天+大棚栽培”的现代化科技种植技术,每个月都有不同品种上市。果农摘桃时,将设备戴在头上或者套在手上,只采摘符合要求的果子。300亩水蜜桃还没有成热,却已被预订一空。完成下面三题。
1.果农人为控制桃树枝东西南北各4个枝,一个枝上只结2个桃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人工采摘 B.保证果实品质
C.防止压断树枝 D.利于统一管理
2.采用“露天+大棚栽培”种植技术,可以( )
①品种多样 ②提高土地利用率
③延长上市时间 ④拓展销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果农利用“智能穿戴”采摘,采摘的依据有果子的( )
①大小 ②口感
③成熟度 ④颜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4届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调研,1—3)辽宁省盘锦市某公司在稻蟹种养田间进行了“大格田一字沟”的升级改造,将一亩一格的小格田平整为20亩一格的大格田,大格田周围保留一条明沟。前期幼蟹在一字沟生长,待农田氨态氮浓度降低后,使水漫过坝埂,螃蟹进入大格田继续生长。此模式做到了“早放精养、种养结合、稻蟹双赢”。下图示意“大格田一字沟”农田布局。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与传统小格田相比,大格田的主要优势是( )
A.可抑制杂草生长 B.降低农药施用量
C.便于机械化播种 D.有效减少病虫害
5.“大格田一字沟”农田布局中坝埂的主要作用有 ( )
A.升高沟内水温 B.防治水土流失
C.增加农田光照 D.提高螃蟹品质
6.该模式得以推广的根本原因是( )
A.增加经济收入 B.保持生态平衡
C.节约土地资源 D.降低劳动强度
(2023江苏连云港2月调研,21—23)安泽县位于山西省南部,太岳山东南,享有“全国连翘生产第一县”的美誉。其所产连翘果实颗粒大、成色好、药用价值高,获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下图为安泽县连翘花漫山开放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7.推测连翘的生长习性有( )
①喜光 ②喜湿 ③怕寒
④怕涝 ⑤耐贫瘠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8.当地发展连翘产业的影响有( )
A.提高人均绿化率,改善人居环境
B.增加梯田面积,防止水土流失
C.促进基础设施完善,推动旅游业发展
D.增加居民收入,减少人口流动
9.该地今后连翘产业发展的重点是( )
A.加大品牌宣传 B.加强科技创新
C.扩大生产规模 D.增加劳动力投入
二、非选择题(共36分)
10.(2024届浙江金华一中10月月考,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间,中国和中亚国家之间的水利合作项目为当地产业升级、民生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建的中乌节水农业海外示范园于2022年建成,该示范园采用太阳能喷灌和智能水肥一体滴灌。从信息采集、传输、决策到远程控制,实现灌溉和施肥的信息化、精准化和自动化。通过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可使当地棉花产量提高50%,节水50%,投资减少40%。下图为乌兹别克斯坦位置图。
(1)分析中国选择在乌兹别克斯坦建节水农业海外示范园的地理背景。(4分)
(2)说明示范园采用太阳能喷灌机进行灌溉的原因。(6分)
(3)简析示范园采用智能水肥一体化滴灌后对棉花生产成本的影响。(4分)
(4)简述中乌在节水农业领域的合作对乌兹别克斯坦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6分)
11.(2023辽宁大连模拟一,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当雄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平均海拔4 200米。境内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天然草地资源,草原占总面积的30%,畜牧业一直是传统粗放型。当雄是拉萨唯一的纯牧业县,牧民占比约90%,依托特色畜种牦牛,走产业扶贫之路。当雄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下图),企业通过统筹整合加工、运输、冷链等环节,让有“身份证”的牦牛产品走向全国各地,广受消费者欢迎。
(1)分析制约当雄县早期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6分)
(2)简述“公司+农户”模式给当地畜牧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4分)
(3)针对牧草不足的问题,说明当地是否可以建设大规模人工草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模块二 人文地理
专题九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一讲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五年高考
考点1 农业区位因素
(2023河北,1—2,6分)五指山大叶种茶品质优良,被誉为“华夏第一早春茶”。位于五指山热带雨林深处的毛纳村,曾是一个偏远落后的黎族村寨,近年来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并依托茶旅融合(下图),将生态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走上了生态美、产业兴、生活好的发展之路。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毛纳村乡村振兴的步伐越来越坚实。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五指山大叶种茶品质优良,得益于当地( )
A.悠久的种植历史
B.传统的加工技艺
C.优越的自然环境
D.丰富的种植经验
答案 C
2.除茶产业之外,毛纳村茶旅融合发展的特色资源禀赋是( )
A.黎族文化和热带雨林
B.热带雨林和乡村田园
C.黎族文化和海岛风光
D.海岛风光和乡村田园
答案 A
(2023全国甲,1—3,12分)2005年前后,福建泉州开始购买国外优良而昂贵的胡萝卜种子,在沿海沙质土地上大规模种植,产品主要出口东亚、东南亚国家,成为全国重要的胡萝卜出口基地。2020年,泉州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培育的胡萝卜种子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替代了进口种子。当地海关也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全程跟踪胡萝卜生产过程,并保障产品及时通关。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泉州成为全国重要胡萝卜出口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
①胡萝卜精深加工能力强
②拥有优良港口
③胡萝卜品质优且产量大
④铁路运输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4.实现进口种子替代对泉州胡萝卜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 )
A.明显提高胡萝卜产量
B.明显提高胡萝卜质量
C.增加胡萝卜出口国家
D.增加胡萝卜种植收益
答案 D
5.泉州海关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重点关注胡萝卜的( )
①新鲜程度 ②出口关税
③出口数量 ④食用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D
(2021河北,1—2,6分)察隅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当地农牧民曾引种猕猴桃,2011年开始规模种植(下图)。种植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山区河谷台地,土壤肥沃,水质优良,2017年“察隅猕猴桃”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察隅猕猴桃挂果期长,可错峰上市。猕猴桃种植带动了当地农牧民脱贫。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察隅猕猴桃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关键在于( )
A.独特的自然环境
B.传统的生产方式
C.先进的农业科技
D.丰富的种植经验
答案 A
7.察隅猕猴桃挂果期长,有利于( )
A.降低产品运输费用
B.提高市场竞争力
C.降低果园管理成本
D.提高土地利用率
答案 B
8.(2022湖北,16,17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最近几年,南疆地区农民利用房前屋后自家庭院,搭建拱棚,种植蔬菜,足不出户,增收致富。这些大棚里生产出来的新鲜蔬菜,不仅满足了本地需要,而且还跨越天山南北,被端上全疆千家万户的餐桌。目前,在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共同参与下,南疆地区设施蔬菜种植得到快速发展,面积由过去占全疆的四成提高到近八成,成为新疆最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下图示意该地区蔬菜大棚。
(1)描述南疆地区蔬菜种植面临的自然条件。(5分)
(2)自然条件不算优越的南疆缘何能成为新疆最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请说明理由。(6分)
(3)简述利用房前屋后搭建拱棚种植蔬菜对农民的好处。(6分)
答案 (1)光照条件好,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土地面积广;干旱少雨,多季节性河流,水源不足;沙尘暴、寒潮等恶劣天气多发;土壤易沙化、盐碱化。
(2)市场需求大;大棚的推广使用;政府组织,“企业+农户”蔬菜种植模式规模化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
(3)大棚与民居距离近,便于管理维护;满足自家对蔬菜的需求;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居住环境;庭院拱棚投入少,生产灵活。
9.(2021福建,18,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百年来,贵州省Z侗族村寨在密林中土层较厚的地方修建高埂梯田(下图),种植品种多样的糯稻,并在稻田里养鱼养鸭,形成“稻—鱼—鸭”农业生态系统,2011年被列为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地。与一般水稻相比,当地糯稻具有高秆(成熟时稻株高达2米左右)、耐阴、耐寒的特点。每年11月,丰收的糯稻晾晒在禾架上,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1)从梯田位置角度,分析Z村在种植水稻时,选择品种多样糯稻的原因。(6分)
(2)稻田的田埂通常高约0.4米。解释Z村“稻—鱼—鸭”系统中,梯田田埂高达1.5米的现象。(6分)
(3)稻谷通常铺置于地面晾晒。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每年11月Z村利用禾架晾晒糯稻的原因。(6分)
(4)简述Z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可采取的措施。(4分)
答案 (1)梯田位于海拔较高的群山密林间,气温较低,日照时间较短;糯稻耐阴、耐寒;不同梯田朝向和海拔不同,光热组合多样。
(2)高埂增大梯田的蓄水量,利于抵抗干旱,且可养殖更多鱼鸭;足够的鱼鸭粪可满足糯稻生长的养分需要,降低生产成本;糯稻稻株高达2米,可适应深水梯田环境。
(3)11月光照较弱,气温较低,晾晒需要时间较长;Z村地势起伏大,平地少;禾架晾晒可通风透气,缩短晾晒时间且节省土地。
(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意识;保护森林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做好景区规划,控制旅游人数。
10.(2021重庆,16,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斯皮尼亚苏山脉南端位于巴西高原东南部,为热带草原景观,是该区域重要的水源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当地居民探索出一套特色农业生产系统。每年5—10月,居民到海拔约1 400米的草原地带放牧,同时采摘野生的永生花制成干花销售;11—4月,居民回到海拔约600米的山麓地带开展种植和养殖等农事活动。2020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将该农业生产系统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名录。下图为该区域山地农业景观示意图,甲所示区域是水源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1)甲区域成为水源地的自然条件。(6分)
(2) 5—10月采摘永生花的有利气候条件。(4分)
(3)说明休耕对恢复土壤肥力的作用。(4分)
答案 (1)海拔较高,雨季降水丰沛,水源充足;地形低洼,积水区域广,便于水流汇集;植被覆盖率高,利于存储雨水。
(2)正值干季,晴朗少雨;气候凉爽,便于采摘。
(3)休耕利于保留养分和水分;新植被的生长,增加有机质的来源,利于提高肥力。
考点2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022辽宁,1—2,6分)云南哀牢山东麓盛产的柑橘汁水饱满,但常温下不易保存,且柑橘的种植户分散,面临从田间地头到冷链系统的“最先一公里”困境。2020年某企业在该地建立产地仓(数字农业集运加工中心)解决这一问题。下图为农产品冷链物流流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产地仓能够解决“最先一公里”问题是因为( )
A.使农产品更接近消费市场
B.延长柑橘生产的产业链
C.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
D.提供快捷仓储保鲜物流
答案 D
2.产地仓建立对当地柑橘产业的积极影响是( )
A.快速提高农产品产量
B.促进农产品标准化
C.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D.推广制冷技术应用
答案 B
(2022浙江6月选考,21—22,6分)近年来,我国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是地理界限明确、建设水平较高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完成下面两题。
3.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投入减少较明显的是( )
A.耕地 B.资金 C.技术 D.劳动
答案 D
4.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可提高( )
①土地产出率
②产业集群化水平
③农业收入比重
④种植结构多元化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A
(2021广东,5—7,9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地区是我国三大产棉区。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和世界总产量分别达87.3%和20%以上,机械采摘率已达69.8%。下表反映三大产棉区不同时段面积和单产对棉花产量的贡献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产棉区 贡献率(%) 时段(年)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西北内陆
面积 单产 面积 单产 面积 单产
1950—1965 22.61 30.27 26.85 48.61 52.38 9.52
1965—1980 18.77 46.74 20.37 52.78 34.92 26.98
1980—1995 30.65 37.55 50.93 30.56 47.62 19.05
1995—2010 55.56 19.16 62.04 17.13 61.90 9.52
2010—2015 57.47 26.44 68.06 11.11 66.67 9.52
5.从自然因素考虑,影响三大产棉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是( )
A.丰沛的降水 B.昼夜温差大
C.充足的光热 D.肥沃的土壤
答案 C
6.三大产棉区中对棉花产量贡献一直以面积为主导的是( )
A.长江流域棉区 B.黄河流域棉区
C.西北内陆棉区 D.三大棉区皆是
答案 C
7.近年来新疆棉花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主要得益于( )
①土地资源丰富 ②沙漠化强度减弱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气候暖湿化加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2021湖北,1—3,9分)党的十八大以来,革命老区井冈山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通信网络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网络全覆盖,农民通过开网店,直播卖货,足不出户就可将农林土特产品迅速销往全国各地。下图示意井冈山地理概况。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8.井冈山农林土特产品丰富,其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
①地形复杂多样 ②气候温暖湿润
③生物物种丰富 ④水域面积广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9.直播卖货让井冈山的农林土特产品不愁卖了,这主要得益于( )
A.产业产能提升 B.产品工艺革新
C.基础设施改善 D.生产成本降低
答案 C
10.井冈山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商”,可进一步( )
①促进人口集聚 ②助力产品销售
③夯实产业根基 ④实现增产增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D
三年模拟
考点强化练
考点1 农业区位因素
(2024届广西北海统考,9—11)位于四川盆地边缘的雅安自古是茶叶盛产区,蜀茶自唐代起便作为贡茶,宋代诗人描述的“蜀茶总入诸蕃市,胡马常从万里来”揭示了当时茶马互市的景象。雅安作为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成为内地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联系的纽带。完成下面三题。
1.“专以雅州名山茶易马”,说明蜀茶具有的特点是( )
A.品质好 B.价格高
C.产量高 D.名气大
答案 A
2.“蜀茶总入诸蕃市,胡马常从万里来”可能( )
A.造成蜀茶产量减少
B.促进内地与东北的经济交流
C.缓解内地战马稀缺状况
D.促进大规模人口迁移
答案 C
3.雅安成为茶叶盛产区的区位优势有( )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气候适宜
②有适宜茶树生长的棕壤、紫色土
③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④附近人口众多,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 B
(2024届浙江乐清月考,3—4)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早期农田里先种越冬油菜,后种早稻,再种晚稻,一年三熟。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农田不种油菜,开始只种一季稻。近些年来,随着新型的种植模式开展(下图),油菜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完成下面两题。
4.该地农民放弃“一年三熟”,只种一季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单产提升 B.粮油价格降低
C.劳动力成本上升 D.国家政策支持
答案 C
5.新型的种植模式( )
A.油料增加,粮食会减产
B.投入增多,产品少而精
C.规模缩小,经济效益好
D.产业链长,附加值增加
答案 D
(2023河北摸底联考,2—3)《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 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是我国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该一号文件的印发,极大地调动了全国农民的积极性。该一号文件属于农业区位因素中的 ( )
A.市场因素 B.政策因素
C.科技因素 D.交通因素
答案 B
7.为实现全面小康、促进农业的发展,农业也迎来了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农业”时代,下列农业区位因素中影响力明显增强的是( )
A.自然因素 B.劳动力
C.地租 D.科技
答案 D
考点2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024届福建漳州质检,5—7)水稻分为籼稻和粳稻。籼稻较耐湿、耐热和耐强光,但不耐寒。根据播种期、生长期和成熟期的不同,稻谷又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三类。早籼稻是上市最早的一季稻谷,也是当年种植、当年收获的第一季粮食作物。早籼稻既可食用,也可饲用,还可以作酿造、食品等工业原料。下表为2018—2022年我国粮食平均收购价格(单位:元/吨)。完成下面三题。
品种 2018 年底 2019 年底 2020 年底 2021 年底 2022 年底
早籼稻 2 486 2 421 2 620 2 599 2 720
小麦 2 389 2 314 2 408 2 786 3 218
玉米 1 790 1 766 2 493 2 528 2 868
1.下列地区属于早籼稻主产区的是( )
A.三江平原 B.宁夏平原
C.华北平原 D.洞庭湖平原
答案 D
2.近年来,早籼稻在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下降,其原因是( )
A.用途不广,市场需求持续下降
B.市场价格持续降低,种植效益下滑
C.市场距离过远,运输成本过高
D.城镇化进程快,籼稻种植面积减小
答案 D
3.近年来国家调高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以适度促进早籼稻生产,其主要目的是( )
A.增加粮食储备和饲料原料供应
B.抬升粮食价格,增加粮农收入
C.实现谷物自给,保障口粮安全
D.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加出口量
答案 A
(2023辽宁部分学校期末联考,10—11)近年来,“云农业”已在我国许多大城市上线。城市居民可以在线上认养一块地,通过代培方式,让当地农户购买各种种子、分块经营、合理控水、施肥并进行一系列的田间管理,农作物收获、绿色加工后,通过快递寄送给城市居民。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大城市“云农业”的兴起,关键在于( )
A.经济水平较高 B.城市空心化严重
C.耕地面积扩大 D.劳动力大量回流
答案 A
5.代培方式使农户 ( )
A.种植成本下降 B.管理成本上升
C.销售范围扩大 D.运输成本下降
答案 B
6.[2023山东威海二模,19(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秸秆还田是把小麦、玉米和水稻等农作物秸秆通过覆盖、碎混或堆积发酵后施入土壤。研究表明,秸秆还田使土壤孔隙度增加4.08%—5.89%,含水率增加6.43%—10.86%。近年来,江苏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区积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通过秸秆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下图示意2022年江苏某试点区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1)说明秸秆还田对土壤的益处。(6分)
(2)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说明江苏试点区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对我国乡村振兴的意义。(6分)
答案 (1)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孔隙度,协调土壤空气和水分的关系;秸秆覆盖表层,保持土壤水分(或土壤墒情)。
(2)利用秸秆发展制肥、环保材料、能源等第二产业,产业结构多元化(或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集技术研发、产品制造、运输和销售于一体,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利用秸秆发展菌菇产业,壮大特色产业。
限时拔高练
分钟:45分钟 分值:63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2024届江西智学联盟体联考,1—3)陕西宝鸡市水蜜桃基地处处体现出智慧理念,采用“露天+大棚栽培”的现代化科技种植技术,每个月都有不同品种上市。果农摘桃时,将设备戴在头上或者套在手上,只采摘符合要求的果子。300亩水蜜桃还没有成热,却已被预订一空。完成下面三题。
1.果农人为控制桃树枝东西南北各4个枝,一个枝上只结2个桃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人工采摘 B.保证果实品质
C.防止压断树枝 D.利于统一管理
答案 B
2.采用“露天+大棚栽培”种植技术,可以( )
①品种多样 ②提高土地利用率
③延长上市时间 ④拓展销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C
3.果农利用“智能穿戴”采摘,采摘的依据有果子的( )
①大小 ②口感
③成熟度 ④颜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D
(2024届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调研,1—3)辽宁省盘锦市某公司在稻蟹种养田间进行了“大格田一字沟”的升级改造,将一亩一格的小格田平整为20亩一格的大格田,大格田周围保留一条明沟。前期幼蟹在一字沟生长,待农田氨态氮浓度降低后,使水漫过坝埂,螃蟹进入大格田继续生长。此模式做到了“早放精养、种养结合、稻蟹双赢”。下图示意“大格田一字沟”农田布局。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与传统小格田相比,大格田的主要优势是( )
A.可抑制杂草生长 B.降低农药施用量
C.便于机械化播种 D.有效减少病虫害
答案 C
5.“大格田一字沟”农田布局中坝埂的主要作用有 ( )
A.升高沟内水温 B.防治水土流失
C.增加农田光照 D.提高螃蟹品质
答案 D
6.该模式得以推广的根本原因是( )
A.增加经济收入 B.保持生态平衡
C.节约土地资源 D.降低劳动强度
答案 A
(2023江苏连云港2月调研,21—23)安泽县位于山西省南部,太岳山东南,享有“全国连翘生产第一县”的美誉。其所产连翘果实颗粒大、成色好、药用价值高,获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下图为安泽县连翘花漫山开放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7.推测连翘的生长习性有( )
①喜光 ②喜湿 ③怕寒
④怕涝 ⑤耐贫瘠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答案 B
8.当地发展连翘产业的影响有( )
A.提高人均绿化率,改善人居环境
B.增加梯田面积,防止水土流失
C.促进基础设施完善,推动旅游业发展
D.增加居民收入,减少人口流动
答案 C
9.该地今后连翘产业发展的重点是( )
A.加大品牌宣传 B.加强科技创新
C.扩大生产规模 D.增加劳动力投入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36分)
10.(2024届浙江金华一中10月月考,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间,中国和中亚国家之间的水利合作项目为当地产业升级、民生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建的中乌节水农业海外示范园于2022年建成,该示范园采用太阳能喷灌和智能水肥一体滴灌。从信息采集、传输、决策到远程控制,实现灌溉和施肥的信息化、精准化和自动化。通过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可使当地棉花产量提高50%,节水50%,投资减少40%。下图为乌兹别克斯坦位置图。
(1)分析中国选择在乌兹别克斯坦建节水农业海外示范园的地理背景。(4分)
(2)说明示范园采用太阳能喷灌机进行灌溉的原因。(6分)
(3)简析示范园采用智能水肥一体化滴灌后对棉花生产成本的影响。(4分)
(4)简述中乌在节水农业领域的合作对乌兹别克斯坦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6分)
答案 (1)乌兹别克斯坦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丰富,生产潜力大,农业用水需求大;灌溉设施陈旧老化,灌溉利用率不高,水资源浪费严重;乌兹别克斯坦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具有地缘优势;双方政策的大力支持,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2)当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太阳能丰富;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径流量小,水量的季节性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水资源少且不稳定;喷灌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园区用电压力、缓解供电紧张状况。
(3)从信息采集、传输、决策到远程控制,信息化程度高,技术成本投入大;灌溉更精准,可节约水资源,减少用水成本;施肥更精准,减少化肥与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生态破坏产生的治理成本;自动化灌溉,减少劳动力成本;减轻土壤盐碱化、改善土质,降低改良土地的成本;适量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和养分,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目的。
(4)精准灌溉和施肥,改良土地和灌溉设施,促进农业技术水平提高;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农作物的单产和品质;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国家农业的发展,客观上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11.(2023辽宁大连模拟一,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当雄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平均海拔4 200米。境内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天然草地资源,草原占总面积的30%,畜牧业一直是传统粗放型。当雄是拉萨唯一的纯牧业县,牧民占比约90%,依托特色畜种牦牛,走产业扶贫之路。当雄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下图),企业通过统筹整合加工、运输、冷链等环节,让有“身份证”的牦牛产品走向全国各地,广受消费者欢迎。
(1)分析制约当雄县早期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6分)
(2)简述“公司+农户”模式给当地畜牧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4分)
(3)针对牧草不足的问题,说明当地是否可以建设大规模人工草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答案 (1)海拔高,夏季气候凉爽,产草量低;冬季寒冷,产草量季节变化大,冬季发展畜牧业饲料不足;多山的地形,转场困难;等。
(2)增加牧民的家庭收入来源;公司通过延长产业链条,创建产品品牌,提高了牦牛的价值。
(3)当雄位于西藏,属于高寒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过多建设大规模人工草场。为保障漫长冬季的草料供应,当地适宜采用的方法是建设温室种植牧草、从邻近农区购买草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