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基础练习--专题十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1)(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基础练习--专题十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1)(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22.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17 12:2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
模块二 人文地理
专题十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五年高考
考点1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2023广东,1—2,6分)进入21世纪,长江下游跨江桥隧建设发展迅速。有研究统计,2000年长江下游公路跨江桥隧通道仅4条,2008年为9条,2016年增至17条。下图示意这三个年份长江下游两岸部分市县距江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的车辆,到达对岸所需平均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与2000—2008年相比,2008—2016年期间长江下游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量均表现为(  )
A.大幅增加  B.保持不变
C.略有增加  D.有所减少
2.由图中信息可判断,长江下游南岸市县比北岸市县(  )
A.公路网更完善
B.车流量更大
C.人口更为稠密
D.河网更密集
(2023江苏,20—22,6分)目前,江苏省13个设区市实现了高铁(各类型动车组)市市相通。下图为“江苏省高铁线路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3.江苏省高铁选线途经哪些城市,常有多种优选方案,其原因最可能是(  )
A.替代交通方式多样
B.城市等级体系完善
C.人口流动方向多变
D.城市发展比较均衡
4.徐州至苏州的高铁线基本与京杭运河走向一致,主要考虑的是(  )
A.已有城市分布格局的影响
B.能够避开大型湖泊的影响
C.京杭运河对铁路工程影响
D.利于铁路与京杭运河联运
5.未来构建覆盖更广的江苏全域高铁网,其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B.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C.加快乡村城镇化进程
D.促进区域发展一体化
(2023湖北,7—8,6分)由大数据和智能算法加持的智慧交通“大脑”正助力重庆市交通管理部门打通城市交通“肠梗阻”。下图示意重庆市城区局部街景。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架设在高楼层的高空人行天桥数量和分布是重庆智慧交通“大脑”掌握的重要信息。重庆城区高空人行天桥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起伏大  B.高层建筑多
C.河网密度大  D.地面车流多
7.支撑重庆智慧交通“大脑”运行的关键数据包括 (  )
①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土地利用和人口分布数据
②居民出行时空动态数据
③不同路段的即时车流量和人流量
④物流企业数量和规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湖南,3—4,6分)港口地域组合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诸多港口长期相互作用,形成具有某种分布格局、结构形式和功能类型的组合。下图示意海岛港口地域组合演变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海岛港口地域组合演变阶段的顺序是(  )
A.④①③②  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9.图中④示意的阶段,岛域内港口(  )
A.功能尚未出现分化
B.腹地界线较清晰
C.分布格局趋向集中
D.演化出不同等级
(2022湖北,4—5,6分)近年来,河南某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整合运力资源,推进全域公交,方便群众出行,让生活在偏远山区的群众也能够实现“出门见路、抬脚上车”,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将快递物流与城乡客运有机融合,构建全域公交和货运班车带货下乡、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运营模式。如今,便民惠民、助推发展的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网络正在形成。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该县为实现全域老百姓“出门见路、抬脚上车”,需要(  )
A.增加公交发车频次
B.完善公交覆盖网络
C.开发移动购票程序
D.实行政府补贴票价
11.公交车带货下乡、捎农产品进城,可以(  )
①降低公交运营成本
②提高公交使用效率
③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④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9课标Ⅰ,7—8,8分)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
A.原木  B.农产品
C.工业品  D.石材
13.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  )
A.设施陈旧  B.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
14.[2021浙江6月选考,29(2)(3),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珠江由磨刀门、虎门等八门入海,其中磨刀门是泄洪排沙的主通道,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占珠江的28%和33%。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所在区域略图。
材料二 岸线、土地等自然资源是港口建设的基础性资源,港口与城市发展相互依赖,港口的发展加快了关联产业的集聚。下表为珠江口部分城市岸线资源、2019年单位岸线货运量和地区生产总值表。
区域 城市 岸线总 长度 (km) 深水岸 线长度 (km) 单位岸线 货运量 (万吨/km) 地区生 产总值 (百亿元)
东岸 地区 广州 99.2 62.0 264.3 228.6
东莞 37.5 33.9 88.2 82.8
深圳 60.1 49.4 73.0 242.2
惠州 86.5 60.5 95.3 41.0
西岸 地区 珠海 75.0 42.9 23.9 29.1
中山 15.0 15.0 43.8 36.3
江门 82.3 68.8 0.3 29.0
(1)简述珠江口东岸地区港口单位岸线货运量较大的社会经济原因。(4分)
(2)从港口建设基础性资源角度,简析珠江口西岸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的原因。(4分) 
考点2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2湖北,6,3分)近年来,河南某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整合运力资源,推进全域公交,方便群众出行,让生活在偏远山区的群众也能够实现“出门见路、抬脚上车”,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将快递物流与城乡客运有机融合,构建全域公交和货运班车带货下乡、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运营模式。如今,便民惠民、助推发展的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网络正在形成。据此完成下题。
1.该县建设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网络主要是为了 (  )
A.助力乡村振兴  B.促进物流发展
C.提高城镇化率  D.保护生态环境
(2022浙江6月选考,17—18,4分)我国某都市西南轨道交通市郊线(从街道1到街道7)周边用地开发较晚,目前主要以居住用地和部分教育及工业用地为主。下图为该轨道交通运行初期和运行五年后沿线街道人口规模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2.该轨道交通市郊线辐射的街道中(  )
A.核心区沿线街道的人口增长速度放缓
B.边缘区沿线街道人口分布差异性增大
C.边缘区各街道人口向市郊线沿线集聚
D.接近市郊线终点的区域人口规模扩大
3.该轨道交通市郊线开通对边缘区整体的影响是 (  )
A.就业空间集中现象减弱
B.行政服务功能变化显著
C.购物空间集中现象增强
D.居住用地空间更加集中
(2021湖南,9—11,9分)下表为某市地铁S线和T线开通前后距地铁线不同距离的住宅平均价格及其增幅。S线横跨城市中心区和边缘区,T线连接城市边缘区和外围区,两条线路开通时间几乎相同,所经之地公共交通密度差异明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项目 距离 (千米) S线
开通前6年 的平均价格 (元/m2) 开通后6年 的平均价格 (元/m2) 增幅 (%)
0.2 8 116.0 13 160.0 62.15
0.2~0.3 8 125.0 28 900.0 255.69
0.3~0.5 9 173.3 25 493.7 177.91
0.5~0.75 9 356.0 23 383.3 149.93
0.75~1 7 854.3 18 760.6 138.86
1~1.5 7 188.7 17 066.7 137.41
1.5~2 6 413.0 12 941.6 101.80
2~2.5 6 373.1 10 008.3 57.04
2.5 ~3 6 518.1 12 115.0 85.87
   项目 距离 (千米) T线
开通前6年 的平均价格 (元/m2) 开通后6年 的平均价格 (元/m2) 增幅 (%)
0.2 2 868.3 9 085.4 216.75
0.2~0.3 2 893.3 10 325.0 256.86
0.3~0.5 3 827.3 10 289.0 168.83
0.5~0.75 3 160.0 10 162.5 221.60
0.75~1 3 810.0 9 548.6 150.62
1~1.5 3 768.7 10 000.0 165.35
1.5~2 3 418.0 9 251.6 170.68
2~2.5 3 281.4 9 682.3 195.07
2.5 ~3 3 957.1 9 389.0 137.27
4.地铁开通后,S线和T线距地铁线0.2千米范围内住宅平均价格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治安环境较差
B.运营期间交通较拥堵
C.大气质量较差
D.运营期间噪音和震动感较大
5.仅从距地铁线远近对住宅价格影响角度看,S线和T线开通后对住宅平均价格有效影响的距离分别不超过(  )
A.2.5千米、1千米
B.1千米、1千米
C.3千米、3千米
D.2.5千米、3千米
6.地铁开通后,T线附近的住宅平均价格增幅总体高于S线,主要因为T线附近(  )
①配套设施更完善
②环境质量更好
③公共交通密度较小
④房价基数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2022海南,17,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重庆是成渝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国家物流枢纽、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之一,发挥着通江达海、连接亚欧的节点作用(下图)。截至2021年底,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累计运输量超过27万标箱,货值480亿元;成渝两地累计开行中欧班列超1.8万列,实现进出口贸易额超7 000亿元。
从物流枢纽的角度,说明重庆在不同尺度区域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8.(2021山东,16,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翻坝”运输是指来往的客船、集装箱船、汽车滚装船等船舶或运输紧急物资和鲜活食品的船舶,在候闸船舶过多的情况下,为避免花费较长时间候闸过坝,而采用的“水运→陆运→水运”或“水运→陆运”的转运方式。
作为三峡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翻坝物流系统提高了三峡水利枢纽的通过能力。图Ⅰ示意三峡翻坝物流系统,其中秭归三峡翻坝物流园(含茅坪港)属于货运枢纽型的港口物流园区(图Ⅱ),是长江南岸三峡翻坝物流转运的空间载体和依托。
(1)从航运角度分析三峡大坝建成后其上游物流量扩大的原因。(4分)
(2)说明与候闸过坝运输相比,三峡翻坝物流系统的优势。(6分)
三年模拟
考点强化练
考点1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2024届湖北荆州中学10月月考,20—21)秦代形成的任嚣城,乃广州筑城之始;其时的珠江,水面宽阔,潮汐涌退。2000多年来,广州港是我国经久不衰的南方大港。下图为“古代广州城市空间拓展及港口位置演变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秦代任嚣城取甘溪水而非珠江水为生活水源,主要考虑的是甘溪(  )
A.水量更大  B.水质更佳
C.取水便捷  D.水流稳定
2.古代广州港口码头位置不断迁移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城市扩张  B.地价上涨
C.水陆变迁  D.运具扩大
(2023河北衡中四调,14—16)定制公交,也称商务公交。市民提出自己的需求,公交集团根据需求和客流情况设计出固定公交线路和班次,一般采用一人一座、点对点直达的服务方式。目前,我国多个大中城市陆续开通了定制公交服务。在各城市中,定制公交可走公交专用道。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定制公交的优势体现在(  )
A.比普通公交价格低
B.灵活便利,随到随走
C.比自驾车灵活方便
D.舒适快捷,绿色环保
4.定制公交线路适宜设置在(  )
A.车站与居民区之间
B.车站与旅游景点之间
C.居民区与工厂之间
D.地铁出入口之间
5.如下图,能正确示意我国大多数城市定制公交客流量的曲线是(  )
A.A  B.B  C.C  D.D
考点2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3天津二中开学考,12—13)“无水港”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内陆的进出口商品可以在当地完成订舱、报关、报检等手续,将货物交给货代或船运公司。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天津港不断优化海陆双向物流网络布局。近年来,天津港陆续在内陆腹地辟建了25个“无水港”。下图示意2020年11月16日上午,天津港赤峰无水港授牌暨赤峰—天津港集装箱班列首发仪式在赤峰市元宝山区蒙东国际物流园举行。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无水港”业务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A.集装箱运输迅速发展
B.河海联运逐步实现
C.高铁运输快速发展
D.海运速度不断加快
2.天津港在内陆大力发展“无水港”业务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运输成本
B.节约运输时间
C.减轻港口转运负担
D.扩大港口经济腹地
3.(2024届重庆南开中学开学考,17)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8分)
  “滨海2号”国际交通运输走廊主要是指长春—扎鲁比诺港—亚太地区港口及我国南方沿海港口的国际物流通道,2018年9月,该通道正式开通。目前,扎鲁比诺港成为东北亚各国与西欧地区国际通道上重要的集装箱运输转运港。地处内陆的吉林省是我国“北粮南运”重要的粮食调出省。吉林的粮食用国际标准集装箱通过铁路运输到扎鲁比诺港,报关后,“借港出海”南运。下图为“吉林及其周边区域地理要素略图”。
(1)从物流成本的角度,分析吉林“北粮南运”采用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的好处。(6分)
(2)分析“滨海2号”国际运输走廊的开通对扎鲁比诺港交通枢纽地位的影响。(6分)
(3)为进一步提高集装箱转运的效率,扎鲁比诺港还需要进行哪些改善 (6分)
限时拔高练
分钟:25分钟 分值:3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023天津和平期末,7—8)2022年7月17日,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湖北省鄂州花湖机场(下图)正式投入运营。该机场1.5小时飞行圈可覆盖包括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在内的多个国家级城市群,涵盖全国90%的经济总量和80%的人口,货物有望实现“一日达全国”的目标。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该机场1.5小时飞行圈能够涵盖全国90%的经济总量和80%的人口,主要得益于机场的(  )
A.货物吞吐量  B.地理位置
C.信息化水平  D.占地面积
2.为保障核心功能的充分发挥,该机场需配套建设大型的货物(  )
A.加工中心  B.销售中心
C.质检中心  D.分拣中心
(2023河北衡水中学一调,14—16)商杭高铁(图1)是一条连接河南省商丘市、安徽省合肥市与浙江省杭州市的高速铁路,有“华东第二通道”之称。芜湖长江三桥(图2),是非对称矮塔斜拉桥,集高铁专线、市域轨道交通、城市主干道路于一体的公铁合建桥梁。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商杭高铁在芜湖市区多采用高架桥的原因主要是(  )
A.尽量减少占用耕地
B.减轻洪涝灾害
C.减少对陆地交通的影响
D.减轻噪声扰民
4.芜湖长江三桥采用大跨度模式有利于(  )
A.降低建设成本
B.降低对水运的影响
C.提高行车速度
D.提升桥梁的载重量
5.商杭高铁开通后(  )
A.降低了芜湖—铜陵汽车客运量
B.扩大了合肥的辐射能力
C.方便了芜湖沿线市民的出行
D.促进我国东西部的联系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6.(2024届四川南充零诊,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伊利运河位于美国东北部,西起伊利湖(海拔174米)出口处的布法罗,东至哈德孙河的奥尔巴尼。运河1817年开始兴建并于1825年完工,全长581千米,宽12米,水深1.2米,为了方便公路交通,运河的不少水面都藏在地下,可通行75吨船舶。在铁路和高速公路出现前,内河运输是运送散装货物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如今伊利运河货运地位下降,主要发展观光旅游。
(1)指出伊利运河修建之前,伊利湖地区与东北沿海地区水陆交通的主要障碍。(6分)
(2)分析伊利运河路线选择的合理性。(4分)
(3)指出伊利运河对纽约城市发展的影响。(6分)
(4)分析伊利运河现在航运地位下降的原因。(4分)
模块二 人文地理
专题十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五年高考
考点1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2023广东,1—2,6分)进入21世纪,长江下游跨江桥隧建设发展迅速。有研究统计,2000年长江下游公路跨江桥隧通道仅4条,2008年为9条,2016年增至17条。下图示意这三个年份长江下游两岸部分市县距江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的车辆,到达对岸所需平均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与2000—2008年相比,2008—2016年期间长江下游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量均表现为(  )
A.大幅增加  B.保持不变
C.略有增加  D.有所减少
答案 D 
2.由图中信息可判断,长江下游南岸市县比北岸市县(  )
A.公路网更完善
B.车流量更大
C.人口更为稠密
D.河网更密集
答案 A 
(2023江苏,20—22,6分)目前,江苏省13个设区市实现了高铁(各类型动车组)市市相通。下图为“江苏省高铁线路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3.江苏省高铁选线途经哪些城市,常有多种优选方案,其原因最可能是(  )
A.替代交通方式多样
B.城市等级体系完善
C.人口流动方向多变
D.城市发展比较均衡
答案 D 
4.徐州至苏州的高铁线基本与京杭运河走向一致,主要考虑的是(  )
A.已有城市分布格局的影响
B.能够避开大型湖泊的影响
C.京杭运河对铁路工程影响
D.利于铁路与京杭运河联运
答案 A 
5.未来构建覆盖更广的江苏全域高铁网,其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B.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C.加快乡村城镇化进程
D.促进区域发展一体化
答案 D 
(2023湖北,7—8,6分)由大数据和智能算法加持的智慧交通“大脑”正助力重庆市交通管理部门打通城市交通“肠梗阻”。下图示意重庆市城区局部街景。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架设在高楼层的高空人行天桥数量和分布是重庆智慧交通“大脑”掌握的重要信息。重庆城区高空人行天桥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起伏大  B.高层建筑多
C.河网密度大  D.地面车流多
答案 A 
7.支撑重庆智慧交通“大脑”运行的关键数据包括 (  )
①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土地利用和人口分布数据
②居民出行时空动态数据
③不同路段的即时车流量和人流量
④物流企业数量和规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2023湖南,3—4,6分)港口地域组合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诸多港口长期相互作用,形成具有某种分布格局、结构形式和功能类型的组合。下图示意海岛港口地域组合演变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海岛港口地域组合演变阶段的顺序是(  )
A.④①③②  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答案 B 
9.图中④示意的阶段,岛域内港口(  )
A.功能尚未出现分化
B.腹地界线较清晰
C.分布格局趋向集中
D.演化出不同等级
答案 D 
(2022湖北,4—5,6分)近年来,河南某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整合运力资源,推进全域公交,方便群众出行,让生活在偏远山区的群众也能够实现“出门见路、抬脚上车”,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将快递物流与城乡客运有机融合,构建全域公交和货运班车带货下乡、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运营模式。如今,便民惠民、助推发展的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网络正在形成。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该县为实现全域老百姓“出门见路、抬脚上车”,需要(  )
A.增加公交发车频次
B.完善公交覆盖网络
C.开发移动购票程序
D.实行政府补贴票价
答案 B 
11.公交车带货下乡、捎农产品进城,可以(  )
①降低公交运营成本
②提高公交使用效率
③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④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2019课标Ⅰ,7—8,8分)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
A.原木  B.农产品
C.工业品  D.石材
答案 A 
13.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  )
A.设施陈旧  B.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
答案 D 
14.[2021浙江6月选考,29(2)(3),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珠江由磨刀门、虎门等八门入海,其中磨刀门是泄洪排沙的主通道,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占珠江的28%和33%。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所在区域略图。
材料二 岸线、土地等自然资源是港口建设的基础性资源,港口与城市发展相互依赖,港口的发展加快了关联产业的集聚。下表为珠江口部分城市岸线资源、2019年单位岸线货运量和地区生产总值表。
区域 城市 岸线总 长度 (km) 深水岸 线长度 (km) 单位岸线 货运量 (万吨/km) 地区生 产总值 (百亿元)
东岸 地区 广州 99.2 62.0 264.3 228.6
东莞 37.5 33.9 88.2 82.8
深圳 60.1 49.4 73.0 242.2
惠州 86.5 60.5 95.3 41.0
西岸 地区 珠海 75.0 42.9 23.9 29.1
中山 15.0 15.0 43.8 36.3
江门 82.3 68.8 0.3 29.0
(1)简述珠江口东岸地区港口单位岸线货运量较大的社会经济原因。(4分)
(2)从港口建设基础性资源角度,简析珠江口西岸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的原因。(4分) 
答案 (1)经济发达,单位岸线承载的地区生产总值大;毗邻香港;陆上交通集散能力强。
(2)未开发和可供开发的岸线资源较多,开发潜力大;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港口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考点2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2湖北,6,3分)近年来,河南某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整合运力资源,推进全域公交,方便群众出行,让生活在偏远山区的群众也能够实现“出门见路、抬脚上车”,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将快递物流与城乡客运有机融合,构建全域公交和货运班车带货下乡、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运营模式。如今,便民惠民、助推发展的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网络正在形成。据此完成下题。
1.该县建设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网络主要是为了 (  )
A.助力乡村振兴  B.促进物流发展
C.提高城镇化率  D.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 A 
(2022浙江6月选考,17—18,4分)我国某都市西南轨道交通市郊线(从街道1到街道7)周边用地开发较晚,目前主要以居住用地和部分教育及工业用地为主。下图为该轨道交通运行初期和运行五年后沿线街道人口规模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2.该轨道交通市郊线辐射的街道中(  )
A.核心区沿线街道的人口增长速度放缓
B.边缘区沿线街道人口分布差异性增大
C.边缘区各街道人口向市郊线沿线集聚
D.接近市郊线终点的区域人口规模扩大
答案 C 
3.该轨道交通市郊线开通对边缘区整体的影响是 (  )
A.就业空间集中现象减弱
B.行政服务功能变化显著
C.购物空间集中现象增强
D.居住用地空间更加集中
答案 A 
(2021湖南,9—11,9分)下表为某市地铁S线和T线开通前后距地铁线不同距离的住宅平均价格及其增幅。S线横跨城市中心区和边缘区,T线连接城市边缘区和外围区,两条线路开通时间几乎相同,所经之地公共交通密度差异明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项目 距离 (千米) S线
开通前6年 的平均价格 (元/m2) 开通后6年 的平均价格 (元/m2) 增幅 (%)
0.2 8 116.0 13 160.0 62.15
0.2~0.3 8 125.0 28 900.0 255.69
0.3~0.5 9 173.3 25 493.7 177.91
0.5~0.75 9 356.0 23 383.3 149.93
0.75~1 7 854.3 18 760.6 138.86
1~1.5 7 188.7 17 066.7 137.41
1.5~2 6 413.0 12 941.6 101.80
2~2.5 6 373.1 10 008.3 57.04
2.5 ~3 6 518.1 12 115.0 85.87
   项目 距离 (千米) T线
开通前6年 的平均价格 (元/m2) 开通后6年 的平均价格 (元/m2) 增幅 (%)
0.2 2 868.3 9 085.4 216.75
0.2~0.3 2 893.3 10 325.0 256.86
0.3~0.5 3 827.3 10 289.0 168.83
0.5~0.75 3 160.0 10 162.5 221.60
0.75~1 3 810.0 9 548.6 150.62
1~1.5 3 768.7 10 000.0 165.35
1.5~2 3 418.0 9 251.6 170.68
2~2.5 3 281.4 9 682.3 195.07
2.5 ~3 3 957.1 9 389.0 137.27
4.地铁开通后,S线和T线距地铁线0.2千米范围内住宅平均价格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治安环境较差
B.运营期间交通较拥堵
C.大气质量较差
D.运营期间噪音和震动感较大
答案 D 
5.仅从距地铁线远近对住宅价格影响角度看,S线和T线开通后对住宅平均价格有效影响的距离分别不超过(  )
A.2.5千米、1千米
B.1千米、1千米
C.3千米、3千米
D.2.5千米、3千米
答案 A 
6.地铁开通后,T线附近的住宅平均价格增幅总体高于S线,主要因为T线附近(  )
①配套设施更完善
②环境质量更好
③公共交通密度较小
④房价基数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D 
7.(2022海南,17,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重庆是成渝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国家物流枢纽、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之一,发挥着通江达海、连接亚欧的节点作用(下图)。截至2021年底,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累计运输量超过27万标箱,货值480亿元;成渝两地累计开行中欧班列超1.8万列,实现进出口贸易额超7 000亿元。
从物流枢纽的角度,说明重庆在不同尺度区域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答案 重庆是成渝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和地区之间的沟通交流频繁,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重庆是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之一,依托沿江通道,通江达海,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重庆为国家物流枢纽,通过便利的公路、铁路及航空等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及发达的信息网络,促进了物资等全国范围内的流动;重庆为连接亚欧的节点,通过中欧班列、中缅输油管道、西部陆海新通道等交通通道,联通亚欧,通达世界,成为全球的物流枢纽和信息中心,发挥着重要的节点作用。
8.(2021山东,16,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翻坝”运输是指来往的客船、集装箱船、汽车滚装船等船舶或运输紧急物资和鲜活食品的船舶,在候闸船舶过多的情况下,为避免花费较长时间候闸过坝,而采用的“水运→陆运→水运”或“水运→陆运”的转运方式。
作为三峡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翻坝物流系统提高了三峡水利枢纽的通过能力。图Ⅰ示意三峡翻坝物流系统,其中秭归三峡翻坝物流园(含茅坪港)属于货运枢纽型的港口物流园区(图Ⅱ),是长江南岸三峡翻坝物流转运的空间载体和依托。
(1)从航运角度分析三峡大坝建成后其上游物流量扩大的原因。(4分)
(2)说明与候闸过坝运输相比,三峡翻坝物流系统的优势。(6分)
答案 (1)水域面积扩大,水深增加,通航里程增加,通航能力增强(航道条件改善);港口规模扩大,数量增多,港口腹地扩大。
(2)通过与公路、铁路、管道等的连接,实现多种交通运输方式联运,运输方式灵活;缩短物流时间,提高运输效率;通过秭归三峡翻坝物流园,实现对货物的仓储、加工和贸易,延长物流产业链。
三年模拟
考点强化练
考点1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2024届湖北荆州中学10月月考,20—21)秦代形成的任嚣城,乃广州筑城之始;其时的珠江,水面宽阔,潮汐涌退。2000多年来,广州港是我国经久不衰的南方大港。下图为“古代广州城市空间拓展及港口位置演变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秦代任嚣城取甘溪水而非珠江水为生活水源,主要考虑的是甘溪(  )
A.水量更大  B.水质更佳
C.取水便捷  D.水流稳定
答案 B 
2.古代广州港口码头位置不断迁移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城市扩张  B.地价上涨
C.水陆变迁  D.运具扩大
答案 C 
(2023河北衡中四调,14—16)定制公交,也称商务公交。市民提出自己的需求,公交集团根据需求和客流情况设计出固定公交线路和班次,一般采用一人一座、点对点直达的服务方式。目前,我国多个大中城市陆续开通了定制公交服务。在各城市中,定制公交可走公交专用道。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定制公交的优势体现在(  )
A.比普通公交价格低
B.灵活便利,随到随走
C.比自驾车灵活方便
D.舒适快捷,绿色环保
答案 D 
4.定制公交线路适宜设置在(  )
A.车站与居民区之间
B.车站与旅游景点之间
C.居民区与工厂之间
D.地铁出入口之间
答案 C 
5.如下图,能正确示意我国大多数城市定制公交客流量的曲线是(  )
A.A  B.B  C.C  D.D
答案 B 
考点2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3天津二中开学考,12—13)“无水港”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内陆的进出口商品可以在当地完成订舱、报关、报检等手续,将货物交给货代或船运公司。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天津港不断优化海陆双向物流网络布局。近年来,天津港陆续在内陆腹地辟建了25个“无水港”。下图示意2020年11月16日上午,天津港赤峰无水港授牌暨赤峰—天津港集装箱班列首发仪式在赤峰市元宝山区蒙东国际物流园举行。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无水港”业务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A.集装箱运输迅速发展
B.河海联运逐步实现
C.高铁运输快速发展
D.海运速度不断加快
答案 A 
2.天津港在内陆大力发展“无水港”业务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运输成本
B.节约运输时间
C.减轻港口转运负担
D.扩大港口经济腹地
答案 D 
3.(2024届重庆南开中学开学考,17)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8分)
  “滨海2号”国际交通运输走廊主要是指长春—扎鲁比诺港—亚太地区港口及我国南方沿海港口的国际物流通道,2018年9月,该通道正式开通。目前,扎鲁比诺港成为东北亚各国与西欧地区国际通道上重要的集装箱运输转运港。地处内陆的吉林省是我国“北粮南运”重要的粮食调出省。吉林的粮食用国际标准集装箱通过铁路运输到扎鲁比诺港,报关后,“借港出海”南运。下图为“吉林及其周边区域地理要素略图”。
(1)从物流成本的角度,分析吉林“北粮南运”采用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的好处。(6分)
(2)分析“滨海2号”国际运输走廊的开通对扎鲁比诺港交通枢纽地位的影响。(6分)
(3)为进一步提高集装箱转运的效率,扎鲁比诺港还需要进行哪些改善 (6分)
答案 (1)集装箱运粮可减少仓储费用;集装箱标准化可提升转运效率,降低转运成本;集装箱运粮可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2)通过国际运输走廊连接更广大的地区,拓展了港口的腹地范围(服务范围);国际运输走廊经过东北地区及东北亚其他国家,大量工农业产品从该通道转运,增加了港口的吞吐量;提升了港口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枢纽地位。
(3)完善港口转运设备等配套设施;扩大港区范围,增加泊位;简化通关流程,提升办事效率。
限时拔高练
分钟:25分钟 分值:3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023天津和平期末,7—8)2022年7月17日,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湖北省鄂州花湖机场(下图)正式投入运营。该机场1.5小时飞行圈可覆盖包括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在内的多个国家级城市群,涵盖全国90%的经济总量和80%的人口,货物有望实现“一日达全国”的目标。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该机场1.5小时飞行圈能够涵盖全国90%的经济总量和80%的人口,主要得益于机场的(  )
A.货物吞吐量  B.地理位置
C.信息化水平  D.占地面积
答案 B 
2.为保障核心功能的充分发挥,该机场需配套建设大型的货物(  )
A.加工中心  B.销售中心
C.质检中心  D.分拣中心
答案 D 
(2023河北衡水中学一调,14—16)商杭高铁(图1)是一条连接河南省商丘市、安徽省合肥市与浙江省杭州市的高速铁路,有“华东第二通道”之称。芜湖长江三桥(图2),是非对称矮塔斜拉桥,集高铁专线、市域轨道交通、城市主干道路于一体的公铁合建桥梁。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商杭高铁在芜湖市区多采用高架桥的原因主要是(  )
A.尽量减少占用耕地
B.减轻洪涝灾害
C.减少对陆地交通的影响
D.减轻噪声扰民
答案 C 
4.芜湖长江三桥采用大跨度模式有利于(  )
A.降低建设成本
B.降低对水运的影响
C.提高行车速度
D.提升桥梁的载重量
答案 B 
5.商杭高铁开通后(  )
A.降低了芜湖—铜陵汽车客运量
B.扩大了合肥的辐射能力
C.方便了芜湖沿线市民的出行
D.促进我国东西部的联系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6.(2024届四川南充零诊,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伊利运河位于美国东北部,西起伊利湖(海拔174米)出口处的布法罗,东至哈德孙河的奥尔巴尼。运河1817年开始兴建并于1825年完工,全长581千米,宽12米,水深1.2米,为了方便公路交通,运河的不少水面都藏在地下,可通行75吨船舶。在铁路和高速公路出现前,内河运输是运送散装货物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如今伊利运河货运地位下降,主要发展观光旅游。
(1)指出伊利运河修建之前,伊利湖地区与东北沿海地区水陆交通的主要障碍。(6分)
(2)分析伊利运河路线选择的合理性。(4分)
(3)指出伊利运河对纽约城市发展的影响。(6分)
(4)分析伊利运河现在航运地位下降的原因。(4分)
答案 (1)陆路:阿巴拉契亚山脉阻碍。水路:尼亚加拉瀑布影响通行;经过圣劳伦斯河,线路更长;纬度高,河流结冰期长;途经第三国,便捷度降低。
(2)沿途有河流汇入,增加了水量;沿途地形较平坦,工程量小,施工难度低;利用湖泊和哈德孙河现有水道,减少施工量。
(3)扩大了纽约的经济腹地;使纽约成为河海港,实现河海联运,港口地位上升;便于将五大湖附近的资源运往纽约,促进纽约城市建设;促进了纽约商业、贸易、金融等产业的发展;使纽约人口迅猛增加最终发展成美国最大的经济和金融中心。
(4)运河河道较窄,河道较浅,通行能力较低;河运速度慢,运量较小,不满足现代运输要求;公路和铁路快速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