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
模块三 区域发展
专题十四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
五年高考
考点1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2022海南,3—5,9分)在治理吐鲁番风沙的过程中,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克服各种困难,建设了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引种和收集荒漠区的植物,开展繁殖培育工作。除了小部分植物因气候等原因引种栽培失败外,目前已成功引种栽培500多种植物。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春季露天苗圃栽培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
A.大风 B.严寒
C.干旱 D.雨雪
2.引种栽培失败的荒漠植物最有可能源于( )
A.哈萨克斯坦 B.沙特阿拉伯
C.阿根廷 D.蒙古
3.建设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的主要目的是( )
①繁殖培育固沙植物,促进荒漠化防治
②繁殖培育观赏植物,发展沙漠旅游业
③繁殖培育药用植物,发展沙产业
④提取抗病耐寒基因,丰富青藏地区作物品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0课标Ⅰ,1—2,8分)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如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 )
A.增加耕地面积 B.防治水土流失
C.改善人居环境 D.提高作物产量
5.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
A.优化农业结构 B.方便田间耕作
C.健全公共服务 D.提高耕地肥力
(2018浙江4月选考,13—14,4分)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构成图。完成下面两题。
6.引起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类活动是( )
A.农业生产 B.工业生产
C.交通建设 D.居民生活
7.我国新疆治理土地荒漠化,宜采取的措施是( )
①天山建设高海拔人工草场
②环境脆弱区进行生态移民
③塔里木河中上游合理控制用水
④塔里木盆地中部废弃油田复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1河北,18,19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图Ⅰ)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图Ⅱ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长期的坡面耕作打破了生态平衡。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
(1)据图Ⅱ分析该区自然植被空间分异的原因。(6分)
(2)说明该区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9分)
(3)提出该区植被合理配置的原则与途径。(4分)
考点2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
1.(2021山东,17,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素有“煤都”之称。近年来,大同市多措并举,实现了从“煤都黑”到“大同蓝”的转型。在此过程中,大同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把太阳能、风能、煤炭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并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自2017年以来,大同市相继建设能源改革科技创新产业园和新能源产业城,培育和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先导、储能蓄能、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光伏全产业链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五大产业集群。下图示意大同市新能源产业链。
(1)指出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氢能的优点。(4分)
(2)分析发展新能源产业对大同市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6分)
(3)简述大同市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对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意义。(4分)
2.[2020课标Ⅲ,36(2)(3)(4),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来西亚曾为世界最大的锡精矿生产国。自1986年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经济持续数年高速增长,迅速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20世纪80年代,该国锡矿资源枯竭,最大的锡矿坑积水成湖,周边矿场废置。自1990年起,利用该矿坑湖和废置矿场,陆续建起集主题公园、高尔夫俱乐部及球场、酒店和度假村、购物中心和商业城、国际会展中心、高档住宅区等为一体的休闲城。该休闲城成为闻名世界的旅游和休闲中心,下图示意该休闲城的位置。
(1)说明废置矿场和矿坑湖为建设该休闲城提供的有利条件。(6分)
(2)该休闲城定位高档。从马来西亚经济发展背景出发,分析该休闲城主要的客源市场。(8分)
(3)该休闲城规模大,集休闲娱乐、体育、会展、购物、酒店、住宅等于一体。简述这样的模式对吸引消费者的作用。(4分)
考点3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2023北京,12,3分)下图示意某区域矿产资源消费数量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题。
1.矿产资源消费数量从鼎盛期到衰退期的变化,主要由于该区域( )
A.人口增速趋缓
B.资源利用效率降低
C.产业结构调整
D.地质勘探技术滞后
(2023湖北,1—3,9分)“产村景”一体化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下图示意该模式中“产、村、景”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2.该模式发展的基础是( )
A.人口规模 B.基础设施
C.生产水平 D.资源禀赋
3.“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 )
A.乡村旅游开发 B.生态环境建设
C.农副产品加工 D.电子商务推广
4.该模式的特色在于( )
A.推动城镇服务业逐渐向周边传统村落转移
B.促进传统村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C.体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融合
D.协调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均衡发展
(2019浙江4月选考,7—8,4分)下图为浙江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 完成下面两题。
5.表示城镇人口比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图中折线反映了( )
A.城镇人口比重显著下降
B.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下降
C.第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D.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与城市化正相关
7.(2020江苏单科,28,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湖北省黄石市是武汉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有“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之称。图Ⅰ为“黄石市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 黄石市2008年被定为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2015年年底关闭第一批露天矿山,采掘业产值明显下降。图Ⅱ为“2008—2017年黄石市GDP和三次产业结构统计图”,图Ⅲ为“2008—2017年黄石市轻重工业产值统计图”。
(1)简述当前黄石市产业结构的特点。(3分)
(2)说明目前黄石市第二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4分)
(3)简析黄石市第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2分)
(4)要实现黄石市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4分)
三年模拟
考点强化练
考点1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2024届河南信阳质检,9—10)2023年4月我国北方地区先后出现6次沙尘天气,较同期平均值(4.3次)偏多。其中在9~13日出现了“回锅沙”现象,即10日沙尘后,空气出现了一定改善,但12日,本来已经南下的沙尘回流导致京津冀地区沙尘天气再次出现。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023年春我国北方地区沙尘多发的原因是( )
A.地表粗糙,地面摩擦力小
B.南北温差小,多大风天气
C.北方气温偏低,地表解冻晚
D.沙源地降水偏少,植被生长较差
2.出现“回锅沙”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风向转变为偏南风
B.冷空气再次带来沙尘
C.南方地区地面干燥容易起沙
D.大气稳定,沙尘天气持续时间长
3.(2023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二模,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黑土是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温带地区的主要土壤。有着“一两土,二两油”的美称。尽管开发利用历史不长,但东北黑土表土流失、肥力衰退等问题却日益严重,调查报告表明黑土的退化与翻耕有着直接关系。对此专家们提出了“保护性耕作”。与传统翻耕方式比较,保护性耕作通过少耕、免耕降低对土壤扰动的同时,将打碎的秸秆铺满地面,有了秸秆的保护,不同季节秸秆都对黑土产生了不同的作用和效果。由于黑土区各地地理环境差异,保护性耕作对哈尔滨以北种植区没有明显增产效果。下图为黑土的形成过程图。
(1)试分析东北地区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的原因。(6分)
(2)试阐述秸秆在不同季节对黑土的有利影响。(8分)
(3)试分析哈尔滨以北农业种植区,秸秆覆盖没有增产的原因。(4分)
考点2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
(2024届江苏扬州中学开学考,15—17)沙特阿拉伯作为主要石油生产国,原油出口量较稳定,政府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依赖于石油的出口。近年来,该国维系多年的石油经济模式遭遇空前挑战,政府推出“2030愿景”,希望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推进经济多元化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下图为沙特阿拉伯原油出口金额及其占GDP比重。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沙特阿拉伯石油经济迫切转型的主要原因是( )
①长期开发导致石油资源面临枯竭
②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居民生活
③能源技术革命带来的结构性危机
④油价不稳定引发周期性危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红海项目”是沙特阿拉伯近年打造的一个豪华旅游项目,将于2030年竣工。沙特阿拉伯大力打造高端旅游业主要得益于( )
A.优越的自然条件 B.优质的旅游客源
C.雄厚的经济实力 D.丰富的管理经验
3.沙特阿拉伯经济转型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有( )
A.交通运输不便 B.生态环境脆弱
C.地区同质竞争 D.劳动力严重匮乏
(2024届河南南阳一中月考,31—33)19世纪末,意大利都灵市因菲亚特钢铁薄板工厂和米其林轮胎工厂的建成而逐步发展为工业城市。20世纪中期,由于粗放式资源开采导致市场竞争力下降,都灵大量工厂关停。都灵政府于1998年开始城市更新计划,对原有工业元素二次利用,打造都灵工业遗址公园。下图为都灵工业遗址公园局部景观。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4.菲亚特钢铁薄板工厂和米其林轮胎工厂的建成,首先改变了都灵的( )
A.人口迁移状况 B.城市发展水平
C.矿产资源禀赋 D.对外贸易途径
5.都灵工业遗址公园的开发较少关注( )
A.产品加工 B.环境修复
C.空间重塑 D.文物保护
6.都灵工业遗址公园对国外游客的吸引力较低,主要原因是( )
A.配套服务不足 B.投资力度欠缺
C.资源独特性差 D.环境污染较重
考点3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2023河北石家庄一模,5—6)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下图示意我国三大城市群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国内价值链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珠三角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内价值链分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高附加值环节研发实力相对较弱
B.中附加值环节所占比重相对过高
C.低附加值环节生产能力相对较低
D.低附加值与高附加值占比差距大
2.京津冀城市群中北京和天津适宜大力推动的产业是( )
A.电子装配 B.信息技术
C.机械制造 D.生态农业
限时拔高练
分钟:30分钟 分值: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2024届陕西西安中学月考,27—29)某铁路线黄土高原段工程面临由黄土陷穴带来的安全隐患。黄土陷穴是因地表水汇集,在黄土节理裂隙中潜蚀,使地表发生塌陷而形成的穴状凹地,常形成于夏季。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黄土陷穴多形成于夏季的主要原因是( )
A.植被稀疏 B.风力强劲
C.黄土层厚 D.降水量大
2.当地植树种草,将( )
A.提高湿度,加剧潜蚀
B.增加下渗,加剧潜蚀
C.截留雨水,减轻潜蚀
D.滞缓径流,减轻潜蚀
3.为减少黄土陷穴给途经黄土高原区铁路带来的安全隐患,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填平沟谷,降低坡度
②抽取下渗水,减少潜蚀
③坡面筑堤,拦截来水
④多植树造林,增加下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23河北部分学校月考,5—7)按照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阶段将其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城市。碳排放效率是指单位二氧化碳排放的实际产出与最优产出之间的比值。提高资源型城市的碳排放效率,是推进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下图示意2003—2018年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效率演变特征。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图中表示衰退型城市碳排放效率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丁阶段资源型城市主要集中在我国( )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北地区
6.下列措施有利于提升我国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效率的是( )
A.加大绿色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
B.增加资源型城市的绿地面积
C.禁用碳排放量大的能源和资源
D.实施碳减排区域统一政策体系
(2023湖南长沙雅礼中学质检四,14—16)生物结皮是蓝藻、荒漠藻、地衣、苔藓类和土壤中微生物,以及相关的其他生物体通过菌丝体、假根和分泌物等与土壤表层颗粒胶结形成的具有生命活性的复合体,生态效益显著。陕西省六道沟小流域属于黄土高原向毛乌素沙地的过渡地带,生物结皮主要分布于流域内的梁、峁,在人为干扰少、侵蚀弱、水分条件好的地块发育最好。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一次降水过程中不同坡面产流(降雨形成径流)量和产流率随降雨历时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7.该流域生物结皮发育最好的地块,最可能位于梁、峁的( )
A.东坡 B.南坡 C.西坡 D.北坡
8.两种坡面初始产流早晚存在差别的原因在于降雨初期( )
A.裸土坡面土壤孔隙度大
B.裸土坡面地表摩擦力大
C.生物结皮坡面入渗速率快
D.生物结皮坡面土壤不稳定
9.生物结皮发育受多因素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次人工降雨可以改善土壤水分条件,可以促进生物结皮发育
B.黄土峁顶部平坦,人工干扰强,相比于山坡生物结皮发育较差
C.草本植物生长茂密的区域,水土流失弱,有利于生物结皮发育
D.生态退耕后,整体生态环境恢复,有利于生物结皮发育
二、非选择题(共21分)
10.(2024届安徽江淮十校联考,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1分)
材料一 山西省霍州市曾是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随着煤炭资源日渐枯竭,一度面临“煤竭而衰”的困境。2011年,霍州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材料二 随着我国“煤改气”能源消费政策的推行,我国煤气、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城市燃气和工业用气仍是煤气、天然气消费的主力,华北地区是全国消费量最大的区域之一。
材料三 割青毁粮是指小麦等粮食作物还在生长期就将其收割售卖的行为,主要用于青贮饲料。近年来,华北地区部分农民以小麦长势差、价格低、禁止秸秆焚烧等缘由割青毁粮。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严防割青毁粮等“非粮化”短视行为。
(1)列举霍州市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表现。(4分)
(2)简述我国实施“煤改气”政策对华北地区的积极影响。(8分)
(3)指出割青毁粮带来的主要危害,并提出整改建议。(9分)
模块三 区域发展
专题十四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
五年高考
考点1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2022海南,3—5,9分)在治理吐鲁番风沙的过程中,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克服各种困难,建设了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引种和收集荒漠区的植物,开展繁殖培育工作。除了小部分植物因气候等原因引种栽培失败外,目前已成功引种栽培500多种植物。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春季露天苗圃栽培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
A.大风 B.严寒
C.干旱 D.雨雪
答案 A
2.引种栽培失败的荒漠植物最有可能源于( )
A.哈萨克斯坦 B.沙特阿拉伯
C.阿根廷 D.蒙古
答案 B
3.建设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的主要目的是( )
①繁殖培育固沙植物,促进荒漠化防治
②繁殖培育观赏植物,发展沙漠旅游业
③繁殖培育药用植物,发展沙产业
④提取抗病耐寒基因,丰富青藏地区作物品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2020课标Ⅰ,1—2,8分)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如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 )
A.增加耕地面积 B.防治水土流失
C.改善人居环境 D.提高作物产量
答案 C
5.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
A.优化农业结构 B.方便田间耕作
C.健全公共服务 D.提高耕地肥力
答案 B
(2018浙江4月选考,13—14,4分)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构成图。完成下面两题。
6.引起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类活动是( )
A.农业生产 B.工业生产
C.交通建设 D.居民生活
答案 A
7.我国新疆治理土地荒漠化,宜采取的措施是( )
①天山建设高海拔人工草场
②环境脆弱区进行生态移民
③塔里木河中上游合理控制用水
④塔里木盆地中部废弃油田复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8.(2021河北,18,19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图Ⅰ)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图Ⅱ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长期的坡面耕作打破了生态平衡。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
(1)据图Ⅱ分析该区自然植被空间分异的原因。(6分)
(2)说明该区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9分)
(3)提出该区植被合理配置的原则与途径。(4分)
答案 (1)沟壑底部易汇集水源,土壤水分相对丰富,发育了落叶阔叶林;坡面的地形坡度较大,接纳了部分顶部径流,发育了疏林草原;丘陵顶部风力较大,蒸发强烈,地表径流流速快,土壤水分缺乏,发育成灌木草原。
(2)退耕还林还草导致该地植被覆盖率增加,森林大量吸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资源短缺;坡面含水量下降,林地稀疏,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增多,使蒸发加剧,土壤变干,森林退化,含蓄水源能力降低,加剧土壤的干燥化。
(3)原则:因地制宜,恢复原有植被。
途径:选择合适(耗水少或耐旱)的植被;合理调整林地、草地及耕地比例;适当控制植被种植密度。
考点2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
1.(2021山东,17,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素有“煤都”之称。近年来,大同市多措并举,实现了从“煤都黑”到“大同蓝”的转型。在此过程中,大同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把太阳能、风能、煤炭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并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自2017年以来,大同市相继建设能源改革科技创新产业园和新能源产业城,培育和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先导、储能蓄能、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光伏全产业链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五大产业集群。下图示意大同市新能源产业链。
(1)指出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氢能的优点。(4分)
(2)分析发展新能源产业对大同市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6分)
(3)简述大同市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对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意义。(4分)
答案 (1)氢能的生产受时空限制小;利用方式灵活多样。
(2)改变以煤为主的产业结构,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有利于提高研发能力,带动产业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促使产业向低碳、绿色、可循环方向发展。
(3)为京津冀地区提供清洁能源,助力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巩固“大同蓝”,持续改善大同市环境质量,为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安全提供保障。
2.[2020课标Ⅲ,36(2)(3)(4),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来西亚曾为世界最大的锡精矿生产国。自1986年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经济持续数年高速增长,迅速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20世纪80年代,该国锡矿资源枯竭,最大的锡矿坑积水成湖,周边矿场废置。自1990年起,利用该矿坑湖和废置矿场,陆续建起集主题公园、高尔夫俱乐部及球场、酒店和度假村、购物中心和商业城、国际会展中心、高档住宅区等为一体的休闲城。该休闲城成为闻名世界的旅游和休闲中心,下图示意该休闲城的位置。
(1)说明废置矿场和矿坑湖为建设该休闲城提供的有利条件。(6分)
(2)该休闲城定位高档。从马来西亚经济发展背景出发,分析该休闲城主要的客源市场。(8分)
(3)该休闲城规模大,集休闲娱乐、体育、会展、购物、酒店、住宅等于一体。简述这样的模式对吸引消费者的作用。(4分)
答案 (1)废置矿场土地价格低,拆迁方便,投入低;矿坑湖水面较开阔,可作为休闲城环境景观营造的核心。
(2)马来西亚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对休闲需求和休闲层次要求急剧提升,吉隆坡是首都,高消费人口集中,是最直接的客源地,国内其他地区也成为重要的客源市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马来西亚经济迅速发展密切了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使吉隆坡吸引更多国际(政务、商务等)人员和游客,且休闲城高档具有品牌效应,因此,国际高消费人群成为重要的客源群体。
(3)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服务全面且水平高,接待能力强。
考点3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2023北京,12,3分)下图示意某区域矿产资源消费数量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题。
1.矿产资源消费数量从鼎盛期到衰退期的变化,主要由于该区域( )
A.人口增速趋缓
B.资源利用效率降低
C.产业结构调整
D.地质勘探技术滞后
答案 C
(2023湖北,1—3,9分)“产村景”一体化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下图示意该模式中“产、村、景”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2.该模式发展的基础是( )
A.人口规模 B.基础设施
C.生产水平 D.资源禀赋
答案 D
3.“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 )
A.乡村旅游开发 B.生态环境建设
C.农副产品加工 D.电子商务推广
答案 A
4.该模式的特色在于( )
A.推动城镇服务业逐渐向周边传统村落转移
B.促进传统村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C.体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融合
D.协调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均衡发展
答案 C
(2019浙江4月选考,7—8,4分)下图为浙江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 完成下面两题。
5.表示城镇人口比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A
6.图中折线反映了( )
A.城镇人口比重显著下降
B.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下降
C.第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D.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与城市化正相关
答案 C
7.(2020江苏单科,28,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湖北省黄石市是武汉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有“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之称。图Ⅰ为“黄石市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 黄石市2008年被定为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2015年年底关闭第一批露天矿山,采掘业产值明显下降。图Ⅱ为“2008—2017年黄石市GDP和三次产业结构统计图”,图Ⅲ为“2008—2017年黄石市轻重工业产值统计图”。
(1)简述当前黄石市产业结构的特点。(3分)
(2)说明目前黄石市第二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4分)
(3)简析黄石市第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2分)
(4)要实现黄石市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4分)
答案 (1)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中重工业占主导;第一、第三产业占比较低;第三产业占比大于第一产业。
(2)产业基础好;临江水运便利;政策扶持;距中心城市武汉近;劳动力丰富。
(3)轻型化(提高轻工业比重);高附加值化(提升产品的附加值);高科技化(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传统优势工业技术改造。
(4)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生态恢复;防治环境污染;推进城镇化进程。
三年模拟
考点强化练
考点1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2024届河南信阳质检,9—10)2023年4月我国北方地区先后出现6次沙尘天气,较同期平均值(4.3次)偏多。其中在9~13日出现了“回锅沙”现象,即10日沙尘后,空气出现了一定改善,但12日,本来已经南下的沙尘回流导致京津冀地区沙尘天气再次出现。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023年春我国北方地区沙尘多发的原因是( )
A.地表粗糙,地面摩擦力小
B.南北温差小,多大风天气
C.北方气温偏低,地表解冻晚
D.沙源地降水偏少,植被生长较差
答案 D
2.出现“回锅沙”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风向转变为偏南风
B.冷空气再次带来沙尘
C.南方地区地面干燥容易起沙
D.大气稳定,沙尘天气持续时间长
答案 A
3.(2023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二模,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黑土是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温带地区的主要土壤。有着“一两土,二两油”的美称。尽管开发利用历史不长,但东北黑土表土流失、肥力衰退等问题却日益严重,调查报告表明黑土的退化与翻耕有着直接关系。对此专家们提出了“保护性耕作”。与传统翻耕方式比较,保护性耕作通过少耕、免耕降低对土壤扰动的同时,将打碎的秸秆铺满地面,有了秸秆的保护,不同季节秸秆都对黑土产生了不同的作用和效果。由于黑土区各地地理环境差异,保护性耕作对哈尔滨以北种植区没有明显增产效果。下图为黑土的形成过程图。
(1)试分析东北地区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的原因。(6分)
(2)试阐述秸秆在不同季节对黑土的有利影响。(8分)
(3)试分析哈尔滨以北农业种植区,秸秆覆盖没有增产的原因。(4分)
答案 (1)东北在冬春季节大风频繁,春季雨水较少,土壤裸露,受风力侵蚀严重;夏季降水集中且降水多,地表水带走表层土壤;过度开垦,地表植被破坏,加剧侵蚀。
(2)春季,秸秆覆盖地表减弱大风对黑土的侵蚀;夏季,碎秸秆逐渐腐烂,分解而成的有机质开始被土壤吸收,为黑土补充有机质;秋冬季节,新的秸秆覆盖在土地表面,是黑土蓄水保温防风的“棉被”。
(3)(积温不足)秸秆覆盖使地温回升慢,土壤温度较低(影响春季作物发芽生长);覆盖的秸秆截留过多水分,低洼地易发生涝渍。
考点2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
(2024届江苏扬州中学开学考,15—17)沙特阿拉伯作为主要石油生产国,原油出口量较稳定,政府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依赖于石油的出口。近年来,该国维系多年的石油经济模式遭遇空前挑战,政府推出“2030愿景”,希望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推进经济多元化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下图为沙特阿拉伯原油出口金额及其占GDP比重。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沙特阿拉伯石油经济迫切转型的主要原因是( )
①长期开发导致石油资源面临枯竭
②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居民生活
③能源技术革命带来的结构性危机
④油价不稳定引发周期性危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2.“红海项目”是沙特阿拉伯近年打造的一个豪华旅游项目,将于2030年竣工。沙特阿拉伯大力打造高端旅游业主要得益于( )
A.优越的自然条件 B.优质的旅游客源
C.雄厚的经济实力 D.丰富的管理经验
答案 C
3.沙特阿拉伯经济转型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有( )
A.交通运输不便 B.生态环境脆弱
C.地区同质竞争 D.劳动力严重匮乏
答案 C
(2024届河南南阳一中月考,31—33)19世纪末,意大利都灵市因菲亚特钢铁薄板工厂和米其林轮胎工厂的建成而逐步发展为工业城市。20世纪中期,由于粗放式资源开采导致市场竞争力下降,都灵大量工厂关停。都灵政府于1998年开始城市更新计划,对原有工业元素二次利用,打造都灵工业遗址公园。下图为都灵工业遗址公园局部景观。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4.菲亚特钢铁薄板工厂和米其林轮胎工厂的建成,首先改变了都灵的( )
A.人口迁移状况 B.城市发展水平
C.矿产资源禀赋 D.对外贸易途径
答案 A
5.都灵工业遗址公园的开发较少关注( )
A.产品加工 B.环境修复
C.空间重塑 D.文物保护
答案 A
6.都灵工业遗址公园对国外游客的吸引力较低,主要原因是( )
A.配套服务不足 B.投资力度欠缺
C.资源独特性差 D.环境污染较重
答案 C
考点3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2023河北石家庄一模,5—6)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下图示意我国三大城市群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国内价值链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珠三角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内价值链分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高附加值环节研发实力相对较弱
B.中附加值环节所占比重相对过高
C.低附加值环节生产能力相对较低
D.低附加值与高附加值占比差距大
答案 A
2.京津冀城市群中北京和天津适宜大力推动的产业是( )
A.电子装配 B.信息技术
C.机械制造 D.生态农业
答案 B
限时拔高练
分钟:30分钟 分值: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2024届陕西西安中学月考,27—29)某铁路线黄土高原段工程面临由黄土陷穴带来的安全隐患。黄土陷穴是因地表水汇集,在黄土节理裂隙中潜蚀,使地表发生塌陷而形成的穴状凹地,常形成于夏季。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黄土陷穴多形成于夏季的主要原因是( )
A.植被稀疏 B.风力强劲
C.黄土层厚 D.降水量大
答案 D
2.当地植树种草,将( )
A.提高湿度,加剧潜蚀
B.增加下渗,加剧潜蚀
C.截留雨水,减轻潜蚀
D.滞缓径流,减轻潜蚀
答案 C
3.为减少黄土陷穴给途经黄土高原区铁路带来的安全隐患,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填平沟谷,降低坡度
②抽取下渗水,减少潜蚀
③坡面筑堤,拦截来水
④多植树造林,增加下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D
(2023河北部分学校月考,5—7)按照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阶段将其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城市。碳排放效率是指单位二氧化碳排放的实际产出与最优产出之间的比值。提高资源型城市的碳排放效率,是推进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下图示意2003—2018年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效率演变特征。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图中表示衰退型城市碳排放效率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D
5.丁阶段资源型城市主要集中在我国( )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北地区
答案 C
6.下列措施有利于提升我国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效率的是( )
A.加大绿色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
B.增加资源型城市的绿地面积
C.禁用碳排放量大的能源和资源
D.实施碳减排区域统一政策体系
答案 A
(2023湖南长沙雅礼中学质检四,14—16)生物结皮是蓝藻、荒漠藻、地衣、苔藓类和土壤中微生物,以及相关的其他生物体通过菌丝体、假根和分泌物等与土壤表层颗粒胶结形成的具有生命活性的复合体,生态效益显著。陕西省六道沟小流域属于黄土高原向毛乌素沙地的过渡地带,生物结皮主要分布于流域内的梁、峁,在人为干扰少、侵蚀弱、水分条件好的地块发育最好。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一次降水过程中不同坡面产流(降雨形成径流)量和产流率随降雨历时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7.该流域生物结皮发育最好的地块,最可能位于梁、峁的( )
A.东坡 B.南坡 C.西坡 D.北坡
答案 D
8.两种坡面初始产流早晚存在差别的原因在于降雨初期( )
A.裸土坡面土壤孔隙度大
B.裸土坡面地表摩擦力大
C.生物结皮坡面入渗速率快
D.生物结皮坡面土壤不稳定
答案 A
9.生物结皮发育受多因素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次人工降雨可以改善土壤水分条件,可以促进生物结皮发育
B.黄土峁顶部平坦,人工干扰强,相比于山坡生物结皮发育较差
C.草本植物生长茂密的区域,水土流失弱,有利于生物结皮发育
D.生态退耕后,整体生态环境恢复,有利于生物结皮发育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21分)
10.(2024届安徽江淮十校联考,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1分)
材料一 山西省霍州市曾是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随着煤炭资源日渐枯竭,一度面临“煤竭而衰”的困境。2011年,霍州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材料二 随着我国“煤改气”能源消费政策的推行,我国煤气、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城市燃气和工业用气仍是煤气、天然气消费的主力,华北地区是全国消费量最大的区域之一。
材料三 割青毁粮是指小麦等粮食作物还在生长期就将其收割售卖的行为,主要用于青贮饲料。近年来,华北地区部分农民以小麦长势差、价格低、禁止秸秆焚烧等缘由割青毁粮。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严防割青毁粮等“非粮化”短视行为。
(1)列举霍州市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表现。(4分)
(2)简述我国实施“煤改气”政策对华北地区的积极影响。(8分)
(3)指出割青毁粮带来的主要危害,并提出整改建议。(9分)
答案 (1)资源枯竭,经济(产业)结构单一;替代性产业发展乏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失业人口增多。
(2)为华北地区提供充足燃料,缓解能源短缺;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优化华北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3)危害:增加了我国粮食安全风险,危害我国粮食安全。
建议:大力发展(玉米、苜蓿等)替代性优质青贮饲草的种植,缓解养殖企业青贮饲料短缺;适当提高小麦的最低收购价,增加种粮补贴,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加强对不利气象条件的预警,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粮食稳产;加大巡查巡视,严格执法监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