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徐悲鸿与奔马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事迹以及奔马作品的艺术特征,感受画家通过奔马表达的情感。掌握基本的中国画表现技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发现、欣赏交流中,了解徐悲鸿手下的奔马与现实中的马、雕塑《铜奔马》还有郎世宁笔下的马的区别。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通过欣赏与临摹感受徐悲鸿笔下的奔马的强烈的生命力与中国画艺术表现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中国画学习,提高欣赏中国画艺术表现的能力,通过徐悲鸿的事迹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2、 教材分析
本教材为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是美术六年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属于“欣赏·评述”的领域。课表要求以临摹或者创作的方式画一画奔马,体会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体现出来的强烈思想感情。本课重在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的方式,了解徐悲鸿笔下的奔马有怎样独特的特点,从而感受作品透露出来的情感,使学生有初步的鉴赏与感受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中国画打下基础。教学上既要求掌握画马的基本步骤与用笔的干湿浓度,也要学习徐悲鸿通过画马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关键是激发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兴趣。21教育网
3、 课时安排
2个课时
4、 教学重点
欣赏徐悲鸿奔马作品,掌握马的基本造型,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事迹以及奔马作品的艺术特征。
5、 教学难点
把自己感受到的情感通过墨来表现奔马,并体会画家的创作情感。
6、 教学过程
1、 初步感知 形成认识
(1) 教师播放视频,引出画家生平
(2)介绍徐悲鸿的代表作品,了解他以画马驰誉中外
(3)欣赏徐悲鸿的奔马,谈谈对作品的感受。
2、 欣赏发现 形成知识
(1) 通过与自然中奔马的对比,了解徐悲鸿笔下的奔马具有概括、生动、形象的特点。
(2) 通过与雕塑《铜奔马》中的马的对比,感受徐悲鸿笔下的奔马更加气势磅礴、神勇矫健的特点。
(3) 郎世宁笔下的马形体结构、皮毛质感、体积空间都画得细腻逼真,通过与它的对比,了解徐悲鸿在表现马的立体感上具有概括、夸张的特点。21cnjy.com
(4) 通过欣赏徐悲鸿的奔马与其他画家的奔马作品的对比,引导学生体会画家通过奔马表达的情感。
3、 尝试创作 形成技能
(1) 首先欣赏作品,讨论徐悲鸿是怎样用墨的浓、淡、干、湿来变现马的。
(2) 讨论画马需要几个步骤,讨论出来后一起欣赏教师画出一匹奔马。
(3) 欣赏不同姿态、不同造型的马,体味马的艺术之美。
4、 讲评小结 拓展延伸
(1) 自评、互评一下各自所画的奔马。
(2) 相互交流是否体会到徐悲鸿的爱国情怀。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