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物质溶解的量同步练习(含答案)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2物质溶解的量同步练习(含答案)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15 12:1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2物质溶解的量 同步练习
一、多选题
1.下图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NH4)2HPO4,搅拌,完全溶解,再增加1g该物质不能溶解。结论:溶质增加后溶解度降低
B.30℃时,物质溶解度关系为①>②>③>④
C.若NH4H2PO4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可在较高温度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
D.要将接近饱和的Ce2(SO4)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操作措施有:加溶质或降温
2.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B.置换反应中有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有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C.相同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浓度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所以该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也大于不饱和溶液
D.锌比铁活泼,所以将等质量的锌粒和铁粉分别放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锌粒产生的气泡速率快
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在相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甲比乙溶解的溶质多
B.t1℃时,向100g水中加入80g甲可得180g饱和溶液
C.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量分数相等,但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
D.t2℃时,将甲、乙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4.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四个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的数据及处理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 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片
B.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硝酸钾固体
D.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1℃时将 20g 丙加入 50g 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 60g 溶液
C.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后,再恢复到 t2℃,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
D.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所得溶液中甲和丙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二、选择题
6.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白雾 该气体一定是氢气
B 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 液体温度降低 硝酸铵溶解吸热
C 将铝片和硬铝相互刻画 铝片上出现划痕 硬铝的硬度大于铝
D 打开汽水瓶盖 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A.A B.B C.C D.D
7.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体)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A、B、C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1℃,将A、B、C各ag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
C.t3℃时,取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没有晶体析出并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C
D.从A与少量C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8.20℃时,100 克 A 物质的溶液,第一次蒸发 10 克水,析出 1 克晶体,第二次蒸发 10 克水,析出 2 克晶体,则该温度下,物质 A 的溶解度为(  )
A.15 克/100 克水 B.10 克/100 克水
C.20 克/100 克水 D.无法确定
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洗洁精能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C.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D.配制好的6%NaCl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不慎撒漏一部分,浓度减小
10.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C.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11.甲、乙、丙三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t2℃时,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甲
B.P点表示的甲、乙、丙三种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C.t2℃时,向50g水中加入30g甲,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D.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质量:甲=乙>丙
12.打开可乐瓶盖时可观察到有大量气泡冒出,而且能闻到可乐的香味,但加热之后就观察不到气泡了。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解释
A 能闻到可乐的香味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可乐呈棕黑色 色素溶于水形成溶液
C 打开可乐瓶盖时可观察到有大量气泡冒出 温度升高,气体逸出
D 可乐瓶盖上有很多条纹 增大摩擦力
A.A B.B C.C D.D
13.如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X物质的溶解度大于Y物质的溶解度
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X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t℃时,X物质的溶解度等于Y物质的溶解度
14.下列措施能改变物质溶解度的是
A.搅拌 B.增加溶剂 C.加热 D.把溶质研细
15.50℃时,等质量的两份饱和Ca(OH)2溶液,一份冷却至20℃得溶液甲;另一份加少量CaO后,恢复温度至50℃得溶液乙。则甲、乙两溶液共同的是
A.Ca(OH)2的溶解度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溶液中Ca元素的质量
三、综合应用题
16.我国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展示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为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分析“碳产生”的原因,研究“碳封存“碳转化”和“碳捕捉的方法。
I.“碳产生”:产生CO2的途径主要是含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废气
(1)工业上,燃烧天然气发电会产生C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室中可用下图中所示发生装置 (填写字母)制取CO2,该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D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 口通入(填m或n)。
Ⅱ.“碳封存”:是指捕获CO2并将其安全存储
(3)大气中的CO2经分离、压缩后放入深海中,实现“碳封存”,CO2能被压缩,其原因是 (请用微观观点解释)。
Ⅲ.“碳转化”:是将CO2转化为甲醇、甲酸等有价值的化工原料的过程
(4)工业上,可以将CO2与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一种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的氧化物,写出CO2与H2合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
IV.“碳捕捉”:将CO2从化石燃料电厂或工业设施中捕集提纯
(5)物理吸收:在加压的条件下,可以用聚乙二醇二甲醚溶剂对CO2进行吸收,说明增大压强,CO2在聚乙二醇二甲醚溶剂中的溶解度 (填“增大”或“减小”)。
(6)化学吸收: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某工厂用氢氧化钙进行“碳捕捉”。有关生产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反应容器、澄清石灰水总质量 反应容器和剩余物总质量
223.37t 223.59t
请你计算该工厂此次“碳捕捉”所用的氢氧化钙的理论质量最少为多少吨?
17.水与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原理是将硬水中溶有较多含 (填元素符号,下同)、 的物质除去。
(2)在水中加入洗涤剂可增强去油污的能力,这是因为洗涤剂有 作用。
(3)自热米饭是利用发热包中的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来进行加热,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在30℃时,向30g甲物质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需再加入 g水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②若甲中混有少量乙,采用 的方法提纯甲。
③30℃时,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18.水和溶液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1)图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图 C 中活性炭的作用的是 。
(2)从微观角度解释图A与图B中所发生的变化的本质不同是 。
(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比较:甲 乙(填“>”“<”或“=”)。
②t1℃,将50 g水加入25 g甲物质中,充分搅拌, 可得到 g 溶液。
③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 方法。
参考答案:
1.BC
2.AB
3.BD
4.AC
5.BC
6.A
7.C
8.C
9.D
10.D
11.D
12.C
13.B
14.C
15.C
16.(1)
(2) B/C m
(3)分子之间有间隔,加压使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4)
(5)增大
(6)解:设所用的氢氧化钙的理论质量为
由题可知捕捉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答:所用的氢氧化钙的理论质量为0.37t 。
17. Ca、Mg 乳化 CaO + H2O=Ca(OH)2 25 冷却热饱和溶液 丙
18. 2H2O 2H2↑+O2↑ 吸附作用 A只是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没有改变,B是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 60 加入少量的固体乙物质或蒸发掉少量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