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通假字。
1.对镜帖花黄“帖”同“贴”。
2.徐以杓酌油沥之“杓”同“勺”。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语气词,同
耶”。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名称
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古义:书,文书,名册。爷,父亲
今义:书,书本。爷,爷爷。
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古义:军中的同伴
今义:伙伴,同伴。
4.双兔傍地走
古义:跑。
今义:行走。
5.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形体、躯体
今义:形状,样子。
7.无丝竹之乱耳
古义:丝,指孩乐器。
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今义:丝,丝绸。竹,竹子。
8.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古义:放下。
今义:解释。
9.尔安敢轻吾射
古义:怎么
今义:安全。
10.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古义:覆盖。
今义:向外透;往上升。
11.药稍镕
古义:指文中说的松脂、蜡等的混合
物
今义:药物。
12.一板已自布字
古义:另自,另外
今义:自己。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活用的现象。
1.用讫再火令药镕(
名词作动词,用火
烤。
)
2.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3.山不在高,有仙侧名(名词作动词,出
名,有名。)
4.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形容词作动词,
神异。
5.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感到混乱;使…受到扰乱。
6.无案牍之劳形(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感到劳累。
7.不蔓不枝(
蔓,名词作动词,生藤蔓;
枝,名词作动词,生枝茎。
8.苔痕上阶绿(上,方位名词作动词,蔓
延,长到;绿,形容词作动词,变绿。
9.香远益清(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
远地传送出去;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
清幽。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蒙辞以军中多务
推托
2.但当涉猎
粗略地阋读
3.及鲁肃过寻阳
经过
4.刮日相待
擦拭
5.与蒙论议
谈论,商议
6.木兰当户织门
7.愿为市鞍马
买
8.万里赴戒机
战事
9.赏赐百千强有余
10.公亦以此自矜自夸
11.但微颔之
但:只
领:点头
12.康肃笑而遣之
打发
13.唐人尚未盛为之
大规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