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一)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A.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
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到了。“芳
华”指鲜花。
B.一个“都”字透露出寒冬中人们久盼
雪花的急切心情。该句运用了描写
的表达方式。
C.“惊”字刻画出人们摆脱寒冬后新奇
惊讶、欣喜的感受;“初”字含春来过
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
情绪。
D.“作飞花”三字,化静为动,把初春的
冷落翻成仲春的热闹,使读者如入
山阴道上,有应接不暇之感
2.赏析诗歌的最后两句,分析诗人对白雪
的感情。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雪猫绘得
美好而有灵性,嫌百花未开,自己幻化
成穿庭的飞花。表现了诗人见到白雪
时的欣喜之情
(二)火室注]南原
元好问
地僻人烟断,山深鸟语哗。
清溪鸣石齿,暖日长藤芽。
绿映高低树,红迷远近花。
林间见鸡犬,直拟是仙家。
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首联以动衬静,以鸟的喧闹衬托山
林的寂静,与王籍诗句“蝉噪林逾
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B.颔联视听结合,使人仿佛听到石缝
间哗哗流淌的水声,仿佛看到阳光
下蓬勃生长的藤蔓的嫩芽。
C.尾联“鸡犬”的出现,看似与首联的
“人烟断”相矛盾,实则勾连成趣,更
能表现作者的惊喜之情。
D.全诗洋溢着作者亲近自然的欢愉之
情,也表达了作者对凡尘俗世的厌
倦和对归隐山林的渴望。
2.请赏析颈联中“迷”字的精妙之处。
迷”字既写出了山花开得繁茂而旺
盛,又写出了诗人陶醉于其中的愉悦
(三)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下面有关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前两句从近景入手,细致而具体地
描绘了一幅茫茫雪景图。
B.前两句的“绝”“灭”之无,与后两句
的“舟”“翁”之有,对比强烈。
2.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渔翁形象?
孤独、须强、高傲(或:不畏严寒、坚持
垂钓、傲然独立)。
(四)送道标上人归南岳
[唐]刘长卿
悠然倚孤棹,却忆卧中林。
江草将归远,湘山独往深。
白云留不住,渌水去无心。
衡岳千峰乱,禅房何处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上人即高僧;棹为划船工具,代指
船;南岳衡山,为五岳之一
B.首联写道标上人飘然远游之中怀想
林中高卧,暗示他即将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