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022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科目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题 第七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时 1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1课,不仅时序、逻辑上承接上一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还为下一课讲述从农村向城市逐步展开的经济体制打下良好的铺垫,无论在教材内容还是中国历史上都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 本课包含两个子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拨乱反正,二者呈承接递进关系。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完成了党在政治、思想和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冤假错案也陆续得到平反。因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也被称作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点。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先前他们已经学习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知识,明确左倾思想的消极影响,认识到我国亟需进行一场深刻的改革,这为学习本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做了良好的铺垫。学生之前并未涉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史实,但已经初步具备了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探讨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也能够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中学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树立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教学目标
2022年新课标: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了解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经济特区建设、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史事,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对世界的重要影响;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 完善;知道“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了解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 基于2022年新课标设置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历史图片和史料分析,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了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影响,培养史料阅读分析的能力,史料实证以及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通过对教材、视频和史料的分析,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增强历史解释能力;通过对新中国以来各发展阶段分期的回顾,进一步树立时空观念。(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3.通过学习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通过会后拨乱反正历史的学习,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真理、勇于自我革命的伟大精神,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提升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2.难点: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在联系,培养崇尚科学的务实、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读书指导法。 2.学习方法:观察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材料分析法。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出示三位世纪伟人及其历史事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世纪伟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方向。改革开放是如何起航的?又取得了怎样的伟大成就?让我们一同学习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新课讲授 第一篇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知识点一:背景 【教师提问】(出示文革前后对比材料)同学们,阅读课本和材料思考:“文革”后的中国面临一个怎样的局面? 【学生回答】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亟待调整。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两个凡是”方针,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这种思想为指导。 【教师过渡】(出示“两个凡是”材料)此刻,中国急需做出决定,然而遇到了阻力……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两个凡是”思想为指导。对“两个凡是”的方针,你们是怎么看的? 【学生回答】“两个凡是”方针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实质是“左”的错误思想的继续。 【教师引导】这种情况下,中国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回答】中国需要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教师过渡】(出示邓小平“三起三落”)是的,当时的时代也呼唤着一位有勇气、有能力纠正错误的人!这位人物就是邓小平,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给中共中央写信,明确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情。邓小平对“两个凡是”的批评,开了全党解放思想的先河。
知识点二:概况 【教师提问】(出示表格)请同学们阅读34页,找到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的时间、共识、性质/实质、核心思想和意义。 【学生回答】①时间:1978年②共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③性质/实质:它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④核心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⑤意义: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教师过渡】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也被誉为“伟大的历史转折”,这场会议为何转?如何转?转折后有何意义?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学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 第二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知识点:概况 【教师行为】(出示视频)同学们,请完成【学习任务一】观看视频,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和内容。 【学生行为】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教师行为】(出示表格)同学们,请完成【学习任务二】结合课本35、36页,找一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都做出了哪些重大决策呢? 【学生回答】①思想: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②政治: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③组织: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教师提问】同学们,请完成【学习任务三】阅读课本思考: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何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①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②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③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教师行为】(出示历史图片)通过图片,帮助学生体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知识拓展——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教师拓展】(出示两次转折性会议)历史学家胡绳曾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1935年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共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迎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是中共党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 第三篇 拨乱反正 知识点一:平反冤假错案 【教师讲授】(出示课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全面展开。文革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恢复了名誉。1978年12月24日,彭德怀、陶铸追悼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图为邓小平在追悼会上为彭德怀致悼词。 【教师讲授】(出示课件)1980年,中共中央撤销了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追悼大会在北京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等上万人参加。邓小平在刘少奇追悼会上致辞。19日遵刘少奇遗嘱,亲属将骨灰撒向大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学生行为】观看课件,阅读书本,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的概况。 知识点二:通过决议 这次全会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历史上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是总结经验、团结前进的会议。这次会议将以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而载入史册。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教师提问】(出示材料)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
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有何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阅读课本)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知识点三:恢复高考 【教师提问】(出示历史图片)“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邓小平的支持下,高考制度逐步得到恢复,1977年冬天进行了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同学们,想一想:高考制度恢复意味着什么呢? 【学生回答】(阅读课本)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为大批知识青年敞开了大学之门,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历史上伟大的转折点,它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完成了党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同学们,学习本课之后,我们要懂得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道理。如今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不能沾沾自喜,沉溺于过去的成就,而是要刻苦学习,勇于实践,争取获得更大的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板书设计
随堂训练和作业设计
1.随堂训练:(出示四道选择习题)随堂检测,检验提升。 2.作业设计:课堂教学至此,学案同步教学。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