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同步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系列

文档属性

名称 08《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同步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系列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5 14:0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熟读全文,能够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抒情方式及其表达效果。
3.通过品味精彩句段,理解作者对故乡挚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学习任务】
1.感受誓言的力量
2.触摸土地的深情
3.品味抒情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诗人艾青曾这样深情地吟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可以说,对故乡土地的热爱,是人们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之一,当日寇的铁蹄践踏祖国的东北大地,无数东北同胞流亡关内,有家不能回的时候,作家端木蕻良满怀悲愤和思念之情写下了激情飞扬的文章,这就是《土地的誓言》。
认识作者:
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193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为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
知识链接:(具体见配套学习任务单)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感受誓言的力量
听读课文,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是土地发出的誓言吗?
预设:
是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同时因为土地暗喻“母亲”,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所以土地又表现着中华民族雪耻的心声。
2.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预设:
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作者愿意为了美丽的东北故乡而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表达了强烈而深沉的爱国之情。
3.作者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誓言?
背景链接:
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后,短短3个多月,我国东北全境便已沦陷。无数的东北同胞被迫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家园。194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了,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东北作家端木蕻良,用深沉的爱国热情写下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散文。
任务二:触摸土地的深情
究竟是一片怎样的土地,让作者发出了这样振聋发聩的誓言呢?
跳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故乡景物的语句并思考:令作者魂牵梦萦的故乡到底是怎样的一方土地呢?请用“这是一方 的土地,因为这里有 ”的句式回答问题。
预设:
(1)这是一方美丽的土地,因为这里有“碧绿的白桦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描绘出作者多姿多彩的故乡,令人喜爱。
  (2)这是一方富饶的土地,因为这里有“黑色的土地”“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金块”“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可见作者的故乡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3)这是一方广袤的土地,因为这里有“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可见作者故乡广阔无垠,一望千里。
  (4)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因为这里有“孤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故乡充满了神秘色彩。
(5)这是一方和谐的土地,因为这里有山雕、鹿群、马儿在奔跑,而“秋天,银线丝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和谐社会。
任务三:品味抒情的特点
对故乡的热爱和坚守,是中华民族亘古千年的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似一股激流,澎湃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是怎样倾泻自己奔涌激荡之情的呢?请同学们自主阅读,完成下列任务。
1.运用已知,理解直接抒情。
要求:
回忆从《黄河颂》中学习的直接抒情的方法,同桌互评。
复习在《黄河颂》中所学的批注方法,同桌互查。
活动1:自读课文,结合课文批注,找出作者直接抒情的重要句子,用学到的方法批注其表达的情感和抒情的方法,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预设:
①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
【批注】“挚痛”,表明爱之深切,直接抒发了对故乡的深切热爱之情。
【方法】直接运用感情强烈的词语。
②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在胸膛上,知道我的心是跳跃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血液吧,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批注】这里通过移情于物,写故乡召唤自己,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故乡令自己魂牵梦萦之情表达得更加浓烈、真挚。故乡得召唤让我热血沸腾,“泛滥”一词形容我对故乡得深情激愤狂放,难以驾驭。
【方法】用了移情于物和反复的方式。
③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批注】由大地深层涌动着沸腾的岩浆,联想到自己内心也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在奔突,似乎正要喷涌而出!对故乡的热爱何等深沉!
【方法】用了比喻和联想的修辞手法。
④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
【批注】把自己跟土地融为一体,旨在倾吐我与故乡的血脉相连之情。“埋葬”一词,表明昔日在田垄间留下的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伤。
【方法】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营造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以抒发炽热、奔放的感情。
⑤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批注】感情逐步增强。“必定”“必须”表达了作者要为故乡战斗到底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方法】用了呼告、人称转换的方式。
⑥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批注】表现了愿为故乡奉献一切、为之牺牲一切的决心。
【方法】用感情强烈的词语直接抒情。
【方法总结】
1.直接用感情强烈的词语;
2.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联想、反复等);
3.呼告和人称转换能直接表达强烈情感。
活动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综合运用停顿、停连、重音、节奏等朗读技巧设计朗诵稿,然后自创朗读形式,在组内开展朗读,体会直接抒情的作用。
自创朗读形式(可设计领读、轮读、齐读等)
示例:
(男领)没有人能够忘记她。(充满深情,“她”重读)
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语气坚定,“必定”“战斗”重读)
(女领)土地,原野,我的家乡,(感情依次加强,“我的”重读)
你必须被解放!
你必须站立!(语气坚定。“解放”“站立”重读,“你”后稍作停顿)
(众合)你必须被解放!
你必须站立!
预设:
片段一:
(男领)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
出现在我的面前——(语气坚定,充满希望,“必须看见”重读,“看见”后稍作停顿)
或者我的坟前,(充满坚定无畏,“或者”后稍作停顿)
(女领)而我将用我的泪水,
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表达坚定的决心,“洗去”重读)
(领合)而我将用我的泪水,
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众合)而我将用我的泪水,
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2.比读新知,理解间接抒情。
朗读文中像电影特写镜头一样描写家乡动人画面的内容。说一说这些内容采用的抒情方式。
(温馨提示:间接抒情,没有直白的抒情语句,而把情感渗透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由读者慢慢体会。)
(1)第一段,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为何选取不同景物?
景物: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2)第二段,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为何选取不同景物?
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通过描写故乡的河流、柳条、鸟儿的鸣叫、天空、劳动的声音,通过描写牛角上的蛛丝、粮车、麻雀、禾稻、场院这些平淡无奇的景物,绘就了一幅幅故乡的风景画。这幅组合画中,有美丽的风光,有劳动的喜悦,也有丰收的快乐,展现了东北这块土地上的安宁幸福,饱含着作者对这块土地的无比热爱和深深的怀念之情。
(方法总结:融情于景)
3.小组交流:
这篇课文总共有两段,请比较这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异同?
(1)结构相同:先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后回忆,最后再直接抒情。
内容相同:都有对故乡的回忆和描述。
(2)内容不同:回忆中选取的景物不同。
第一段选取东北特有的物产,采用景物的叠加、用电影镜头式一一展现,运用排比,很有冲击力。
第二段重点选取春秋两季的景物,没有运用排比,但同样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在怀念中又暗含忧伤和愤怒,最后喷发,面对土地发出自己坚定的誓言。
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通过抒发对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的关东原野的眷念之情,表达了“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情,充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仿佛使人谛听到心脏的跳动,感受到热血的沸腾。
【课后延学】
家乡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写一篇短文,描绘一下你印象中的家乡,表达你对它的情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