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元朝的统治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5 12:1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学习目标
1、知道元朝辽阔的疆域范围;知道行省是元朝设立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行省制度影响深远;
2、知道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设立的行政机构;
3、通过识读《元朝疆域图(1330年)》,学会结合地理信息掌握元朝统治的系列治理措施。
阅读表格说说中国封建社会有几次结束大分裂之后的大一统局面?
忽必烈
元朝
北逾阴山
西极流沙
东尽辽左
南越海表
北逾阴山,
西极流沙,
东尽辽左,
南越海表。
——宋濂《元史》
1、元朝疆域与地位
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地位:
共1300多万平方千米
想一想:与汉唐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
元朝疆域超越汉朝和唐朝时期。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史料研读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史·地理志》
材料说明了什么现象?
元朝疆域空前辽阔
“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宋濂《元史》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主要在哪些方向有所拓展?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元史》
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融。
蒙古
畏兀儿、党项
契丹、女真
波斯人、
阿拉伯人

回族
元代·白塔寺
北京·藏传佛教寺院
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藏式佛塔
2.民族交融
思考:白塔寺有何历史价值?
见证了各民族文化彼此影响,相互交融。
四等人制
元朝统治者为维护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社会上因此形成了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蒙古人”为第一等级,享有各种特权。“色目人”是指党项人、畏兀儿人及其以西诸族出身的人们。“汉人”指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各族人民,以及四川、云南两省的人;除汉族外,还有女真人、契丹人。“南人”大体是指原南宋统治下的汉族人。四等人在政治、经济、法律上是不平等的。这种民族歧视政策,引发社会动荡,成为元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知识拓展
枢密院
中书省
御史台
(军事)
(行政)
(监察)












这么大的疆域元朝如何治理呢? 对比唐宋时期的中央官制,你有什么发现?



唐朝中央官制示意图
宋朝中央官制示意图
元朝的中央官制仿照历代中原王朝的统治方式,确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二、行省制度
“世祖即位……遂命刘秉忠、许衡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权者曰枢密院,司黜陟( chù zhì )者曰御史台。”
——《元史·百官志》
根据材料,说出元朝在中央设置哪些机构?各自分管什么事务?
在中央
军事
行政
监察
枢密院
中书省
御史台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皇帝
三省六部制
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
什么是行省制度?
元朝的治理:确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是中央最高决策与执行机构
枢密院:执掌军事
御史台:分掌监察事务
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
皇帝
枢密院
中书省
御史台






军事事务
监察事务
分管各项政务
山东、山西
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
中书省直辖地
行中书省
中央
地方
元朝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行省制度
皇帝
枢密院
(军事)
中书省
(行政)
御史台
(监察)












在中央
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
行省制度
行省
路、府、州、县
地方行政制度
(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有学者指出,“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即中书省)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
在地方
除了吐蕃、畏兀儿之外
材料二:始分立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
材料三: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问题思考:根据材料概括行省制的特点?结合所学思考其历史意义?
拥有较大的处理地方事务的权力
受到中央的控制和监督
材料一: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材料分析
行政区的划分打破自然疆界
材料五:元朝政治制度……行省制的设立……宗教事务管理机构设置,等等,大都为后代所承袭……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下)
材料四:行省……在中央统一政策的基础上,独立处理本省以内的政务。
——陈长琦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1)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便利治理辽阔的疆土,加强中央集权;
2)调节中央和地方关系: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3)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回顾元朝以前大陆与台湾交往的史实?
(2)隋朝,台湾称作流求,大陆商人常到流求贸易。
(3)元朝,台湾称作琉球,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这是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1)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对西域的管理
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公元前60年,设置
西域都护府,西域正式归中央政权统治。
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
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
西汉
唐朝
元朝
唐朝疆域图(669年)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①唐朝时期,西藏称为吐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汉藏两族关系友好密切。
②元朝时期,通过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
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宣政院辖地
(设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掌管军民各项事务)
澎湖巡检司
北庭都元帅府
西域地区
西藏地区
澎湖和琉球
(台湾)地区
影响: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影响: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因地制宜
元朝形势图(1330年)
台湾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神圣不可分割!
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何贡献?
提示:政治格局、制度创新、边疆管理
1、元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初步确定了中国后来疆域的轮廓。
2、行省制度是元朝的一个创举,这一制度对后世行政区划影响很大,从制度上巩固了国家统一。
3、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合作探究
学以致用
结合图片,根据本课所学知识,我们如何看待台独、藏独?
任何企图分裂国家的行为都不能得逞,必将遭到失败!作为中华儿女,必须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元朝的统治
①东南: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②西北:设置北庭都元帅府,加强对西域的管理
③西南:吐蕃与蒙古凉州会晤,吐蕃归附蒙古
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
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
①蒙古族、契丹、女真与汉族交融;
②汉、蒙、畏兀儿等各民族交融,形成回族
①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②地方:大部分地区建立行省制度,下设路、府、州、县。
历史地位
管辖边疆
疆域广阔
民族交融
行省制度
元朝设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事务,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本课小结
1.元朝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掌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机构是( )
A.行中书省 B.中书省 C.御史台 D.尚书省
2.台湾岛南北纵长约395千米,东西宽度大约145千米,是我国第一大岛,中央政府首次在这里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澎湖巡检司 B.枢密院 C.御史台 D.西域都护
3.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在元代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是因为设置了( )
A.西域都护 B.北庭都护府 C.北庭都元帅府 D.宣政院
D
A
B
课堂练习
4.元朝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使行省官失去了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 )
A 有力加强中央集权 B 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
C 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D抑制了民族融合趋势
5.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政策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能够体现元朝“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 )
A 通判 B 御史台 C 刺史 D 监察御史
A
B
读图说史题。
元朝疆域图
(1)为实现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元朝确立了哪一行政制度?
(2)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设置管辖台湾地区的机构是什么?
(3)宣政院辖地指的是今天哪个地区?宣政院的设置有什么重要意义?
行省制度
澎湖巡检司
地区:西藏。意义:从元朝开始,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