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6课 老山界
陆定一
陆定一
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其主峰海拔2141.5米,为华南第一高峰,素有“五岭极顶,华南之巅”之美誉。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在湘江与国民党军队经过惨烈的激战,损失惨重,退入了山高路险的猫儿山,开始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历程。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朱德、叶剑英等一代革命伟人率中央红军三军团、中央军委纵队、后卫五军团、八军团日夜兼程翻越老山界。
写作背景
同学们,找一找老山界在哪?
课后读读写写
攀谈
峭壁
骨碌(gū lu)
咀嚼(jǔ jué)
呜咽(wū yè)
督促
灌输
苛捐杂税(kē)
酣然入梦(hān)
不可捉摸(mō)
补充
惊惶( huáng) 蜷身(quán ) 搀扶(chān ) 矗立(chù ) 打颤(zhàn ) 落下( là )
1.攀谈:闲谈。
2.峭壁:陡直的山崖。
3.骨碌:滚动。
4.咀嚼:用牙齿磨碎食物。
5.呜咽:(流水、丝竹等)发出凄切的声音。
6.督促:监督催促。
7.灌输:输送(思想、知识等)。
8.苛捐杂税:指繁重的捐税。捐,赋税。
9.酣然入梦:畅快地入睡。
10.不可捉摸: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
词语解释
本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红军跨越老山界、攀越老山界、征服老山界的故事。
文章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叙述。试以此为线索,概括作者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地点 人物 活 动
第 一 天 下午
天黑
半夜
第 二 天 黎明 以后
下午
时间 地点 人物 活 动
第 一 天 下午 瑶民家 瑶家大嫂 攀谈,宣传红军,使瑶民理解红军
天黑 山脚下 红军战士 走到了老山界脚下
半夜 山路上 红军战士 半夜露宿
第 二 天 黎明 以后 雷公岩 红军战士 翻越雷公岩
下午 山顶 红军战士 征服老山界
红军翻越老山界克服了哪些困难?
红军克服的困难主要有四难。
走路难——山路险峻,悬崖峭壁。
睡觉难——夜宿“之”字路,寒气逼人。
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处境难——枪声密集,敌人追击。
行路难: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睡觉难: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吃饭难:鼓着勇气,继续前进。
处境难: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面对这些重重困难,我们的红军战士是怎么应对的?
红军战胜这些困难,体现了坚强的意志、英勇顽强的精神、乐观的态度等。
这体现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
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赏析句子
采用四个比喻,从不同角度写出“不可捉摸”的声响特点,将无形的声音化为具体的形象,给人以美好的联想,增强语势,使人的感受更加强烈。并且运用以动衬静的写法,更加渲染了半夜里山中的寂静。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赏析句子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天上的星星比作宝石,写出了星空的灿烂美丽,表现出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把四周的高山比作矗立的巨人,把山谷比作一口井,突出了山势的陡峭和红军的艰难处境。
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这里用拟人的手法,嘲讽国民党反动派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不去抗日,却专门对付红军,这种反动行径违背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分析句子
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如何理解“笨重”的意思?)
“笨重”一词,表明翻越老山界的红军部队不是轻装行军,队伍里有伤员、病员以及马匹、装备等,由此更突出了红军的坚强意志和英勇精神。
分析句子
本文真实生动地记叙了长征途中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颂扬了中国工农红军克服困难、英勇顽强的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