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谏逐客书》课件(共7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1《谏逐客书》课件(共7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6 21:1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0张PPT)
“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这是一件生活琐事,但却集中反映了李斯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从观鼠所悟出的人生哲学,便是要善“自处”,作“仓中之鼠”。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他年轻的时候,曾在郡里当小吏,看到办公处附近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担心人或狗惊扰。于是李斯就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基于此而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成之后,欲西入秦时向荀卿告辞时说的一段话:“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贫穷。”这两句话说得非常坦率,和他把厕鼠、仓鼠进行对比时所发的感慨是一脉相承的。苦于贫贱而贪恋富贵是李斯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这种思想是他人生之梦得以实现的动力,也是葬送他身家性命的祸根。这就是李斯的“老鼠哲学”——“穷通所处”。
李斯
谏逐客书
第一课时
目标揽胜
1、了解李斯其人及《谏逐客书》的背景。
2、把握文章的思路,概括内容要点。(难点)
3、学习第一段内容,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重点)
姓李,名斯,字通古。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
李斯
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
学思并重
作者简介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赵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
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他是秦代散文的代表作家,现存 《谏逐客书》、《泰山刻石文》、《瑯玡台刻石文》等,以前者最为著名。《泰山刻石》的作者李斯,称得上是我国书法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书法家。
《泰山刻石》的书体是秦统一后的标准字体,小篆。其结构特点,符号化,字体大小一致,笔画间隔圆润。直到今天,印章还在使用这种字体。 
《泰山刻石文》拓本
作品简介
本文写于秦王政十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统一天下,所以此文是秦统一前的文章。《谏逐客书》是李斯上给秦始皇的一篇奏议。李斯原是楚国上蔡人,后到秦国游说,劝秦王统一天下,受到秦王的重用,被拜为客卿。
写作背景
在秦王政元年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韩国派了一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到秦国来修长达三百余里的灌溉渠,企图以此来消耗秦国国力,不东伐韩,被秦发觉,要杀掉他。郑国说:“臣为朝廷数年之命,就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终于让他完成这件工程,然而那些因为客卿入秦而影响自己权势的秦国贵族,就利用这件事情对秦王进行挑拨,说外来客卿入秦都是别有用心的,应该把他们都赶跑。
到秦王政十年,秦王接受了他们的意见,下令驱逐所有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于是他就写了这篇《谏逐客书》,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
第一种说法认为秦王逐客导火索:“郑国渠”事件
据《史记 吕不韦列传》,“(始皇九年)九月,夷嫪毐三族,……诸嫪毐舍人皆没其家而迁之蜀”,逐客即由此而来。
第二种说法认为秦王逐客是:嫪毐叛乱事而起。
第三种说法认为秦王逐客是:针对吕不韦的宾客势力。
《史记 吕不韦列传》载“秦王十年十月,免相国吕不韦”,故逐客是为了清除吕不韦门客的势力。
思考:1、结合预习情况,如何理解题目?
“谏逐客书”:就逐客一事劝谏秦王而写的奏章。 
“谏”: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其改正错误。
“客”:客卿,指的是那些在秦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的人。
“书”:上书、奏章。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逐条分析事理的一种公文文体,与“表”性质类似。
“逐”:驱逐
谏官的五种工作方式
讽谏——以婉言隐语进行劝谏,这种提意见的方式往往引用典故说明现实中的问题;
顺谏——用恭顺的语言表达听起来顺耳的意见;
规谏——以正义之道劝谏;
指谏——指陈事实而进谏;
直谏——当面直言得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委婉
巧妙
讲策略
直接
缪公 蹇叔 丕豹 鄢 郢
功施到今 范雎 穰侯 灵鼍 玩好
駃騠 宛珠 珥 阿缟 瓮
缶 搏髀 《昭》 窈窕
黔首 藉寇兵 赍盗粮

jiǎn
rǎng
tuó
jué tí
yān

ěr
ē gǎo
yǎo tiǎo
wèng
yǐng
fǒu


qián


hào
yuān
zhāo
jiè
2、读文正音。
谏书观点--逐客为过

史实论证--客卿有功

类比论证--重物轻人

理论概括--逐客利害

总结分析--逐客亡国

3、通读全文,概括文章的行文思路?
臣 闻 吏 议 逐 客,窃 以 为 过 矣。
驱逐
副,私下里
形,错误的
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
激情探究
第一层
结论:表明观点“逐客为过”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
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
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
动使动,使…来、招来
生,出生
任用
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
吞并
动,称霸
采用、使用
改变
第二层
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
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
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
被使用
亲近归附
攻克、占领
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近归附,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直到现在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取三川之地,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吞并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据成皋险要的地方,
社会安定
攻取
形作名,险要的地方
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昭王得范睢,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
诸侯,使秦成帝业。
动使动,使…解散
同“纵”,特指合纵
延续
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侍奉秦国,功勋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像蚕一样慢慢吞噬诸侯领土,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
形使动,使…增强
名作状,像蚕一样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
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假使、倘若
推辞、拒绝
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
同“纳”,接纳
结论:四个史实论证客卿有功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精彩亮剑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2、本文开头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
(1)开门见山,提出观点。语气谦和,有话直说,切合日理万机的秦王的性格。
(2)开篇即驳斥有关官吏的观点,先破后立。对于秦王定下的逐客大忌,李斯不便直接出言反对,所以干脆将过错推给秦国的“吏”们,这也避免了将矛头直指秦王,易于被君王接受。
举例论证
反面论证
对比论证
3、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驳斥当时的舆论?
铺陈四代秦君重用客卿而富国的史实,证明客卿有功于秦。
反问总结与反面假设结合,引人深思。“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秦无强大之名也。”
以正面的四代秦君重用客卿而富国的史实,与反面假设后果形成对比,说理有力。
秦穆公三十四年(公元前626年),穆公用百里奚计,送16名女乐给西戎王,使之沉溺女乐,荒芜国政。秦乘机攻伐西戎,将西戎12国并入秦土。
商鞅变法:“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废除土地国有,允许土地买卖。大力推行县制,把地方政权和军权集中到中央。统一度量衡。
百里奚
商鞅
魅力点评
1、基于以上学习内容,补充下表?
连横:某几国跟从秦国进攻其它国家,这样一来,不但六国不能团结一致,而且可能造成彼此之间的内讧。此法为张仪所提倡。
范雎:见秦昭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他主张将韩、魏、赵作为秦国兼并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齐国等保持良好关系。
张仪
人物
穆公
孝公
惠王
昭王
对人才态度
采取措施
结果
求五子
广纳人才
遂霸西戎
用商鞅
变法治国
民盛国强
用张仪
四面扩张
以横破纵
得范雎
打击豪门
强化集权
结论
铺陈四代秦君重用客卿而富国的史实,证明客卿有功。
点明观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分析原因:四君取士的做法与效果
得出结论:客何负于秦
2、第一段体现了什么样的论证思路?
1、选材典型。在秦国历史上,任用客卿的并非只有这四位,而他们所任用的客卿也远不止文中提到的八人,但是,穆公任用“五子”、孝公任用商鞅、惠王任用张仪、昭王任用范雎使得国富民强的事实,在秦国历史上却是极为典型的。
2、用事高度概括。对所举四位国君任用客卿使秦国繁荣的史实没有进行铺张描绘,只是作为一个论据,笔墨极为简练。
3、行文整饬(chì,整齐有序)而又富于变化。文章叙述思维秦君任用客卿的情形,都是按照一定顺序来行文的,先写用客,后写用客的结果。具体写每一位秦君用客,重点又有所不同。写穆公重点在“求士”8句,用士结果2句;写孝公用客1句,结果8句。文章既有整齐的美感,又有活泼的丰姿,增强了表达效果。角度变化,用词变化,句式变化。
3、第一段体现了什么样的艺术特色?
开篇:表明观点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开门见山:逐客为过 (逐客是错误的)
第一段:史实论证
穆公求士:广纳人才
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
民盛国强
惠王用张仪:四面扩张
以横破纵
昭王得范雎:打击豪门
强化集权
课堂总结
李斯
谏逐客书
第二课时
目标揽胜
1、学习第二段内容,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重点)
2、掌握《谏逐客书》的观点和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并区分类比论证和比喻论证。(难点)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
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
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
罗致、求得
垂挂
佩戴
现在陛下得到昆山的美玉,宫中有随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饰上垂挂着光如明月的宝珠,身上佩带着太阿宝剑,乘坐的是名贵的纤离马,树立的是以翠凤羽毛为饰的旗子,陈设的是蒙着灵鼍之皮的好鼓。这些宝贵之物,没有一种是秦国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
驾驭
树立
摆、陈设
同“悦”,喜悦
第三层
学思并重
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壁,不饰朝廷;犀象之器,
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
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供玩赏的宝物
充满

如果一定要是秦国出产的才许可采用,那么这种夜光宝玉,决不会成为秦廷的装饰;犀角、象牙雕成的器物,也不会成为陛下的玩好之物;郑、卫二地能歌善舞的女子,也不会填满陛下的后宫;北方的名骥良马,决不会充实到陛下的马房;江南的金锡不会为陛下所用,西蜀的丹青也不会作为彩饰。
用作
同“彩”,彩色、彩绘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
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
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用来…的东西
形使动,使…娱乐
同“悦”,形使动,使…愉悦
用来装饰后宫、广充侍妾、爽心快意、悦入耳目的所有这些都要是秦国生长、生产的然后才可用的话,那么点缀有珠宝的簪子,耳上的玉坠,丝织的衣服,锦绣的装饰,就都不会进献到陛下面前;那些娴雅变化而能随俗推移的妖冶美好的赵国佳丽,也不会立于陛下的身旁。
通“附”,镶嵌
进献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
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
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击打、拍打
形使动,使…快乐
实在、的确
那敲击瓦器,拍髀弹筝,呜呜呀呀地歌唱,能快人耳目的,的确是秦国的地道音乐了;那郑国、卫国一带的乐曲,《韶》《虞》《武》《象》等乐曲,才算是别国的音乐了。如今陛下却抛弃了秦国地道的敲击瓦器的音乐,而取用《郑》、《卫》淫靡悦耳之音,不要秦筝而要《韶》《虞》,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别国音乐可以使人心情畅快,适于观听罢了。
取用
使…退,摒弃
罢了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
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形作动,看重
形作动,轻视
使离开
可陛下对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国的就要离开,凡是客卿都要驱逐。这样做就说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声色方面,而所轻视的却是人民大众。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啊!
控制
遏制
“陛下说之”
“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结论:重物轻人,非英主所为
思考:1、秦王对待外来物品的态度是怎样的?
2、秦王喜爱和重视外物,是为了“娱心意、说耳目”,这是一种唯我所用的态度。那么,秦王对待人才是否也是这样的态度呢?
激情探究
作者竭力陈述、渲染日常生活中秦王喜欢异国的奇珍异宝、器乐玩好、美色音乐,与下文其“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的用人排外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华美的辞藻、整饬典雅的句式,读来气势恢宏,体现了作为纵横家雄伟豪迈的气概。
精彩亮剑
1、作者接力陈述异国的珍宝、音乐等,有什么作用?
类比论证:物→人
由回顾历史转入现实。列举秦王爱外物、逐客卿的大量事实,进一步指出驱逐客卿的错误,非统一天下、制服诸侯之术。
用异国物(客观事实与反面假设)
取物原则:“快意当前,适观而已”
用人原则:“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重物轻人:“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
2、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一、从属性上区别:
类比论证是用两个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进行比较。甲事物(指客体)具有某种属性,从而论证乙事物(指主体)也具有某种属性。邹忌和齐王同为统治阶级,他们具有同样的阶级属性。邹忌通过自身的经历:妻私臣,妾畏臣,客有求于臣,故美于徐公。推出同为统治者的齐王也具有相似的属性:宫妇左右莫不四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王之蔽甚矣。
比喻论证与类比论证的区别
魅力点评
比喻论证是用人们熟悉的、易懂的具体事物证明人们较生疏的、难以理解的抽象道理的一种论证方法。喻体和主体两个事物属性不同(即不是同类),而只是有某些相似点。譬如:《谏太宗》中,治理国家需要积累德义与“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本身属于不同属性的事物,只是存在相似点。
二、从论证的基础上区别:
类比论证的基础是类比推理,应从事实出发,又要回到事实,并受事实的检验。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如果邹忌不是以自身经历为事实基础,那么,类比推理就没有起点。又如齐威王没有和类比的事实有相同的属性,也不能推出“王之蔽甚矣”的正确结论。由此可见,客体事物(邹忌受到不切实际的赞美的事实)在论证中起着印证主体事物(齐王“蔽甚矣”)的作用。
比喻论证的基础是比喻辞格,不一定是实有其事的,可以合理地想象、虚构出某种情况或形象,如寓言、神话、小说等都可以作为比喻论证的材料。如《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中“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是在当作寓言中的一个典型形象出现在古籍中的,它具体形象地说明革命队伍中的某些不懂装懂的人;鲁迅《拿来主义》;孟子“缘木求鱼”“五十步笑百步”。
三、从论证效果上区别:
类比论证着重点在说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如《邹忌讽齐王纳谏》里是通过相同的属性“妻私”、“妾畏”、“客求”和“宫妇私”、“朝臣畏”、“庶民求”的两两相比,令人信服地推论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从而有力地说服了齐王纳谏。因此,类比论证是在严密的说理中使人信服地承认某个道理。
比喻论证却侧重在说理的形象和具体化。譬如《谏太宗》中,文章开头的一段比喻论证的目的在于说明“积累德义对于国家安定的重要性”,由于德义本身比较模糊,可能导致说理较抽象。所以就运用比喻论证,使得说理显得生动、形象,让人易于理解。
重物轻人
第二段:类比论证
外来物品
说之
人才
去、逐
课堂总结
李斯
谏逐客书
第三课时
目标揽胜
1、学习第三、四段内容,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重点)
2、体会课文采用铺陈、排比和对偶增强表达效果的艺术特色。(难点)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
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
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武器锋利
连,因此、所以
动,推辞
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武器精良将士就骁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
第一人称代词,它的
同“释”,舍弃
形作名,深度
形使动,使…彰明
第四层
学思并重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
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
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
“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的原因
副,却、竟
资助、供给
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原因。抛弃百姓却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事奉诸侯成就霸业,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止步不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
名使动,使成就霸业
比喻止步不前
同“借”
送给、付与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动,值得
名作动,把…当作宝贝、珍视
使…增多,增益
物品中不出产在秦国,而宝贵的却很多;贤士中不出生于秦,愿意效忠的很多。如今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内部自己造成空虚而外部在诸侯中构筑怨恨,那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
名作状,对内、对外
结怨
要求
实现、达到目的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正面论证
反面论证
比喻论证
敌我双方对比论证
古今对比论证
激情探究
1、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正面:天道与圣王的做法
反面:秦国目前的做法
正反对比论证: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害
2、第四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通过“粟多”“人众”“士勇”之理,以泰山、河海两个比喻作陪衬,启迪秦王认识怎样才能“成其大”“就其深”,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进一步说明纳客的重要性,进而使秦王反思逐客之过。
1、分析“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一句的作用。
精彩亮剑
2、《谏逐客书》中的比喻论证比较典型,试加以分析。
①用秦王取物的态度为喻,来说明秦王对取人应该抱有的态度和不可取的态度。文中写道:“夫击瓮扣缶,弹筝搏髀……适观而已矣”,这形象地说明了秦王想得意于天下,在任人方面也应该弃退秦国那些平庸之辈,而取用异国的贤能之才。
②用“太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
③用“借寇兵而赍盗粮”为喻来说明逐客是“资敌国”“业诸侯”“益仇”的愚蠢行为,既形象生动又具有说服力。
3、铺陈就是铺叙、陈述,即直书其事,反复叙说。
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本文运用铺陈的特点。
①角度的变化。
第1段连写四位君王“以客之功”,就各取一个主要角度:穆公用客卿强调人才来自四面八方,重在广纳人才;孝公用客卿,从思想、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全面论述,重在变法治国;惠王用客卿,以连衡打破合纵,侧重于四面扩张;昭王用客卿,“废穰侯,逐华阳”,侧重于打击豪门。
其实四位君王在重用客卿、提倡耕战、富国强兵、对外扩张上,有许多共同之处。这里有意避同取异,显得各有千秋。角度的变化既突出了各自的主要特点,又避免了雷同。
②用词的变化。
第1段写穆公八方求士,用“取”“得”“迎”“来”四个近义词,实际含义一样。由于变化就避免了重复。写惠王的四面扩张,连用“拔”“并”“收”“取”“包”“制”“据”“割”“散”九个动词,灵活多变。
第2段秦王获珍宝“致”“有”“垂”“服”“乘”“建”“树”七个动词,分别与一定的名词搭配,贴切自然,这些都是用词的变化。
③句式的变化。
第2段中,在铺陈大量珍宝时,就采取了多变的句式,写了十几种东西。“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树灵鼍之鼓。……而陛下说之,何也?”在这一段话中,前面先用七个动宾结构,极力铺陈,而且是肯定性的铺陈;接着用一个反问句“……何也?”又把前面的铺陈全面提领起来。 下一句是“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西蜀丹青不为采”,在这里则是先用一个假设句总提,然后连用六个主谓句进行铺陈,而且是否定性铺陈。
这两段话都是铺陈珍宝,但一个是先铺陈后反问,一个是先假设后铺陈;一个是肯定性动宾结构铺陈,一个是否定性主谓结构铺陈。
这篇文章在论证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时,没有涉及自己个人的进退出处,而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这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见识,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用人思想。文章所表现出的不分地域,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主题
1、《谏逐客书》一文有理有据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逻辑严密,雄辩有力。试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①列举事实陈述道理时极尽铺陈排比之能事。
可以说通篇文章就是一味地铺陈,而这种铺陈是由一个接一个的排比句组成的。《谏逐客书》在论点鲜明、论据真实的基础上铺陈,使得文章淋漓酣畅,气势逼人,无懈可击,不可辩驳。
②善用对比手法。
有纵的方面的对比,昔四位国君唯才是用与今秦王的重物轻人的昔今之比;在横的方面,有秦王为政的重异地之物与轻异国之士的是非之比。对比强烈,态度鲜明,更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魅力点评
③较深锤炼语言,尤以动词的使用为最。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中的“取”“得”“迎”“来”四个动词的使用,恰到好处。五位客卿虽然都是入秦为穆公重用,但又各有原因,各具特色,作者通过四个不同的动词便把这些细微的差别表现出来。这四个动词绝不可随意更换,足见作者在遣词方面的推敲之苦,锤炼之深。
1、设身处地,抓住“秦王之所大欲”。
全篇七八百余言,李斯不仅只字不提个人荣辱进退,避免了身份的敏感性;而是把自己切身利益融入到秦国的统一大业之中,完全是站在秦国的国家利益的立场上进行陈述,使秦王易于产生共鸣。始终站在是否有利于一统天下的高度上发议论,把每个层次的落点都建立在这样一个根本利害关系上,“纳客就能统一天下,逐客则可能亡国。”这就抓住了秦王的心,击中了要害。
“妙在绝不为客谋,而通体专为秦谋”
2、本文体现了什么劝谏艺术?
2、道古论今,选例典型。
文章的第一段是回顾历史,也就是道古;第二段是剖析眼前,也就是论今。第三段是展望将来,从古说到今,从现在说到将来。时间推移有一定的顺序。“道古”是借鉴历史,“论今”是解释是非,“展望”是家国命运。利害关系一步比一步重要。
所选事实是被说服者最接近、最熟悉的。秦国历史上的国君很多,为什么只选了这四位呢?因为这四个君王在重用客卿、在功业方面是最突出的。在物与人的对比中,也选用的是秦王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大量列举事实作依据,产生了事实胜于雄辩、论据无可辩驳的说服力量事例的典型性、重要性,大大强化了说理的根据和份量。
3、正反论证,利害并举,对比强烈。
正面论说,主要是强调纳客之利;反面推论,主要是突出逐客之害。纳客与逐客,利害两相对照,是非就更明显,利害就更清楚。第四段先正面论证“昔五帝三王”“不却众庶”,结果无敌天下,从正面啟发,这是动之以利。接着论说“今秦王逐客”,实际上是“借寇兵而赍盗粮”,从反面启发,晓之以害。
4、结构严谨,语言恣肆。
综合运用铺陈、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造成饱满的气势,加强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谏逐客书》在语言上的最大特点,是铺陈手法的运用和排比句、对偶句的大量使用。如第二、三段都铺陈、排比了大量事实,读之令人有迎接不暇的感觉。这不仅使文章论据充实,而且使人感到理直气壮,大大加强了文章的气势。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认为孝公采用商鞅之法,在国内起到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良好效果。
(2)李斯在《谏逐客书》中用“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形象地说明了“真秦之声”。
(3)在《谏逐客书》中,李斯认为五帝三王天下无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移风易俗
民以殷盛
国以富强
百姓乐用
击瓮叩缶
弹筝搏髀
地无四方
民无异国
四时充美
鬼神降福
检测提升
2、文化知识。
(1)三川之地:指黄河、洛水、伊水相交之地,在今河南西北部黄河以南的洛水、伊水流域。
(2)六国之从:六国结成的合纵同盟。六国,指韩、魏、燕、赵、齐、楚六国。
(3)随、和之宝:即“随侯珠”与“和氏璧”,传说中春秋时随侯得到的宝珠和楚人卞和所获的宝玉。
(4)五帝三王: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即夏禹、商汤和周武王。
(5)黔首:指平民、老百姓。平民百姓以黑巾覆头,故称为黔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称百姓为黔首。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而陛下说之
B.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C.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D.河海不择细流
A 项,“说”同“悦”,喜欢;
B 项,“内”同“纳”,接纳;
D 项,“择”同“释”,舍弃。
C
4.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
A.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
B.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C.蚕食诸侯
D.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B 项中的“重”是形容词作动词,看重。其余均为名词作状语。
B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斯认为秦国群臣“逐客”的建议是错误的,秦缪公、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都是因为广招四方之士并且委以重任才成就功业。
B.在作者看来,秦缪公等四位昔时君主在位时,客臣们都没有辜负他们,如果没有这些客臣的功劳,也不会有如今富足强大的秦国。
C.文章提到,秦国无论是珍珠宝玉,还是剑马旗鼓,许多都来自其他国家,甚至连宫女也有不少来自郑、卫,所以对待客臣也不应该盲目地排外。
D.许多客臣虽然并不是出生在秦国,但忠诚者依然很多,如果不分曲直把他们驱逐出秦国,他们一定会背叛秦国,帮助他国来灭掉秦国。
D
假设地提出“今逐客以资敌国…不可得也”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1、完成高考调研习题。
2、归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文言基础知识。